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生語言準備中有哪些常見的誤區?「第一是各國口音,第二是文化意識,第三是學術英語。」在啟德英國名校展上,啟德學府特邀英語語言學者塗思露老師指出留學生在國外要能夠傾聽不同的口音,對不同的國家有一定的文化了解,同時,具備大學論文寫作的學術英語能力。
學術英語與普通英語有哪些差異?本科至博士一直修讀英語語言類專業的塗思露和大家分享道:「大家都學英語,十年後的你和現在的你有什麼不一樣,你如何讓自己變得不可替代,是需要大家想一下的,我未來的語言學習都需要做什麼?」學術英語和普通英語在使用上,它的影響力也是不一樣的。學術英語的表達,總是可以找到一個領域,會使用比較複雜的句型,說話更具有信服力。
首先,學術英語中不能有俚語、俗語或交流性的口語。 因為太隨意了,而且會顯得你詞彙量很少。
第二, 不要用個人的口吻表達,像「we」、「I」、「I think」等,因為會顯得不客觀。在論文寫作中,如果你想要寫個人觀點,可以用被動態,應用第三方調查、數據等來證明你的觀點。
第三,不能有縮寫。因為寫作和閱讀是最需要具備學術風格的,學術論文涉及很多不同專業,需要很正式,要求完整。
第四,不能有提問, 設問的問題除外。如果需要融入學術界,需要你要對學術英語專業性的句型十分了解。
第五,不要有模糊語。 「什麼叫做很模糊的語言?比如說大家定義不一樣的語言。比如you are so kind。But what do you mean?是generous那種,還是很sweet?還是maybe because you give me money。學術英語講究的就是你的表達,你的交流,你的溝通一定是非常直接的。」
第六,不要有重複性。「大家如果要學術英語一定要準備同義詞詞典。可以通過單詞的同義替換來實現語言表達不重複。但是需要確保使用的是正確的。」
第七,不要用初級的語言。出國後你的身邊的都是教授、大學生,不能總用很簡單的詞彙,否則他們會覺得像是和小孩子交流一樣。所以需要同學們刻意地練習使用高級些的詞彙。
啟德學府特邀英語語言學者塗思露老師建議學生,鑽研學術英語時「一定要找一個自己喜歡的內容,找和自己專業相關或者你很感興趣的,可能是你喜歡的芭蕾,也可能是你喜歡的網路遊戲。」
另外在學術英語應用當中,除了單詞與文字表達的嚴謹性,塗思露老師還強調了學術英語語法的不同。「不是說你每一個句子都要用從句,而是要有language varieties,一定要有語言的不同性,要長短句結合,你要讓大家覺得說你的這篇文章,你的說話,你的聽力,都可以在長短句之間來回遊走。」
「英文當中有個原則叫做kiss原則, keep it simple,sweetheart。因為你寫太長了,沒有人明白你在說什麼。」
寫論文需要Reference and Citation,塗思露提醒啟德英國名校展的學生同時需要注意數據和事實,「你用data來證明你的觀點。你的聽眾會被你說服,去相信你所寫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