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選2019年的「原動力」出版扶持計劃
入選百道網2020年8月百道好書榜
在不少國人的內心,孫悟空都是非常有分量的一位英雄人物。
不管是魔法、科幻還是神話傳說,英雄人物能給予我們的是每當陷入迷茫、無助、失落時,「他們」能賦予你我「重整舊山河」的氣度和力量,而這份期待,會轉化為一股信仰,激勵我們挺身而出,逆流而上。
齊天大聖——孫悟空,中國動漫史上最老而彌堅、深得人心的形象,也是國人心中勇敢、堅毅、永不放棄的代名詞。
其實不論怎樣,《西遊記》作為一部問世近五百年的作品,早已成了中國人心中不朽的文化經典。
這個中國文學史上最老而彌堅、膾炙人口的人物形象,孫悟空作為一個神話人物,它給我們帶來的不僅僅是經典的童年回憶。
更重要的是在他身上,我們看到了很多硬核精神,百折不撓、敢於承擔、勇往無前的「大聖精神」。他是中國人心中勇氣、堅韌與夢想的化身,是我們心中的「蓋世英雄」。
電子工業出版社聯手國際知名漫畫家蔡峰Chaiko,為我們創作了一個最具靈性、最具藝術感的 「孫悟空」,一部「老少皆宜」的圖像小說《悟空傳》,將中國的悟空以最具現代氣息的形象推向國際市場。
以《西遊記》為題材的市場書層出不窮,名著一直都是兒童市場的「安全區」。
而《悟空傳》將中國古典名著與「歐漫」(全球三大主流漫畫形式之一)的表現形式融會貫通,經典的故事結合歐漫多元性的鏡頭語言,隨手翻開一頁就是動畫場景,將人物內心活動刻畫的特別到位。
這樣的處理方式,不僅能解決讀不懂的問題,也能通過孩子對圖畫的興趣,逐漸培養孩子對閱讀興趣。
這套書方方面面都做到了精細化,已入選了19年的「原動力」出版扶持計劃。
01
忠實原著 取捨合理
讓孩子從枯燥的閱讀中得以解脫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傳統文化以及語文的重要性逐漸凸顯,儘管有不少中小學生必讀書目,但能讓孩子真正喜歡看書,真的是件特別艱難的事,因為太多的孩子無法從閱讀中體會到快樂。
這套書中選取《西遊記》原文33章節內容,是將西遊記中主要的三部分內容:猴王出世到大鬧天宮中孫悟空的個性及反抗精神、唐僧的來歷及取經的緣由、唐僧師徒取經所經歷的磨難,以更符合現代人閱讀習慣的方式——圖像小說,來重現了這部最經典的傳世名著。
以下是《悟空傳》中選取的內容與原著《西遊記》中內容的對照表:
《西遊記》原著共100回,而《悟空傳》(全5冊)選用了其中33回內容進行了再創作,整體故事的連貫性不會被破壞?
其實並沒有,因為原著西遊記對孩子來說,內容太多太雜了,涵蓋了仙、魔、人三界。
而這套書能讓孩子把目光聚焦在孫悟空身上,同時通過主線故事清晰了解西遊記的整個故事脈絡,可以說是極佳的名著啟蒙。
比如下面這一章節:
如果看故事像看閱讀理解一樣,別說讓孩子喜歡,我們大人能認真看下去的又有幾個?但如果把同樣的內容通過漫畫的形式展現出來呢?
這樣的人物語氣、表情以及場景畫面,沒有孩子不喜歡的。
《西遊記》原著裡隨處可見「修持」「菩提」「元神」「禪心」等字樣,蘊涵著濃重的佛教色彩。它講佛法和人生,其隱含意義極為深遠宏闊,遠非孩子所能理解。
而在《悟空傳》中,將西遊記中帶有的宗教色彩以及蘊含的這些深意,以對話和故事的形式展現出來,不用去領悟也能明白是怎麼回事。
比如唐僧小時候和他師父的對話。
主人公是孫悟空,一些副線人物與故事進行刪減或一筆帶過,如唐三藏的出身、西天取經的緣起等。
這樣呈現的方式,使得故事更加凝練,主線更加清晰,所有人物都可以輕鬆理解的同時,也能也能逐漸培養孩子對閱讀興趣。
02
專業圖像小說畫家和動畫導演操刀
以圖像的方式還原經典
很多孩子不愛看書,但唯獨對漫畫書不抵抗。聰明的家長會決定從漫畫入手,讓孩子慢慢拿起書本,享受閱讀。
很多老師和家長反對孩子看漫畫,認為漫畫品位低,沒有營養,看漫畫學不到知識。而圖像小說是完全可以打消部分家長和老師顧慮的一種表現形式,因為它是實在太美了!
《悟空傳》通過誇張、變形、假定、比喻、象徵等手法,以幽默、風趣、詼諧的藝術效果,展現中國經典名著。
儘量以「圖像」的形式還原小說,並以高超的藝術手法表現,圖像小說在促使孩子愛上閱讀、提升孩子的藝術品位上,更是難得。
比如《西遊記》中經典故事之一:觀音院僧謀寶貝,黑風山怪竊袈裟
了解經典故事的同時,也能從人物的表情細節中看到人物性格的特點,比如貪婪的院主、喜歡炫耀的悟空。
同時,知名漫畫作家蔡峰Chaiko編著的這套以西遊記原著改編而成的圖像小說《悟空傳》,在改編的同時,保留和秉承了中國人心中悟空形象的經典概念,確保孩子見到的是一位老少皆宜,時尚又兼具傳統的「老大聖」。
志得意滿
在書中,為孫悟空的形象進行了更加貼近現代化審美的改編,為孩子塑造了一個活潑與沉穩並存、霸氣又不失風度的「新悟空」。
作為本書主人公,孫悟空的部分最是濃墨重彩。結合漫畫,將孫悟空的人性刻畫、奮鬥和成長展現的無比到位。
聰明地領悟了菩提祖師暗語,菩提祖師傳授給了他長生不老之術、七十二般變化和騰雲駕霧的本領。
在天庭搞清楚自己的「弼馬溫」這個職位就是個「馬夫」,感覺被騙之後的憤怒出離。
這些是孫悟空,我們也能通過他看到自己的影子,從悟空的身上學會自我身份的認同、更加清晰的認識自我。
這套書的作者和繪者是蔡峰(chaiko),一位非常專業的圖像小說家、漫畫家、動畫導演。
圖像小說畫家、漫畫家、動畫導演、跨界創意。曾是遊戲美術設計師、影視動畫製片人、導演、廣告創意人。2000年起在《新京報》《新幹線》等一線報刊雜誌上創作各種插畫作品,代表作品《小草集》《了不起的中國故事》等。
《悟空傳》將中國古典名著與「歐漫」(全球三大主流漫畫形式之一)的表現形式融會貫通,經典的故事結合歐漫多元性的鏡頭語言,真的隨手翻開一頁就是動畫場景,將人物內心活動刻畫的特別到位。
比如太白金星邀請孫悟空到天庭去的這部分,以花果山普通猴子的視角,通過人物表情就能能感受到人物的心態變化。
這幾格主要是在刻畫孫悟空 ,但不多的鏡頭裡,太白金星的神態也很耐人尋味,將他聰明智慧又有點狡黠的特性全部表現出來了。
漫畫「好不好看」,基本上是由敘事手法好壞決定的,它是構成「觀賞性」的重要部分,不局限人群,不局限審美情趣,一要看懂,二要好看,三要耐看,才能做到真正的「高觀賞性」。
孫悟空,這個中國文學史上最老而彌堅、膾炙人口的人物形象,在他身上,我們看到了很多硬核精神,比如勇於進取、誠實守信、愛憎分明、堅忍不拔。他是中國人心中勇氣、堅韌與夢想的化身,是我們心中的「蓋世英雄」。
每個人都可以在猴子身上看到自己。
七歲喜歡孫悟空,迷戀的是他上天入地、無所不能的本領。
看著動畫片裡翻個跟頭就能跨過十萬八千裡的猴哥,就忍不住羨慕他的神通廣大。孩子對世界總是充滿著幻想,小時候的我經常會想像天上是什麼模樣,海底究竟有沒有龍王,大人給的答案總是含糊其辭,不令人滿意。
十七歲喜歡孫悟空,喜歡他的桀驁不馴。
地府閻王主萬物生死,悟空偏不信邪,殺入十八層地獄,在生死簿上劃掉自己的名字。天宮玉皇高高在上,猴子偏不服氣,縱是五雷轟頂,也治不服那一身傲骨。
少年有著少年的驕傲,即使現實把你摔得遍體鱗傷,也會跪著走完。
年紀再大一些,少了莽撞與青澀,多了責任與擔當,也更懂了人生處處的無可奈何。
猴子本不想去西天取經,但它沒有選擇,要麼在五行山下從此沉寂,要麼在西行路上再樹威名。
其實不論怎樣,《西遊記》作為一部問世近五百年的作品,早已成了中國人心中不朽的文化經典。
孫悟空作為一個神話人物,它給我們帶來的不僅僅是經典的童年回憶,更重要的是它百折不撓、甘於承擔、勇往無前的「大聖精神」。
《悟空傳》適合年齡3歲以上所有讀者閱讀,精裝大8開,72頁/本,共5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