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當天穿著、體格和凡凡別無二致,加上身邊的助理大表哥,可以大致確認,就是凡凡本人。
瓜香不怕案子難的網友們,迅速破了案,立馬就扒出了事件女主角。
長相鄰家甜美掛,在某視頻平臺上上有一個比較火的回眸,江湖人稱「回眸妹妹」。
還做過女團,團名叫「你的寶貝」,一個沒有姓名的小糊團。
當時的藝名叫萌鹿yoki,後來據說女團散了之後,就復讀一年考上了北電。
為了排除「總有刁民想害凡」的嫌疑,網友迅速找到了兩人另一個連接點——
《中國新說唱》裡,凡凡曾抱過一個皮卡丘上場,還稱:有了它我從此不孤單。
而隨後,又有眼明手快的網友在女方微博裡扒拉出了同款皮卡丘。
除此之外,在女方的一個回眸視頻裡,還出現了一個疑似吳亦凡的聲音。
有人甚至回憶起,8月9號凡凡拼命改籤機票、連夜開車回北京之謎。
相比起鹿晗和關曉彤當年的哀鴻遍野,凡凡這次戀情被曝,顯然love&peace多了。
可到了傍晚,事態失控了。
陸陸續續的瓜和黑料,持續被爆出。
網上開始流傳一個吳亦凡和女生視訊的小視頻。
視頻女主沒開攝像頭,全程錄屏不止,還讓人在一旁用手機拍。
繼而,又爆出了一段錄音,裡面有個帶著哭腔的女聲,在和吳亦凡打電話。
兩個女聲,前一個粗,後一個嗲,聽起來不像同個人的聲音。
原本甜甜的戀情瓜,變得險象叢生,有人稱秦牛正威和吳亦凡並非真正的戀人關係,而是想藉此出名。
事情發酵到現在,吃瓜群眾已經從祝福凡凡,變成了同情凡凡,一個總是被賣的蠢真男孩。和官宣的曉彤鹿晗相比,吳亦凡似乎感情新聞更多更負面,為什麼事業受的影響更小?
飄飄的好姐們,@焰瞳雪兔君 對吳亦凡的事業與感情就有過深入研究,下面就請她開麥——
事業上,吳亦凡雖然空有逼格,作為藝人業務能力不行,但這完全不妨礙他是最適合混娛樂圈做大明星的那類人。吳亦凡身上有頂級人精特質——卓越的「眼力」。
吳亦凡這個人,對個人命運有強烈且充分的主動掌握欲。EXO退隊事件,是吳亦凡第一個當機立斷地覺得起風了,妨礙哥我在事業上綜合多維地更好發展了,就立刻看準時機解約回國。
無論是歸國四子,還是四大流量,都是吳亦凡率先擺脫流量明星受制於粉絲經濟的被動性。
凡凡著力的,從來都不是微博熱榜一畝三分地,或微博點讚數據這些玩意。他早早看穿了「粉絲本身不是長久的目的,頂級的資源才是混圈的籌碼」這一真理。
手握著名的4B代言:BEATS首位全球代言人、奔馳smart全球代言人、世界三大珠寶品牌之寶格麗全球代言人。
頂奢巴寶莉首位非英國籍全球代言人,三年合約到期後成為頂奢LV全球代言人。
同時也是麥當勞十年來首位全球代言人、IT(香港著名潮流品牌)官方代言人、國內最大潮流電商YOHO代言人、史上唯一上滿頂級雜誌女大五刊男大五刊的當紅男星。
這種頂級的資源高度集中在一個人身上的盛況從來都是歐美頂級巨星才能達到的層次。
還在EXO的時期,吳亦凡認識了當時還不是LV設計總監的設計師virgil,成為第一個穿上virgil設計的品牌衣服並po上網的亞洲明星。
幾年後這名設計師成了LV設計總監,緊接著凡凡官宣LV全球代言人。
純粹一點說,這是一段相識於微時,富貴後互助的故事。
但建立友誼的前提,難道不是吳亦凡對時尚有一定見解嗎?
當初他不顧全公司竭力反對想去就去了,還給這個當初不被人看好的網綜,帶去自己的廣告贊助資源。這不僅需要相對紮實的音樂理論知識,也需要對自身能力的清醒認知,和對音樂市場走向的精準判斷。
他對中國文化的理解和審美最初其實不高,現在才開始有重視 。
從第一屆《中國有嘻哈》可以看出來,當時他推崇的是城市風的流行音樂,PGone、TT才對他的口味。
《凡人歌》高潮說唱片段,凡凡的瞳孔隨著gai的演唱漸入佳境,一路放大。
以前堅持國際化是最好的,後來認為中國風才是世界的。
徐靜蕾在他剛回國和他一起拍《有一個地方只有我知道》時,就感慨他一定會成為大明星。徐克和周星馳合作的電影《西遊伏妖篇》,他是一番男主角。
一個例子,在奔馳的活動裡,吳亦凡和品牌方總監康總在一輛車上。
可以說和其他的流量相比,與其說吳亦凡的事業是靠粉絲捧著他,時勢就著他。
由於他一些成就確實過人,比如資源,連歐美許多頂級明星都難以達到。
這就越發讓他產生了自己真實牛X的誤解,以至於說出了自己是中國賈斯丁·比伯這種話。
在第二季新說唱,他更因為多次出位的發言和行為,被說唱圈rapper和虎撲直男們diss個遍,罪狀陳列如下:
(2)選拔的時候對選手嚴苛過度,自己的資歷卻不深,形象裝X。
(3)還說自己老炮兒(original gangster),讓人覺得沒有自知之明。
可高情商如他,不單演技爛得令人髮指,更是在感情上屢屢授人以柄。不單是視頻、錄音等多方大錘,曾經還爆發式蹦出多位女性認領自己同吳亦凡的露水情緣。(當然真實性有待考證)
至少有一點,他顯然不是愛豆教條的完美遵守者,存天理滅人慾那套,他不拜。但,儘管和異性多有交集,可脫離感官,真正上升到感情上,他又比較輕淺。
又膚淺又現實,又依賴又涼薄,又果斷又脆弱,又自大又踏實努力。
他不是在一個情感可以鈍感,安穩舒適的環境下長大的。
爸爸湖北荊州人,媽媽江蘇南京人,他出生於廣州,童年跟姥姥姥爺在甘肅白銀生活過一段時間,資料顯示10歲左右跟媽媽去加拿大,中學回廣州讀一年再回加拿大,然後又去韓國,再後來去北京發展。
甘肅白銀,湖北荊州,江蘇南京,廣東廣州,加拿大溫哥華,韓國首爾,中國北京。
和普通人一個城市長到大相比,他背後成長的環境換過多少次?又被迫接受過多少次成長環境的更替,和人際關係網的改變呢?
第二季中國新說唱裡他表示過:很羨慕從小在一個城市裡長大、可以為自己的兄弟和家鄉自豪的rapper們。
這大概也是他常常能迅速抽離並快速進入一個環境,並且做到立刻適應卻不過度傷心的原因吧。
他是典型的,沒有機會在童年期間很好地和人建立依戀感的那種人。依戀感的建立基礎需要在從小長期穩定友好的和人相處的環境下成長,才能建立起對感情的安全感,以及對一份感情的責任感。
所以他對於環境的更換和身邊朋友的更替接受度很高,相對而言,抗風險性也會提高。
長期經歷這個情況,成長出來的人,就會特別清醒現實,涼薄果斷,也不習慣跟人建立深入的感情。
《Bad girl》就是被心愛女孩背叛的受傷的姿態,但歌詞無聊淺顯得一塌糊塗。他寫給媽媽的歌,雖然歌詞也沒有多有深度,畢竟他中文造詣有限,卻很真誠實在。
今年南京場演唱會,他改編了那首給媽媽寫的歌,還在歌詞問了一句,很多人想像不到是他會說的話:
當然這首改編還有另外一句歌詞讓我驚訝:
「天下無不散之宴席啊,我也知道終究會分離啊。」
他今年29歲,他說自己想找個伴,不再孤獨。但事實上,他還沒學會擇一人,與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