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眾用腳投票投給了這部故事不好人物不行的《從你的全世界路過》,那又有什麼要緊,觀眾會說「情緒已經傳遞到了,已經打動我了啊!」與其說張一白是一個太會用商業手段包裝的人,我更願意承認,他是尊重觀眾心理的導演。
回想大學那會兒,第一節課老師讓大家都站起來說說自己最喜歡的導演,有的說喜歡阿爾莫多瓦,有的說喜歡小津安二郎,有的說喜歡侯孝賢,我的聲音從種種如雷貫耳的久仰大名中打馬穿行,我說,我最喜歡張一白,從此我被釘在了不配學電影的恥辱柱上。這種迷茫真的不是只有我有,就連導演自己也曾懷疑過。若干年間,張一白都認為自己的電視劇《將愛情進行到底》是一部失敗的作品,當年電視臺在垃圾時間播出這部劇,後來很多人告訴他這部劇奠定了自己的三觀,他懷疑他們是在奉承自己,直到要拍電影版《將愛情進行到底》時,才知道原來這部電視劇影響了那麼多人。該劇是中國大陸第一部青春偶像劇,卻在電視劇產業和歷史的研究中幾乎呈現失語狀態,後來很多偶像劇湧現出來,司空見慣了的女主患白血病、心臟病、男主意外撞車等等,不斷用強情節去推動敘事,它們太符合電視劇的創作規律,但是卻很難達到這部劇深入人心的效果,在藝術領域裡,《將愛情進行到底》太不像電視劇了,比如楊崢拿起手機面朝大海給文慧打電話聽海的一場戲,陳明音樂《等你愛我》重音切入的節點、海水湧動沒過楊崢褲腿的特寫鏡頭等等,都融入了張一白在早期MV拍攝過程中對畫面和音樂的理解。
對於一個出道即巔峰的青年導演而言,超越自己是更加艱難的事。張一白後來背上了「爛片之王」的「美譽」,2014年指導的影片《匆匆那年》豆瓣打分只有5.3分,2016年指導的影片《奔愛》豆瓣打分3.6分,今年國慶檔新上映的影片《從你的全世界路過》也沒到及格線,止步於5.5分。然而我就不懂了,口碑差不是一天兩天了,為什麼你們明明知道他故事講不好人物立不住還去貢獻票房? 截止10月21日下午兩點五十分,電影《從你的全世界路過》上映21天以來,中國大陸地區票房成績超過7億8千萬。這組數據意味著,該片創下國產愛情片票房新紀錄!
出差回來放下行李箱我就直奔影院看了《從你的全世界路過》,當然內心是打過預防針的,對於光線傳媒工業化生產模式我自帶免疫:低成本IP+當紅小鮮肉+大牌情懷版主題曲+心靈雞湯式矯揉造作的初中生金句,這部片子,毫無意外,全中……光線強大的地面電影發行網幾乎掌握了90%的觀影人群動向,其宣發能力屢屢高於影片本身質量,高票房低口碑的現象就變得不足為奇了。說到這裡,我不妨帶大家一起回顧那些年我們掉過光線的坑:2013年《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辛夷塢同名小說+趙又廷、韓庚、楊子姍、江疏影+王菲《致青春》+「其實愛一個人,應該像愛祖國、山川、河流「;2014年《同桌的你》,高曉松同名校園民謠+周冬雨、林更新+胡夏演唱《同桌的你》+「我們只是輸給了現實,所以誰都不欠誰的」;2015年《左耳》,饒雪漫同名小說+陳都靈、胡夏、馬思純+趙薇演唱《左耳》+「愛對了是愛情,愛錯了是青春」;2016年《從你的全世界路過》,張嘉佳同名小說+鄧超、白百何、嶽雲鵬、柳巖、楊洋、張天愛、杜鵑+王菲演唱《你在終點等我》+「我希望有個如你一般的人,如山間清爽的風,如古城溫暖的光。從清晨到夜晚,由山野到書房。只要最後是你,就好。」這些套路,百發百中,目標直指女性受眾。光線傳媒來源於《從你的全世界路過》的營業收入超過其最近一個會計年度審計營業收入的50%。吃一百個豆不知豆腥味,這事兒你找誰說理去?
《從你的全世界路過》我並不滿意,張一白迄今為止電影生涯的巔峰之作是《開往春天的地鐵》,也是他進軍電影行業的處女作。《從你的全世界路過》讓我頻頻出戲,不是匯集唯品會、小米、百度地圖、海爾等眾多廣告植入的大拼盤,就是豬頭去戰地賣小吃記者報導的臺詞與《戰地之戀》中沃倫在貝魯特報導的臺詞驚人相似……實際上,電影《從你的全世界路過》與張嘉佳的同名小說在風格上是有相近之處的,主要表現為紛雜化,這也是將目標受眾鎖定為年輕觀眾飽受歡迎之處,書中講述的33個睡前故事,同樣是以紛雜的面目呈現。這又是與傳統經典電影所區別的地方,傳統電影中所追求的人物不是紛雜,而是複雜。那麼如何理解紛雜與複雜呢?霍華德·蘇伯說:「紛雜的東西就像攤在桌上的一個大型智力拼圖,挑戰是如何把這麼多碎片拼合在一起。而複雜的東西更像是一塊老式鐘錶,所有的零件都只為了一個共同目的而工作。」紛雜確實會削減深度,但是年輕人更容易理解,且數量上的優勢證明總有一款是對味的,你可以是樂於給予愛的豬頭,也可以是被傷害到一蹶不振的陳末……;複雜則是簡單的人物複雜的人性。所以在許多年長者看來,這部影片中的一群成年人像弱智一樣談著戀愛,比如小嶽嶽追車,茅十八為救女警荔枝被捅死,陳末為了一個賭約掛著「我是蠢貨」的牌子上街遊行……
出道近20年來的張一白敘事能力並沒有太大長進,甚至毫不客氣地講在走下坡路,但是這絲毫不影響多年來我堅持最愛不改,這也是支撐他的作品可以在市場上屢屢成為黑馬的主要原因:他並不認為電影是故事重要還是人物重要的爭論有意義,因為電影創作者所做的一切都應是為了抵達觀眾!所以拋開人物與故事之餘,觀眾也願意為張一白在影片中所傳遞的情緒買帳,他的影片給觀眾以溫暖,力圖使普通人在愛情方面超越庸長的現實生活。在其眾多作品中,表意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建立在影視作品與觀眾欣賞情緒之間的良性互動關係之上,例如《將愛情進行到底》最能代表青春韻律感的奔跑;《開往春天的地鐵》最能代表都市快節奏生活中個體迷茫的地鐵;《從你的全世界路過》中最能代表情感溫度的全世界亮起的雙閃與影影綽綽的萬家燈火……這些都是每一個現代個體能夠從中感受到的,然而由於情緒是非理性的,所以對於情緒的研究長久以來並不被學界所重視,甚至為了故事的講述,我們會有意識地主張克制情緒,包括崇尚使用客觀而內斂的長鏡頭而儘可能減少使用帶有情緒性的特寫、大特寫等,包括崇尚用人物動作代替大段對白臺詞等,但是顯然張一白是走向了另一個極致,他不僅是使用情緒性的特寫、大特寫,還會有意識地多次運用升格、降格,他不僅讓人物全篇對話不斷,還會有意識地運用旁白甚至獨白,電影發展至今,從第五代導演以作者本身為主導的精英話語表述到今天由於市場受眾細分而以觀眾喜好為主導的轉變,我們很難固步自封再將其視為低劣的手段了,觀眾用腳投票投給了這部故事不好人物不行的《從你的全世界路過》,那又有什麼要緊,觀眾會說「情緒已經傳遞到了,已經打動我了啊!」與其說張一白是一個太會用商業手段包裝的人,我更願意承認,他是尊重觀眾心理的導演,現在再來看自己這份喜愛的堅持,一點兒也不丟人!
《從你的全世界路過》是由北京光線影業有限公司出品的愛情片,由張一白執導,鄧超領銜主演,白百何特約出演,楊洋、張天愛、嶽雲鵬、杜鵑、柳巖領銜主演。該片改編自張嘉佳同名小說,講述了DJ陳末和一群朋友的都市情感故事。該片於2016年9月29日在中國上映。
劇情簡介:
陳末(鄧超飾)被稱為全城最賤,每天和王牌DJ小容(杜鵑飾)針鋒相對,誰也不知道他們的仇恨從何而來。陳末的兩個兄弟,分別是全城最傻的豬頭(嶽雲鵬飾),全城最純的茅十八(楊洋飾),三人每天橫衝直撞,以為可以自在生活,結果都面臨人生最大的轉折點。陳末相遇了最神秘的么雞(張天愛飾),豬頭打造了最慘烈的婚禮,茅十八經歷了最悲傷的別離,這群人的生活一點點崩塌,往事一點點揭開。夢想,愛情,友情都離陳末遠去。一個失去所有的人,已經弄丟自己的路,直到聽到來自全世界的一段語音。
創作背景:《從你的全世界路過》是作者張嘉佳以其在微博上所講的33個真實的愛情故事而總結編著成的愛情小說,該片改編自其中的一段故事。電影於2014年末正式立項,劇本寫完之後,張嘉佳首先考慮的導演便是好友張一白,並於2015年底宣布合作,兩人先後完成了48稿劇本。張嘉佳跟張一白商量確定了由鄧超扮演男主角陳末 。
責任編輯:盧譽菲
【本文為「劇寶」原創文章,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歡迎賜稿!!言之有物,長短皆宜。杜絕抄襲,文責自負。稿件一經採用,即奉稿酬。來稿請發以下郵箱:jubao_jjyl@qq.com
歡迎分享至朋友圈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