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御筆!天下第一「福」,見者得福!

2021-02-14 海語林音

清代康熙皇帝一生酷愛書法,但卻很少題字,所以康熙御筆是歷代皇帝筆墨中流傳最少的,以致於有了「康熙一字值千金」的說法。

在今天的北京城內,除公文外,經考證的康熙題字只有三個字:「無為」和「福」。 所以很多人去到北京要去故宮沾沾王氣,也要去恭王府沾沾「福」氣。

這個福氣就來自於康熙帝的御筆「天下第一福」之稱的「福」字碑。這個「福」字是康熙御筆親題,並且加蓋有「康熙御筆之寶」印璽,也是傾注了康熙對祖母摯愛的「福」字。 

在康熙十二年,孝莊太后六十大壽將至,不料突染沉痾,太醫束手無策。而此時康熙查知上古有「承帝事」請福續壽之說,所以康熙遂決定為祖請福,在沐浴齋戒三日之後,寫了這「福」字,取意「鴻運當頭、福星高照,鎮天下所有妖邪」。

 

《康熙帝讀書像》軸 清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孝莊太后自得到了這「福」字後,便百病全消,享高齡得以善終。因此,民間俱稱這是康熙請福續壽帶來的福緣。當時,康熙寫這個「福」字的時候是二十歲,之後雖幾番寫「福」字,卻已不能寫出這種氣韻。

康熙御筆之寶:天下第一福

另外,此「福」與民間稱作「衣祿全、一口田」的福字截然不同,其間包括了數個漢字。 右上角的筆畫像個「多」字,下邊為「田」,而左偏旁極似「子」和「才」字,右偏旁像個「壽」字,故整個「福」字又可分解為「多子、多才、多田、多壽、多福」,巧妙的構成了「福」字的含義,是古往今來、獨一無二的五福合一之「福」字。又由於其中的「田」部尚未封口,因此是鴻福無邊、無邊之福。

康熙御筆之寶:天下第一福

天下第一福多重福意

這「福」字,不僅讓受福之人得福頗厚,更令康熙這請「福」送「福」之人受益終生。 縱觀康熙一生政績卓著,一生有子數十,以高壽善終,國富民強,因此民間稱此「福」為「請福聚福、送福得福」,「天下第一福」的名聲也從此不脛而走。

康熙御筆天下第一福的介紹

如今,眾多海外名流紛紛慕名前來求福,以拓印掛軸孝敬長輩,「福」字碑的碑拓也成為贈與海內外貴賓的國禮之一。

相關焦點

  • 康熙御筆——天下第一福
    康熙御筆——天下第一福康熙御筆——天下第一福
  • 康熙皇帝的天下第一「福」
    這個福氣就來自於康熙帝的御筆「天下第一福」之稱的「福」字碑。這個「福」字是康熙御筆親題,並且加蓋有「康熙御筆之寶」印璽,也是傾注了康熙對祖母摯愛的「福」字。 康熙御筆之寶:天下第一福另外,此「福」與民間稱作「衣祿全、一口田」的福字截然不同,其間包括了數個漢字。
  • 牛年撿漏 | 揭秘康熙御筆「福」,何為天下第一?
    尤其是福字中所蘊含的吉祥祝福,福星高照等美好寓意,使得國人對這個字酷愛有加,甚至衍生出一種「福文化」。而在古往今來無窮無盡的「福」字書寫裡,能被封為「天下第一福」之稱的,只有康熙御筆。那麼,此「福」與其他各路「福」不同在哪?是因為有帝王光輝加持還是本身高明所致?同時,這個「福」字背後,又折射出一段怎樣的王朝歷史和家國往事?
  • 天下第一福 招「福」秘辛
    康熙帝御筆「福」,正上方有印璽「康熙御筆之寶」加持。【中國新年】天下第一福 招「福」秘辛  一元復始,春貼招福喜年來!新年元旦新桃換舊符,最常見的單字鬥方春貼是哪個字呢?摘冠的當屬「福」字。這福字中還有個「天下第一福」,得到天下人青睞,從中國傳到世界各地,那就是清朝康熙皇帝的御筆和玉璽加持的「福」字。康熙帝為何寫「福」字?
  • 這才是天下第一「福」!
    康熙御筆天下第一「福」字北京人常說:「到故宮要沾沾王氣,到長城要沾沾霸氣,到恭王府就一定要沾沾福氣!」恭王府的福氣就來源於康熙御筆親題、加蓋有「康熙御筆之寶」印璽、有著「天下第一福」之稱的福字碑。「無為」二字書於故宮交泰殿懸掛的匾額上,上面未加蓋「康熙御筆之寶」的印璽,而「福」字上卻有「康熙御筆之寶」印璽加頂,由此更可見那御璽加頂之「福」的珍稀。
  • 康熙御筆「天下第一福」是為誰寫的?有何寓意?
    ,特於乾清宮升座,舉行極為隆重的御筆揮毫大典,一氣呵成了這幅 「福」字,並加蓋了「康熙御筆之寶」印璽。康熙御筆的整個福字傾注了對祖母的摯愛,事後康熙幾番重提御筆,卻再也寫不出其中的神韻,可謂「福」字之奇,所以民間盛傳此福為「天賜鴻福」、「天下第一福」。
  • 天下第一福
    福文化生生不息,內涵不斷豐富、擴長,已全面滲透於人們生產、生活、思想等方方面面,超越了民族、宗教、社會、地域、時空等範疇,可謂是包羅萬象。寫福文化,是基於以福字為載體,寫福、說福、送福、傳遞吉祥、傳播文化;所建立起來的中國特有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體系。愛新覺羅皇室家族的寫福文化,因源於其特殊的歷史地位與貴族血統的特質,而賦予了至高的吉祥與圓滿的內涵。
  • 御筆書「福」過春節
    從康熙朝開始,每年的臘月初一日,皇帝都要在內廷親筆書寫「福」字,冀望著新歲福來有道、福氣興旺,即所謂的開筆書福。皇帝所寫的第一個「福」字,就懸掛在乾清宮正殿,其餘張貼在宮廷內苑各處,以及頒賜給后妃近侍、貴族寵臣、內廷翰林一干人等。臘月二十日後,開始頒賜在京城的王公大臣,王公大臣等自然會以得到御賜「福」字為光宗耀祖之事。
  • 2021年,說「福」、祝福,送大家「天下第一福」福氣滿滿,五福臨門
    它距今已有300多年歷史,為康熙御筆,作「請福續壽」之用,一直是大清國寶,珍藏於紫禁城內。據傳乾隆時期,此碑神秘失蹤,被和珅偷去。乾隆皇帝一生最為嘆服的人就是祖父康熙。因此,乾隆對「康熙御福」的失蹤始終無法釋懷。可是,當嘉慶即位後,向乾隆詢問「康熙御福」之事時,乾隆沉默良久後只說了八個字:「布衣之相,福澤萬民」。
  • 康熙親手寫的福字有何特別?為何被稱為天下第一福?現藏在恭王府
    現在朋友們去北京的恭王府景區,依舊可以看到這個「福」字,這個字如今藏在恭王府後花園的假山之中,號稱天下第一福。為什麼有如此大的名氣呢?原來這個福字是康熙皇帝親手所寫,而且十分特別,所以才會彌足珍貴。那麼為何又跑到恭王府的假山之下呢?這就跟和珅有關係了。
  • 他寫的福為什麼被世人稱為天下第一福?仔細看就會發現其中玄機
    在歷史上有一個的福字,被稱為中國第一福字,而寫下這個福字的人就是康熙皇帝。這個天下第一福是有著歷史來源的,當時康熙皇帝的祖母也就是順治的母親,皇太極的妻子孝莊太皇太后突然在冬天患有重病,而且久久都不見身體好轉,這使得一向孝順的康熙十分心急。
  • 1個福筒,6種禮物,集萬般美好佑你福氣滿滿!
    來自宮裡的好禮~~ 集萬般美好,佑你福氣滿滿 《宮匠黃金·皇家福筒》新年禮盒 ▼ 內含心經平安掛件*1、乾隆御筆春聯*3、康熙御筆福字*2、宮廷將軍門神
  • 見者得福
    佛陀曾對阿難說:「世間有三種器物應受禮拜——佛骨舍利,佛像和菩提樹。禮拜菩提樹吧,這和禮拜如來功德一樣大,因為它幫助我圓證佛果。千年一見的菩提花,見者一生得福。如果您覺得美,就轉發給您在乎的人吧!
  • 萬裡長城中國福——新時代大國文化的傳承與綻放
    康熙皇帝哈哈一陣大笑,心中那點疙瘩也消失了,並稱此處能及時化解口渴之急,此乃有福之地;後來,坊間便有了「青龍福地倒吸水」的傳說。如今,泉已不見,地仍在此,並建起了中國長城博物館等文化建築;觀同作為聖祖康熙帝「天下第一福」愛新覺羅皇家寫福文化第十一代傳承人,所創作的「中國福」石刻便位於此「有福之地」是三百年愛新覺羅皇室家族寫福文化的傳承與發揚光大,可謂是:福上加福、福地之福。
  • 厚道得福!
    《莊子·徐無鬼》:「以賢臨人,未有得人者也;以賢下人,未有不得人者也。」意思是凡是憑著自己有賢能而去駕馭別人的,是不能得到別人真心敬服的;自己有賢能而能謙恭待人,沒有不得人心的。 厚道之人是能以賢下人的,才高而不自詡,位高而不自傲。才高是件大好事,但如果自詡自誇,就會自損其才,自傷其能;位高是件大好事,但如果自驕自傲。
  • 康熙通寶「滿漢福」中不可錯過的好版別
    康熙通寶是清錢收藏的熱門品類,無論是康熙羅漢錢,手類錢、版別錢還是五帝錢、十帝錢等等,都深受泉友喜愛,中國的文化裡,「福」字的美好是千古不變的,所以說康熙滿漢福的收藏也是一直穩步上升,今天我們聊聊康熙滿漢福的版別與收藏大福中福與小福
  • 京港地鐵攜手故宮宮廷文化推出新年福筒及鼠票,福從天降送吉祥
    據史料記載,清代自康熙以後,每年入冬,皇帝都要親自書寫「福」字頒賜王公大臣,意為天賜福祿。比如,雍正帝即位後,把「書福頒賜」著為成例,他在位13年,每年臘月底都要開筆書「福」;乾隆二年起,乾隆皇帝選定臘月初一為書「福」吉日,用「賜福蒼生筆」書寫第一個「福」字。年貨作為春節特殊的節日符號,有重要的文化價值。
  • 新年到,快來禮拜八大菩薩,見者得福!
    2. 普賢菩薩,是行、願弘深的典範。據《觀無量壽經》載,此菩薩以獨特的智慧之光遍照世界一切眾生,使他們解脫血光刀兵之災,得無上之力,因此號為「大勢至」。金剛手菩薩是諸佛菩薩力量的總集。按照顯宗的觀點,金剛手菩薩是大勢至菩薩的忿怒相;按照密宗觀點,金剛手菩薩是密法的結集者,十方三世諸佛加持他成為堅固不壞之金剛,他是諸佛無壞之金剛本體。不管你學顯宗還是密宗,在遇到違緣時,若能祈禱金剛手菩薩,便能使所有的違緣消於法界。
  • 順治錢裡有個滿漢福
    《清(皇)朝通志.食貨略九》記載:「(順治)六年開浙江、福建、山東各省鑄局。」從錢幣實物看:福建局「光背錢」(順治6-8年鑄)、背「上福」(順治8-10年鑄)、背「福一釐」錢(順治10-13年鑄)都大量存在,但唯獨在「滿漢福」這裡斷了篇。但是,史料對順治滿漢福確有著非常詳實的記載,如:《清朝通志.食貨略九》載:「(順治)十七年,復開各省鼓鑄局,定錢幕鑄地名,兼用滿漢字…福建鑄福字…「。
  • 博山民居影壁牆上的「福」 徐傳國 圖/文
    「福」字在最早的象形甲骨文裡是會意字,那時人們認為「福」是上天賜給的,於是,兩手捧酒罈把酒澆在祭臺上,感謝上天賜「福」。先秦時期,「福」指祭祀用的供品,《周禮·天官·膳夫》中有「凡祭祀之致福者」語,這裡的「福」指的是「胙」,是祭祀之後眾人分享的一種肉。「福」乃吉祥之首,求福、納福、惜福、祝福是各種文化現象的概括和代表。《禮記·祭統》有曰:「福者,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