要說華語影壇無釐頭的代表人物必須評選一個第二名的話,劉鎮偉首當其衝。原因有兩個,第一他編導了周星馳電影生涯最經典的作品——《大話西遊》,第二他執導了華語影壇唯一一部周星馳沒有參與創作的經典無釐頭代表作——《東成西就》。
劉鎮偉和周星馳合作的《大話西遊》,讓兩個人一戰封神。雖然這部影片上映之初,因為其怪異的創作思路,造成口碑和票房不佳。但是後來隨著在影碟市場大放異彩,這部影片成為了一個奇特的文化符號,那段」……愛你一萬年「的臺詞更是被在各個場合反覆吟誦。這些既得益於周星馳傳神的表演,也要感謝劉鎮偉對於《西遊記》這部我國傳統優秀作品,鬼斧神工的改編。然而近年來兩個人的事業發展,卻出現了大不同的景象。周星馳這邊靠著《西遊降魔傳》、《美人魚》口碑和票房雙豐收,而劉鎮偉這邊卻是以《越光寶盒》和《情癲大聖》為代表的爛片不斷。
造成這種現象有多重原因,核心的原因還是兩個人對於電影事業的態度和定位略有不同。周星馳對電影是一種痴狂的態度,而劉鎮偉很多的時候更像是玩票的性質。甚至在事業的進程中,劉鎮偉好幾次選擇暫時退出娛樂圈。從這點上看,兩個人對於電影的態度有著不一樣的感受。但是這不代表劉鎮偉不是一個優秀的電影人,這點從他的幾部代表作就能看出。
而且劉鎮偉和香港的文藝片大師王家衛是很要好的合作夥伴,《東成西就》當年之所以誕生,就是因為王家衛擔心《東邪西毒》無法收回投資成本。所以才讓劉鎮偉以幾乎原班人馬,趕製出了《東成西就》這一部即經典,又賣座的搞笑作品。而且劉鎮偉和王家衛一樣,深受歐洲電影的影響。只是王家衛效仿的是感官電影,所以王家衛的電影偏重於詩意和人物的微觀情感。劉鎮偉則傳承的是英國的那種無釐頭作品,這點劉鎮偉和周星馳略有區別,周星馳的無釐頭來自於香港媒體人已經優化過的無釐頭風格。而劉鎮偉是直接對英國的類似經典作品進行效仿和優化,這點上從劉鎮偉的《大話西遊》以及《東成西就》就可見一斑。
劉鎮偉的無釐頭風格,是直接將經典的作品,進行幾乎荒誕的演繹,在看似毫無章法的搞怪中,將某種東西進行升華,雖然導演自己可能也說不清,但是觀眾們都確實能感覺的到。
從這點上看劉鎮偉是一個才華橫溢的電影人,所以當劉鎮偉的電影才華,碰上周星馳對電影的痴狂,便碰撞出了經典的《大話西遊》。更值得一提的是,周星馳自導自演的經典作品《功夫》,也是由劉鎮偉監製的。兩人早年間,還合作過《賭聖》這部經典作品,是香港影史上首次票房超過4000萬的作品。
兩個人在多年後,都炒過《大話西遊》系列的冷飯,而在這個過程的處理上,兩個人又各自走出了不一樣的路線。劉鎮偉這邊依然是時空穿梭和荒誕劇情的梗,取名為《越光寶盒》。而周星馳則聰明地加入了很多香港電影的經典元素,將眼界放得更寬,並不僅限於《大話西遊》這一部作品。如周星馳在《西遊降魔傳》中,就以「天殘腳」向邵氏80年代的經典武俠作品《如來神掌》致敬。這也是周星馳後期作品的一個特點,他雖然啟用了很多新人,但是他沒有忘記滋養他的香港電影的土壤,所以在他的電影中,很多地方能夠找到香港經典電影的影子。
而兩個人分別炒《大話西遊》的冷飯還有一個商業原因,就是這個市場實在太大了。當年《大話西遊》出品的時候,很多的觀眾都不「識貨」,以至於未能在電影院欣賞到這部曠古爍今的,已經超越電影範疇的文化作品。而另有很多年輕的觀眾,更是為《大話西遊》的傳說而癲狂。所以就有了潛在的市場需求,但是好的電影,就如同紫霞和至尊寶的愛情一樣,是可遇可不可求的。客觀的講,劉鎮偉和周星馳對這部作品的翻拍或者是延續,他們自己也知道,再難創作出《大話西遊》那種現象級的作品。
而這個時候的劉鎮偉依然固守之前的創作模式,肯定是死路一條。特別是劉鎮偉後來的《越光寶盒》少了周星馳這個絕對核心的元素。而周星馳之所以沒有慘敗,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他的無釐頭並非單純的無釐頭喜劇。他的作品,是雜糅了香港電影很多元素之後誕生的,所以我們看周星馳和劉鎮偉導演的無釐頭電影,完全是兩種味道的。
劉鎮偉無釐頭的惡搞,缺少目的性,他憑藉自己內心對影片的潛意識把握,收放自如。而周星馳的作品中,往往加入了小人物,大夢想的梗。如《功夫》、《少林足球》、《喜劇之王》等無一不是。我們再反觀劉鎮偉的《東成西就》、《大話西遊》則完全是對傳統經典,一種近乎荒誕改編,這種改編所激發出的人生況味,雖然是千姿百態,五味雜陳。但是如果缺少天才演員的演繹,則影片在「爛」和「經典」之間也是一線之隔。
再一個就是劉鎮偉和周星馳,後來都進入到了內地的電影體系,他們的創作話語權和之前在香港電影體系中,自然要有所削弱。而在故事呈現到大銀幕的過程中,他們除了對故事進行電影化之外,還要考慮將故事進行內地化,以便更容易被內地的觀眾所接受和認知。但是在這一點上,兩位都不是高手,畢竟兩個人都沒有這方面的積累和經驗。所以作品有的點,可能他們認為還不錯,但是卻不容易引起觀眾的共鳴。而這點上,內地的電影人又因為對他們的創作模式沒法理解,也很難給出合理化建議。這點上還需要兩個體系更多的磨合。
在這點上而言,不僅劉鎮偉的作品受到了影響,周星馳的作品,也和他巔峰時期的表現下降了不少,最直接的就是從《喜劇之王》到《新喜劇之王》。
不得不承認的是兩個人都已經進入職業生涯的衰退期,而因為兩個人的心態和創作手法,所以在作品端的表現才出現了差異性。但是這不妨礙兩個人曾經帶給華語電影的輝煌,相信《大話西遊》依然會作為一個異類的代表作繼續的被各種解讀,如果有機會,還希望劉鎮偉和周星馳再合作一次,就好像紫霞仙子期待至尊寶踩著五彩雲彩來接她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