崢嶸歲月-致敬八佰
一段歲月,波瀾壯闊,刻骨銘心。一種精神,穿越歷史,輝映未來。75年前,當中華民族最終奪取抗日戰爭的完全勝利時,血火淬鍊的抗戰精神,在歷史長空定格成永恆。75年後,當中國社會主義事業處於一個關鍵時期時,永垂不朽的抗戰精神,又再次令我們憶起那段屈辱的受難史,更讓我們緬懷先烈,油然而生崇敬之情,向抗戰英烈們敬禮!
75年前的中華民族大敵當前,人們卻能夠凝聚起全民族的力量戰勝侵略者。75年後的今天,生活在蜜罐中的我們這一代又能否真正體會到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又能否真正感悟到什麼?或許那些先烈們早已做好一切最壞的打算,可他們畏懼了麼?害怕了麼?
以史為鑑,毋忘國恥。「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每當威武雄壯的國歌奏響時,你都聽到了民族的呼喊,祖國的召喚,戰士的怒吼嗎?75年前的戰火硝煙早已散盡,但高亢的旋律依然激起我們奮鬥的豪情;75年前救亡圖存的歷史任務雖已完成,但中國人民的愛國精神依然是我們最珍貴的財富。低首冥思,我不知該以什麼形式來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因為每一次的回憶和查找資料都是一次傷口的撕扯。我無法控制內心的洶湧,當看到那一幅幅記錄著日軍獸行的圖片時,無盡的悲傷和憤慨向我湧來,如野獸般將我吞噬乾淨。
我曾經看到過一些慘絕人寰的圖片。其中最令我震撼的一幅是一個革命老漢的頭顱被架在一段破爛的木樁上,木樁上螞蟻成群。那位老漢的臉上仿佛掛著輕蔑的笑容,嘴裡還叼著一截煙屁股,那一道道深如溝壑的皺紋如菊花般地在他瘦削的臉上綻放出最偉大的光彩,那一縷英魂永垂不朽……看著,看著,我的心在顫抖,我想怒吼……
看!國難當頭,英烈輩出。從楊靖宇,趙一曼到齊白石,梅蘭芳……無論是共產黨員,還是生活名流,每一個名字背後,都有一段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每一個故事背後,都是一曲盪氣迴腸的愛國之歌。拋頭顱,灑熱血。當打完最後一顆子彈時,狼牙山五壯士毅然砸槍跳崖;當被敵人圍困於河邊時,8位女英雄誓死不屈,挽臂沉江。
壯烈浩氣長存,公道自在人心。歷史女神高懸天際,如今,她扇動翅間清風,吹散迷霧,還長眠於九泉之下的中華英烈們以公道,令他們的英雄事跡永載史冊,萬古流芳;令他們的名字永遠在中國人的心扉上熠熠生輝;更給子孫後代心中注入不竭動力。中國夢、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成為每個中國人的責任。
歷史是一個民族成長的足跡。一個民族從脫離叢林,進入人類社會,是一步一步地改變自身的自然屬性,一點一點地積累文明星光的過程。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就如同一個人忘記自己從哪裡來,就是背叛父母的生養之恩,忘記自己的弱小和幼稚,就是拒絕成長。無論我們怎樣否認,歷史是不能改變的事實。只有以唯物主義史觀,客觀地看待歷史,才能讓我們的文明前進步伐更有力、更快捷。如今日本首相安倍說二戰後的日本人已不用為戰爭道歉,這是典型的割裂歷史的行為,前輩們創造的歷史,並不僅僅只是光輝燦爛,還有成長中的曲折。後人只有客觀公正地認識到這一點,才能不重犯同樣的錯誤。在抗戰勝利七十周年之際,我們要向老兵們敬禮,一是不忘記他們的功績,珍惜今天的和平和幸福生活。二是傳承他們的精神,建設好我們的祖國,實現民族復興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