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愛情》首播至今已經6個年頭了,雖然是以子女的視角講述父母一生情感的故事,卻蘊藏很多人生哲理、婚姻真諦。如果你是女孩子,恰巧又還沒有走進婚姻,那麼在婚前一定要看《父母愛情》:明白了婚姻的這四個真諦,才能幸福、長久。
《父母愛情》中安傑和江德福的感情並非一帆風順,從起初生活的格格不入到後來的風雨攜手,這一生,漫長且深刻。而安傑和江德福在婚姻中的智慧,值得觀眾思考與學習。
婚前認清一個人很重要
很多時候,在愛情中,如果雙方一開始沒有認清情況、完全了解對方,那麼走進婚姻後,就後悔莫及了。
江德福對安傑是一見鍾情,雖然他是個「大老粗」,但是他卻愛慕眼前這位身穿碎花小裙,腳踩小皮鞋的資產階級小姐。有過一次婚姻的江德福深知自己要和什麼樣的女人攜手走入婚姻,而未出閣的嬌小姐安傑正是他的意中人。
安傑卻不同,第一眼就沒有看上沒文化的江德福,她的意中人是小說中的「白馬王子」,不是眼前這個「黑馬胖子」。但是在二人後來的接觸中,安傑被江德福打動了。
江德福為了娶安傑不惜放棄現有的身份,寧願到鄉下種地當農民。並不是所有的男人見到心儀之人都能做到放棄自己前程,劇中的老丁傾心葛美霞,卻在權衡得失中放棄了愛情。江德福的這份赤誠之心打動了安傑。
婚姻是現實的,大部分人婚前的好在婚後都會縮水。倘若男人在婚前都難以做到無條件對你好,憑什麼奢求婚後寵你如安傑呢?
可以包容,可以大度,但要有底線
有人說安傑對江昌義太過無情了些。說這話的人,八成是沒結過婚的人,才會有這樣的上帝視角。
在安傑眼裡江昌義是誰?是江德福前妻的孩子,而且是與江德福生活十幾年後,橫空出世的一個大兒子,面對江昌義安傑是委屈的、有恨的,江昌義的出現是江德福對安傑的一次不忠誠,用今天的話說,不是騙婚嗎?
所以面對這個不速之客,安傑守住了自己的底線、守住了自己的女主人地位、也幫自己的孩子們守住了這個家。
婚姻中可以包容、可以大度,但要有底線。觸碰自己的底線的事不必讓步,哪怕被旁人評論為冷漠無情,只有這樣才能保護好自己,保護好家庭。
女人的安全感是自己給的
安傑幸福的一生被很多人歸納為命好,真的是這樣嗎?其實不然,安傑的原生家庭在那個時代是不被認可的,甚至是全民排斥。安傑也正因為身份的低人一等,才被哥哥大嫂慫恿著和江德福處對象。
但是安傑有一個很大的優點,那就是愛自己。安傑是個文化人兒,自幼喜愛讀書,生了5個孩子依然堅持在工作崗位,不與社會脫節,永遠保留自我空間。
與其說安傑的幸福是江德福給的,不如說是安傑是憑藉自己的努力過上美滿的生活。
女人在任何時候都不應該在心裡依靠誰,安全感是自己給自己的。全職媽媽也是當今很龐大的群體,大多數的人遇不到德華一樣的小姑子,孩子和工作是個兩難的抉擇,怎樣選擇根據自己家的情況,但是在任何處境中都不要放棄愛自己的心,只有自己愛自己,日子才能溫暖起來。
求同存異,方能永恆
安傑是資本家小姐,從小聽著鋼琴曲、讀著外國小說,早餐吃麵包、喝牛奶。而江德福卻是個地地道道的鄉下人,大餅就著大蔥,再來碗稀飯就是一頓飯。
兩個完全不是一個世界的人卻恩愛走完一生,靠的不是運氣,而是在似水流年中懂得求同存異,方能永恆。
跟了江德福的安傑,從開始的帶著保姆過日子到後來的自己親自擀麵條,而江德福則是從一個光膀子睡覺的大老粗變成了必須穿著睡衣睡覺的講究人兒。這一切都是夫妻之間的求同存異。
夫妻間從來沒有絕對的一致,二人來自不同的階層,不同的原生家庭,有許多不同的習慣和喜好是在正常不過的,作為伴侶,如果不能融入對方的某些習慣,至少要懂得尊重。
安傑之所以幸福,其實就是活得真實且通透,婚前看清江德福的人品,婚後求同存異、堅守底線愛自己。一個女人的喜與悲,不因為男人,才是活出了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