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爆《羅馬》!坎城遺珠成威尼斯大熱門

2021-01-09 看電影看到死

影片《羅馬》是墨西哥導演阿方索·卡隆的新作,也是本屆威尼斯電影節上呼聲最高的作品之一。阿方索·卡隆和吉爾莫·德爾·託羅(《潘神的迷宮》《水形物語》)及導演亞利桑德羅·岡薩雷斯·伊納裡多(《通天塔》《鳥人》《荒野獵人》)被譽為「墨西哥電影三傑」。

此次阿方索·卡隆攜《羅馬》來到威尼斯電影節,有著極為特殊的意義。首先,電影《羅馬》是前段時間鬧得沸沸揚揚的坎城與網飛的撕逼事件中被網飛撤下的作品之一,而福茂本人也曾坦言他非常希望《羅馬》能去坎城,迫於法國院線的壓力只能捨棄該片,這才讓《羅馬》輾轉流徙來到了威尼斯電影節。

其次,今年威尼斯電影節評審團主席乃是阿方索·卡隆的老鄉、剛拿過奧斯卡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的吉爾莫·德爾·託羅。有老鄉兼同行加持,《羅馬》在影節開幕前就被譽為金獅種子選手。加之近五年來,墨西哥三傑4次摘取奧斯卡最佳導演桂冠,可謂創下神話。

阿方索·卡隆在威尼斯電影節紅毯上

若《羅馬》能摘得金獅,或許也能像《水形物語》一樣進而挺進奧斯卡折桂,這樣不僅可能為網飛贏得史上第一個奧斯卡最佳電影獎,還有可能持續刷新奧斯卡導演獎墨西哥連勝的紀錄。可見《羅馬》的天時、地利、人和,似乎在威尼斯一展無遺。

電影《羅馬》預告片

阿方索·卡隆出生於墨西哥城,他小時候有兩個夢想:成為導演或太空人。不過後來聽說要想成為太空人就必須參軍,他便放棄了這個想法,轉而一心一意地鑽研電影。

2001年,阿方索·卡隆的電影《你媽媽也一樣》入圍威尼斯金獅單元,此後他聲名大噪,不僅拍了《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的囚徒》,還在2007年憑藉《人類之子》再次提名金獅獎,更在2013年用《地心引力》為當年威尼斯電影節開幕,並最終在奧斯卡橫掃包括最佳導演、最佳剪輯、最佳視覺效果在內的7項大獎。

此次,阿方索·卡隆的新作《羅馬》在威尼斯電影節第二天上映,引發了觀影狂潮,映畢媒體反響積極。卡隆對《羅馬》的保密工作做到了極致,在上映前觀眾得到的信息寥寥無幾,唯獨可知的是《羅馬》講述的是墨西哥城的羅馬區裡,一個中產家庭的故事。

然而在放映後,一切終於明朗起來。片尾「獻給Libo」的字樣把卡隆拍攝《羅馬》的意圖展現無遺:《羅馬》,其實是卡隆的一封私人家書。

卡隆坦言,自拍攝《你媽媽也一樣》以來,他再也不敢拍攝故土墨西哥,這似乎成了揮之不去的遺憾。此次《羅馬》讓他18年後再次回到墨西哥,卡隆感慨良多。

加之電影講述的其實是七十年代初期、卡隆童年時代撫養他長大的女傭以及家庭的故事,這部作品無疑飽蘸著深情,成了卡隆最私密的一部電影。

卡隆在記者採訪他時說,「電影中百分之90的場景來自於我的記憶,有些直接,有些則迂迴,但都是關於那個塑造我的時代,或者說塑造墨西哥的時代,那正是墨西哥漫長時代變遷的起始點。」

為了展現這個特殊的時代,卡隆親自擔綱該片攝影,並採用65毫米膠片黑白攝影。這是他第一次親自為自己的長片攝影,說來還有些戰戰兢兢。他擔心攝影師如果母語不是西班牙語,會無法拍出自己想要的感覺,所以最終為了效果兵行險招、親自操刀。

他坦言希望自己這部電影能夠最大限度地被看到,不僅僅只是在流媒體上展映。所以他用65毫米膠片攝影的原因自然是為《羅馬》進影院公映。然而,電影在後續的奧斯卡季有可能會改成70毫米膠片上映,而在多倫多和紐約電影節上則可能改成數字4K格式上映。

影片《羅馬》的故事主線圍繞墨西哥城一家偏上層的中產的家庭展開。女主Sofia有4個孩子,丈夫卻假借出差和小三私奔,她隱瞞真相繼續維持家庭。而家裡的女傭Cleo性格溫和善良,她和練習武術的男子Fermin相戀,對方卻在得知她懷孕後將她殘忍拋棄。

Sofia不僅沒有擯棄Cleo還幫助Cleo生產。在卡隆的故事裡,女性無不堅韌自強,而男人都始亂終棄,毫無責任感。這樣的劇情讓電影似乎籠罩著女權主義的光環。Sofia對Cleo說「我們女人,永遠是孤獨的」,控訴男性在家庭和責任前的缺失,這似乎是卡隆生活中極為私密的隱殤。

不得不說《羅馬》的攝影是登峰造極的,從電影開頭的長搖鏡頭開始,卡隆就極其克制且精準地把人物的運動軌跡巧妙捕捉。女主角Cleo的行走、家務動作如行雲流水。而父親小心翼翼地停車,一家人翹首以待,伴隨著車鏡子和車身幾組鏡頭轉換,泊車竟拍出了儀式感。

在影院裡的兩幕屏中屏戲,一幕《虎口脫險》為Cleo和Fermin的分手做背景,另一幕太空戲仿佛說出了卡隆少年時代的太空迷戀。而當Cleo走出影院,她身後嘈雜無比的小販,反襯了Cleo鬱結的心事,調度落落大方不見痕跡。

另外有一場火災戲和海浪救人的戲碼也是十分精彩,而社會運動的街道暴亂,還原度之高讓人嘆服。可以說卡隆的攝影讓《羅馬》變成一部純粹的銀幕電影,無怪乎他堅持電影一定要進院線上映。

影片《羅馬》發生的年代在1971年前後,正是墨西哥社會變革的中期,此後的數十年墨西哥動蕩不安,一直進行著新自由主義改革。卡隆瞄準這一社會劇變時期,將女主角Cleo身處的時代背景藏於故事之中,讓Cleo的身世沉浮終於和大時代產生了聯繫。

1971年6月10日,墨西哥城經歷了震驚世界的科珀斯克裡斯蒂大屠殺,100多名學生在**中慘遭墨西哥軍方殺害。

在《羅馬》裡,卡隆對這一慘案有了回溯,學生們在街道上舉著切·格拉瓦的旗幟**示威,而電影女主角Cleo乘車去為即將降生的孩子購買嬰兒床,卻在社會運動中再次見到已經成為慘案施行者的Fermin,情緒過度激動導致羊水破裂,最終誕下一名死嬰。

這段故事雖然有些不可置信,卻或許是發生在卡隆童年時代女傭身上的真實事件,亦或者是卡隆的隱喻。在大背景劇變下,小人物的命運可能因此改寫,而Cleo的命運就是對這個時代最有力的無聲證言。

誠然《羅馬》是私人的,但它依然拍出了時代的宏大,雖然少許劇情有些肥皂劇的嫌疑,然而,在它連貫的、通達的影像光輝之下,《羅馬》這一封卡隆的私人家書閃耀著史詩的光芒。不少媒體,認為《羅馬》是卡隆從《你媽媽也一樣》以來導演生涯的巔峰。

以這樣深情的角度去詮釋自己生命中一個極度重要的時刻,去惦念划過自己生命的重要的人,我想,這或許會是每一個導演的終極夢想。

第 75 屆 威 尼 斯 電 影 節

完 整 版 入 圍 名 單

【主競賽單元入圍】

8月29日《登月第一人》達米恩·查澤雷,美國 ★開幕片★8月30日《群山》瑞克·艾弗森,美國8月30日《羅馬》阿方索·卡隆,墨西哥8月30日《寵兒》歐格斯·蘭斯莫斯,美國/英國8月31日《雙面生活》奧利維耶·阿薩亞斯,法國8月31日《巴斯特·斯克魯格斯的歌謠》科恩兄弟,美國9月1日《彼鐵盧》邁克·李,英國9月1日《陰風陣陣》盧卡·瓜達尼諾,義大利/美國9月1日《近敵》達維德·厄洛芬,法國9月2日《戰火蔓延,爾等何為》羅伯託·米勒維尼,意/美國9月2日《希斯特斯兄弟》雅克·歐迪亞,法國/美國9月3日《日暮》拉斯洛·奈邁施,匈牙利9月3日《永恆之門》朱利安·施納貝爾,美國9月4日《被告》岡薩羅·託瓦爾,阿根廷9月4日《光之聲》布拉迪·科貝特,美國9月4日《無主之作》弗洛裡安·亨克爾·馮·多納斯馬爾克,德國9月5日《我們的時光》卡洛斯·雷加達斯,墨西哥9月5日《7月22日》保羅·格林格拉斯,美國9月6日《夜鶯》詹妮弗·肯特,澳大利亞9月6日《卡普裡革命》馬裡奧·馬爾託內,義大利9月7日《斬》冢本晉也,日本【非競賽展映 - 虛構】

《失控》尼克·哈姆,美國 ★閉幕片★《一個明星的誕生》布萊德利·庫珀,美國《無名故事》羅貝託·安度,義大利《度過盛夏》瓦萊麗亞·布魯尼·泰德斯基,法國/義大利《我的天才女友》薩維裡奧·科斯坦佐,義大利《我的傑作》加斯頓·杜帕拉特,西班牙/阿根廷《耶路撒冷有軌電車》阿莫斯·吉泰,以色列《國王與平民》皮埃爾·蘇勒,法國《寂靜》巴勃羅·特拉佩羅,阿根廷《逃出水泥地》S·克雷格·扎勒,加拿大《影》張藝謀,中國【非競賽展映 - 非虛構】

《1938 Diversi》Giorgio Treves,義大利《一封給加沙朋友的信》阿莫斯·吉泰,以色列《美國達摩》埃羅爾·莫裡斯,美國《水墨》維克多·科薩科夫斯基,俄羅斯/英國《胭脂紅街吉他》羅恩·曼恩,加拿大《極品生活》埃米爾·庫斯圖裡卡,阿根廷/烏拉圭《等待黑暗》加斯頓·索爾尼基,阿根廷《你的臉》蔡明亮,臺灣《審判》謝爾蓋·洛茲尼察,白俄羅斯/荷蘭《印第安納的蒙羅維亞》弗雷德裡克·懷斯曼,美國【非競賽展映 - 特別展映】

《安吉拉日記》Yervant Gianikian,義大利《死後被愛》摩根·內維爾,美國《風的另一邊》奧遜·威爾斯,美國【地平線單元入圍】

《切膚之痛》亞禮西奧·克裡莫尼尼,義大利《曼塔射線》Phuttiphong Aroonpheng,泰國《索尼》伊萬·艾爾,印度《兄弟之河》埃米爾·拜加津,哈薩克斯坦《地牢回憶》lvaro Brechner,西班牙 《德斯布羅》弗蕾維亞·卡斯楚,巴西《通告》馬赫穆德·法吉爾·寇斯坎,土耳其《突然有一天》Ciro D'Emilio,義大利《查理說》瑪麗·哈倫,美國《阿曼達》米夏埃爾·艾斯,法國《我失去影子的那天》Soudade Kaadan,敘利亞《特別》莎拉·馬克思,法國《眾人驚訝之人》娜塔莎·馬爾庫洛娃 等,俄羅斯/愛沙尼亞《我身記憶》加林·努格羅,印度尼西亞《彌留之際》Mostafa Sayari,伊朗《犰狳的預言》Emanuele Scaringi,義大利《眼中明珠》亞龍·沙尼,以色列/德國《撞死了一隻羊》萬瑪才旦,中國《特拉維夫之火》Sameh Zoabi,以色列【經典修復單元】

《再見菲律賓》雅克·羅齊耶,法國《上升》拉莉薩·舍皮琴科,蘇聯《泥磚與鏡子》艾布拉希姆·格勒斯坦,伊朗《魂斷威尼斯》盧基諾·維斯康蒂,義大利《工作》埃曼諾·奧爾米,義大利《繡巾蒙面盜》羅伯特·西奧德梅克,美國《財色驚魂》唐·希格爾,美國《去年在馬裡昂巴德》阿倫·雷乃,法國/義大利《瘋狂的狐狸》內田吐夢,日本《不夜城》朱爾斯·達辛,美國《聖洛倫佐之夜》塔維亞尼兄弟,義大利《午夜守門人》莉莉安娜·卡瓦尼,義大利《毫不神聖》威廉·A·韋爾曼,美國《無垠之地》奧圖魯·利普斯坦,墨西哥《熱情如火》比利·懷德,美國《赤線地帶》溝口健二,日本《極度空間》約翰·卡朋特,美國

相關焦點

  • 坎城嫡系紛紛轉場威尼斯,華語影片零入圍主競賽
    今年,有不少導演攜帶愛作從5月的坎城退出,轉場9月的威尼斯。轉場的原因,自然各不相同。有動機單純如法國導演奧利維亞·阿薩亞斯這般,新作《雙面生活》因製作進度沒趕上坎城的;也有如美國科恩兄弟、法國導演雅克·歐迪亞、阿根廷導演岡薩羅·託瓦爾這樣發跡於坎城電影節的坎城嫡系,紛紛「叛逃」,首次參與威尼斯主競賽爭奪的。
  • 奧斯卡吧評選柏林電影節金熊遺珠
    奧斯卡吧評選威尼斯電影節金獅遺珠與最水金獅奧斯卡吧評選歷屆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排行榜為預熱
  • 威尼斯電影節入圍影片公布:波蘭斯基新作或成熱門話題
    參考消息網7月29日報導外媒稱,威尼斯電影節公布了入圍影片名單。據路透社7月25日報導,布拉德·皮特主演的太空科幻片《星際探索》、史蒂文·索德伯格執導的金融驚悚片《洗錢風雲》、傑昆·菲尼克斯主演的《小丑》以及羅曼·波蘭斯基講述「德雷富斯冤案」的新作將共同角逐下個月舉行的威尼斯電影節最高獎項金獅獎。
  • 【遊記】義大利--威尼斯&羅馬
    值此新春佳節,為了慶祝義大利粉絲四人組再度合體,我們決定到威尼斯、羅馬和梵蒂岡旅遊一波。廣場四周坐落著公爵府、聖馬可大教堂、聖馬可鐘樓、行政官邸大樓、聖馬可圖書館等建築,可惜當天霧氣很濃,整個廣場仿佛籠罩在仙境中,望不到鐘樓的尖頂。
  • 威尼斯廣場不在威尼斯,卻是羅馬最大的廣場
    威尼斯廣場位於羅馬市中心,是羅馬最大的廣場。這個廣場是五條大街的匯合點,一般羅馬市中心的遊覽都會經過此處。廣場上最醒目的建築是維克多·埃曼紐爾二世紀念堂,每年6月2日國慶日的閱兵式都會在此進行。這個就是威尼斯廣場哈。
  • Netlfix坎城遇冷威尼斯成為大贏家,流媒體平臺會成為電影節「新寵」嗎?
    在月初落下帷幕的第75屆威尼斯電影節,墨西哥導演阿方索·卡隆的電影《羅馬》斬獲了金獅獎,影片的平臺方不是別人,正是美國最大的流媒體視頻平臺Netlfix。 今年五月份的坎城電影節上,傳統電影人為了藝術電影的尊嚴,曾經集體抵制過Netlfix,坎城電影節就是其中代表。而作為傳統的歐洲三大電影節之一,威尼斯電影節此次反其道而行的「寵愛」Netlfix,自然是一石激起千層浪。 在坎城一直不受待見的流媒體電影,在威尼斯卻獲得了意外追捧,這背後究竟有什麼故事?
  • 威尼斯廣場不再威尼斯!變成羅馬最大廣場,他們引以為豪的地標
    這是一座充滿文藝氣息的城市,其中最令人驚嘆的是各式各樣的廣場,其中最著名的當屬威尼斯廣場,如今它已是羅馬的新地標。威尼斯廣場位於羅馬市中心,是絕對不能錯過的著名景點之地。有人說,這個威尼斯廣場就像一個巨大的奶油蛋糕。
  • 雙城記:從羅馬到威尼斯
    去年我看了這本書後魔怔了似的地想去威尼斯,這次在去羅馬的機場裡候機時又看了一遍。如果說其他的書會給你加深一座城市的厚度和深度,告訴你歷史和故事;那麼這本書會直接給你打開一個新的維度,你觀察城市的不同側面,並且觀察到新的可能性,你在城市漫遊的時候去構建你的城市。某種程度上來說,是遊人塑造了城市的性格。在她的描述裡,在她的經歷裡,在影響她未來的記憶裡。
  • 義大利首都羅馬之旅,威尼斯廣場,羅馬往日輝煌的象徵!
    羅馬的廣場有很多,要說最大的就屬於威尼斯廣場了,它處於羅馬的市中心,也是羅馬非常重要的交通樞紐。一般在市中心遊覽的遊客,都會經過威尼斯廣場。因為它處於羅馬的中心,離所有的景點都非常近。它是5條大街匯集的中心點,小編爬上廣場的最高處,就會深刻體會到什麼叫「條條大道通羅馬」這句話了。
  • 坎城電影節將在威尼斯舉辦?
    也就是說,今年有40多部電影,突然成了無家可歸的「孤兒」。 而坎城電影節官方單元還有60部左右的電影。儘管坎城電影節電影市場已確認將於6月22日在線上舉辦,但本應在聚光燈下的這100部左右的電影,卻淹沒在了汪洋大海之中。 當然,坎城電影節的意義,遠遠大於這些數字。
  • 威尼斯廣場因名字被誤解,卻成為義大利羅馬新地標!遊客:震撼!
    義大利的羅馬,是一座被歷史古蹟鑲嵌的古老城市,在這裡保留著很多文藝復興時期留下的建築雕塑,在哪兒都感覺走在了歷史的河流之中。這是一座充滿著文藝氣息的城市,其中最讓人驚豔的莫過於各種廣場,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威尼斯廣場了,如今也是羅馬的新地標。
  • YouTube聯手坎城、威尼斯辦線上電影節
    時光網訊 Youtube今天宣布將舉辦「We Are One: A Global Film Festival」活動,包括坎城、威尼斯、多倫多、聖丹斯、多倫多、翠貝卡等全球20大電影節的長片、短片、紀錄片、音樂表演、論壇等,免費觀看而且無廣告,舉辦時間為5月29日到6月7日,合作方為紐約翠貝卡電影節組委會。
  • 《踽踽獨行》第四十三章:從威尼斯到羅馬,1537年
    他們還要等兩個月才能起程去羅馬,請教宗批准他們去聖地。於是,依納爵安排他們在兩所醫院裡服務。要造學問的大學生,投入威尼斯醫院做厭惡性的工作,想必是一種殘忍的生活體驗,需要巨大的內在力量去克服。沙勿略為了克服自己對一名梅毒病人的厭惡,迫自己用舌頭舔他的潰瘍。至於勞德理格,當他得悉醫院拒絕給一名痲瘋病人床位時,便請他睡在自己的床上。
  • 《影》全球首映 萬瑪才旦入圍 這屆威尼斯有看頭
    導演: 盧卡·瓜達尼諾主演: 達科塔·詹森 / 蒂爾達·斯文頓 / 科洛·莫瑞茲國家:美國 / 義大利 《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大爆之後,導演盧卡但準確地說,盧卡其實是被威尼斯力捧的導演。 影片改編自1977年義大利同名經典恐怖片,不過據了解影片經過後期的改編,已經和原作關係不太大了。本片已經是「女王」蒂爾達·斯文頓四度和導演盧卡的合作,同時還有「超殺女」科洛·莫瑞茲和《五十度黑》女主達科塔·詹森的參與,在星光方面必然能豔壓威尼斯電影節紅毯。
  • 豆瓣8.5,這部奧斯卡遺珠你值得擁有
    最佳外語片得主《羅馬》在封神奧斯卡之前已經贏下威尼斯金獅;攝影絕美的《冷戰》拿下坎城最佳導演獎;確定國內引進的《何以為家》是坎城的評審團獎;是枝裕和的《小偷家族》更是一舉奪得坎城金棕櫚。《無主之作》的意思就是沒有作者的作品,但這部電影是有作者的。
  • 這份坎城寶藏·遺珠片單裡的電影,怎麼都沒聽說過?
    一份真正「小眾」的坎城藝術電影片單。並不是為了小眾而小眾,而是給予那些沒機會被大範圍曝光、宣傳,沒能被更多人看到的優秀作品,一個被影迷們看到,並選擇的機會。-- 陀螺凡達可坎城回顧:什麼?▲ 1939年,法國決定不再參加威尼斯電影節,而是自行舉辦電影節回看坎城電影節在創立之初,即是抱著反抗藝術文化獨裁的初衷而來的——抗議義大利法西斯對威尼斯電影節獎項帶有政治目的的操縱。隨著1946年第一屆坎城成功舉辦的同時,國際影評人協會也增設了由其成員評選的、獨立於電影節的費比西獎(FIPRESCI Prize),以發出不同的聲音。
  • 威尼斯、坎城、柏林三大國際電影節,影帝影后中國第一人是誰?
    《阮玲玉》【威尼斯、坎城、柏林三大國際電影節,影帝影后中國第一人是誰?】除了奧斯卡金像獎之外,還有15個國際A類電影節,其中的歐洲三大電影節,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坎城國際電影節、柏林國際電影節是國際A類電影節中最具影響力的電影節。
  • 威尼斯、坎城、柏林三大國際電影節,影帝影后中國第一人是誰?
    《阮玲玉》【威尼斯、坎城、柏林三大國際電影節,影帝影后中國第一人是誰?】奧斯卡金像獎是全世界最具影響力的電影獎項,然而它是美國人的電影獎,中國人是不可能在那拿影帝影后的。除了奧斯卡金像獎之外,還有15個國際A類電影節,其中的歐洲三大電影節,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坎城國際電影節、柏林國際電影節是國際A類電影節中最具影響力的電影節。
  • 重穿也時髦,51歲的「大魔王」在威尼斯電影節上的造型也太可了吧!
    Cate Blanchett,被中國粉絲贈送暱稱「大魔王」,不僅演技佳,在時尚方面的表現力也相當能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