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在體檢過程中,最容易出現異常的是乳腺問題或者甲狀腺問題,WHO(世界衛生組織)最新癌症報告顯示,乳腺癌已經取代了肺癌,成為全球第一大癌。這無疑為廣大女性敲響了警鐘,關注自己,關注乳腺健康。
什麼是乳腺癌?
乳腺癌是乳腺上皮細胞在多種致癌因子的作用下,發生增殖失控現象。疾病早期常表現為乳房腫塊、乳頭溢液、腋窩淋巴結腫大等症狀,晚期可因癌細胞發生遠處轉移,出現多器官病變,嚴重威脅著患者的生命。
懷疑得了乳腺癌怎麼辦?
一般來說如果臨床中懷疑是乳腺癌,首先會給患者做B超、鉬靶、磁共振。如果B超、鉬靶、磁共振都高度懷疑是乳腺癌,這時候醫生會給她做一個全身評估檢查,如胸部CT、頭顱CT、肝臟CT,明確是否發生了轉移,甚至在做完穿刺活檢證實是乳腺癌後,還可以做骨掃描,去評估有沒有骨轉移。
此外,臨床工作中發現得乳腺癌的病人,其實和甲狀腺癌有一定相關性,因此還會給所有的乳腺癌病人常規的去查甲狀腺B超,當然也會查一下頸部和鎖骨上淋巴結的B超。有一些乳腺癌可能會發生頸部或者鎖骨上淋巴結的轉移。
除了影像學檢查,乳腺癌還有一些實驗室檢查。一般來說乳腺癌如果是初診,醫生會要求查一下血常規、肝、腎功、凝血,包括有一些病人可能還要查一些腫瘤標誌物。
就乳腺癌來說,公認的腫瘤標誌物主要體現在CEA和CA153上,但我們要知道,腫瘤標誌物的特異性和敏感性並不是特別的高,只是有時候因為它會先於我們的影像學診斷或者查體,會發現一些病灶。所以日常工作中也會經常給病人去做這些檢查,用來評估或者用來篩查病人有沒有可能會得乳腺癌。
乳腺癌檢查中B超和鉬靶哪個更準確?
乳腺癌的影像學檢查是乳腺癌檢查裡面最重要的,目前來說在國內,一般懷疑乳腺癌的患者,要做B超、鉬靶,這是必須要做的兩個檢查。
磁共振如果對一些特殊病人也是建議去做,如如果這個病人需要做術前的新輔助化療,或者術前化療,那麼都建議去做磁共振,因為磁共振在評估乳腺癌化療療效方面的優勢會比較明顯。此外,如果這個病人可能要做保乳手術,醫生也會強烈建議去做磁共振。因為磁共振在發現一些多發病灶或者評估乳房乳腺癌的病灶範圍來說,可能比B超、鉬靶會更有優勢。
但總體來說,乳腺癌的篩查,國內目前篩查的辦法主要是B超結合鉬靶,國外乳腺癌的篩查可能主要以鉬靶為主。
為了更直觀明了,我們給大家做了如下表格:
乳腺癌的治療原則是早發現早治療,發現得越早,治療成功率越高。所以對於40歲以上的女性,常規推薦篩查乳腺癌要同時做乳腺B超和乳腺鉬靶(40歲以下中國女性篩查乳腺癌只推薦做B超),它們是篩查乳腺癌的黃金搭檔,每1-2年做一次。
腫瘤標誌物到底有沒有參考意義
目前給乳腺癌病人篩查的腫瘤標誌物有CEA 、CA153或CA125。雖然說有一些腫瘤標誌物會先於影像學檢查發現乳腺癌。但其實大多數的腫瘤標誌物更多的是在晚期乳腺癌中更有參考價值,對晚期乳腺癌的療效評估以及有沒有復發轉移有很好的指導意義,而早期乳腺癌大多數人的腫瘤標誌物並不是很高,因此對早期乳腺癌的診斷價值並不是很大。
這裡必須要強調的是,即便腫瘤標誌物高了,也不能證明就是乳腺癌,一般來說可能大於兩倍以上才有一定的參考價值。臨床也發現有些乳腺癌病人已經全身多發轉移,但腫瘤標誌物依然不高,所以對腫瘤標誌物一定要有正確的態度去看它,不要過於盲目相信,但也不能不去相信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