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我去義大利走了走。
去義大利之前我作了一些粗淺的準備——書、電影,做飯間隙會上Youtube上看一些介紹歷史和美食的介紹。我的哲學老師Andrea和我(他來自義大利)打磨了很久我的行程,他給了我很多很好的建議,這裡再次感謝他。
影視:《羅馬假日》、《美麗人生》;紀錄片是吃飯的時候看的,記不得名字,看了幾個版本,質量都差不多;Youtube上隨手搜Rome in 4K,都很精彩。
書單:
「那不勒斯四部曲」:《我的天才女友》、《新名字故事》、《離開的留下的》、《失蹤的孩子》。一千多頁讓人不會無聊的小說。通過揭開那不勒斯的一角來窺見義大利,下次有機會展開講。
《文藝復興的故事01——文藝復興是什麼》:看到一半發現我看過這本書,看完再次知道了美第奇家族是什麼,其他的看看罷了,個人不是很喜歡作者行文裡的很多揣測。
《The story of civilization 05》:大一時劉華老師推薦的課外讀物。這一冊是講述文藝復興的,我在飛機上沒事情的時候看了二三十頁,和其他幾冊一樣,又美又嚴肅。
《看不見的城市》:第三次看這部書還是意猶未盡。再次給大家推薦卡爾維諾的這本書。去年我看了這本書後魔怔了似的地想去威尼斯,這次在去羅馬的機場裡候機時又看了一遍。如果說其他的書會給你加深一座城市的厚度和深度,告訴你歷史和故事;那麼這本書會直接給你打開一個新的維度,你觀察城市的不同側面,並且觀察到新的可能性,你在城市漫遊的時候去構建你的城市。某種程度上來說,是遊人塑造了城市的性格。在她的描述裡,在她的經歷裡,在影響她未來的記憶裡。「表述城市的字句不能和城市混為一談」,但是這些詞句和遊人本身成為了一體。
總而言之,我帶著一套換洗的衣服和幾樣簡單護膚品;把家裡的垃圾倒乾淨;帶著期待和一個麋鹿玩具就背包出發了。
我大部分的行程規劃都是圍繞想要吃的地方展開。可能是義大利人的口味比較鹹,我吃了三次pasta都覺得沒那麼好,往往是隨遇而吃的食物更好吃。冰淇淋格外好吃,我一共吃了九個球,從提拉米蘇、巧克力等甜品味一路吃到芒果檸檬。在某個巷子沒有英文菜單的小甜品屋裡,我讓營業員給我介紹一下小甜品。她很耐心地一個一個說,旁邊的一個爺爺裝作生氣地開玩笑:「別介紹了,這裡沒有不好吃的。」
羅馬是遊人的羅馬。
城市的中心是古羅馬廣場,午後漫步街巷裡都布滿遊客和為遊客服務的商店。清晨和夜晚情況好一點。我總是六點時便起床,由東至西穿城而過,到一家當地有名的點心店裡買早餐——通常是幾片不同口味的披薩加廚師推薦的甜品。義大利的披薩很有名,廚師切下長方形一條披薩,遞給我。我叼著披薩走在無人的威尼斯廣場上,坐下來欣賞日出和噴泉。
第一天抵達羅馬的時候,羅馬一直在下雨,鬥獸場裡有彩虹,古羅馬廣場裡也出現彩虹,大家頻繁撐傘又關上。可能晴明燥響的時候歷史會有嗡鳴感,溼漉漉的泥濘會把會晤的神聖洗去,所以我只是經過式地踏足了這些土地。我偷聽了導遊們的介紹,找講英文和中文的導遊不容易:有個導遊說,有些奴隸得到自由身以後還會自願回到鬥獸場,為了更多的名譽;有個導遊說殺人都是把匕首插到喉嚨裡,這樣死的比較快。這些歷史證成證偽我不知,有的聽能減少在歷史遺蹟上漫無目的地行走造成的心虛。
繞了外面鬥獸場一圈以後我走進一個小教堂,那個教堂裡沒有人,開放的地方意外得多,我走到地下去,滿是耶穌受難的壁畫,折出來了。那一夜羅馬暴雨,我從小飯館裡吃完奶酪意面之後無處容身,淋了半小時的雨,到旅館以後渾身連著書包一起溼透,收拾了好一陣。後來也有一次躲雨躲進了達文西博物館,裡面的展品都是復現出他圖紙裡的設計,我在裡面玩了好久,出來的時候簷上雨滴淅瀝,天空萬裡無雲。
去萬神殿的時候是周日。我坐在長椅第一排休息的時候旁邊的紅髮阿姨問我要不要一起做彌撒。我說我也可以參與嗎?她說當然。遊客們紛紛離開,偌大的萬神殿裡只有幾十個人——有人彈琴,有人唱歌,信眾們跟著唱歌、禱告、聆聽、吃下Jesus Chris;我和我後面的年輕黑人、白人老奶奶握手,和紅髮阿姨擁抱,互相感謝。彌撒結束後好一會遊客仍不被放行進來,萬神殿裡顯得靜謐而神聖。我站在拉斐爾旁邊和他嘀咕了幾句,陽光就從頭頂的洞裡直直地投下來。
是日傍晚去美第奇別墅的時候幫一個俄羅斯女孩拍照,和她成為了朋友。她會中文,專業和中國相關。我們兩個聊著聊著跟錯了導遊,在別墅裡左支右絀了一陣。美第奇別墅是我那天計劃之內的最後一個景點,無事可做的我跟著她去吃了羅馬最有名的提拉米蘇,很驚豔。後來我們兩人走到了西班牙廣場臺階上坐下來閒聊,有人在臺階上彈著吉他唱歌,一個黑髮男人走過來,一起唱著。幾曲畢,我們為他們鼓掌,黑髮男人衝著我微笑。逆光裡也能感受到義大利男人眼神裡的溫柔。
坐火車前往威尼斯。
威尼斯和我幻想得不一樣。我在那丟了錢包、誤了船票,索性去一家飯館要了今日推薦的意面,吃完以後隨便搭了一輛船。在彩色島逗留一陣後回來,我坐在船尾聽到人生喧譁,所有人都擠在船頭看日落。太陽紅彤彤的,跌入了大海。
威尼斯的巷子很多,曲曲折折,狹窄尤其。我只記得房東家在一個教堂門口,卻怎麼也找不到路。教堂門口的獅子雕塑被光打亮,連同其他看不懂的詭異雕塑,在牆壁上投出巨大的影子。我腳軟了一陣找到了旅店,一夜被蚊子咬醒幾次。次日六點多出發去嘆息橋看日出,未遂,走到鄰近小巷買到驚人好吃的蛋撻和三明治。
於是走到聖馬可廣場上和鴿子一起吃。
閱讀原文裡是剪好的旅行視頻
一般可愛,但也推薦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