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搭巴
2015-11-27 16:51 來源:澎湃新聞
用「神仙打架,凡人遭殃」來描述電影《消失的兇手》的尷尬處境,或許再恰當不過。樂視影業與多家院線之間的矛盾,最終傷及影片排片量。
根據多方說法,原本11月27日首日公映的《消失的兇手》排片量佔比為當日全部排片量的約23%,是當天一波新電影中排片最高的,但遭遇多家院線聯合打壓之後,排片率跌至13%左右。
造成如今局面的原因在於《消失的兇手》的出品方和發行方樂視影業,原計劃在11月26日於樂視TV上率先進行點映,這一行為引發了院線的集體抵制。
據《界面》援引一位樂視影業內部人員的說法,此舉是樂視為了增加樂視TV會員的權益,吸引更多人續費的一種促銷活動。根據樂視的計劃,樂視TV會員中,可以收看3D電視的會員,都可提前觀看《消失的兇手》。因是3D電視播放,盜錄的可能性很小。而樂視也為不能在家觀看點映的會員,贈送了電影票兌換碼。據知情人透露,樂視為此花費了1000萬元。
樂視2014年的財報顯示,在電視業務方面,樂視TV超級電視銷量份額(線上+線下)從年初的1.8%上升至10月份的7.73%。在營業收入方面,終端業務佔最大份額,達到27.4億,同比大增443.47%;付費會員業務同比增長288.22%;廣告業務同比增長87.38%。
有分析認為,樂視此次點映活動其實並不會對院線營收造成多大影響,但為何院線反應如此強烈?
或許與這幾年網際網路巨頭摧枯拉朽地顛覆各類線下業務說起,如今網票平臺早已將各大院線的會員業務擠兌乾淨,此番若是再任由網際網路基因明顯的樂視搞成非影院環境下的超前點映,那院線未來的蛋糕就真的所剩無幾了。
一些報導援引多家院線內部人士的話指出,樂視在操作《消失的兇手》超前點映活動之前,完全沒有告知院線,而另有報導指出,此次事件與樂視內部樂視影業與樂視TV之間的發展模式之爭有關,原本《九層妖塔》就有過此類計劃,但當時在計劃階段就受多種因素影響不了了之。
但不管是所謂的網際網路公司創新受挫,還是院線維護自身利益,到頭來《消失的兇手》這條小池魚無疑才是最受傷的。
11月27日,影片主演江一燕在其微博「江小爬LOVE」上發文稱,「每部電影都有它的命運。若我們的人生,也會被開個玩笑。我們不專注操控電影營銷,只知道用心把電影拍好。所以冒著高度危險,日夜顛倒,奮不顧身。」作為連續參與了《消失的子彈》、《消失的兇手》兩部電影的演員,江一燕對於這個系列有著很深的感情。因此,對於影片突如其來的變故,她心裡很不甘:「上映前一天下午得知再過幾個小時就要出生的『孩子』差點被全面封殺,比電影還驚險。我們真的都很想罵帶F的動詞!到現在,依然有許多院線不願給排片了。是的,每部電影有它自己的命運。但拍電影的人都是為此拼了命的。」
11月26日,在各大院線傳出聯合抵制的當晚,《消失的兇手》的監製爾冬陞連發三條微博,表達自己既憤怒又傷心的心情。江一燕撰文中提及的F打頭的單詞,最早也是在爾冬陞微博中出現的。甚至,爾冬陞在發表微博時,第一時間@了江一燕與劉青雲,這兩位連續參演「消失」系列的演員。
因此,當江一燕的長文發表,爾冬陞第一時間給出回應:「電影一旦拍出來就永遠不會消失!所以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難,我們也要盡力把它拍好,否則以後每次在電視上看到……都要羞愧地轉臺了。至於那些不是我們能掌控的宣發事宜,咱們就別管了!」
大概也算是應了「大難不死,必有後福」,原本在《火星救援》《我的少女時代》強有力統治下的11月底票房,被這麼一鬧,本來關注度不算高的《消失的兇手》倒是在一批新片中冒了頭。根據貓眼實時票房統計,截至11月27日16時,本片開映後的票房達到了961萬元,佔當日實時票房比16.74%,暫居第三位,超過了另一部新片《壞蛋必須死》。
其實,不管電影如何要注入網際網路思維,不管電影是否一定要在電影院看才叫看電影,電影本身的好壞才是最重要的。院線不是傻子,今年以來一系列所謂影片排片逆襲事件,最終還是靠著電影自身的質量拉動了票房。
所以,主創們別急,如果是金子,總會發光的。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文藝
我是獨立魚電影的魚叔,關於電影的問題,問我吧!
關鍵詞 >> 消失的兇手
相關推薦
評論(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