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廣西衛健委官網發布文章《樂業縣: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全面施行村醫職業化管理》,介紹了樂業縣創新推行村醫職業化管理,建立的責、權、利相結合,績、獎、懲相統一的鄉村醫生隊伍激勵約束機制。
高位推動政策落地「本土化」
實現村醫待遇「工薪化」
鄉村醫生財政基本補助從2019年7月份開始由原來每月300元提到1400元,與村副主任待遇持平,並隨著村副主任待遇調整而調整。
除了縣財政基本補助外,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補助、基本醫療補助、基本藥物零差率補助、防艾宣傳補助、家庭醫生籤約服務補助等均及時撥付到村醫,村醫月均收入可達3000元左右,進一步提高了村醫工作積極性。
狠抓村醫隊伍建設「專業化」
提高村醫崗位「專職化」
落實了每個村衛生室最少有2名合格村醫執業。
對村醫的準入和退出進行了明確規定,村醫必須是中專以上的醫療衛生專業畢業生,並且通過考核能勝任本職工作的人員,村醫不得兼任村委或其他企事業單位工作。
村醫連續兩個季度不完成工作任務,堅決給予辭退。
所有村醫全部納入職業化管理範圍,全面進行履職考核,同時籤訂自願履職承諾書,制定崗位說明書,細化了各種政策措施,做到責任分工明確,確保承諾事項落實到位,有效地推進了村醫職業化管理進程。
強化日常業務管理「規範化」
促進村醫工作「責任化」
嚴格執行坐班制,村衛生室確保雙休日和法定節假日均有村醫值班,實行8小時上班制度,每個村醫每周在村衛生室上班4天,1天在衛生院跟班學習。
採取「平時管理+年度考核」的方式,實行「一月一考查,一季度一匯總」結合年終考核加權計算年度實質積分。對不合格、不勝任、不履職的村醫進行淘汰、撤換。對不服從衛生院安排、不按時上下班、全年曠工10天以上、請假超過15天(特殊假除外)或者有違法違紀犯罪行為的,給予辭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