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部臺灣金馬導演短片,帶你走進新浪潮後的臺灣與我的五百日與夜 周五·天台放映會

2021-03-02 807創新空間


1月20號(周五)

19:30—21:30

天台實驗室X道場放映室

光影中的臺灣,是否符合你的想像?

🎬🎬

一說到臺灣電影,你腦海裡會冒出哪些標籤?

小清新?愛情片?文藝片?

從臺灣新浪潮1982年漫遊到今日

經歷四代臺灣電影人的幕後創作

你的期待是怎樣的呢?

一說到臺灣,你又有怎樣的印象?

兩岸之間的很多誤解甚至隔閡,其實源於雙方對彼此都不了解。

當初我就是好奇臺灣真實的模樣,才背上行囊求學的。

希望從臺灣影展的角度切入,與你聊一聊我在臺灣的500個日與夜的所見所聞所感。

」是誰?


-分享者-

一位獨自在臺灣求學的妹子,熱愛臺灣電影和indie樂團,喜歡去各種影展,偶爾碼碼字寫文章和參與電影拍攝。

2016年5月加入東海大學微電影社,2016年9月開始擔任公關一職,召集光影聖誕(我們主辦的影展)之「我們這樣拍電影」蕭菊貞導演分享會,在第十屆臺灣國際紀錄片影展 TIDF 上擔任翻譯志願者,成為大度山電影與小說創作營的培訓隊員,曾參加第十屆南方影展、福爾摩沙電影櫥窗電影節、2015 2016 臺灣國際女性影展等。

她說,她想

與你聊聊,你眼中的臺灣

與你談談,我在臺灣的生活

以及我眼中的,臺灣的模樣

這次,她帶來了什麼?

《10+10》

意謂二十位導演拍攝出的片長一百分鐘的電影


由臺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發起的電影聯合創作計劃,共匯聚二十位臺灣電影導演,每人分別拍攝五分鐘短片,以「臺灣特有」為中心題旨。

為2011年金馬國際影展開幕片,併入圍2012年第62屆柏林影展「電影大觀」單元,於2011年12月16日上映。

歐陽從20部短片中精選出6部,與我們分享

《謝神》

《有家小店叫永久》

《諸神的黃昏》

《256巷14號5樓之1》

《登場》

《黃金之弦》

-信仰-

求神拜佛求只心想事成


《謝神》

The Ritual

導演:王童

兩兄弟抬著發電機和大包小包走在山路上,和神明一起觀看這齣超級大戲,這是屬於臺灣的純樸人情,結尾令人莞爾一笑,因為這就是臺灣人對神祇的虔誠信仰,單純且一心一意。

-懷舊-

巷口雜貨店,藏滿舊回憶


《有家小店叫永久》

A Grocery Called Forever

導演:吳念真

地點在嘉義過溝,電影充滿濃濃懷舊氛圍,令人想起那些已經悄悄消失蹤影的柑仔店。或許商品長滿灰塵的雜貨店將凋零,但是人情味永遠是便利商店無法替代的。

-救贖-

沉重的獄中自白


《諸神的黃昏》

The Dusk of the Gods

導演:張艾嘉

改編自呂政達同名散文,大量的自述口白,講的並不是犯人最後的懺悔,反而是以教誨師寫給被害者家屬的信作為主要敘述內容。導演的鏡頭語言十分溫柔,讓最後迎接年輕有罪靈魂的消逝,有了些許療愈的結尾。

-日常-

忙碌的日常風景,也是幸福


《256巷14號5樓之1》

LANE 256

導演:陳駿霖

如果喜歡【一頁臺北】的觀眾應該也會喜歡這部作品,原來新婚夫妻對未來的不安,就是為再多小事都還不如且戰且走,相當可愛的一部作品。

-夢想成真的瞬間-

臺灣史詩巨片誕生的瞬間


《登場》

Debut

導演:魏德聖

臺灣耗資最巨的國片《賽德克.巴萊》在威尼斯影展引起全球矚目,魏德聖導演選擇以紀錄的方式拍攝林慶臺上臺前的模樣,不可否認的是,導演對作品的誠懇和真摯同樣也在這部作品中嶄露無遺,當觀眾看著林慶臺娓娓道來自己的心路歷程,帶著族人的期望,從神職人員轉變為威尼斯紅地毯上的明星,這正是令人感動的臺灣之光誕生的瞬間。

-傳承-

每個被傳承的,最是珍貴


《黃金之弦》

La Belle Epoque

導演:侯孝賢

梅芳和舒淇飾演一對母女,看著媽媽拿出世代相承的傳家寶,講述著家族長久以來的人情義理,那些不光是歷史的累積,也是情感的累積,一代又一代傳承下來後,構築成了厚實且珍貴的情感。

活動內容

《10+10》放映會及生活分享會

活動流程

電影播放 30min

分享環節 45min

QA互動  45min

活動時間

2017年1月20日(周五)

19:30—21:30

活動地點

807圖書館·豆豆分館

天台實驗室

(海珠區新港西路怡樂路七巷6號三樓)

人數限制

20人

活動費用

20元/人

(用於活動籌備成本)

到場觀影后提交觀後感即可申請

10!元!現!金!返!還!

報名方式

點擊閱讀原文

或者戳二維碼報名


諮詢方式

1.關注公眾號後進行在後臺留言

2.發送郵件到weixin@rooflab.xyz活動

交通指引

地鐵八號線中大站B出口右轉

再右轉經過怡樂路南站公交車站

往「是不是咖啡館」旁的小巷內直走

(註:小巷口處有「川渝飯店」的招牌)

即可到達

(海珠區新港西路怡樂路七巷6號)

怡樂路七巷巷口


(沿著川渝飯店走進去)

門口實景圖


院子門口



天台實驗室

圖文丨歐陽 豆瓣

編輯丨永杏


「807圖書館」

聚焦人文體驗與思想交流

倡導知識共享與公共參與



 周五齊齊去看片🎬 

看什麼看,快點擊「閱讀原文」報名吧~

相關焦點

  • 金馬導演張毅病逝,曾被譽為臺灣新浪潮推手
    據臺媒報導,臺灣導演張毅於今日(11月1日)病逝,享年69歲。據悉,他在1985年以《我這樣過了一生》榮獲金馬獎、亞太影展最佳導演,近30年來與金馬影后老婆楊惠姍共同創辦「琉璃工房」,作品享譽國際,可惜這兩年飽受先天免疫功能及腎的諸多問題困擾,日前又因心臟手術後輸血感染,在加護病房搶救多日無效,如今他瀟灑告別人間,令各界相當惋惜。
  • 《少年不戴花》+《神算》+《野潮》,三部近十年臺灣傑出短片將在北京放映
    2012年執導短片《黑魚》,該片獲上海國際電影節國際學生短片評展最佳導演獎、金考拉國際華語電影節微電影單元最佳導演獎等殊榮。2014年執導短片《半島孤兒》及《有的人》,其中《有的人》獲第12屆中國獨立影像展華誼創新特別獎。2017年執導網劇《你好,舊時光》。目前正進行籌備第一部電影長片《我要我們在一起》。
  • 楊冪帶紅趙又廷阮經天,被稱臺灣男演員福星,這新片她會帶紅誰
    《大佛普拉斯》的肚財,也是喜歡夾娃娃的GQ把自己唯一的一個年度新銳導演榮耀,頒發給一位作品壓根就沒在中國大陸上映的導演,也是別具某格,卻又實至名歸了(但是阿堯沒去上海那個熱鬧的頒獎之夜)事實上,GQ今年的年度人物的電影類獎項,有點預判今年金馬獎提名的意思了你看啊,年度導演賈科長,正是人生順意之時,11年前他因為自家弱小的
  • 【本周重磅影展】臺灣新浪潮旗手、著名導演、編劇吳念真作品放映及見面活動
  • 新人不新,還很斜槓——細說金馬56提名之最佳新演員&新導演
    範少勳在今年有兩部爆款,一部是讓他入圍金馬的大電影《下半場》,一部是剛剛播出的新劇《通靈少女2》,該劇第一部播出的時候取得了超高的收視成績和極好的口碑,男主角蔡凡熙也爆紅,不過他的角色在第一部中已經去世,第二部的新男主就換成了範少勳
  • 隨講金馬57提名:臺灣電影圈,才是真的電影圈
    今年金馬影展的經典重現單元,將放映1976年一部非常奇特的臺灣電影《關公大戰外星人》(Gwan Gung Vs Aliens Remaster, 1976)。這部電影經過香港導演彭浩翔的斡旋,在拿到版權後,經過數字修復,將在今年金馬影展進行修復版世界首映。
  • 頒獎季,回溯在臺灣戲院「瘋狂輸入」的記憶
    李安:在手機上看無可厚非,甚至可以兩者並行,你在手機上看完後覺得值得買票去體驗一次也可以。但有時候會發現,明明都看的同一部片,不同的觀影方式帶來的衝擊力卻大相逕庭。正片結束後,大家都沒有起身,直到片尾字幕快要結束才陸續有人離開。前面一排的大叔一臉藏不住的笑意,仿佛張亞東附體,半天憋出句:「特別好!」除了定期上線的院線電影,每年11-12月還有臺北金馬影展。金馬影展官網會統一開放售票窗口,入圍的部分影片會在指定影院放映。
  • 【上影節送票】這部超燒腦臺灣電影能在SIFF放映,講真我是有點小震驚的!
    +放映會門票(以下簡稱《目擊者》)本次見面+放映會,《目擊者》的製片人唐在揚、入圍本次亞新獎最佳導演的程偉豪、入圍本次亞新獎最佳攝影的陳騏文、臺灣影壇目前人氣正旺的「尖叫女王」許瑋甯,將在放映前與觀眾交流
  • 一個傻問題:金馬主席李安的兒子如果入圍金馬影帝,他應該迴避麼?【臺片一周】
    你看啊,年度導演賈科長,正是人生順意之時,11年前他因為自家弱小的《三峽好人》遭遇《滿城盡帶黃金甲》霸凌的不公還出來發聲,11年後,《江湖兒女》早就有了和《影》同場卻是不用去爭的底氣廖凡今年可能攜兩部大片馳騁金馬,另一部是《邪不壓正》。不過,《江湖兒女》幫他拿到最佳男主角提名的勝算,總歸要高許多
  • 日本東京電影節、香港電影節、臺灣金馬創投活動最新報導
    電影《返校》去年勇奪金馬獎五項大獎,由公共電視出品,蘇奕瑄、莊翔安與劉易三位新銳導演共同執導的《返校》劇集,延伸展開全新劇情,描述翠華中學女學生方芮欣墜樓身亡,直到30年後,一名轉學生意外闖入禁地,遇見被封印的鬼魂,當她揭開當年悲劇真相,塵封已久的記憶與恐懼也將捲土重來。金馬影展將在大銀幕搶先放映兩集,讓觀眾先睹為快。
  • 徵片中 | 臺北金馬影展
    報名影片類型不限,劇情、記錄、實驗、動畫皆可報名,短片限為臺灣導演,或在臺灣拍攝的電影2. 長片為60分鐘以上,短片為60分鐘以下3. 報名影片需在2016年1月之後完成方可報名4. 報名影片需為臺灣首映5. 影片需以原音版本放映,並有繁體中文及英文字幕6. 參展影片放映格式需為DCP或35mm7.
  • 金馬55,《在地球最後的夜晚》捧著《你的臉》【臺片一周】
    55開幕片:《地球最後的夜晚》金馬55閉幕片:《你的臉》FIRST閉幕,期待金馬!果然這個周一金馬就傳來大消息——今年金馬獎開幕片確定為畢贛導演的《地球最後的夜晚》,閉幕片則是蔡明亮導演的《你的臉》畢贛2015年以首部長片《路邊野餐》贏得金馬獎最佳新導演、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
  • 在金馬丨是夜,兩個迷妹潛入了金馬電影學院……的結業典禮
    23號晚上,我和小夥伴陳卡卡,奔著去膜拜金馬學院導師們(侯孝賢、廖慶松、趙德胤等)來到金馬學院的短片展映及結業典禮,還有一個奈派克頒獎典禮
  • 金馬近距離(三)我想在西門町開間電影院
    在新光電影院樓下,我們碰見了應亮導演,今年他的新作《九月二十八日·晴》入圍了金馬獎最佳劇情短片。應亮 程青松至此,我們開始分頭行動,手冊君上樓觀看了洪尚秀的新片《戀你非你》(大陸譯名《你自己與我的所有》),主編與應亮導演則前往300米外的in89豪華數位影院觀看入圍本屆金馬獎的最佳劇情短片,它們分別是:《
  • 釜山電影節臺灣電影一覽,蕭亞軒前男友變電影咖,真有七分像張震
    ,10月27日,《相愛相親》在大陸公映10月12日的開幕電影是韓國女導演申秀媛的新作《琉璃庭院》,主演是文根英、金太勳等今年入圍釜山競賽單元「新浪潮」的十部電影中,有多達四部華語電影,其中唯一一部臺灣地區電影,是80後新銳導演曾英庭的《最後的詩句》該片在釜山是國際首映,即臺灣地區之外的首次放映
  • 金馬影展DAY6:胡波媽媽說,願《大象》永留你們心裡
    很巧呢,2000年王力宏剛出道時參加的第一部電影演出,就是出現在哥哥張國榮導演的短片《煙飛煙滅》中當年只有24歲的王力宏,有幸和哥哥同框演出(這確定不是李治廷啦,當時李治廷才13歲)為什麼會有臺灣著名女演員溫貞菱和柏林最佳短片得主曾威量?
  • 坐標長沙和廈門,為這周末兩個臺灣導演親臨的放映活動打CALL
    它可能又真是一個現象因為,這個周末(1月20日至21日),長沙和廈門,將有2017年臺灣地區重磅電影進行放映,以及映後主創交流1尊大佛、1間工廠、8個不同背景的小人物一同刻畫出最荒謬的甘味人生…《大佛普拉斯》是紀錄片導演黃信堯的第一部劇情長片,在他的紀錄片《沉沒之島》獲得臺北電影百萬首獎之前,黃信堯就一直在關注臺灣社會的底層生態,也曾投入多項社會運動,在拍攝了多年的紀錄片之後,終於從短片《大佛》開始進入劇情電影的世界。
  • 資訊丨淺扒金馬:臺灣新電影領航人再聚首
    對此,評審們的理由是「侯孝賢多年來熱心於電影事務,更是《刺客聶隱娘》這部重要作品的靈魂,他傑出的成就與不妥協的毅力,不僅把臺灣電影帶回到國際舞臺,更為創作立下標竿,這不是錦上添花,而是對他的致敬。」名單中雖有獲得兩次金馬影帝的郭富城、上海電影節影帝鄧超以及90後非典型小鮮肉董子健這幾個競爭者,但最值得關注的是從導演轉行做演員的馮小剛。距離他上一次在《我是你爸爸》中飾演男主角已有十年之久,此次因出演《老炮兒》中的六爺一角而獲最佳男主角提名,可謂是影帝之爭中的一匹強勁黑馬。
  • 劉若英出道名作《少女小漁》修復版,即將在臺灣上映【臺片一周】
    這個很簡單每年6月到7月,去臺北電影節,前些年臺片裡代表性的《大佛普拉斯》《誰先愛上他的》等等,都是在臺北電影節獲得好評並獲獎,之後才成為現象級電影的然後,加上每年11月的金馬影展和4月金馬奇幻影展,基本上,全年的臺片大格局,都被你一手掌握臺北電影節的LOGO是一隻蝴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