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總統對美新政府重返伊核協議有信心

2020-12-24 荔枝網新聞

  伊朗總統哈桑·魯哈尼17日說,他確信由美國當選總統約瑟夫·拜登領導的新政府將重返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並解除對伊制裁。

  魯哈尼說:「毫無疑問,伊朗民眾3年的抵抗將說服美國新政府重新履行(伊核協議)承諾、解除制裁。」

  伊朗2015年與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中國和德國達成伊核協議,承諾限制核計劃,換取聯合國、美國和歐洲聯盟解除制裁。美國總統唐納·川普政府2018年5月退出伊核協議,恢復並追加對伊制裁。

  拜登定於明年1月20日就任美國總統。他在競選期間承諾,勝選後重新談判伊核協議條件並讓美國重返伊核協議。法新社報導,魯哈尼對拜登政府重返伊核協議抱有期待,承諾一旦伊核協議伊方以外各方遵守承諾,伊朗將恢復全面履行這份協議。

  為回應美國單方面退出伊核協議並對伊朗「極限施壓」,伊朗去年5月起分階段中止履行協議部分條款。

相關焦點

  • 伊朗總統:美國重返伊核協議是伊美對話的前提
    日表示,伊朗與美國重啟對話的前提是美方重返伊核問題全面協議,談判只能在伊核協議框架下進行。伊朗伊斯蘭共和國通訊社27日援引魯哈尼的話說,美國必須重返伊核協議,糾正此前的錯誤路線,承認伊朗的合法權益。魯哈尼強調,「促使(事態)積極發展的關鍵在美國」。若美國不取消當前針對伊朗的制裁,兩國關係不會有積極發展。魯哈尼表示,伊朗並不謀求與任何國家對抗,伊朗願與所有友好國家開展合作。
  • ...美國重返伊核協議,但伊朗不乞求美國重返伊核協議。"-FX168財經網
    文 / 夏洛特2021-01-08 01:36:08來源:FX168 【伊朗外交部副部長:如果美國解除制裁 伊朗將終止生產20%豐度的濃縮鈾計劃】當地時間7日,伊朗副外長阿拉格齊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如果美國解除對伊朗制裁,伊朗將終止生產
  • 新聞背景:圍繞伊核協議的伊美分歧
    新華社德黑蘭5月8日電 新聞背景:圍繞伊核協議的伊美分歧  新華社記者穆東 馬驍  美國總統川普7日在社交媒體上發文說,他將於美國東部時間8日下午2時(北京時間9日凌晨2時)在白宮宣布他對伊核協議的決定。
  • 伊朗內鬥激化:政府和議會就伊核協議產生分歧,最高領袖未表態
    意思就是在伊朗遵守伊核協議的前提下,如果制裁還不解除,那麼伊朗就不玩了,實際上是為下一步退出伊核協議提供法律支撐。路透社稱,伊朗方面希望通過該法案「復興核工業」,並根據本國的需要制訂核計劃,進而用於對抗西方國家的制裁。
  • 美國對伊朗趕盡殺絕 伊核協議命懸一線
    最近,川普政府正極力推動安理會延長對伊朗的武器禁運,意在徹底消滅伊核問題全面協議(全稱是《聯合全面行動計劃》)。該武器禁運將在今年10月、也就是美國總統大選前幾周到期。美國此番舉動,不僅關係到伊核協議的存廢,也關係到聯合國安理會的權威。
  • 英法德3國發聲明:敦促伊朗撤回中止履行伊核協議措施
    【環球網快訊】法新社最新消息說,德國總理默克爾、法國總統馬克龍和英國首相詹森發表聲明,敦促伊朗撤回中止履行伊核協議的措施。據伊朗邁赫爾通訊社報導,當地時間1月5日,伊朗外交部發言人阿巴斯•穆薩維向外界表示,5日晚伊朗政府將舉行一次重要會議,討論並最終決定減少履行伊核協議第五階段的具體措施。法新社注意到,伊朗外交部發言人這一表態是在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高級指揮官蘇萊馬尼將軍遭美國空襲死亡兩天後作出的。
  • 魯哈尼:要想重啟伊核協議,拜登就要取消對伊朗制裁
    據美國《新聞周刊》報導,伊朗總統魯哈尼誓言,如果想重啟陷入困境的伊核協議,那麼即將上任的美國拜登政府將被迫做出讓步。  魯哈尼周四在交通和城市發展項目啟動儀式上表示,正如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前一天要求的那樣,伊朗將尋求取消美國對德黑蘭的制裁。
  • 伊朗軍官之死引發美國分裂 川普仍有信心與伊談判
    中新網1月7日電 綜合報導,美國擊殺伊朗指揮官行動,使美伊矛盾升級,也引發美國內部分歧:民主黨和共和黨在相關問題上出現「不一樣的聲音」;美國防部長也推翻此前傳出的美軍將撤出伊拉克的傳聞;據民調顯示,選民對行動的態度形成兩級分化。另一方面,伊朗在伊核協議上展示克制態度,白宮表示,美總統川普有信心讓伊朗重回談判桌。
  • 伊朗議會議長卡利巴夫:伊朗無意退出伊核協議
    △卡利巴夫接受伊朗國家電視臺採訪(圖片來源:法爾斯通訊社)當地時間3日,伊朗議會議長卡利巴夫在接受伊朗國家電視臺採訪時表示,伊朗無意退出伊核協議,根據《反制裁戰略法案》中的規定,只要伊核協議相關各方遵守其承諾,
  • 3倍預算也救不了伊核研究?伊朗欲接受伊核協議,俄專家敲響警鐘
    哪怕是當中看似逃脫美方管控的伊朗,伊核協議終止之時,其實並沒有為伊朗帶來嚮往多時的自由,也不曾為中東帶去任何一點安穩的感覺,反而為沉寂多時的伊朗帶去了殘忍的血光之災。總而言之,伊朗損失的這名核科學家的價值:失去他,就要以三倍於以往的科研經費衝抵其中的損失,然而這3倍的付出似乎也救不了伊核研究。文章認為,這是伊朗對外界又一次有力的核潛力展示,標誌著伊核問題局面的再度升級。這是否意味著,伊朗正在拼盡全力想要實現國內核「自由」?
  • 川普就使館遇襲威脅伊朗 伊外長:美此舉是為轉移注意力
    近來美國和伊朗的緊張關係持續加劇。當地時間20日,美國駐伊拉克大使館附近遭火箭彈襲擊,事後美國一直將矛頭指向伊朗,伊朗予以否認。美國總統川普日前又威脅說,如果再有任何美國人死亡,伊朗要為此負責。伊朗方面反擊稱,川普政府目前在美國國內處境艱難,競選失敗、抗疫失敗,這麼做無非是想轉移注意力。
  • 中東面面觀丨2020年兩位重量級人物遭暗殺 伊核協議和美伊關係前景...
    儘管至今仍無國家或組織宣稱對此事負責,但伊朗輿論普遍認為,有明顯跡象表明以色列與此次恐怖襲擊有關,且襲擊發生前,美國可能已知情。回顧近些年,美國總統川普執政期間,美伊關係漸入低谷,雙方對峙逐漸升級,伊核協議前景不明。而蘇萊馬尼和法克裡扎德的遇害,更是讓局勢錯綜複雜。
  • 目標:美以!伊核靈魂人物被暗殺後,伊朗吹響了復仇的號角
    千瘡百孔的擋風玻璃,被炸開的車門車窗,車身周圍四處散落的血跡、玻璃渣和金屬碎片……27日,在伊朗首都德黑蘭東部小鎮阿布薩德的鄉間道路上,一輛殘缺的黑色汽車親歷了一場突如其來的暗殺。死者是伊朗首屈一指的核科學家穆赫森·法赫裡扎德,是伊核的靈魂人物,更是以色列和美國情報部門的「眼中釘」。
  • 5·12最後期限將至 伊朗堅稱不修改核協議
    【編譯/觀察者網 周遠方】 美國設定的「伊核協議最後期限」(5月12日)臨近,以色列不斷拱火,甚至發出戰爭威脅。雖然有歐盟多國居中斡旋,伊朗仍未鬆口同意修改協議。 據美國《國會山報》網站5月3日報導,伊朗外交部長扎裡夫(Mohammad Javad Zarif)當日發布一段長達5分鐘的視頻稱,伊朗不會就與美國和其他國家的核協議進行重新談判。
  • 伊朗說德國非常壞,要遏制伊朗發展彈道飛彈,德黑蘭絕不答應!
    誰曾想到,就在美國大選結果揭曉,拜登宣布當選美國第46屆總統之後,德國對美國的風向發生翻天覆地的改變,居然成為了川普政府破壞伊核協議的「代理人」。日前,德國外長馬斯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需要達成一項升級版的伊核計劃,進而對伊朗彈道飛彈計劃也加以限制。
  • 伊朗總統:願與拜登會面,但有個前提條件……
    中新網北京12月16日電 德黑蘭消息:伊朗總統魯哈尼表示,若美國取消針對伊朗的制裁且重返伊核協議,他願與美國新任總統拜登會面。「伊朗願全面遵守該協議,但前提是美國也要做到。「魯哈尼稱。但他同時指出,賠償損失並不是恢復協議的前提條件。就在此前一天,魯哈尼在當日舉行的政府內部會議上說,他呼籲那些「尋求通過施壓與制裁的方式打敗伊朗的人」放棄這種「錯誤的想法」。2015年7月,伊朗與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中國和德國達成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
  • 美國極限施壓,中東核危機潛伏,伊朗強硬態度令華盛頓忐忑難安
    現如今,不過是雙方在為「未來的談判」追加籌碼,如果美國此次不重返伊核協議,那伊核問題很有可能迅速升級為「核危機」,最終導致結果不堪設想。兩國關係一直持續緊張,從而將中東地區推向至危險的邊緣。2015年,美伊籤署的伊核協議中,伊朗同意停止濃縮鈾活動來換取解除經濟制裁。
  • 伊朗表態反對就伊核協議重新談判是什麼意思?|軍情觀察
    荔枝軍事:今日軍情觀察(12月9日)    今天的軍情觀察,我們將一起關注:【伊朗表態反對就伊核協議重新談判是什麼意思?  新華社12月7日報導,伊朗外交部發言人賽義德·哈提卜扎德7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具有裡程碑意義,伊朗反對就其重新進行談判。伊朗反對就伊核協議進行重新談判傳遞了哪些信號?
  • 伊朗總統對美放出狠話,言語間隱藏著殺氣,誓要將美軍斬草除根?
    近日,美國社交媒體上流傳出一則消息,伊朗向拜登團隊轉交了一份信件,試圖促使美國重返伊核協議,對此,伊朗明確否認了這些傳言。在伊核協議上,伊朗不會主動向美國示好,更不會和解。在過去的一年裡,伊朗損失了三名大將,這個仇伊朗還要繼續報,除了對美以進行軍事打擊外,伊朗還在司法緝捕上作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