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我的精彩故事之我與泰國娛樂文化分享

2020-12-24 騰訊網

再來一次,我希望早點遇見你

—— 我與泰國娛樂文化的故事分享

如果萬事萬物都有安排,我更願意相信,一切機緣巧合是一種冥冥中的註定。

(本文提示:這既是一篇我因為疫情而結緣泰國娛樂文化的平凡故事,也是一篇我希望通過個人的一些思考能夠給予大家些許啟發的故事。)

故事的開始看似不太平凡,這要從一場疫情說起 ——

今年突發疫情,舉國上下共克時艱。我每天乖乖待在家,努力為國家做貢獻,不給國家添亂。直到有一天,我突然發現網上到處瀰漫《假偶天成》的消息(此處不涉及任何政治因素,求生欲Max)「泰腐顏值天花板」、「劇情高甜」、剛播「豆瓣就衝上9.3」……

正好劇荒的我,抱著「看啥不是看呢,看看帥哥也不錯啊,我倒要看看泰腐顏值天花板到底長什麼樣子」的想法點開了此劇。從此,一發不可收拾,而我與泰國娛樂文化的因緣也起步於此。

故事的過程或許沒有高潮,而只不過是,再正常不過的水到渠成 ——

在等待《假偶天成》更新的日子裡,我隨手點開了一部名為《與愛同居》的劇。如果說《假偶天成》使我接觸到泰國娛樂文化的話,《與愛同居》真正打開了我去用心了解泰國娛樂文化的大門。

因為對《與愛同居》中Type和Tharn的喜愛,我第一次去嘗試嗑真人CP。不得不說,嗑CP真的上頭,尤其是嗑Mew&Gulf(劇中Tharn&Type的扮演者)的CP,禿頭灣仔們應該深有體會。

當然這裡我不是想安利CP,這裡我要說的重點是:因為這次嗑CP的經歷,不僅使我心情愉悅,自身技能加到滿點,更使我想要深入地去了解一個國家。在接觸泰國影視以及音樂的過程中,泰語也逐漸變得溫柔動聽起來。

《與愛同居》打開了我看泰腐劇的大門,於是「一入泰腐深似海,從此CP不間斷」。我陸續看完了幾乎所有被推薦看的劇,認識了大半個泰腐圈的藝人,嗑到了不少CP。

故事的結尾或許意料之外,但總歸是情理之中 ——

只單純看劇,默默嗑CP從來不是我的風格,埋藏在我體內蓬勃的創造欲、思考力以及因此蠢蠢欲動的行動力,在我用心投入地時候,像三頭飢餓的獅子爭先恐後地朝我撲來。

我花了兩天時間看完了四本有關泰國的書籍,深入了解這個國家的概況(感興趣的話,文末有我精心整理的泰國概況思維導圖哦)。又花了兩天時間對泰國概況做了一個整理工作,並寫了一篇名為《一篇文章讓你快速了解泰國》的推文,準備發表在我所在部門運營的學院公眾號上(我負責文案),想讓更多人能了解到不同國家的文化。

後來考慮到學院公眾號是比較正式、有其特定使命的一個平臺,該推文還是決定不在學院公眾號推出。而深信不同文化間的交流是十分有必要的,也是時代所趨,不願將文化普及止步於此的我說幹就幹,自創了一個公眾號主要用來「跨文化普及」。名字這裡就不說了,不然就涉嫌推廣了哈哈(不是)

我深刻地明白,跨文化普及這條路道阻且堅、任重而道遠,但因堅信「文化無國界」,堅信這件事是有意義的,也是十分有必要的,所以我仍會願意去做這件事。

而跨文化普及第一站就先從泰國開始(這裡就要提到我與「藝鼎傳媒」的緣分了哈哈)。此時已經對泰國概況有所了解的情況下,去了解目前泰國娛樂圈是我第二個想到的方面。

但囿於個人經歷的淺薄、資料搜集的繁瑣以及信息更迭延遲等因素,想要科學、有效地完成這樣一篇科普文,可能交給對此有所研究的資深人士做會更好,就這樣「藝鼎文化」闖入我的視野。

深入了解該公司後,我在其旗下公眾號「泰娛樂基地」找到的一篇分析泰國娛樂圈的推文進行了轉載,我的跨文化普及之路至此,未完待續……而我與「藝鼎文化」的緣分似乎也並未完結,並最終是我在此寫下這篇文章的原因。

那麼疫情期間我與泰國娛樂文化的故事分享到這裡就結束了,只想看故事分享的可以止步於此,但我還是希望你們能繼續往下看完。下面是在故事發生的過程中,我的一些個人思考,說出來與大家一起交流想法,如果因此能啟發到你一點點,記得將啟發延續哦。

去年翟天臨一句「不知知網」一石激起千層浪,眾人譁然;而近日仝卓「高考舞弊」一事再次激起眾人憤怒,被網友戲稱是翟天臨2.0。回想國內娛樂圈近年頻頻爆出的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事件,到底是個別例子,只是被爆出的那幾個藝人的問題,還是具有一定範圍,只是發現與否、曝出早晚的問題?

或許答案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由此引發的一個令人值得深思的問題 ——到底娛樂圈怎樣發展才是有機地、健康地、可持續地?

眾所周知,泰國娛樂圈的藝人算是比較親民的。撇開國情、社情、文化等因素,只看個體,會發現很多藝人都是高學歷且有才華的。一個較好的教育經歷,較完全的多項發展,不僅有利於自身人格的完善、素養的提高,更能增強思考力,做到明事理、辯是非。

因而大多高學歷的藝人會很有職業素養,而且大多平易近人,更懂得謙虛,三觀很正。用形象一點的描述來說,泰國娛樂圈是「在學霸裡找演員」,而內地娛樂更像是「在演員裡找學霸」。

當然國情文化等因素不同不能一概而論,但能否由此引發思考——我們可否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找到一種適合中國國情的比較好的娛樂發展模式呢?

娛樂作為一種由人創造並發展起來的一種文化,現在已經與人有著千絲萬結的聯繫。娛樂本質上是為人而服務的,是為了取悅人而存在的。娛樂一旦離開人,將失去其存在的意義,恰好人們也需要娛樂。

泰國娛樂圈在藝人營業這點上做的是很好的,這也成為了藝人職業素養的一部分。至少在這一點上,我認為他們意識到了娛樂的初心就是為了娛樂大眾。這是一份正經職業,藝人也應當意識到這點。

或許我們一直認為演戲必須要專業的演員來演才行。但我們會發現,有很多沒有演戲經驗的人演技也很好,也有很多專業學表演的演員演技卻總是差強人意。這樣的現象是存在的,至少啟示我們,或許演戲最終還是得看演戲的執行者——藝人本身。

對於演戲來說,再完備的技巧,或許都不如一顆真誠、投入的心,一次下意識的反應更讓人覺得真實、可愛。更何況,演技是可以通過不斷學習、練習很容易得以提高的。

譬如有很多表演速成班,或者可以在演的過程中隨時有專業老師指導,或者在演之前多多研讀劇本,多多針對場景練習等等,有很多種方式可以保證最終「成品」的效果。而表演作為一種藝術領域的文化,其實更多是「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重要的是「悟」。

此時又回到我們前面提到的,對於「學霸」而言,領悟力和學習力往往都不會太差。而一個人想要有好的品質或正確的三觀是無法僅僅通過簡單的學習一朝一夕就能培養出來的,涉及到人本身牽扯到的因素就太多了。

此時我們去想,內娛常常被人詬病的原因僅僅是因為那幾個破壞了整體「和諧」的藝人嗎?耍大牌,做戲作秀,片酬天價……這些暫且可以看作是根源的派生產物,要找問題肯定也是找根源,暫不提。

就說說內娛近年越來越多出現的令人大跌眼鏡,無語震驚的一些事情,難道不該從中得到些許警示嗎?我想我們都希望中國能夠變得越來越好,人民越來越幸福。而娛樂作為與人民朝夕相伴的一種文化形式,希望能夠更加深思熟慮。

娛樂常常引領著流行的方向,也代表著一種價值取向。作為產出公眾人物的搖籃,娛樂圈要意識到肩負的重大使命與責任,更加謹慎對待各種事項,並時刻審視自身發展,剔除不利的部分。

至少藝人作為公眾人物,身上承擔的責任還是很重的。不局限標準,更多元考量一個藝人,提高藝人的門檻;不忘初心,改善娛樂圈運轉機制,從根源提高藝人的意識,提高藝人素養等等,會不會更有利於娛樂按一種良性循環的模式發展呢?

有時候答案是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思考,是意識,因為這才是行為背後真正的推手。

泰國概況 思維導圖:

文|Aye 圖|Aye

作者入圍第3屆「藝鼎杯」泰娛樂文化有獎大賽

相關焦點

  • 分享|簡簡單單,我的泰國度假穿搭~
    Look1碎花背心+牛仔半身裙+白色針織防曬外套這套應該是我在泰國穿的,個人認為最「民族風」的,最「旅遊」的一套。因為在泰國穿完之後,這個背心我就沒穿過,但是相比較它的價格,我覺得也值了。其實我的日常衣櫃裡連衣裙的比例會佔很大。因為「懶」。連衣裙不用想怎麼去搭配,稍微有一點配飾就會比較出彩。因為泰國是真的很熱,所以選擇把頭髮綁起來。髮帶也是當地夜市買的,買了很多款不同的樣子,是那種方巾,當絲巾放在脖子上,系在包上,當髮帶都不錯。
  • 故事ING|撿拾不同人生,分享萬種精彩
    >道藝合一·劉若瑀讓我們看到了文化傳承的舞臺人生音樂鬼才·譚盾讓我們感受回歸傳統尋找未來聲音的人生探索而你我各異的故事體驗>度過的童年幸福時光又或是在讀書時曾經成長與體驗過的青春亦或走入社會後伴隨無數次陣痛的成熟那些屬於你我生命的故事是親情、是友情、是愛情
  • 【科普】泰國的面具文化與泰國恭請神明---來泰國找大師做法事
    換言之,泰國的「面具文化」是立基在中國儺、藏文化、印度面具文化及爪哇「惡魔面具」等基礎上,並與常民生活連結成的一種文化脈絡,面具不僅是一種日常物質,更兼具神話、宗教、文學與文化意涵,借著結合在地戲劇表演、節慶娛樂和宗教祭儀,串連起本地經濟、社會、觀光與資產保存等現代化發展過程。
  • 《天生一對》展示出的背後泰國優秀文化
    這些著實讓我感到有些意外。在國內,前幾年的愛情穿越劇《宮鎖心玉》,儘管紅遍大江南北。但也鮮少看見有民眾在平日裡穿著古裝出行。可在泰國,《天生一對》卻能帶動泰國人民將過去的傳統服飾重新拾起,並毫不吝嗇的展示出來。所以,我真心覺得這部劇給泰國民眾帶來的並不僅僅是瑪麗蘇的愛情劇和男女演員的高顏值,更是向泰國民眾展示了本國優秀的民族文化。
  • ——泰國佛文化 Tossakan 1/4 雕像
    今年4月份在泰國曼谷舉辦的TCC漫展中的一尊泰國本土文化題材的雕像引來了眾多愛好者們的駐足參觀。是什麼呢?就是下面這尊大魔神 Tossakan 雕像這款泰國本土文化的雕像大魔神 Tossakan人物的設計原型出自史詩《羅摩衍那》中的楞伽魔王羅波那,在泰國佛教文化中廣為流傳,常在泰國佛教建築廟宇前與壁畫上出現。
  • 第二屆「藝鼎杯」泰國影視文化有獎徵文大賽獲獎名單出爐
    距離首屆「藝鼎杯」泰國影視文化有獎徵文大賽已過去一年多,藝鼎公司繼續舉辦第二屆,旨在為中國的泰國影視文化愛好者及相關專業和行業的朋友們提供一個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的平臺,主辦方與學界希望能夠聽到來自各界的泰國影視文化粉絲和業界人士們的新鮮觀點和見解,促進泰國影視文化在中國的傳播,增進中泰之間文化交流。
  • 泰國紋身文化......
    而且帶您了解泰國本土風情文化,帶您玩轉泰國!並為您分享火爆視頻!每年,泰國佛統府就會舉行一個紋身盛典,大量的泰國民眾都會去到那邊紋身,他們相信紋身具有神秘力量,可以驅魔避邪。▼#圖案與意義#泰國紋身歷史悠久,可以追溯到13世紀的大城王朝,早期的泰國紋身圖案只有佛經,用以表示紋身者的勇氣和毅力,而紋身者也以士兵居多,因為當時紋身被認為能夠保佑人體不受刀槍傷害,士兵在自己身上紋上經文和佛像圖案以保佑自己能在戰場上得勝而歸
  • 泰國王室這齣大戲比我看過的小說都精彩!
    泰國王室裡的故事一向比狗血宮鬥劇還要精彩。據外媒10月21日消息,泰國王室於當日宣布,國王瑪哈·哇集拉隆功決定剝奪王妃詩妮娜的所有皇室和軍事頭銜,因其「對國王不忠」,且「因個人野心違反王后蘇提達命令」。看過甄嬛傳的小夥伴應該知道,此事不簡單,這是典型的宮鬥失敗被廢啊。
  • 《我愛HK開心萬歲》影評:精彩的娛樂盛宴
    《我愛HK開心萬歲》影評:精彩的娛樂盛宴 在農曆兔年到來之時,由曾志偉導演,匯集了梁家輝,吳君如以及近百位TVB藝人出演的這部《我愛HK 開心萬歲》(以下簡稱《開心萬歲》)真可謂熱鬧非凡。在劇中,觀眾也許對不經意間出現的「路人甲」,「路人乙」都能會心一笑;一閃而過的面龐也許就是某個為觀眾所熟悉的著名演員。  賀歲片都為喜劇,《開心萬歲》將這一特徵發揮的更加淋漓盡致。
  • 分享推薦9部泰國經典恐怖鬼片,建議膽小者不要獨自觀看
    類似這樣的經典鏡頭,在我今天要分享推薦的9部泰國恐怖鬼片中也有,每一部都驚心動魄(建議膽小者不要獨自觀看)。或許你並不會「怕」這個鏡頭,但她絕對能令你「記住」!當然,更多的時候,恐懼不是來自視覺衝擊,而是來自故事本身令你絕望無助的那些關係與片段。
  • 2016年泰國電影票房排行榜出爐
    以上十部電影作品中,《消失的學長》與《不系之舟》屬於2015年末公映,2016年1月下映,票房計算劃歸至2016年票房。雖然這份榜單並非全泰國票房數據量,但是由於泰國特殊的城市結構,曼谷票房量的佔比非常高,所以這份榜單仍具有代表性,這十部電影也都是2016年最為精彩的佳作,算是泰國目前電影的最高水準。
  • 盤點那些讓我瘋狂心動的泰國男明星,太好看了!
    泰國對於我們而言一直是一個熟悉而陌生的國度,雖然我們都會那句「薩瓦迪卡」,但對於泰國的娛樂產業我們的了解甚少。畢竟向我們輸入的主要是日韓潮流,以至於我一度以為泰國人長這樣。但自從《初戀這件小事》在中國大火後,中國觀眾開始對這個「薩瓦迪卡」的國度有了一點了解,而馬裡奧可謂是圈了一波粉。相比於泰國的鬼片,大家對於泰國的青春片開始有了關注。
  • 除了天才槍手,這8部精彩的泰國青春電影,你看過嗎?
    影片主要講述了10歲的阿捷及奈娜是對兩小無猜,阿捷為了證明男子氣概剪斷奈娜的橡皮圈繩,阿捷正想還一條新的圈繩時,奈娜一家卻搬家的故事 。影片於2004年2月6日在泰國上映。2、暹羅之戀(2007年)英語:The Love of Siam,又譯:《愛在暹羅》,由查基亞特·薩克維拉庫執導的愛情片,維特維斯特·海倫亞沃恩庫、馬裡奧·毛瑞爾、賴拉·邦雅淑等聯袂主演。
  • 分享我去泰國做試管嬰兒的真實經歷,懷孕真的是不容易
    做泰國試管嬰兒的過程是有多不容易,只有自己親身經歷過了才能理解其中的不容易! 我所認為的就是沒有所謂的感同身受,更多的就是切身經歷才難相互理解。就拿我到泰國做試管嬰兒這件事上來說吧,做過的人會對這段經歷一生難忘,沒做過的人會難以理解為什麼會想去做泰國試管助孕!
  • 「今生無憾」有獎徵文,邀請您來分享您的精彩故事
    通過這些故事,我們仿佛可以感同身受,感觸出某種歷史背景和人物背景下的現實。我們為其苦,為其悲,也為其喜,為其樂。那麼,這些故事的意義又在何處呢?我覺得至少有三點。在一生中,我們會遇見許多人,會經歷許多事。這些回憶,或濃或淡,都是彌足珍貴的。如果將人生比作一條長河,這些故事便是無數晶瑩剔透的水滴;如果說人生比作一座高山,這些故事便是那土壤、巖石和草木。
  • 我只想在這裡一直待著 森林故事會《鐵巨人》精彩分享(一)
    勞動節假期的這期【森林故事會】之《鐵巨人》篇在孩子們的依依不捨中完美收官了。
  • 紅藝人(人妖),色情,泰國文化
    但是當越來越多的遊客把這兩者看成泰國旅遊的主要招牌,甚至於把它當作泰國文化的組成部分,這就有點象把蒼蠅硬說成是漂亮昆蟲,讓我難以接受了.金碧輝煌的廟宇,靜靜晨曦中化緣與布施者緩緩的身影,悅耳動聽的田園歌曲,中泰習俗互相融合,西方文明帶來的時尚元素,各種宗教和平共處……這應該是泰國文化的主要特徵,要往更深層次的論述,那就要靠專業的學者啦.
  • 金翅鳥娛樂星主持阿當泰國變性歸來!!
    小編也在第一時間聯繫採訪神秘嘉賓..她就是是泰國紅藝人--阿特琳娜!!從未見過泰式美女的小編根本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阿特琳娜演出結束後便衝向後臺..精彩馬上開始..小編:阿特琳娜呢?阿特琳娜呢?後臺工作人員:在休息室呢~就她一個人,你快去吧!!
  • 蛇圖騰 ——《泰國異聞錄》中的神秘文化
    很多人都認為蛇是地球上最可怕、最令人厭惡的生物,這些殺手不受腿的限制,所以它們不管在地上
  • 一條湄南河,孕育了泰國悠久的文化,滋養著世世代代的泰國人民
    泰國是一個沿河發展至今的國家,幾個世紀以來,河流為泰國人民提供了大米和魚等食物。貫穿首都曼谷的大河名為「湄南河」,是泰國最大的河流,被譽為曼谷,甚至是泰國的母親河,孕育了源遠流長的泰國文化。泰國人民以「水」和「燈」為媒介,與神靈溝通,向天神祈福。可見水對泰國文化的重要影響。每到水燈節這一天,無數水燈滿載著祝福漂蕩在河面,泛著點點燭光,十分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