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綱兒子自述童年遭性侵:家有男孩,性教育要做到這5點

2021-02-07 閱讀第一

來源 | 親寶寶育兒(ID:qbaobao6)

8月5日,郭德綱長子、相聲演員郭麒麟,在一檔綜藝節目中自曝童年被性侵經歷,事發公廁,當時六七歲的他遭40歲大叔「偽性侵」,當時嚇得大腦一片空白。

當時節目中的另外一位嘉賓姜思達就直言「這不是偽性侵,就是性侵」。

雖然十多年過去了,但23歲的郭麒麟依然清晰記得每個細節,可想而知,這個可怕的經歷在他心裡留下多大的陰影!他的發聲,也讓兒童性侵害事件中長期被忽略的男童受害者受到了輿論的關注。

已知的兒童性侵受害者多為女孩,這也使男孩的父母放鬆了警惕。

甚至有一種思想認為,在性侵這件事上,男孩不會吃虧。

真的是這樣嗎?

男孩就不會成為惡魔的施害對象?

男孩便不會在性侵事件中

受到和女孩同等的身心傷害嗎?

7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了4起性侵兒童犯罪典型案例,最高法刑一庭負責人表示,性侵兒童情節極其惡劣堅決死刑。

不誅惡魔,難佑天使。這一表態是對輿論呼聲的法治表達,也是對受害家庭的情感慰藉,更是對不法分子的嚴厲刑罰。

同時相關負責人也表示:性侵害兒童犯罪仍處於多發態勢。2017年至今年6月,全國法院共審結猥褻兒童犯罪案件8332件。

據中國少年兒童文化藝術基金會女童保護基金調查報告顯示:

2018年,媒體公開報導的性侵兒童(18歲以下)案件共317起,受害兒童750人;

2017年,媒體公開報導的性侵兒童(14歲以下)案件共378起,受害兒童606人;

2016年,媒體公開報導的性侵兒童(14歲以下)案件共433起,受害人778人。

△圖片來源:新京報

專家表示,針對中小學生的性侵害,隱藏比例是1:7,也就是說1起性侵新聞曝光,背後也許就有7件已經發生了。

在變態的眼中,單純脆弱的孩子只不過是他們發洩的對象,他們不考慮年齡,即使是3歲的孩子也有可能會被性侵。

相比未曝光的,我們知道的案件甚至有可能僅僅只是冰山一角。

在大眾的認知裡,只要提到性侵,首先想到的就是女孩,至於男孩,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男孩子,吃不了什麼虧」、「男孩被性侵的不多吧?」「對男性也算性侵?」……

確實,媒體爆出來的男孩被性侵的事件不多,但事實上,男孩遭遇性侵要比想像中更多、更觸目驚心!

2019年7月,內蒙古包頭市一名男幼師猥褻4歲男童。男老師在午休時間躺上男孩的床,等孩子睡著後將其抱到監控死角,進行了長達近半小時的猥褻。

2018年3月,廣東某小區一個6歲男孩被21歲的鄰居哥哥性侵,當天晚上,父親在幫孩子洗澡時,發現其肛門紅腫,追問之下孩子才說出實情。

2015年11月-2016年4月,遼寧瀋陽市某校兼職老師潘德峰將3名未成年男學生帶回家,強行灌醉後趁孩子睡著後多次實施猥褻。

2013年7月,湖北武穴彭女士7歲的兒子被老師性侵半年之久,孩子最後被查出患上性病。

性侵之惡,真的沒有性別之分。就像壞人不會因為孩子小而放手,同樣也不會因為性別而放棄。

美國疾控中心曾對全國的性侵情況做了一次調查,結果顯示:全國超過16%的男性在18歲之前遭遇過性侵犯,每6個男孩中就有1個遭受過性侵犯,女孩則是平均每4個當中就有一個。

2008年,瑞銀慈善基金會曾對各國侵害兒童狀況進行過一次長達3年的調查,大陸和香港共有30607名未成年人及家長參與了這項調查,其中,8%的未成年人表示遭受過不同程度的性侵犯,其中男生比例比女生還要高2.7%。

2014年,世界衛生組織的一份報告指出:在全球範圍內,每13名男性中,就有1名在18歲前遭到性侵。

△圖片來源:INNOCENCE in DANGER公益海報

每一個數據都在告訴我們,男童被性侵的事實比我們想像中要嚴重很多,只是,願意把受害經歷講出來的極少。

男童被性侵一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父母的忽視。

傳統觀念覺得男孩是安全的,很多家長甚至不相信男孩會受到傷害。對孩子來說,受到傷害,自己的父母都不相信,無異於再受一次傷害。

紀錄片《被性侵的男性》中一個男孩說自己被性侵後,爸爸知道了居然說:「如果是女孩子經歷這個,那完了,幸虧你是男孩。」

△圖片來源:紀錄片《被性侵的男性》

印度《真相訪談》有一期是兒童性侵主題,受訪者哈裡什6歲被母親的親戚性侵,長達11年。

第一次他和媽媽說:「他總是亂摸我」,媽媽沒有任何反應。「又過了兩三年,我跟我媽說我流血了。」這一次媽媽竟然說:「你吃太多芒果上火了。」

他說,我最怕的是,大家都不相信我,不相信發生的事情。

△圖片來源:《真相訪談》

其次就是社會的不重視。

媒體將重點放在女孩被性侵事件上,而種種數據顯示男孩被性侵真的不是只有被報導的那幾件。

同時大眾帶著看熱鬧的心理,「天啦,怎麼是個男的」、「這男的也太慘了吧」、「這男的也太弱了吧,被欺負活該」……

今年6月,化妝博主@FerNando花男朵在地鐵上遭遇猥褻。博主發文後,大眾以此打趣,看熱鬧不嫌事大的恥笑,讓人們忽略了:「原來,男孩也會被性侵」。

童年遭受性侵的人,該怎麼度過這輩子?有句話說: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被性侵的孩子不管怎麼努力,都很難擺脫曾經的那個噩夢,這個影響很有可能伴隨其一生。

1、男孩內心更壓抑

社會的壓力讓男孩更難將自己內心的痛苦表達出來,長時間的壓抑,對孩子的成長極為不利。

即使鼓起勇氣講出來,有些可能會遭受到恥笑,甚至有些家長會教育孩子:「你是男孩子,你要堅強,你要忘記這件事。

這些,只會讓我們的男孩更加孤立無援,內心更加壓抑。

△圖片來源:紀錄片《被性侵的男性》

2、影響處理親密關係的能力

孩子在被性侵後,很長一段時間會害怕和別人有親密的肢體接觸,甚至還會排斥家人的親近。

國外有研究表明,男童被同性性侵雖然不一定會改變以後的性取向,但是會影響其處理親密關係的能力。

3、情況嚴重會導致自殺

也許,他們中有些人看上去和常人無異,但是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餘生大部分精力都在與羞恥、痛苦、恐懼、噩夢對抗,有些患上抑鬱症,而有些想不開的就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這種現象就是心理學所說的「創傷後應激障礙」:個體在受到創傷後隨著時間推移而更加糟糕,觸景生情後,出現自殘、自殺等應激性反應。

2017年7月,美國知名樂隊林肯公園主唱查斯特·貝寧頓在家中自縊身亡,年僅41歲。

查斯特從7歲開始遭到一名成年男子性侵,一直持續到13歲。他承認,自己多年來一直有想要輕生的念頭。

我們在呼籲保護女孩的同時,也要關愛男孩,由於男孩被性侵更具隱蔽性,維護權益面臨更大的困難,需要我們家長做的更多。

1、普及性教育知識

即使是現在這個開放的社會,絕大多數父母依然是談性色變。

臺灣作家林奕含《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一書裡,被老師性侵的房思琪曾經想和母親談論「性」。

思琪用麵包塗奶油的口氣對媽媽說:「我們的家教好像什麼都有,就是沒有性教育。

媽媽詫異地看著她,回答:「什麼性教育?性教育是給那些需要性的人,所謂教育不就是這樣嗎?」

思琪一時間明白了,在這個故事中父母將永遠缺席,他們曠課了,卻自以為是還沒開學。

△房思琪原型林奕含

還是那句話,你嫌性教育太早,壞人卻不會嫌你的孩子太小。

在進行性教育的時候,不要迴避,正確清晰地告訴孩子身體每個部位的名稱,隱私部位是一定不能讓別人輕易觸碰的。

告訴我們的孩子:如果你不想別人親你、抱你,可以大聲拒絕,拒絕一切你不喜歡的親暱,無論對方是誰。

談性並不可恥,合理的性教育,越早開始越好。

實在不知道怎麼和小孩子開口的家長可以藉助繪本,軒媽推薦適合大人孩子共同閱讀的性教育三部曲:

《不要隨便摸我》——繪本告訴了孩子身體的哪些隱秘部位是任何人都不能隨意觸摸的,以及遇到了該如何處理。

《不要隨便親我》——教給孩子勇敢地表達自己的觀點,保護好自己。

《不要隨便跟陌生人走》——介紹一些孩子真正需要的應對危機的方法。

紀錄片《不沉默大聲說》裡有過被侵害經歷的孩子說:「性教育的遮羞布真是遮『羞』麼?遮住的恐怕是更多的悲劇罷了。」

家長們,性教育的遮羞布,真的應該扯下了。

△圖片來源:網絡

2、拒絕開襠褲,從小注意隱私

在中國,一些家長,特別是老人,以男孩為榮,喜歡拿男孩的小雞雞開玩笑,讓男孩子在無形中感覺到,有小雞雞是一件值得炫耀和驕傲的事。

而且,大人越流露出欣賞的態度,孩子的這種優越感和驕傲心理還會因這種誇獎繼續誇大,越愛在別人面前表現,也可能更加喜歡暴露「小雞雞」。這個時候,很容易導致男孩子被傷害、被玩弄卻不自知。

家長要從根源上杜絕這一惡習的發生,不要給孩子穿開襠褲;其次,不論是自己還是孩子,都要建立一個健康的性觀念,對任何「摸小雞雞」的行為說不!

此外,家長還要培養孩子不隨地尿尿的習慣,讓孩子從小擁有羞恥心,明白在別人面前露出「小雞雞」是一種不正確的舉動。

3、爸爸需要做更多

上面提到的性啟蒙繪本,由父親和孩子一起閱讀效果更好,同性之間,孩子會增添更多的信任,同時爸爸陪讀,氣氛也會比較輕鬆,孩子也更易於接受。

給男孩洗澡這件事也應該由爸爸來做,一起洗澡其實是很好的性教育場景, 進一步提醒孩子,不能在眾人面前露出自己的生殖器,也不能讓別人隨便看和觸碰自己的身體,增強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

當然,爸爸也可以多和男孩玩一些小遊戲(比如撓痒痒),在遊戲的過程中,告訴孩子,肢體接觸的界限在哪裡,什麼樣的行為是正常的,而什麼樣的又是過分舉動。

4、留意孩子的異常

很多男孩在受到傷害之後,幾乎不會主動和家長說起,所以我們一定要留意孩子的情緒變化。

如果孩子突然情緒不佳或性情大變,一定要提高警惕,及時知道,可以阻止情況嚴重化或者再次發生。

家長還要教育孩子,無論發生任何事情,一定要第一時間告訴父母,當有人說「不要告訴爸爸媽媽」的時候一定要告訴爸爸媽媽。

5、如果發生,不要沉默

真誠地希望每一個孩子都平安無憂的長大,但如果真的遭遇不幸,請記得相信孩子說的話,同時不要保持沉默。面對兒童性侵,沉默就是縱容。

有些家長認為這是「家醜」,說出去丟人,對孩子來說,有些事情已經發生了,重要的是我們的處理方式。

請不要指責孩子「你為什麼不跑」、「你怎麼不喊救命」……不要成為壓垮孩子的最後一根稻草,告訴孩子:「這不是你的錯!」

要第一時間帶孩子去醫院做身體檢查,視情況決定是否需要心理老師的幫助;同時也要訴諸法律途徑,讓壞人得到應有的懲罰。

雖然不想承認,但這個世界有時就是很危險。保護孩子安全任重道遠,我們父母必須盡心盡力。

無論是女孩還是男孩,在成長的道路上,都需要我們做父母的精心呵護。

我們在保護女童的同時,也請給予男童更多一點點的關愛。

△圖片來源:紀錄片《被性侵的男性》

*本文授權轉載於微信公眾號「親寶寶育兒」,ID: qbaobao6,分享最新鮮的權威育兒知識、婚姻家庭感悟,科學育兒路上,陪千萬父母一起成長。部分文字來自「尹建莉父母學堂(ID:yinjianlifumuxuetang)」* 本文配圖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回復 小學書單 ,獲取語文名師蔡朝陽精選中文書單。

回復 門薩書單 ,獲取門薩天才俱樂部K-12英文書單。

回復 大禮包 ,獲取精選系列書單及紀錄片資源。

 點這兒,逛原版書!

相關焦點

  • 195 個男孩被性侵!家有兒子,一定要為他做到這些事
    談到「性侵」,我們下意識地會認為受害人為女性,尤其是小女孩。但前幾天英國的一宗案件卻告訴世人,家有男孩,同樣很憂心!1月6日,英國曼切斯特皇家法庭判處36歲的印尼籍男子Reynhard Sinaga雷哈德·辛那加無期徒刑,最低服刑30年後才可申請減刑。
  • 兒童被性侵到底多可怕?家長們醒醒吧,別再拒絕性教育了
    在中國,每11個孩子中就有1個遭遇性侵,你還覺得兒童性侵案離你很遠嗎?但小編無法理解的是中國性教育的匱乏程度,因為性教育的缺失,造成了一個活生生的悲劇,可悲的是,有些家長不認為悲劇的源頭和他們有關。如果你有孩子,如果你對性教育不關注,那小編給你講幾個故事吧。
  • 兒子被中國老大爺彈小雞雞,父母急報警:男孩性教育這點千萬不能忽視!
    1999年上映的電影《喜劇之王》,其中就有一幕周星馳無聊逗小孩彈小雞雞的畫面:20年過去了,彈小雞雞的「文化」在時間的長河中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孩子。在去年上映的電影《我不是藥神》裡,彈小雞雞這件事依舊存在。離異父親為了表示跟兒子的親近,一起在澡堂洗澡時,仔細觀察了兒子的小雞雞,並用「小雞雞長大了嘛」調侃兒子。
  • 郭麒麟自曝6歲被性侵!性教育要越早越好
    這件事對郭麒麟來說已經造成了嚴重的心理陰影,以至於在不記事的年紀他也能清楚地記得每一個細節,每一句話。兒童性教育宜早不宜遲,因為對那些獸沒有人性的惡魔來說,永遠不會嫌孩子太小。1,兒童性教育從性別教育開始有一次帶女兒去遊泳館遊泳,就在女兒洗澡的時候,一個媽媽帶著一個六七歲的模樣男孩來到了女浴室,當時有好多女孩子正在脫衣服或者有的正在擦身體
  • 12歲女童遭熟人性侵,8個月懷孕兩次:孩子,這5句話你一定要記牢!
    17個學生啊,他們可能一輩子都忘不了這件事,這對還未滿14歲的他們來說,是一生的童年陰影。就像馬伊琍說的,那些猥褻兒童的人,該死罪。2018年媒體曝光性侵兒童案件有317起,受害兒童750人。平均每天,就有2個兒童被性侵。而相比沒有曝光的,這只是冰山一角。
  • 主播直播性侵幼女,老師科普性教育被罵:壞人可不會嫌你孩子小!
    老師向家長解釋說:因為班裡有老師懷孕,孩子們比較好奇,老師就趁機科普一下這方面的知識。但是,這位家長顯然還不理解老師的用心,直言要去校長那裡告發老師。2013年1月18日,湖南祁陽縣12歲的女孩李思思遭人強姦懷孕,而在這之前李思思一直沒發現自己懷孕,直到父母有一天突然發現女兒衣不遮肚,懷疑孩子長了腫瘤,才帶到醫院去檢查。沒想到,竟然查出思思已經懷有5個月的身孕。
  • 性教育刻不容緩!5本適合孩子的性教育繪本,馬上學習!
    可是,儘管我們都知道孩子的性健康教育很重要,但是很多家長在面對孩子性教育問題的時候還是有很大的困難。想和孩子好好談談「性知識」,卻總是羞於啟齒;不進行性教育怕孩子遇到壞人不懂得保護自己,講多了又怕孩子失去童真……於是,迴避,成了大部分家長選擇的方式。中國教科院調查數據顯示,46%的家長「從未提過」性教育相關內容。
  • 男子直播性侵初中女生,遭800萬人圍觀:我拼命保護的孩子,卻毀在性教育上
    只有小部分家長認為,可以藉機給孩子進行正確的性教育。在我們的傳統文化中,「性」是不雅的,不該拿出來當面討論,也不該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告訴他們,以免受到汙染。最終導致危險真的降臨在孩子身上時,父母還茫然不知。去年,抖音上有一個網紅幼師,因曬出與小男孩親吻的視頻,遭到全網封殺。「幼師喜歡的小孩排行:第一長得好看的,第二聽話的,第三家長事少的。」
  • 林奕含、包麗自殺,李星星被侵害:性教育,更該教育的是男孩
    養女方知世道險惡!一種是女孩的父母,他們覺得養育女孩真的提心弔膽,要提防身邊的男同學、男老師、男鄰居,要提防陌生人,要想方設法教育她如何保護自己,如何擦亮雙眼,遇到危險如何求救……另一種是男孩的父母,他們似乎覺得"幸好我家是男孩,男孩子不容易吃虧。"抿心自問,有多少男孩父母真的教育過兒子不要去傷害女性?
  • 24歲郭麒麟自爆童年醜事,隱忍18年終於說出口,男孩就安全嗎
    你還覺得自己家生的是兒子就一定安全嗎?自己身為男性就沒有被性侵的危險嗎?2017年12月,BBC播出的一部名為《男性性侵:打破沉默》的紀錄片,讓更多人了解到,儘管在大眾的認知中,男性大多是性侵的實施者,但事實上,男性同樣也會遭遇性侵或性暴力。
  • 18年前,郭麒麟在廁所遭40歲大叔"偽性侵",當時家人就在隔壁
    ,是必須的,忠孝仁義,你一定要懂。而且你在家裡邊,有其他的外人,你不能覺得你比別人高一籌。有時候,孩子家裡面寵的都沒人要了在他年幼的時候還遭受到一位大叔的「偽性侵」,由於長時間的不和自己的爸爸媽媽在一起生活,郭麒麟並不敢把這件事情家長,
  • 性教育,從來不是女孩的專屬
    經常有人告訴家長要早點給自己家的女孩做性教育,卻似乎很少有人關注男孩。  甚至有的家長認為「我們家生的是男孩,男孩子怕什麼!」  可惜事實並不是這樣,像男孩這樣遭到性侵犯的事例,並不少見。  美國CDC數據顯示,在美國有16%的男性在18歲之前遭受過性侵;  如果孩子不懂性,不知性,面對侵害時,怎麼可能有能力防範?
  • 預防孩子遭性侵,家長必知5步驟
    專業諮詢師留佩萱整理了身邊的大人們一定要知道的5步驟。臺灣有一本書《不再沉默》,作者陳潔皓描述了自己3歲到5歲時在奶媽家被性侵的事情,當作者5歲回到家和父母說時,得到的響應卻是「你記錯了」、「你太小了,不會記得」、「他們只是太粗魯」。雖然我人在美國還沒有機會買到這本書,但我很佩服作者的勇氣。而這樣的書籍出版,也讓社會大眾能夠談論兒童性侵害。
  • 她16歲被性侵,26歲自殺!孩子遭遇性侵的陰影足以毀一生…
    然而刷屏的原因卻是令人惋惜的——歷經十年,最終還是沒能躲開兒時「受性侵」的陰影,選擇了在家上吊自殺。這個有些「沉重」的話題,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好好看一下,一定要把我們從小缺失的性教育這課給孩子補上!並且記得任何時候都請相信孩子,給他/她一個大擁抱!
  • 楊蓉微博自曝幼年被性侵!不要嫌性教育太早,壞人不會嫌你的..
    我們必須承認,這個社會有很多對兒童不友好的因素,而這任一個因素都足以讓為人父母的成為驚弓之鳥。不信?我們來一起看看:郭麒麟曾經在一檔節目中自爆自己在童年被性侵的事情。在他六歲的時候,去上廁所遇到了一個猥瑣大叔,不但向他裸露自己的生殖器,還叫他來摸!
  • 被囚禁性侵的576小時:孩子,你的善良裡必須有防人之心
    一個6歲女孩從2018年起多次遭性侵,肇事者是鄰居男孩,年僅13歲。為什麼長期讓女兒到鄰居家,讓一名青春期男孩輔導作業?犯罪心理學家李玫瑾多次提到:性教育應該從孩子離開母親視線(進幼兒園)的那一刻開始,但大部分家長對孩子的性教育是空白的。
  • 鮑毓明性侵疑案:給女兒底線教育,給兒子陽光教育,是最好的保護
    但無論這件事如何反轉,一個關鍵的問題成了讓所有家有兒女的父母坐立難安的所在。「性侵,無處不在,而家長的保護卻難以覆蓋,我們該如何保護自己的孩子?」《房思琪的初戀》中有這樣一個片段:剛剛在飯桌上,思琪用麵包塗奶油的口氣對媽媽說:『我們家的家教好像什麼都有,就是沒有性教育。』 媽媽詫異的看著她,回答道:『什麼性教育?性教育是給那些需要性的人,所謂教育不就是這樣嗎?』 思琪一時間明白了,在這個故事中父母將永遠缺席,他們曠課了,卻還自以為是沒有開學。
  • 5歲女孩慘遭鄰居性侵「後續」細節曝光:當惡魔靠近天使,家長們該...
    這幾日,#哈爾濱性侵幼女案 嫌疑犯被判死刑#的熱搜牽動了億萬網友的心。  這一事件的起因,可追溯到今年8月底。  8月29日,哈爾濱的4歲女童一夜未歸。第二天,鄰居劉某將她抱回來,小女孩渾身是傷,後證實,是遭到性侵。  5歲,一個如花一般的年紀。
  • 幼兒園孩子們午休,「男女同床」引起家長們不滿,性教育要儘早
    根據《「女童保護」2019年性侵兒童案例統計及兒童防性侵教育調查報告》的統計,2019年被媒體曝光的性侵兒童案件達301起,受害兒童超過800人,其中熟人作案佔七成。這組數字提醒我們,對孩子進行性教育刻不容緩。
  • 家有男孩,媽媽不要逾越「雷區」,做到這3點,男孩將來變得優秀
    所以如果媽媽沒有做好自己的角色,沒有把兒子跟女兒區別對待的話,後果還是很嚴重的,媽媽需要做到以下幾點,結合自身的情況,才可以養育成一個優秀而陽剛的兒子。家有男孩,媽媽要做到這3點。如果媽媽忽略了孩子小的年紀,盲目地使他們面對女性,兒子的性格就會發生變化。例如有的媽媽覺得孩子小,就當著他的面換衣服、上洗手間,這些都是非常不可取的,當兒子有了性別意識後,我們一定要懂得區分對待,才能使兒子有正常的思想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