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菩薩妙難酬
清淨莊嚴累劫修
三十二應遍塵剎
百千萬劫化閻浮
瓶中甘露常遍灑
手內楊枝不計秋
千處祈求千處應
苦海常作度人舟
農曆六月十九,是觀音菩薩成道日
東華禪寺大雄寶殿凌晨三點即燈火通明,方丈萬行大和尚帶領四眾弟子,一起誦經祈福,祝願:
國泰民安
疫情消除
人民安樂
普天之下無有苦難!
觀音,又稱觀世音、觀自在、觀世自在,俗稱觀音菩薩、觀音娘娘。是四大菩薩之一,是阿彌陀佛座下的上首菩薩。
在佛教、民間,被奉為大慈大悲、救苦救難、有求必應的菩薩。遇難眾生只須誦念其名號,菩薩即前往拯救其難,故名觀音。
觀音菩薩與中國信眾因緣很深,是中國佛教中十分信奉的一尊菩薩。我國幾乎所有的佛教寺院都供有觀音聖像。淨土宗更是把觀音作為「西方三聖」之一來供奉。
觀音菩薩為什麼獲得中國信眾的如此喜愛呢?因其大慈大悲大願力;也即我們今人所說的奉獻、慈悲、博愛之心。
《悲華經》記載,和釋迦牟尼佛一樣,觀音菩薩也是累世修行的。早在過去時劫中,當阿彌陀佛仍然為轉輪聖王的時候,觀音菩薩即為此王的第一太子,名為「不眴」。
當時寶藏如來為轉輪王授記以後,不眴太子便上前稟白佛陀,表達自己願「以廣大音聲,救度眾生遭受到種種苦惱恐怖」的心願。
據《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觀世音菩薩,不可思議之神力,於過去無量劫中,已作佛竟,號「正法明如來」,大慈願力,安樂眾生故,現作菩薩。
在過去世中,釋迦牟尼佛還是觀音菩薩的弟子,當時觀音菩薩是正法明如來。
由於觀音菩薩的大悲願力及所發的菩提心,為了安樂一切眾生、成就一切眾生的道業,故仍示現為菩薩。
中國歷史記載,在我國南北朝時期(公元420年-589年),北周宗室妙莊王有三個如花似玉的女兒,他最鍾愛的就是三女兒妙善公主,這妙善公主不僅生得美豔絕倫,而且心地善良、性情恬靜、聰慧超凡。由於其一心向道,志在解救天下受苦受難的眾生,最終出家修行,歷盡艱辛而成道,即為後來之「觀音菩薩」。
觀音菩薩的信仰,千百年來早已廣泛流傳。
作為大乘佛教慈悲救世精神的體現,無論淨土、禪、密各宗,任何拔苦濟樂的法門,都離不開觀音菩薩。
她是「人類仁慈的保護者」,也是佛教大慈大悲精神和大願力的典型體現。
晚上,在東華禪寺三聖洞,千燈長明。祈願:
佛法的慧燈遣除世間一切無明、黑暗!
願每一個眾生都能獲得:健康、平安!
在東華禪寺,與觀音有關的殿堂和佛像很多。大雄寶殿的後側,有海島觀音;普賢樓的入口處,有室外觀音立像。
在家風廣場,有一座翡翠玉觀音,為玉中之最,總高5.17米、淨重38噸,經由十位玉雕名家歷時8年共同雕刻完成,目前已入選金氏世界紀錄。
東華禪寺觀音禪院的圓通寶殿,是專門供奉觀音菩薩的地方,裡面有大型觀音、文殊、普賢菩薩像,以及5000尊小的觀音、文殊和普賢菩薩像,以及佛塔、經幢等。東北角有觀音洞,裡面有千手觀音、送子觀音、龍王觀音和德王觀音等。
文章來源 | 東華禪寺
圖片來源 | 東華禪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