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中的絲綢與服裝,充分展示了東方神韻和天仙之美

2020-12-27 珍愛紅樓夢

原創 文/食指蓮心

中國自漢唐「絲綢之路」開通後,絲綢物品大量出口到歐洲,千裡迢迢輸送到遙遠終點:羅馬。此後,西方歐洲上流社會的人們,夢寐以求欲得到來自東方中國的兩樣稀罕奢侈品:一樣質軟的珍品就是絲綢,另一樣質硬的貴物則是瓷器。這在當時的世界範圍,確定是世上獨一無二的「中國製造」。

其絲綢物品為何深受中外人們的喜愛和追捧呢?我們或可這樣認為,這可能是由於絲綢為所有人造織物中最富人性最為神奇的遮體衣料吧。看那絲綢流光溢彩的炫目光澤源自一種可愛的生命體,並且為另一種生命體人類作出了無私奉獻,而創造組合成了人之身軀美麗的「第二皮膚」。

正如唐朝詩人李商隱所詠嘆:「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以此而吟誦出了人們心底對於小小蠶寶寶的千古絕唱。

《紅樓夢》故事之時代背景,跨越清代康雍乾時期,正值中國封建社會經濟發展的最末一次繁榮和輝煌。由於中國數千年以來自然經濟和農耕文明的蓬勃發展,必定會真實反映到人們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特別是清代絲織產業的空前發達,相應地推動了服裝、刺繡、戲衣、床上用品等行業的極大發展,更加使得清代皇家貴族階層的穿著服裝顯現出五光十色和美侖美奐。就以《紅樓夢》所描寫的絲綢織物和服裝佩飾而言,同樣是代表了中國古代絲綢服飾文化的最高水平。且讓我們一起談及《紅樓夢》中絲綢與服裝系列之實例。

曹雪芹在《紅樓夢》開篇就已作出申明:「無朝代年紀可考」。可是書中豐富多彩的人物穿戴之文學典型特徵,盡讓無數讀者看到了清代貴族人物穿戴服飾的時代風彩,亦能品味出這些絲織品和繡品與滿清穿戴習俗有著千絲萬縷的密切聯繫。可以說,《紅樓夢》雖然不為清代絲綢服飾文化史專著,卻為我們留下了中國古代絲綢服飾之文化遺產和珍貴資料。

我們知道,清代的絲織產業成為當時社會最興盛的龍頭產業。皇家特別重視絲織業的發展壯大,設立了為宮廷官方服務的絲織生產加工中心,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江寧、蘇州、杭州三大織造行署衙門,專為皇家宮廷生產高檔次的優質絲織品和繡品。三大織造既能如期完成繳付「上用」和「官用」各式精美綢緞和繡品,亦可提供一定數量的織繡品行銷全國各地和海外。

據《大清會典》記載:「在京有內織染局,在外有江寧、蘇州、杭州織造局,歲織內用緞匹,並制帛,誥敕等,各有定式。凡上用緞匹,內織染局,江寧織造;賞用緞匹,蘇杭織造」。

三處織造所產之綢緞在色彩、紋樣、工藝等方面,有著各自的獨特風格和高超技藝。

皇家宮廷御用之彩織錦緞主要來自江寧織造,雲錦則是江寧織造所產之最為華貴的高級絲織品,不僅指錦而言,且包括妝花(妝花緞、妝花綢、妝花紗、妝花羅、妝花絨等),另產有天鵝絨、金彩絨、金寶地、庫金、庫緞、閃緞等,其中尤以妝花絲織品最具特色,凡宮廷中的龍袍、朝服及清宮戲衣等,則都用江寧產的妝花緞面料縫製。

而蘇州織造以生產宮廷賞賜絲綢織品為主。從康熙年到乾隆年時期,蘇州已發展成為「現設機六百六十三張,機匠一千九百三十三名。……蘇州挑花、刺繡所管高手等匠二百四十三名」。主產織品極為豐富,諸如分織龍衣、彩布、錦緞、紗綢、絹、棉甲及金絲絨之屬。其絲織物品種有綾、綢、錦緞、紗、羅等,並大量生產皇宮賞賜之用綢緞。尤其是蘇州織造所產的緙絲、刺繡大受皇親國戚貴族階層青睞。另又以織造宋錦著稱,儘管在明代「機坊不許織造今宋錦」而一度失傳,卻在清代恢復生產和大力發展。

杭州曾是南宋都城,且杭州、嘉興、湖州三府歷來是「產絲最盛」之地區,杭城在清代也是全國三大著名絲織中心城市之一,其主要絲織產品有綾、羅、紗、綢、絹、紵絲、錦等,並大量生產宮廷所用之裝飾性彩綢織物。尤其是素色絲織物、暗花絲織物產量最大,且絲質好、輕盈柔軟、細膩有光澤、花紋清晰,所以清宮大量袍服選用素色綾、綢、緞做面料,以暗花織物作襯裡。

上述說明,清代宮廷大批「上用」「官用」的綾、羅、綢、錦緞、妝花、緙絲、刺繡等織物,主要來自江南三大織造。督造之官員則由皇帝親自選定派遣,都為皇帝的親信和品秩較高的官員任職織造,有的是幾代人世襲相傳,連任兩朝數十年。如江寧織造曹璽、曹寅、曹顒、曹三代四人,從康熙二年(1663)至雍正五年(1727),除去曹璽去世後中斷約五年,曹家人相繼連任江寧織造長達60年之久,可見曹雪芹祖上深得康熙皇帝格外地寵信。

我們閱讀《紅樓夢》,會發現作者在書中對織品繡品的面料、輔料都有精彩的描述。例如絲織品中就有:綾、綢、緞、絨、妝緞、紗、金線、孔雀毛呢、野鴨毛呢、雜色緞、色紗、錦、再加裘皮之類等等。這些絲織品除用於製作服裝外,還加工成實用刺繡品,如五彩香囊、如意絛、絡子、結子、香巾、香搭、繡帕、床裙、杌套、包袱、桌圍、椅搭、氈簾、花簾、荷包、網絡、宮絛、纓絡、絲滌等等。通而觀之,猶如一處琳琅滿目的絲綢織繡工藝品市場。

其織繡品上的圖案也是豐富多彩,令人目不暇接,諸如縷金百蝶穿花、五彩刻絲、五彩絲攢花、石青起花八團、銀紅撒花、松綠撒花、錦邊、桃紅灑花、青綢掐牙、江牙海水、五爪龍白蟒、金頂鵝黃繡鳳、靠色三廂、秋香色盤金五龍繡、茄色哆羅呢、彈花墨花綾水紅綢等等,真可謂奼紫嫣紅、五彩繽紛。

《紅樓夢》中特別顯眼醒目的絲織品和服裝,則是刻絲、八團、妝緞、上用緞等品種。

何謂刻絲?又稱「緙絲」。此織物是採用「通經斷緯」之技法所織之物,且正反面紋樣一致,被譽為「織中之聖」「絲綢雕刻品」。其工藝技法為蘇州織造之獨門絕技,刻絲既可用於服裝,也可用於裝裱字畫。在清代康雍乾時期受到皇室宮廷極大重視,皇宮特令下旨督辦織造。

何謂八團?是指一種大件繡品,即在袍服的前胸、後背、雙肩和前後下幅共繡出八個團花,象徵圓滿,團花中心圖案則寓富、貴、壽、喜之意。

何謂妝緞?即指妝花緞,是江寧織造的招牌絲織品和代表作,亦是著名「雲錦」的主要品種之一,常用於製作龍袍和朝服等。

何謂上用緞?是指僅限定於皇上所用之錦緞,主要用於製作龍袍和龍床被褥等。

《紅樓夢》中還有一種極具特色的絲織品,即含有金銀絲線的錦緞和繡品。如「縷金百蝶穿花大紅緞」「二色金百蝶穿花」「銀紅撒花」「玫瑰金二色金銀鼠比肩褂」「大紅金蟒」「掐金滿繡棉紗襪子」「金絲織的鎖子甲洋錦襖袖」「大紅猩猩氈盤金彩繡石青妝緞」等等。

在當時,不論刻絲、織錦、刺繡,都流行慣用金(銀)線,使得這些華麗服裝和細軟用品等都含「金」之質地。比如「二色金」「金線蟒」「縷金」「掐金」「盤金」等,均為當時金線織繡品的專用術語。這類含金織品和繡品,金光燦爛令人炫目,更增添了富麗堂皇之氣派,由此則反映出清代康雍乾時期皇室和貴族階層特殊的審美需求,即追求富麗堂皇、富貴風流的心理滿足。

下面我們將簡要談談《紅樓夢》中男女人物之穿著服裝是如何描寫的?先談作者怎樣描述男性穿著服裝。

大家知道,清代建朝之初,滿清統治者欲將滿族人的穿衣習俗來同化漢族人。在入關之後就強令漢人「薙髮」「易服」。即令漢人剃光頭頂,僅以後腦勺留著辮子,強制推行「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之高壓政策;並要漢人廢棄明代服裝,改穿滿人馬蹄箭袖服。此舉引起廣大民眾強烈扺制和拼命反抗,為了緩和這種民族衝突仇恨局面,清廷採納了明朝遺臣金之俊提出的「十從十不從」之建議,以此適度緩和了民族之間的極大矛盾。

曹雪芹在創作《紅樓夢》時,正值「文字獄」高發時期,確有滿腹難言之隱。若要描寫故事中男女人物,必定免不了穿戴服飾的合情描述,而男性服飾又極易顯露時代特徵,如將其實寫,則會引出嘲諷朝廷而遭受滅頂之災。所以作者將男人的服飾儘量作模糊化描寫,所寫之處既無清代服飾特徵,也無明代服飾特點。故將「真事隱去」,藉助「假語存言」,「又何必拘拘於朝代年紀哉」。唯此模糊處理而真假難辨,實在是為了避文禍殃及免遭死罪臨頭。

我們在書中可見,賈政是擔任現職常須應酬官場之人物,可是在作品中基本沒有他的穿戴服飾描述。

在第16回中,當賈府上下人等在惶煌不安中得知賈元春「晉封為鳳藻宮尚書,加封賢德妃」,賈政被詔入宮,繼而賈府老爺太太們入朝謝恩,書中僅寫到「於是都按品大妝起來。賈母帶領邢夫人、王夫人、尤氏,一共四乘大轎入朝,賈赦、賈珍亦換了朝服,帶領賈蓉、賈薔奉侍賈母大轎前往」。

我們閱讀到此,並不知道他們一行人,尤其是男人們究竟是什麼妝束?作者如此簡略描寫,主要是為了模糊「朝代年紀」,以虛代實。

當然,在賈府眾多男人中,賈寶玉則是例外。因他是作品中的中心人物男一號主角,若不具體描寫其穿戴服飾,則很難給人以鮮明真切之印象。下面就以寶玉為例,談談作者是如何描述其穿戴服飾的。

見第3回中,當林黛玉初到賈府第一次見到賈寶玉時,作者便對寶玉的穿戴,從頭到腳予以細緻描述,並凸顯他的五官之美和面部之「情不情」,尤其突出了那件無比珍貴神奇的佩飾「項上金螭纓絡,又有一根五色絲絛,繫著一塊美玉」。

寶玉剛露了面並向賈母請安後,奶奶命他去見母親王夫人,一會兒再出面來到大家面前時,卻已換了一身冠帶衣裝。

可見作者先是描述了寶玉外出的服飾裝束,再則描寫出寶玉居家的穿戴服裝。他外出時「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紅箭袖,束著五彩絲攢花結長穗宮絛,外罩石青起花八團倭緞排穗褂,登著青緞粉底朝靴」。而寶玉居家時的穿著則是「身上穿著銀紅撒花半舊大襖」「下面半露松花撒花綾褲腿,錦邊彈墨襪,厚底大紅鞋」。

那麼,人們不禁要問?賈寶玉的穿著裝束是否為清代通行的男子服裝呢?回答是否定的。因為在明清兩代《輿服志》上並無如此男子服裝之記載。實際寶玉的穿著服裝既非清代通行男服,也非明代通行男裝,而主要是一類戲劇化服裝而已,觀其服裝如此地鮮明耀眼就足以說明了問題。

又如第19回中寫到寶玉在寧府看完戲後到襲人家去,襲人則見「寶玉穿著大紅金蟒狐腋箭袖,外罩石青貂裘排穗褂」,其服裝也同樣不是明清時人的日常穿著服裝,亦屬於戲劇化服裝。

然而,寶玉身穿之服裝也並非毫無時代特色氣息。例如經常描寫到「箭袖」「排穗褂」等服裝細節,就透露出清代流行服裝的某些特徵信息。

因為明代人的通行服裝一般都為寬袖,而清代人由滿族騎服演變而來的袍服,都採用「箭袖」,即細緊之袖,以便於人們在馬背上行動和作為,且在袍服外面再罩上對襟褂子,則是滿清服裝的顯著特色之一。

又如在第31回中,寶釵對王夫人談起湘雲的穿戴說道:「姨媽不知道,他穿衣裳還更愛穿別人的衣裳,可記得舊年三四月裡,他在這裡住著,把寶兄弟的袍子穿上,靴子也穿上,額子也勒上,猛一瞧倒像是寶兄弟,就是多兩個墜子」。注意湘雲身上的一袍子、一靴子、一額子,卻正是清代男子服裝的基本特徵,此處曹雪芹有意無意地將八旗子弟的穿著特徵昭然若揭。真可謂「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

以下談談作者如何描述女性穿著服裝。

作者對於《紅樓夢》中的女性服飾描述則無甚變化,而是刻意細緻描寫,更比男裝描述的真切充分,給人留下了絢麗多彩花團錦簇的深刻印象。

這是因為清王朝在統一中國徵服漢人的過程中,依「十從十不從」之第一條「男從女不從」,並未要求女人「易服」。也許清代統治者認為女人無關於政治,不會抗拒亦不會危及其統治。所以,明清兩代的女性穿著服裝並無太大差別,清代漢族婦女照舊沿襲明代通行女服。況且清代建朝後,滿漢兩族女性還相互模仿不同的的穿衣習俗和流行女裝,其中旗袍則是明顯實例之一。

《紅樓夢》中賈府女子們的衣裳裙裾極其豐富多彩,諸如有襖、裙、褂、背心、抹胸、坎肩、披風、鬥蓬等等。作者在書中所描述的女性服裝就是當時現實生活之寫照,更是作品刻畫塑造女性人物形象的實際需要。

細看書中賈府眾多的女性人物中,作者對於王熙鳳的穿戴服飾描寫,要比其他女性要多一些。這與鳳姐身為榮府當家人常要拋頭露面不無關係,且與作者企圖通過鳳姐之人物形象來呈現賈府由盛而衰的家族發展史密切相關。

《紅樓夢》的第3回和第6回,是作者較為集中描寫鳳姐穿戴服飾的故事章節。前者是通過林黛玉之眼初入賈府時所見;後者則是劉姥姥一進榮國府時所目睹。

第3回中有,「這個人打扮與姑娘們不同:彩繡輝煌,恍若神妃仙子,……身上穿著縷金百蝶穿花大紅洋緞窄裉襖,外罩五彩刻絲石青銀鼠褂,下著翡翠撒花洋縐裙」。

可見第3回中鳳姐的穿著是秋裝,主要以綢緞為面料,所謂「窄裉襖」,應當是收身夾襖,再以外罩「銀鼠褂」,下身穿的則是「洋縐裙」。

見第6回中,鳳姐則是「……穿著桃紅撒花襖,石青刻絲灰鼠披風,大紅洋縐銀鼠皮裙」;表明本回中鳳姐的穿著是冬裝,其面料是以皮毛為主,所謂「撒花襖」,應該是棉襖,所以外罩一件「披風」,而下身穿著則是「皮裙」。

在《紅樓夢》中,無論鳳姐身穿何等服裝,總是與她所處環境交相輝映,凸顯出富麗堂皇的貴族氣派。

讀者須知,上述兩例中所提到的,如「大紅」「桃紅」「石青」「翡翠」等詞彙是指服裝的色彩,而如「縷金」「刻絲」「撒花(灑花)」則是指面料的織造工藝,又如「窄裉襖」「褂」「裙」「披風」則是服裝款式種類,其它如「百蝶穿花」等則是指圖案花樣。

《紅樓夢》中每件服裝之名稱均含有:色彩、圖案、面料品種、縫製技法、服裝款式等要素。書中故事裡有一件史湘雲所穿之女裝名稱,竟然由一長串25個字所組成,被稱之為「靠色三廂領袖秋香色盤金五色繡龍窄褃小袖掩衿銀鼠短襖」。比之現代服裝名稱要複雜得多,但能使人一目了然其服裝名稱,未必接觸實物,即刻就可知某件服裝的色調花樣、款式效用、品位檔次和大致整體形象。

《紅樓夢》中描寫女性穿著服裝雖然各有特色,但其主要體現在服裝面料的質地和花樣方面,至於服裝款式差別並不大。大觀園中的姐妹和丫環們通常上身穿襖,下身著裙,在襖外或套背心,或加坎肩,或穿褂子,或罩披風,在大體一致中略有差異而已。

如第26回中寫到賈芸在寶玉屋裡見到襲人「穿著銀紅襖兒,青緞子背心,白綾細摺裙」。

又如第46回中描寫邢夫人在賈母住處見鴛鴦「穿著半新的藕合色綾襖,青緞掐牙背心,下面水綠裙子」。

由此兩例可見,均為春秋季節的女性穿著服裝。

以上我們談到的衣裳裙裾都是賈府女子們穿著在外的服裝。在《紅樓夢》中,作者除了針對女性外衣的細緻描寫,還有不少章回寫到了女性所穿的內衣,亦反映出清代女性內衣穿著的時代特徵。

如第62回描寫到香菱弄髒了石榴裙,寶玉對她說:「你快休動,只站著方好;不然連小衣兒膝褲鞋面都要拖髒」;由此說明當時的女子們在裙、襖的裡面,都穿有小衣、膝褲等內衣。

又如第70回寫到了晴雯、麝月、芳官在床上逗樂,寶玉從自己屋裡出來一瞧,「只見他三人被褥尚未疊起,大衣也未穿。那晴雯只穿著蔥綠院綢小襖,紅小衣紅睡鞋,披著頭髮。騎在雄奴(注:指芳官)身上。麝月是紅綾抹胸,披著一身舊衣,在那裡抓雄奴的肋肢,雄奴卻仰在炕上,穿著撒花緊身兒,紅褲綠襪,兩腿亂蹬,笑的喘不過氣來」。

由此兩例表明,作者已將當時女子內衣的基本要件描述的非常清楚:上身有小襖、小衣、抹胸;下身有膝褲、紅褲、綠襪等等。

香菱穿的內衣像似體現出清代漢族女性的服裝特徵;而芳官穿的內衣似乎體現了滿族旗人女性的某些風致。需要注意的是,香菱的「膝褲」與芳官的「紅褲」是不同類型的兩種內衣。「膝褲」非褲而是長襪,也稱「膝襪」,適用於漢人「纏足」女性,而芳官的「紅褲」則是貼身薄褲,適用於旗人大腳「天足」女性。所謂「大衣也未穿」之「大衣」,則是指女性上衣外套服裝,此處是以區別女性內穿之「小衣」而言,並非為現代人在外套之外再罩件大衣之概念。

以上我們簡略議論漫談了《紅樓夢》中絲綢與服裝系列之文化知識,僅是採擷了書中部分典型實例。

我們若從絲綢服飾文化的角度去精讀《紅樓夢》,就能體會到作者具有獨特的藝術視角和審美眼光,且對中國古代絲綢服飾文化懷有深刻理解。他除了具備絲織業和服裝業方面的深厚專業素養外,對於故事人物穿戴服飾的細緻描寫和典型人物形象的精心塑造,都是竭力表現出全心全意為《紅樓夢》主題服務。尤其是那些稟山川靈秀之氣的「異樣女子」之衣裳服飾妝容,「亦可使閨閣昭傳」。《紅樓夢》同樣是向世人充分展示出中國古代絲綢服飾文化所固有的東方神韻和天仙之美。

(全文完)2020年7月7日

相關焦點

  • 融合現代創意與江南建築美學,中國東方絲綢市場時尚櫥窗美陳展示啟動
    融合現代創意與江南建築美學,中國東方絲綢市場時尚櫥窗美陳展示啟動 2020-10-30 08:23:12 來源:全球紡織網   10月28日晚
  • 他的人體油畫具有東方神韻,美到無可挑剔,網友:女生的我也喜歡
    森本草介作為一支東方力量,橫衝直撞地進入了這個以歐洲藝術家為主要群體的陌生世界,而他的出現,也為這個圈子帶來了一股新鮮又奇妙的東方神韻。就像東方人驚奇於西方人的高鼻梁藍眼睛,對於西方人來說,東方的世界同樣充滿著異域風情。
  • 旗袍美出新高度,絲綢旗袍穿出高級感,讓你美出天際
    作為一種東方服飾,旗袍將東方女性的美感與絲綢面料相結合,將腰線和臀線描繪得非常漂亮。常言道:考驗一個人最大性格的最佳方式是看她穿旗袍。事實上,這句話並不假,在現代上海名流中,沒有現代透明質酸美容,卻也是絕無僅有。以下小編也為大家盤點下身著旗袍的美麗女明星。
  • 專訪瑞蚨祥綢布店副總經理夏嵐:傳承中創新 重塑中國絲綢第一品牌...
    2020年,經歷過疫情重創的旅遊業,亟需復甦,系列訪談工作繼續推進,希望通過對各旅遊景區(景點)的全面展示,為旅遊業復甦助力,全面展示文化和旅遊業風貌!作為逾百年歷史的中華老字號瑞蚨祥,曾經是京城絲綢和中式服裝高級定製的行業翹楚;如今的瑞蚨祥在傳承的基礎上有哪些創新?瑞蚨祥被列為非遺的中式服裝手工製作技藝有哪些工序?瑞蚨祥將如何重塑輝煌?
  • 東方神韻2018「尋找中國年」主題年會落下帷幕
    東方神韻的年會有啥??有糖、有水果、有飯菜、有餃子、有禮物、有抽獎、有榮譽、有節目、更有歡笑和淚水總之要啥啥都有.    東方神韻的年會不僅是孩子們的狂歡更是家長們的狂歡,大家提前半個多月就開始排練,晚上有的時候要練到10點鐘,無非是為了站在臺上給孩子們做榜樣,無非是為了讓孩子們知道原來我們也是有這樣的一面...為我們為寶爸寶媽們鼓掌.
  • 《蟲師》東方神韻
    將情感慢慢、慢慢地揉出來,與萬物一起攪拌,倒映在星空上,再散入光陰中...這便成了神靈,縱是宿命的無奈哀傷又如何,亦美得如詩如畫、至真至純。那是獨屬於有情之物的,與無情世界的擁抱。物哀之美,是人之真情所在、物之宿命所在的 東方神韻。。。。。。。。。。。。。。。。。。。。。。。。。。。。。。。。。。。。。
  • 從《花樣年華》到《旗袍美探》,展現東方女性的極致美
    最近,一部網劇《旗袍美探》熱播,一如它的劇名,劇中的主演馬伊琍的服裝也是以旗袍最為多見。說到旗袍,大家並不陌生,在反映中國20世紀20-60年代的影視劇中旗袍大量出現,也因此讓我們能夠見識到被眾多影視明星演繹出的東方神韻。
  • 快去2020成都夏季精品絲綢服裝展打卡!絲綢配松茸,穿得美吃得香
    穿得美絲綢企業匯聚 全城惠民直銷成都人愛美,盛夏酷暑,只有就像德芙一樣絲滑清爽的絲綢服裝,方能襯託成都人的時尚高貴氣質。本次展會雲集了蘇州、杭州的上百家絲綢服裝企業,帶來了夏日時裝、絲綢服裝服飾、品牌女裝、時尚男裝、休閒服飾、中老年服裝、絲綢藝術品、絲巾等數千款商品。其中蘇杭絲綢為最大特色,均為今夏最新款式和流行面料。款式包括絲綢時裝、絲綢旗袍、絲綢寢具、真絲睡衣、真絲手繪、絲綢工藝品、絲綢圍巾等各類精美絲綢。
  • 中國絲綢勾勒絲路畫卷
    中國絲綢博物館1992年在「絲綢之府」杭州建成開放,集紡織服飾文化遺產收藏、保護、研究、展示、傳承和創新於一體,是世界最大的絲綢專題博物館,也是海內外觀眾感受絲綢文化、了解絲綢歷史的「打卡目的地」。 展示絲綢文化 走進中國絲綢博物館,小橋流水、桑園染草的景觀讓人領略到秀美的江南蠶鄉風情。
  • 範冰冰氣場女裝又颯又A,貴氣首飾盡顯大氣,彰顯東方女子的神韻
    她的很多造型或者是穿搭都被稱為是楷模,但是前些年她發生的一些違法事件,讓很多人都特別失望,曾經是愛心公益人的她在現在人們也紛紛對她的這個稱號表示懷疑,但是她確實是很美的,也展現出了很多東方女人沒有的氣質和神韻,範冰冰氣場女裝又颯又A,貴氣首飾盡顯大氣。
  • 英國王室鍾情的絲綢婚紗和絲綢服飾大放送,絲綢的魅力到底有多大
    預示著新娘即將對婚姻的最初的渴望和設想,更能將愛傳遞給所有人,同時也是對美的展現和追求。作為英國的王室,每一場婚禮都是每個女孩的夢中婚禮,帥氣多金的新郎以及美麗的婚紗。說起英國王室的婚禮,那可真是全球的一次服裝展示。婚禮當天王子、公主的婚紗禮服不僅是設計師們的時尚戰場,更是夢想的殿堂和觀眾的視覺盛宴。
  • 林青霞保持「東方不敗」秘訣原因竟然是《紅樓夢》
    雖然在大家心目中,她可能是東方不敗,是李秋水,是一百多部戲中的任意一個角色,但在她看來,有一個角色卻是她最用心演繹的,那就是「林青霞」。演繹片中人物角色離不開劇本,儘管林青霞演繹自己沒有劇本,但她卻找到了如何演繹好自己的並且繼續保持「東方不敗」的秘笈----痴情紅樓、痴迷國學。據說,她唯一的偶像就是臺灣美學大家蔣勳先生。
  • 韓雪穿上古裝太驚豔,現代與古典完美融合,氣質溫婉盡顯東方神韻
    其實它們的存在不僅象徵著漢族的興旺發展更代表著中國服飾的一個演變過程,到如今無論是漢服旗袍還是唐裝都被女性所青睞,更多的人選擇利用古裝打造韻味感和情懷,而對於感性女人來說古典和現代美的結合才是我們真正想要的!
  • 韓國金希澈也愛上了中國古裝,模仿東方不敗雌雄難辨,可惜有點醜
    哈嘍,大家好,我是可可,很高興又和大家見面啦!謝謝你這麼好看,還來看我的文章!接下來,讓我們開始古風之旅吧!隨著國風的大熱,古裝成為了很多年輕人開始追求的流行之物了。不過有意思的是,中國古裝不僅風靡國內,如今已經火到外國去了。
  • 《衣尚中國》講述"雅韻之美",卡薩帝"空氣洗"還原東方品格
    古服三大特色展示中國雅韻之美  無論每個朝代如何變化,中國傳統服飾都一直追求雅韻之美,雅韻也是古代服飾審美的最高境界。  在「匠心空間」單元中,李思思和華梅老師通過對傳統服飾的細節探討帶大家走進雅韻的微觀世界。華梅老師表示,在衣料選擇上,絲綢質感輕柔,適合製成飄逸的衣帶、帽帶,流動的線條展示出生動的意境美。
  • 東方哲學:讓服裝講述中國之美 讓「中國風」吹向世界
    萬物歸一,珠寶中蘊含的東方哲學  根據Mirage網站的報導,澳大利亞當代華裔珠寶設計師田貝克(Bic Tieu,音譯)所設計珠寶和容器的靈感都來自亞洲文化,她使用苗條的外形和複雜的紋理向澳大利亞展示著東方哲學,即萬物都可包含在微小事物中。  田貝克表示,她的設計也不僅僅是東方文化,還加入了跨文化身份。作為移民後代,她希望能夠在設計中表達跨文化理念。
  • 組圖:臺灣娛樂圈模特藝人精緻五官,展示東方之美!
    中國有東方之美,國人精緻的五官、甜美微笑展現淋漓盡至,不同於歐美、非洲膚色長相,在國際各方面都展示優越條件。【免責聲明: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中國有東方之美,國人精緻的五官、甜美微笑展現淋漓盡至,不同於歐美、非洲膚色長相,在國際各方面都展示優越條件。
  • 「千金裘」--毛皮與東方女性之美
    「千金裘」在這篇文章中有兩層含義。一是其本身的含義,李白在《將進酒》中把酒言歡,典裘當馬,千金散盡圖個一醉方休。李白筆酣墨飽,情急悲憤而作狂放,語極豪縱而又沉著。同時可以看出裘皮在大唐社會是多麼價值連城的珍品;二是「千金」在中國俗語中是指「女孩」,「千金裘」講的即是東方女子的裘皮穿著。在紡織品尚未發明前,物質資料的極度匱乏使獸皮成為中國先民最易獲取的製衣材料。
  • 劉亦菲東方古典寫真 帥氣靈動盡顯花木蘭的神韻
    劉亦菲在娛樂圈發展這麼多年,如今她的名氣可算是越來越高了,因為劉亦菲的努力和實力,受到了眾多網友的喜愛和關注,近日,網曝劉亦菲東方古典寫真,對於劉亦菲的近況,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劉亦菲東方古典寫真近日,網上曝出了一組一組劉亦菲東方古典寫真,劉亦菲這次拍攝的寫真中,時尚寫真結合東方古典元素,很有
  • 萬事利絲綢李建華:絲綢巨艦掌舵人
    2020年是我國脫貧攻堅決勝之年,而李建華麾下的萬事利絲綢其實已在助力扶貧上耕耘多年,除了用產業的發展來帶動農村的經濟之外,還設立有愛心基金、投資建學等措施,幫助貧困地區提升基礎設施、集鎮面貌等。「作為企業,除了創造經濟價值之外,還要有自己的擔當。」李建華說,「能為脫貧攻堅出一份力,這是萬事利絲綢的社會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