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晟兒子學媽媽叫「老公」,學舌期這樣引導,孩子會說話又聰明

2020-08-26 艾羊育兒

在最新一期綜藝節目《婆婆媽媽》中,李晟和李佳航帶著自己2歲的兒子小小航上節目,節目中有一幕,李晟叫李佳航「老公」。沒想到,李晟兒子也學著叫「老公」。

然後李晟糾正兒子說,「我老公」,沒想到兒子繼續跟著學。然後他們對話的畫風就變成了下面這樣:

李晟:我老公!

小小航:我老公!

李晟:我老公,你爸爸!

小小航:你爸爸

李晟:你怎麼罵人呢……

這活脫脫一個小小的「行走複讀機」啊!看到這一幕,作為老母親的我,真的笑翻了,原來天下都有同款娃。

想當初,我女兒學話,當我喊寶爸「老公」時,她也是這麼奶聲奶氣「鸚鵡學舌」般地模仿我,當時,因為這事我們還樂了一晚上。

心理學認為,「學舌」其實是孩子在1歲左右開始語言模仿的重要表現。從模仿口語中的一個字或一個詞開始,到短語,再到一個個句子,在此過程中,孩子不斷感覺語言音韻的變化,並通過不斷使用語言,內化成自己的語言,並開始創造。

由於在心理學上,還有「詛咒敏感期」的說法,認為孩子在學話期間,特別喜歡學說有衝擊力的話語,最典型的表現就是很容易學會罵人的髒話。

為了給孩子早前提供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家中的大人,要注意文明措辭,儘量使用標準口語。並且可以用以下的方式,讓孩子的詞彙快速增長,提升自己的表達能力。

在日常對話中,對孩子的口語詞彙,進行拓展、擴充

孩子剛開始學話時,很喜歡重複大人說的某個詞,或者自己用兒語(片語、不完整的句子)來表達意思。

為了避免打擊孩子的自信心,在孩子剛開始說話即使發音、語法規則都不準確,大人也不用直接糾正孩子的說話,而是在孩子原來說出的詞彙基礎上,增加詞彙,用正確的語法再說一遍,讓孩子跟著重複,他自然能覺察出其中的不同。

比如,當孩子指著一杯水,說出「水」這個詞時,其實是想表達「要喝水」的意思。大人明白後,可以幫孩子把句子補充完整,「寶寶要喝水」。

然後更進一步,橫向拓展,對孩子說出更過關於「水」的詞彙和句子,比如,水流、河水、泉水等等,增加孩子的詞彙量。

記得女兒學話的那段時間,經常因為他沒大沒小地「斑鳩學舌」,家裡充滿歡聲笑語。

有時我們無意間說的一個詞,都能讓她樂半天。而我總會抓住這樣的機會幫她推展詞彙量。

最記得,有一次,我無意間說了一個短句,「這是用毛線織成的」,女兒聽了之後,重複跟著說「毛線織」三個字後,哈哈大笑起來。

然後我每重複一次,她就跟著重複說一次,然後就開始大笑。

看到她對「毛線」這個詞這麼感興趣,我十分耐心陪著她一起玩這個語言重複的遊戲,起碼二三十次,最後笑到她打嗝,我們才停下來。

接著,我給她看了各種各樣毛線的圖片,並整理了各種各樣毛線的類別詞,教她學,然後再用「毛線」這個詞做中心詞,延伸出各種短語和句子,跟她互動對話,幫她拓展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

現在3歲多的女兒已經可以獨立講很多故事了,並且能用很多同義詞表達同一種意思。

巧妙利用繪本閱讀,有效幫孩子提升自己的語法和語用能力

語言能力包括語音、語意、語法和語用四個要素。語音和語意比較好理解,而語法和語用,需要一定的技巧去提升。

提升語法能力一個比較實用的方法,就是幫孩子挑選一些有很多重複性句型的繪本,讓孩子在繪本閱讀中,不斷接觸大量重複的句型。

科學研究表明,兒童擁有超強的學習能力,能夠從語言材料裡概括出基本的語言結構特徵。

重複性句型繪本中一個個重複的句式,變換了其中一些句子成分,有助於孩子學習特定的句式結構。

比如經典繪本《我爸爸》中,圍繞「我爸爸」寫了大量重複的句子,

他像大猩猩一樣強壯;

像河馬一樣快樂;

像貓頭鷹一樣聰明;

吃得像河馬一樣多……

給孩子多讀幾遍,就會發現孩子幾乎可以把這些句子背下來了。然後,某天,你在不經意間,會發現孩子也學會句式仿造了,學會很多不同類型的句式,這就是語法學習的過程。

而語用,更需要孩子根據聊天或閱讀時,根據語境,體會出話語或句子中的言外之意。

比如,有時候,孩子在跟別的小朋友交往過程中,有時候會開玩笑、說反語,語用能力強的孩子,就能輕易分辨,不會生氣;

而語用能力差的孩子,有可能就比較容易誤會別人的意思,跟別人起衝突。

利用學舌期多跟孩子對話,提升孩子智力,讓孩子更加聰明

《父母的語言》「3000萬詞彙」倡議團隊,經過多年的跟蹤研究表明,在孩子早期的成長中,家長多跟孩子對話,更有利於幫助孩子的大腦迴路建立更多類神經的連結,讓孩子變得更加聰明,並有利於促進孩子在未來在學校中各個學科的學習。

比如,想讓孩子以後的數學更好,那麼,就從小,在跟孩子的日常對話中,多用與數學相關的詞彙,同理對於其他的藝術、學習等其他學科也如此。

其實,這也有助於解釋,為什麼藝術家父母,更有可能擁有對藝術感興趣的孩子,有時候天賦看上去更像是會「遺傳」。但其實是因為他們經常不經意間跟孩子說更多關於藝術方面的詞彙,或者跟孩子更多討論跟藝術相關的問題。讓孩子從小長時間浸染在藝術的學科詞彙中,幫助孩子的大腦建立了更多關於藝術方面的類神經連結。

孩子成長無小事,在某些成長階段一些細微的表現,需要家長用心去捉摸,然後耐心引導,才能讓孩子更好地成長。關注@艾羊育兒,共同探討育兒問題。

相關焦點

  • 李晟兒子學媽媽說話,不要小看孩子的模仿能力
    今天在婆婆與媽媽的節目中,李晟李佳航這組的家庭氛圍實在太快了,兒子可愛的模仿媽媽叫「老公」逗樂了大家,學媽媽說話有模有樣的。這樣的一家實在是太可愛了,人間小可愛牌複讀機再現江湖,這是不是又想騙我生娃系列,哈哈。
  • 李晟與兒子上演「搶老公」,孩子「鸚鵡學舌」式說話太可愛!
    說起李晟和李佳航兩人,很多人或許沒有印象。但提到《新還珠格格》裡的小燕子和福爾康,許多人恍然大悟,有生之年竟然能看到「小燕子」和「爾康」走到一起,還真的有種不一樣的體驗。前段時間兩人參加了一檔節目,2歲的兒子意外搶鏡。在李晟喊李佳航「老公」時,誰知道兒子也跟著叫「老公」。
  • 李晟兒子學媽媽講話,叫爸爸「老公」,模仿能力引起網友爆笑
    近日,湖南衛視和北京衛視聯合播出了《婆婆和媽媽》促進家庭和諧綜藝節目。演員李晟一家、姜潮、就連沒有出過鏡的林志穎媳婦也開始錄製綜藝,參與錄製的不僅是演員們的本身,包括他們的母親以及生活中婆媳之間產生的矛盾。
  • 林志穎媽媽說陳若儀穿短褲不禮貌,李晟兒子學媽媽說話
    近日,《婆婆和媽媽》綜藝節目播出,其中邀請了林志穎陳若儀、伊能靜秦昊、李佳航李晟、姜潮麥迪娜等明星夫妻參加,這檔節目與許多綜藝節目不同的是,各位明星夫妻的媽媽或者婆婆成為節目中的主角,在節目中展現婆媳、女婿和丈母娘的關係。最值得一提的是,這也是林志穎的妻子陳若儀第一次出現在綜藝節目中。
  • 安以軒教兒子學說話,66叫媽媽太太!才1歲就會頂嘴智商太高
    不過自從結婚之後,就逐漸回歸到了家庭中,尤其是孩子出生之後,簡直變成了典型的炫娃狂魔,經常能夠在社交平臺中看到她曬出兒子的照片和視頻,堪稱娛樂圈的好媽媽標杆!不過當安以軒教兒子喊媽媽的時候,66卻對著媽媽叫太太,而且這種情況已經持續了3個多月了,都說兒子是媽媽上輩子的情人,現在看來真的一點都沒有錯!
  • 「小燕子」與兒子「搶老公」:做好三點使孩子平穩度過模仿敏感期
    李晟:「老公~」兒子:「老公~」李晟:「我老公~」兒子:「我老公~」李晟:「你爸爸!」兒子:「你爸爸!」李晟:「你怎麼罵人了呢?」小燕子」李晟和「爾康」李佳航這對小夫妻就給大家帶來了諸多歡樂,得到眾多網友們的喜歡,而節目中「李晟的兒子學媽媽說話」的話題更是登上了今日頭條熱榜。
  • 《還珠》時李佳航就愛上李晟!麥迪娜從中撮合,李晟卻毫不動心
    在家庭綜藝《婆婆和媽媽》最新的一期中,姜潮和麥迪娜去到了李晟夫婦二人家裡,在聊天中李晟表示麥迪娜是她和李佳航的紅娘,在拍攝《還珠格格》的時候麥迪娜就看出李佳航喜歡李晟,所以撮合了兩人。李佳航和李晟因《還珠格格》相識,李佳航喜歡上李晟,但是李晟並沒有動心,直到後來李晟去看了李佳航的一個話劇,才對他傾心,婚後二人十分甜蜜,在2018年的還有了一個可愛的兒子。
  • 《婆婆和媽媽》麥迪娜與婆婆因育兒「分歧」
    節目中,陳若儀首次出鏡,落淚坦言「壓力很大」,而林志穎媽媽的獨居狀態也引發了網友討論;伊能靜與秦昊媽媽則親似「姐妹」,手牽手承諾一起減肥的樣子十分可愛;而李晟兒子學媽媽說話引發爆笑,嶽母看女婿李佳航「什麼都好」的樣子十分溫馨;另一邊,麥迪娜與婆婆因育兒觀念產生小「分歧」,姜潮的解決方式獲贊「聰明」。
  • 孩子說話「口齒不清」,媽媽咋教都不會?問題出在哪父母要清楚
    並且因為每個孩子的性格和生長發育不同,那麼他們會說話的時間也就大不同,並且還有些老人用說話早晚來評定孩子是不是聰明孩子。不過這個是真的沒有什麼依據的,大家還是要理智面對,但是孩子說話早晚還真的會印證一些事情。
  • 公公來做飯,李晟2歲兒子能說會道還說英文,對姥姥比奶奶親
    兩邊都不疏忽,李佳航的求生欲,到底是哪裡學的?李佳航的爸爸也是一個開明的公公,吃完飯之後,本來應該輪到三個女人來洗碗。在兒媳婦李晟讓兒子李佳航洗碗的時候,公公居然沒有一點不開心,反而樂呵呵幫忙去洗碗。這樣和樂溫馨的家庭,真的讓人羨慕。
  • 《婆婆和媽媽》麥迪娜與婆婆因育兒「分歧」 姜潮解決方式獲贊
    節目中,陳若儀首次出鏡,落淚坦言「壓力很大」,而林志穎媽媽的獨居狀態也引發了網友討論;伊能靜與秦昊媽媽則親似「姐妹」,手牽手承諾一起減肥的樣子十分可愛;而李晟兒子學媽媽說話引發爆笑,嶽母看女婿李佳航「什麼都好」的樣子十分溫馨;另一邊,麥迪娜與婆婆因育兒觀念產生小「分歧」,姜潮的解決方式獲贊「聰明」。
  • 《婆婆和媽媽》裡實名羨慕李晟這樣的生活了!
    最近被綜藝《婆婆和媽媽》吸粉了。本來是衝著林志穎一家才看的,莫名被李晟一家圈粉了。不得不說呀,綜藝真人秀,真的是藝人的「照妖鏡」,在沒有角色加持的情況下,你不可能時刻在立人設,所以真人秀節目確實給人一種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的感覺!
  • 章子怡曬兒子第一次叫媽媽,孩子先叫爸還是先叫媽?背後有講究
    剛出生的娃都是不會說話的,他們唯一能夠表達自己情緒的方式就是哭和笑。等到一段時間過後,娃就可以慢慢地發出一些類似"說話"的聲音,不少寶媽都會趁這個時期教自家娃叫"媽媽",盼望著娃開口的那一天叫的就是"媽媽"。
  • 想要寶寶早說話,語言豐富,聰明媽媽這樣做
    語言是交際的工具,也是兒童智力發展的重要指標,好多孩子在1歲半之前就能完整地表達句子,有的孩子卻要2歲以後才剛剛開始會說話。兒童說話早晚因人而異,但是通過家長的努力,會有力地促進孩子表達自己的能力。毛豆6個月就會叫爸爸媽媽,但是到了1歲多還是只會叫爸爸媽媽,豆媽是在1歲2個月開始給她看繪本,讀繪本,因為家裡不看電視機,沒有電子產品的刺激,所以毛豆對於新奇的繪本表達出極大的熱情,每天都要主動讓豆媽講2個小時的繪本,1歲3個月開始,毛豆就會說2個字的詞,每天都有進步,都1歲半的時候,就會完整的表達句子。
  • 從李佳航和李晟的育兒模式中,我看到了老公的期待,他渴望被利用
    李晟勤快的幫老公拉窗簾,遮擋攝像頭。而李佳航難得有時間陪著兒子玩一會。吃飯時,李佳航只需要自己吃好喝好,丈母娘和李晟輪番餵著孩子,看樣子他們已經習慣了這樣的相處模式。當兒子拉臭臭時,李佳航只是客套的問一下,用不用他?
  • 越早說話的孩子越聰明?你家孩子什麼時候開始說話的?
    商務合作QQ:1451437737媽媽群裡在討論孩子的說話問題,有的媽媽說她家孩子不到1歲就會叫爸爸媽媽,一歲半就能說整句了。
  • 有種「大眼基因」叫李佳航李晟,兒子遺傳父母優點,長相精緻可愛
    李佳航和李晟,兒子遺傳父母的優點說到李晟和李佳航這對明星夫妻,大家可能並不陌生,二人不僅都是非常優秀的演員,而且顏值還很高,夫妻倆的大眼睛更是令人記憶深刻。在一檔親子節目中,大家發現李佳航和李晟的兒子不僅長相精緻可愛,而且也遺傳了父母的身上的優點,擁有一雙大眼睛的同時睫毛也很長,忽閃忽閃的真是萌翻了不少人,網友們紛紛評論說:「這小孩子長得就像洋娃娃一樣,真是沒浪費父母的好基因啊!」
  • 小燕子李晟和爾康李佳航在一起的結合,他們家庭生活竟然是這樣的
    結婚也就是要組建成為一個家庭,都希望婚後的生活幸福美滿,有一個愛自己的人,最好會有屬於兩個人的愛情結晶。在中國家庭式婚姻中,一直有一個存在,也一直沒有解決的問題就是婆媳關係。一提到婆媳關係就讓人非常的頭疼,經常會出現一些潛在的問題。
  • 有種遺傳叫李佳航和李晟兒子,繼承了父母的好基因,這顏值太高了
    編輯:金子定稿:小小蘇家長都希望孩子可以遺傳自己的優點,對自己的基因有選擇的繼承,所以家長們在孩子出生後,第一件事就是看看孩子的五官和膚色長得像誰。隔代遺傳的情況並不多見,孩子通常會更像父母多一些,不過孩子的長相會隨著年齡的增長有所變化,那些從小美到大的孩子最讓人羨慕了。
  • 羨慕何炅會說話?高情商要從小培養,5招引導孩子管理情緒
    他每次說話,我就在旁邊聽,學他怎麼控場,讓所有人在一個安全舒適的環境中。」比如媽媽和孩子面對面坐一起,一個人做出高興、害怕、生氣、難過等誇張的表情,另一個人說出是什麼情緒,還可以回憶自己有沒有類似的情緒。另外,玩表情貼紙,或者和孩子一起畫不同的表情臉譜,都可以用來認知情緒。在家裡,我們可以邊玩邊學,在輕鬆的氛圍中教孩子了解抽象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