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在工作?
問題是,我還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工作,怎麼樂?
其實,能否在工作中得到快樂,與工作是什麼關係不大;
而是要「沉下去,再浮上來」。
沉下去,是給自己定一個一般人難以逾越的標準,再努力去達成;
那麼浮上來之時,自然能夠領會深刻的快樂。
計劃有變,第11期百日樹人推遲至2021年8月開班,感謝關注。一位西北農民,每天做著皇帝夢,有人問:如果你做了皇帝,最想做什麼?農民答:要是我做了皇帝,肯定左手一個饃(饅頭)!右手一個饃!想吃多少個饃,就吃多少個饃!
西北農民有錢能吃饅頭就滿足了,城市平民渴望有錢能環球旅行,富豪渴望什麼?
我曾經找幾個老闆做了一個小調查:去全世界最美的海灘度假,美女美酒,想要什麼就有什麼,但不許工作,沒有電腦,沒有手機,你能呆多久?
答案基本是:一周就非常享受,非常放鬆,超過一個月可能會瘋。
朋友不相信,說這些老闆只是對你這麼說而已,怕你看不起他們玩物喪志……
我問朋友:你會呆多久?
朋友笑說:我願意呆一輩子!(朋妻呸說:窮人!)
對於很多人來說,工作通常都是痛苦的,是包袱。要把工作當遊戲,要樂在工作,前提是能找到自己真正喜歡的工作。
如果追問:你最喜歡什麼工作?
很多人茫然。有學生建議我寫一些文章介紹一下各種行業,各種職業的優劣性。
我年輕時結識很多美女(是真正的美女!不是現在的泛稱,70歲以下的女性統稱美女),發現很多美女的夢想是開花店。
好朋友蘇麗思是全球著名的花藝大師(她常到世界各地參展、講課,榮獲各類世界級的頭銜,自成流派),很多女孩子見過她的花藝後就哭著喊著要跟她學插花,開花店。
蘇麗思說:女孩子覺得開花店很浪漫,她們沒有想過冬天的時候凌晨3點要到花卉市場進貨,天寒地凍,花溼溼的,又冷又重;生意不好,花兒也謝了;生意好,接到人家搞慶典做100個花籃的訂單,按理說很不錯吧,但需要晚上8點開工,通宵做到清晨最後把場地的衛生打掃乾淨……等知道開花店是怎麼回事後,10個開花店的美女,8個要退縮……
我剛開始不太相信,特別留意了一下開花店的人,真的很少美女(電影電視裡的花店除外)。
很多人可能更鬱悶了:哪怕以為自己喜歡,也可能「因了解而分開」,要樂在工作真難!我給那些痛苦的人兒算了一筆帳:人一天清醒的時間是16小時,工作要8小時,如果工作是痛苦的,那麼在清醒的人生中一半是痛苦的。
怎樣才能脫離苦海呢?不工作?對很多人來說更痛苦!(我有一篇文章《沒有工作的日子》,講得就是富家子弟沒工作的痛苦)
北京百貨大樓有一個全國勞模張秉貴,是賣糖果的,外號「一抓準」,也就是說你要多少斤糖果,他一抓就準,誤差在半顆之間。
我想,當年張秉貴被分配去賣糖果的時候,應該不會歡天喜地吧,畢竟賣糖果是一件單調、重複、枯燥的工作。
在我的想像中,剛開始的時候,張秉貴應該是百無聊賴的,也許突然有一天,他想試一下能不能一把就抓準,於是他就以這個標準來要求自己。
可以肯定的是,在他開始這種嘗試的時候,他常常是抓不準的,偶爾抓準了,他肯定很高興,從中找到了樂趣,慢慢地,他的準確率越來越高,他也越來越自豪,直到沒人能挑戰他對糖果的掂量能力為止。
於是,他這種敬業樂業的精神就成了全國人民的楷模。
中學語文課本裡的賣油翁、百步穿楊,都是這個道理(還有網絡公司裡那些超級玩家)。
老朋友啥兄王力曾經提醒我在企業中要多談談這方面的問題。
他舉過一個例子:很多打字員雖然打字速度很快,但常打錯字,她們認為打錯了不要緊,因為有校對嘛,而校對人員就像掃雷一樣,把錯字掃出來。
但如果校對者是撰稿者本人的話,往往自己的錯字是很難掃出來的,這樣錯字很容易就到客戶那裡去了。
優秀的打字員能不能給自己定這樣的一個標準:只要是我打的字,你甭想從中找到一個錯漏字,甚至,連你原稿上的錯誤我都能幫你糾正過來。
樂在工作的秘笈實際很簡單:給自己定一個一般人難以逾越的標準,通過反覆的努力而最終達成。
這是一種情趣,這會給你帶來一種一般人永遠無法領會的幸福感,這工作已經不是工作了,而是一個極為有趣的遊戲,由你自己去玩。當你進入這種境界以後,就如同有些人通宵打麻將還能樂此不疲一樣。
對於喜歡份內工作的人來說,辛勤工作的時間並不難挨,工作是你練習、發展及培訓自己能力的唯一方法。
網路遊戲、打麻將,實際跟工作差不多,也是要比智商、情商、反應,耐力、體力,工作實際上是成年人的高級遊戲(當然,企業是遊戲的設計者,有些設計得一點都不好玩)。
樂在工作是一種人生境界。
一個人工作多年還停留在討厭工作的層面上,實在有點可憐。
在很多文人的筆下,工作狂都是一幫不懂得生活的可憐蟲,是缺乏情趣的機器。
其實,在現實生活中,我認識的很多「工作狂」都是極有才情的人。作為一個職業人所追求的境界通常是非職業人所難以理解的。
比爾蓋茨曾經請教股神巴菲特,最重要的工作是什麼?
巴菲特說:最重要的工作是怎樣使他手下的億萬富翁一個個像窮小子一樣,每天早上6點鐘爬起來工作。
在窮人的眼裡,這是資本家貪得無厭的表現,有錢應該去玩,盡情享受才對啊——沒有情趣!
一位著名的企業家曾經跟我說,他每天起得比雞還早,睡得比狗還晚,過著「雞狗不如」的生活。
我說,你可以換個活法呀。
企業家很幽默地說:在公司裡,我是一個活得像窮人的有錢人,因為我樂在工作;我的員工是一些活得像有錢人的窮人,因為他們樂在不工作。
在上一個世紀最後一個冬天,有幸與幾位好朋友在北京櫻桃溝遊玩,大家談起一些有趣的對聯,一位充滿睿智的朋友講起很多年前他在安徽一個偏僻的農村見過的一幅對聯:
上聯:一等人,忠臣孝子;
下聯:兩件事,讀書耕田。
我們忙問:橫批是什麼?
他搖搖頭說,沒有。
後來,他告訴我們自己想了一個:橫批應該是「職業經理」——時代雖然不同,道理大致相通。
「一等人」指的是好的人品,並且對社會、對企業、對家庭負責任、有承擔;
「兩件事」指的是學習、創新能力和行動能力。
不管哪個時代,作為職業人,這是最基本的要求。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