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房是一個技術活,如果不提前做功課,非常容易買到讓自己後悔的房子,為了幫大家買房避坑,我總結了4個買房法則:「買南、買邊、買三、不碰4樓層」,記住不會選錯房。
第一,買南。
買南有兩層含義,一是要買最靠南邊的樓棟,周邊很少有建築物遮擋,能最大限度的保證採光效果;二是要買臥室和客廳朝南的房子,這是家裡最常用的兩個功能區,保證充足的光照和通風,才能使室內保持乾燥、明亮,更有利於住戶的身心健康。
第二,買邊。
買邊就是買邊戶,邊戶只有玄關的一側沒有窗戶,其他三面都能採光、通風,房子通透性很好,而中戶被夾在中間,只有一面有窗戶,房子做不到南北通透,由於中戶格局的限制,廚房和衛生間總會有一個功能區沒有窗戶,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暗廚和暗衛,但廚房和衛生間是家裡水汽最大的兩個區域,如果長時間不能通風、接收不到太陽光照,牆體和地面的角落容易發黴,從而滋生細菌和蚊蟲,將會對家人的身體健康造成不利影響,所以在選擇戶型時,儘量選擇邊戶。
第三,買三。
買三就是寧買小三居不買大兩居,大兩居的房子雖然寬敞但實用性不高,臥室的主要作用就是供人休息,面積太大也會產生浪費,這類性價比差的房子,以後轉手難度也很大。另外,現在年輕人生活壓力大,基本都需要夫妻雙方共同工作,才能維持日常生活的開銷,那麼孩子就只能讓長輩來幫忙照看,這樣兩居室的房子就不夠住了,三居室剛剛好。而且現在國家已經放開了二胎政策,很多家庭有了生二胎的想法,兩個孩子一人一個臥室,最起碼也要三居室才夠住,因此未來三居室或將成為市場的主流房產,不管是自住還是投資,都是相對更好的選擇。
第四,不碰四樓層。
不碰四層就是不買2層,設備層,腰線層,頂層。
先說二層,2層的缺點被很多購房者忽略了,2層作為低層房,跟一層一樣同樣具有採光差,噪音多,安全性差,私密低的缺點。另外一層一般是獨立下水,管道不容易堵塞,而二層多數情況下是和樓上的住戶共用一根管道,萬一下水道堵塞,其他住戶排出的臭水先會反到2樓,如果2樓正好沒人,沒有及時處理,水會沿著縫隙滲透到樓下,2樓業主自己遭殃不說還要賠償鄰居的損失,可以說是非常糟心了。
其次說設備層,設備層主要設計在地下一層,中間層和頂層,設備在運作時或多或少會有噪音和輻射,長期以往會對於人體健康產生不利影響。因此,放置設備的樓層以及它的上下兩層都不建議購買。
再說腰線層,腰線就是突出樓梯的一圈挑梁,一般設計在5、6層和倒數三四層的位置,腰線的上下兩層都算作是腰線層,很多售樓人員解釋說,腰線有防震、穩固樓體的作用,其實這完全就是忽悠人的,設計腰線就僅僅是為了增添的層次感,增加視覺的美觀效果,但是對於住戶來說,腰線會遮擋採光,雨水也會從牆壁滲透到室內,腰線的垃圾、灰塵和顆粒物也容易隨風進入室內,幾乎是百害無一利,因此腰線層也最好別碰。
最後說頂層,頂層價格最低,頂層長時間被太陽暴曬,夏天相當於活在蒸籠裡,室內溫度非常高;而冬天頂層沒有遮擋,風聲鶴唳會讓頂層的業主晝夜難安。另外,頂層防水層長期被風雪侵蝕,住上十幾年之後,不可避免的會出現漏水問題,到時候還要業主多花錢去修補,無形中也會增加買房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