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新書 | 《悟空傳》,讓圖像小說來拯救不愛閱讀的孩子

2021-02-19 讀享薈

入選2019年的「原動力」出版扶持計劃

入選百道網2020年8月百道好書榜

在不少國人的內心,孫悟空都是非常有分量的一位英雄人物。

不管是魔法、科幻還是神話傳說,英雄人物能給予我們的是每當陷入迷茫、無助、失落時,「他們」能賦予你我「重整舊山河」的氣度和力量,而這份期待,會轉化為一股信仰,激勵我們挺身而出,逆流而上。

齊天大聖——孫悟空,中國動漫史上最老而彌堅、深得人心的形象,也是國人心中勇敢、堅毅、永不放棄的代名詞。

其實不論怎樣,《西遊記》作為一部問世近五百年的作品,早已成了中國人心中不朽的文化經典。

這個中國文學史上最老而彌堅、膾炙人口的人物形象,孫悟空作為一個神話人物,它給我們帶來的不僅僅是經典的童年回憶。

更重要的是在他身上,我們看到了很多硬核精神,百折不撓、敢於承擔、勇往無前的「大聖精神」。他是中國人心中勇氣、堅韌與夢想的化身,是我們心中的「蓋世英雄」。

電子工業出版社聯手國際知名漫畫家蔡峰Chaiko,為我們創作了一個最具靈性、最具藝術感的 「孫悟空」,一部「老少皆宜」的圖像小說《悟空傳》,將中國的悟空以最具現代氣息的形象推向國際市場。

以《西遊記》為題材的市場書層出不窮,名著一直都是兒童市場的「安全區」。

而《悟空傳》將中國古典名著與「歐漫」(全球三大主流漫畫形式之一)的表現形式融會貫通,經典的故事結合歐漫多元性的鏡頭語言,隨手翻開一頁就是動畫場景,將人物內心活動刻畫的特別到位。

這樣的處理方式,不僅能解決讀不懂的問題,也能通過孩子對圖畫的興趣,逐漸培養孩子對閱讀興趣。

這套書方方面面都做到了精細化,已入選了19年的「原動力」出版扶持計劃。

01

忠實原著 取捨合理

讓孩子從枯燥的閱讀中得以解脫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傳統文化以及語文的重要性逐漸凸顯,儘管有不少中小學生必讀書目,但能讓孩子真正喜歡看書,真的是件特別艱難的事,因為太多的孩子無法從閱讀中體會到快樂。

這套書中選取《西遊記》原文33章節內容,是將西遊記中主要的三部分內容:猴王出世到大鬧天宮中孫悟空的個性及反抗精神、唐僧的來歷及取經的緣由、唐僧師徒取經所經歷的磨難,以更符合現代人閱讀習慣的方式——圖像小說,來重現了這部最經典的傳世名著。

以下是《悟空傳》中選取的內容與原著《西遊記》中內容的對照表:

《西遊記》原著共100回,而《悟空傳》(全5冊)選用了其中33回內容進行了再創作,整體故事的連貫性不會被破壞?

其實並沒有,因為原著西遊記對孩子來說,內容太多太雜了,涵蓋了仙、魔、人三界。

而這套書能讓孩子把目光聚焦在孫悟空身上,同時通過主線故事清晰了解西遊記的整個故事脈絡,可以說是極佳的名著啟蒙。

比如下面這一章節:

如果看故事像看閱讀理解一樣,別說讓孩子喜歡,我們大人能認真看下去的又有幾個?但如果把同樣的內容通過漫畫的形式展現出來呢?

這樣的人物語氣、表情以及場景畫面,沒有孩子不喜歡的。

《西遊記》原著裡隨處可見「修持」「菩提」「元神」「禪心」等字樣,蘊涵著濃重的佛教色彩。它講佛法和人生,其隱含意義極為深遠宏闊,遠非孩子所能理解。

而在《悟空傳》中,將西遊記中帶有的宗教色彩以及蘊含的這些深意,以對話和故事的形式展現出來,不用去領悟也能明白是怎麼回事。

比如唐僧小時候和他師父的對話。

主人公是孫悟空,一些副線人物與故事進行刪減或一筆帶過,如唐三藏的出身、西天取經的緣起等。

這樣呈現的方式,使得故事更加凝練,主線更加清晰,所有人物都可以輕鬆理解的同時,也能也能逐漸培養孩子對閱讀興趣。

 

02

專業圖像小說畫家和動畫導演操刀

以圖像的方式還原經典  

很多孩子不愛看書,但唯獨對漫畫書不抵抗。聰明的家長會決定從漫畫入手,讓孩子慢慢拿起書本,享受閱讀。

很多老師和家長反對孩子看漫畫,認為漫畫品位低,沒有營養,看漫畫學不到知識。而圖像小說是完全可以打消部分家長和老師顧慮的一種表現形式,因為它是實在太美了!

《悟空傳》通過誇張、變形、假定、比喻、象徵等手法,以幽默、風趣、詼諧的藝術效果,展現中國經典名著。

儘量以「圖像」的形式還原小說,並以高超的藝術手法表現,圖像小說在促使孩子愛上閱讀、提升孩子的藝術品位上,更是難得。

比如《西遊記》中經典故事之一:觀音院僧謀寶貝,黑風山怪竊袈裟

了解經典故事的同時,也能從人物的表情細節中看到人物性格的特點,比如貪婪的院主、喜歡炫耀的悟空。

同時,知名漫畫作家蔡峰Chaiko編著的這套以西遊記原著改編而成的圖像小說《悟空傳》,在改編的同時,保留和秉承了中國人心中悟空形象的經典概念,確保孩子見到的是一位老少皆宜,時尚又兼具傳統的「老大聖」。

志得意滿

在書中,為孫悟空的形象進行了更加貼近現代化審美的改編,為孩子塑造了一個活潑與沉穩並存、霸氣又不失風度的「新悟空」

作為本書主人公,孫悟空的部分最是濃墨重彩。結合漫畫,將孫悟空的人性刻畫、奮鬥和成長展現的無比到位。

 

聰明地領悟了菩提祖師暗語,菩提祖師傳授給了他長生不老之術、七十二般變化和騰雲駕霧的本領。

在天庭搞清楚自己的「弼馬溫」這個職位就是個「馬夫」,感覺被騙之後的憤怒出離。

這些是孫悟空,我們也能通過他看到自己的影子,從悟空的身上學會自我身份的認同、更加清晰的認識自我。

這套書的作者和繪者是蔡峰(chaiko),一位非常專業的圖像小說家、漫畫家、動畫導演。

圖像小說畫家、漫畫家、動畫導演、跨界創意。曾是遊戲美術設計師、影視動畫製片人、導演、廣告創意人。2000年起在《新京報》《新幹線》等一線報刊雜誌上創作各種插畫作品,代表作品《小草集》《了不起的中國故事》等。

《悟空傳》將中國古典名著與「歐漫」(全球三大主流漫畫形式之一)的表現形式融會貫通,經典的故事結合歐漫多元性的鏡頭語言,真的隨手翻開一頁就是動畫場景,將人物內心活動刻畫的特別到位。

比如太白金星邀請孫悟空到天庭去的這部分,以花果山普通猴子的視角,通過人物表情就能能感受到人物的心態變化。

這幾格主要是在刻畫孫悟空 ,但不多的鏡頭裡,太白金星的神態也很耐人尋味,將他聰明智慧又有點狡黠的特性全部表現出來了。

漫畫「好不好看」,基本上是由敘事手法好壞決定的,它是構成「觀賞性」的重要部分,不局限人群,不局限審美情趣,一要看懂,二要好看,三要耐看,才能做到真正的「高觀賞性」。

孫悟空,這個中國文學史上最老而彌堅、膾炙人口的人物形象,在他身上,我們看到了很多硬核精神,比如勇於進取、誠實守信、愛憎分明、堅忍不拔。他是中國人心中勇氣、堅韌與夢想的化身,是我們心中的「蓋世英雄」。

每個人都可以在猴子身上看到自己。

七歲喜歡孫悟空,迷戀的是他上天入地、無所不能的本領。

看著動畫片裡翻個跟頭就能跨過十萬八千裡的猴哥,就忍不住羨慕他的神通廣大。孩子對世界總是充滿著幻想,小時候的我經常會想像天上是什麼模樣,海底究竟有沒有龍王,大人給的答案總是含糊其辭,不令人滿意。

十七歲喜歡孫悟空,喜歡他的桀驁不馴。

地府閻王主萬物生死,悟空偏不信邪,殺入十八層地獄,在生死簿上劃掉自己的名字。天宮玉皇高高在上,猴子偏不服氣,縱是五雷轟頂,也治不服那一身傲骨。

少年有著少年的驕傲,即使現實把你摔得遍體鱗傷,也會跪著走完。

年紀再大一些,少了莽撞與青澀,多了責任與擔當,也更懂了人生處處的無可奈何。

猴子本不想去西天取經,但它沒有選擇,要麼在五行山下從此沉寂,要麼在西行路上再樹威名。

 

其實不論怎樣,《西遊記》作為一部問世近五百年的作品,早已成了中國人心中不朽的文化經典。

孫悟空作為一個神話人物,它給我們帶來的不僅僅是經典的童年回憶,更重要的是它百折不撓、甘於承擔、勇往無前的「大聖精神」。

 

《悟空傳》適合年齡3歲以上所有讀者閱讀,精裝大8開,72頁/本,共5本。 

相關焦點

  • 漫畫版《悟空傳》| 幾代國人的「蓋世英雄」,大人小孩讀到停不下來
    02專業圖像小說畫家和動畫導演操刀以圖像的方式還原經典  很多孩子不愛看書,但唯獨對漫畫書不抵抗。聰明的家長會決定從漫畫入手,讓孩子慢慢拿起書本,享受閱讀。而圖像小說是完全可以打消部分家長和老師顧慮的一種表現形式,因為它是實在太美了!《悟空傳》通過誇張、變形、假定、比喻、象徵等手法,以幽默、風趣、詼諧的藝術效果,展現中國經典名著。儘量以「圖像」的形式還原小說,並以高超的藝術手法表現,圖像小說在促使孩子愛上閱讀、提升孩子的藝術品位上,更是難得。
  • 我們的悟空傳
    關於桀驁不馴,另外有兩部作品在主要描繪這一點。一部是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的《大鬧天宮》,一部是今何在的《悟空傳》。前者與《哪吒鬧海》一樣,往深了究是帶有一定的政治影射意義的,描寫強權壓迫下的滔滔戰意。後者則通過孫悟空的心理描寫訴說了西行路上對自由的追求和與強權的撕裂。2000年《悟空傳》首次出版。
  • 閱讀志丨《悟空傳》
    《悟空傳》的第一主角當然是悟空,但他也是文中所講的四個悲劇人物之首。觀音說:「悟空,你犯下無邊大罪。你想得到不屬於你的東西。你將在山下獨自反省,刑期是——五百年。」自從五百年前大鬧天宮被「殺死」之後,重生的悟空被如來抹去了前世的記憶,不記得曾經叱吒風雲的齊天大聖,單純的以為自己本是花果山一妖猴,只因不敬天帝而被天帝罰入「五獄」,關了五百年。
  • 《悟空傳》彭于晏飾演最帥悟空!!
    電影《悟空傳》改編自今何在的同名小說
  • 悟空傳:無悟空 不阿紫
    :無悟空 不阿紫米粒看完電影《悟空傳》,屏幕微亮,音樂響起,身邊的觀眾們都在感慨唏噓,而我腦海裡一直迴蕩著一個聲音:「阿紫這一生真的需要孫悟空嗎?」實際上我倒覺得,電影《悟空傳》裡阿紫的愛情觀是被價值觀驅動燃燒的。一樣的靈魂一定會找到彼此,阿紫和悟空本就心性相通,所以阿紫才會對悟空的圍巾起誓說:「你想做的事情,我替你完成」。這裡面不僅僅有愛,更有惺惺相惜和志同道合。畢竟,比牢記自己是什麼人更重要的是你選擇成為什麼樣的人。
  • 神話電影《悟空傳》 最叛逆悟空橫空出世
    根據今何在同名小說改編,由郭子健執導,黃建新監製,彭于晏、倪妮、歐豪、餘文樂、鄭爽、喬杉聯袂主演,俞飛鴻特別出演的電影《悟空傳》將於2017年7
  • 【應城今日電影】《悟空傳》主演:彭于晏、倪妮、歐豪、餘文樂、鄭爽、喬杉、楊迪
    7月13日《悟空傳》重磅上映17年前,《悟空傳》以網絡小說的形式橫空出世,旋即引發閱讀狂潮,獲得「網絡第一書」之稱。是《悟空傳》,而不是《西遊記》。《悟空傳》是以孫悟空的整個人生狀態和精神狀態為主體,形成具有獨立世界觀的玄幻故事。10多年來,中國網絡文學佳作頻出,呈井噴式發展。《悟空傳》在此之中不但沒有被淹沒,反而締造了網絡文學的「第一印象」。2016年,磨鐵圖書推出《悟空傳》熱血回歸版今何在的小說世界裡,幾乎所有的文字都關乎青春成長。
  • 《悟空傳》 :「頑劣」阿紫,天真倪妮
    (《悟空傳》阿紫的預告) 《悟空傳》原著作者今何在在豆瓣回答「為什麼阿紫性格變俏皮了」的時候提到,小說裡的紫霞過於文藝,形象修改以後,感情戲其實更自然,也更好看。因此,這一次,是恣意任性的阿紫,是渾不吝地說著「我看晚霞時不做任何事」的阿紫站到了魔王孫悟空的身邊,他們在心理上無限趨近,一樣的善良熱血,一樣的生猛莽撞,也一樣不服天命。
  • 孩子不愛閱讀,買的新書幾乎是原封不動,咋辦?
    中國著名文化學者,散文家餘秋雨先生說過:閱讀的最大理由是想擺脫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遲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擾。所以,咱們孩子的閱讀啟蒙是越早開始,就越好啊!可是,誰都知道好,怎樣培養孩子愛上看書,愛上閱讀呢?
  • 《悟空傳》:熱血不死,烈酒當歌
    敬請大家點擊「閱讀原文」收聽我們在喜馬拉雅FM電臺的節目《啃老師醉話威士忌》收聽,請積極與我們互動,啃老師將抽取幸運的朋友,請你們看電影。 ——《悟空傳》初看《悟空傳》時,我還是個情竇未開的初中生。但《悟空傳》影響我的,並不是放棄和絕望,而是在看清這一切之後,那腔熱血和勇氣仍然存在,所以得知《悟空傳》要拍成電影的消息,讓我興奮了許久。
  • 從《悟空傳》到彭于晏---《悟空傳》影評
    (今早,我朋友群被《北京人怎麼活》的數篇文章刷屏了,我突然想寫寫近期《悟空傳》這部電影的影評。)
  • 我們的「悟空傳」(修訂版)
    既帶我來,又不指我路」的抗議以及「我要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這眾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諸佛,都煙消雲散」的誓願。在《悟空傳》的書中所描述的是另一種不同於臉譜化形象的悟空精神,代表了我們對孫悟空的認識從臉譜化到細細思考下的認知多樣化。
  • 《悟空傳》的影評比段子還精彩
    根據作者今何在(原名曾雨)的長篇小說改編而成的電影——《悟空傳》前天上映了。還記得書中有這樣的話:我要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這眾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諸佛,都煙消雲散!問世間情為何物,佛曰:廢物!!!
  • 不認命,是所有重生的開始 | 《悟空傳》觀後感
    不認命,是所有重生的開始 | 《悟空傳》觀後感文 | 張宗超與讀者書:人生沒有標準答案,比我說的更重要的是你的思考。昨晚去電影院看了最近比較火的一部電影《悟空傳》,心中按耐不住某種感慨,這毛病,我決定不改了,否則我拿什麼理由寫這篇文章呢,你說是不是這樣的?
  • 《悟空傳》插曲《空》是誰唱的?悟空傳插曲《空》完整版歌詞
    《悟空傳》插曲《空》是誰唱的?電影《悟空傳》主題曲《齊天》發布之後,片方接連發布第二支音樂,由林志炫演唱的插曲《空》。意外的是,這支音樂風格與主題曲大相逕庭,林志炫以極具辨識度的音色深情獻唱,盡顯悽美哀婉。電影《悟空傳》除了一腔熱血的高燃故事,還有百轉柔腸的悽美愛情。林志炫開場婉轉輕唱,如泣如訴,到了副歌逐漸加強,曲調變得激昂,飽含著愛而不得的遺憾情緒。
  • 孩子不愛閱讀?請先學會選本好書
    很多家長都會說自己孩子不愛閱讀,但其實讓孩子愛上閱讀並沒有那麼難!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下怎麼選擇一本適合孩子的好書!讀雜書,讀新書未來,要求孩子們不僅是某一方面的專才,還要求他們具有跨界的能力、整合的能力,只有這樣的通才才不會被人工智慧替代。而跨界、整合的能力如果期望孩子讀大學後再培養為時已晚,它一定是源於年少時廣博的閱讀和豐富的興趣培養。
  • 電影《悟空傳》插曲《空》是誰唱的?悟空傳插曲空完整版歌詞
    電影《悟空傳》主題曲《齊天》發布之後,片方接連發布第二支音樂,由林志炫演唱的插曲《空》。意外的是,這支音樂風格與主題曲大相逕庭,林志炫以極具辨識度的音色深情獻唱,盡顯悽美哀婉。電影《悟空傳》除了一腔熱血的高燃故事,還有百轉柔腸的悽美愛情。林志炫開場婉轉輕唱,如泣如訴,到了副歌逐漸加強,曲調變得激昂,飽含著愛而不得的遺憾情緒。
  • 電影《悟空傳》插曲推廣曲 齊天大聖歌詞在哪聽
    電影《悟空傳》插曲推廣曲齊天大聖歌詞下載在線試聽  電影《悟空傳》首映推廣曲  齊天大聖  歌手:紅花會 / K9999彈殼 / PGONE / 丁飛 / BrAnTB / AZ啊之  所屬專輯:齊天大聖  作曲 : K9999彈殼/PGONE/丁飛/BrAnTB/AZ啊之  作詞
  • 《悟空傳》:曾經我們是悟空,如今我們是凡人
    《悟空傳》:曾經我們是悟空,如今我們是凡人 文/懷左同學 01 《悟空傳》電影版我看了,說實話,對於我這個忠實原著黨來說,不滿意,所以今天我要講的,是記憶中,我所理解的《悟空傳》。 第一次接觸《悟空傳》這本書,是因為小凱,她說那是她的最愛,影響了她很多年。我肅然起敬,所以當她把最愛遞給我時,我用雙手接過。 本以為講的是大鬧天宮,打開後,收穫的卻是孤單上路。 當年你說:「若天壓我,劈開那天,若地拘我,踏碎那地,我等生來是自由身,誰敢高高在上?」
  • 【《悟空傳》觀影+讀書會·回顧】看了電影,想去讀讀原著了
    朱錦繡老師:讀一段《悟空傳》:「原來一生一世那麼短暫,原來當你發現所愛時,就應該不顧一切地去追求。孫悟空有點像佛教的做法,他違反規矩不從約束,但他認為自己是對的,就去做。但他們的初衷都是美好的,想要去拯救。此外,電影的剪輯好像有點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