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個月,大陸獨立放映活動中的臺灣電影「突然」多了起來
從FIRST影展「主動放映」2017秋冬巡展的《野潮》、《異域》、《這不算什麼》,到深圳「南方以南」當代青年實踐影展的「當代敘事」單元之《邊界》、《蚊子報特寫》、《厝哪山芭邊》等,再到北京林象×詞語放映 | Week2@2018放映的《川流之島》和《醉生夢死》
部分電影的主創,還親自到場和觀眾交流
這是一個現象嗎?我們覺得是巧合耶
但這是巧合嗎?它可能又真是一個現象
因為,這個周末(1月20日至21日),長沙和廈門,將有2017年臺灣地區重磅電影進行放映,以及映後主創交流
《橘子皮的溫度》&《雞蛋和石頭》
[1.20] 14:30-17:30
【放映時間】
1月20日
下午14:30-17:30
《橘子皮的溫度》25min
《雞蛋和石頭》101min
映後交流:黃驥導演、大塚龍治導演、主演姚紅貴
放映地點:
夸克倉庫:長沙市雨花區勞動東路139號「新世界·創邸」一層
活動費用:
50元/人
(僅用作覆蓋放映相關支出)
【報名二維碼】
《春風吹過城市廣場》
[1.20] 19:00-21:00
【放映時間】
1月20日
晚19:00-21:00
《春風吹過城市廣場》118min
映後交流:陳橙導演
放映地點:
夸克倉庫:長沙市雨花區勞動東路139號「新世界·創邸」一層
活動費用:
50元/人
(僅用作覆蓋放映相關支出)
【報名二維碼】
《臺北抽搐》
[1.21] 14:30-17:30
【放映時間】
1月21日
下午14:30-17:30
《臺北抽搐》68min
映後交流:林婉玉導演
放映地點:
夸克倉庫:長沙市雨花區勞動東路139號「新世界·創邸」一層
活動費用:
50元/人
(僅用作覆蓋放映相關支出)
【報名二維碼】
《日常對話》
[1.21] 19:00-21:00
【放映時間】
1月21日
晚18:30-21:00
《日常對話》88min
映後交流:黃惠偵導演、黃驥導演、林婉玉導演
放映地點:
夸克倉庫:長沙市雨花區勞動東路139號「新世界·創邸」一層
活動費用:
50元/人
(僅用作覆蓋放映相關支出)
【報名二維碼】
恰好主辦方邀來黃驥導演回家鄉再度放映《雞蛋和石頭》與《橘子皮的溫度》,又正好遇見85後鮮浪潮導演,長沙妹子陳橙的長片《春風吹過城市廣場》剛剛完片,於是便再邀陳橙導演。加上來自臺灣的黃惠偵和林婉玉,便形成了「海峽兩岸女性導演作品聯合展映」。
廈門 |《大佛普拉斯》作品分享會
本次分享會是廈門的雙棲電影沙龍的第十一期活動,由雙棲放映計劃和廈門最具藝術氛圍的首星影城聯合主辦,邀請第54屆臺北金馬獎最佳新導演得主黃信堯到場交流並分享作品《大佛普拉斯》。
時間:2018年1月21日 星期天 16:00
地點:首星影城
地址:廈門市湖裡區華昌路132號
聯發華美空間A2號樓
票價:55元
流程:16:00-17:40 作品分享
17:40-18:30 導演到場交流
嘉賓:黃信堯 《大佛普拉斯》導演
主辦:雙棲放映計劃
首星影城
報名:添加木西君為好友報名參加活動
添加時請備註「 大 佛 」
說明:活動當天請提前30分鐘到場取票
本活動為非商業性質的電影交流
票價用以支付包括
導演往返成本、作品授權、
場地租金、物料製作等費用
在佛像工廠擔任夜間警衛的菜埔(莊益增飾),每天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深夜幫董事長啟文開大門,他撿破爛的換帖兄弟肚財(陳竹昇飾)平時沒事就會來這裡看電視卡唬爛。那天凌晨雨很大,肚財帶著快要過期的咖喱飯來找菜埔,偏偏電視又壞掉,肚財聽人家說有錢人的世界都是彩色的,於是慫恿菜埔拿出董事長的行車紀錄器看看有沒有養眼的東西。
但兩人也從一個單純享受情色廣播劇的小確幸夜晚,莫名捲入一個政商勾結、情慾橫流、驚天動地的超完美謀殺計畫。1尊大佛、1間工廠、8個不同背景的小人物一同刻畫出最荒謬的甘味人生…
《大佛普拉斯》是紀錄片導演黃信堯的第一部劇情長片,在他的紀錄片《沉沒之島》獲得臺北電影百萬首獎之前,黃信堯就一直在關注臺灣社會的底層生態,也曾投入多項社會運動,在拍攝了多年的紀錄片之後,終於從短片《大佛》開始進入劇情電影的世界。《大佛普拉斯》藉由電影中的看似莊嚴的大佛,卻不知暗藏了什麼玄機,用大佛代表一個根植在臺灣人心中的權威,黃信堯希望觀眾藉此反思不可挑戰的權威之下更值得深思的真實面貌。
短片《大佛》諸多波折
遇到《一路順風》導演鍾孟宏開始一路順風
黃信堯擅長從身邊朋友甚至俯拾皆是的街頭故事取材,以及從社會事件中探究其背後動機,這些素材成為《大佛》和《大佛普拉斯》的故事結構。但是短片《大佛》卻歷經曲折,包括當初投政府補助金未果,最後才獲得「高雄拍」電影補助費用,讓《大佛》得以問世。
接踵而來的貴人就是《一路順風》導演鍾孟宏。當年《大佛》入圍金馬獎後,擔任評審的鐘孟宏因為相當欣賞黃信堯的才華,兩人見面一拍即合,也奠定了《大佛普拉斯》誕生機緣,鍾孟宏不僅將首次大銀幕監製處女作留給黃信堯,同時更為《大佛普拉斯》掌鏡,讓黃信堯吃了一顆定心丸。
在《大佛普拉斯》中除了兩位主要演員莊益增(導演作品《無米樂》)和陳竹昇(《主要作品《健忘村》),他們完美詮釋劇中人物的草根性以及沒錢沒勢的小人物心聲,同時加上硬底子演員張少懷、陳以文、林美秀、丁國琳、李永豐等人的演出,為《大佛普拉斯》增添充滿諷刺意味的喜感與戲劇性!
在電影中,如果說菜埔、肚財和啟文董事長是導演黃信堯的「表」世界的話,那在短片中從未出現過的釋迦就是導演的「裡」世界。在《大佛普拉斯》中釋迦是一個注重整齊乾淨的流浪漢,幾乎沒有臺詞總是繞著肚財的車子跑,釋迦對黃信堯來說具有相當重要的意涵,因為他可以說是這部電影中唯一的「裡」世界。
而電影中的另外一個主角就是行車記錄器,黃信堯覺得:「行車記錄器很像一個蟲洞,因為它連結兩個異世界,行車記錄器的影像是車外的公共空間,聲音卻是車內的私密空間,但是觀者卻不知道空間內的人在做什麼,形成了有趣的風景。」也成為《大佛普拉斯》劇情起承轉合的重要關鍵。
對於《大佛普拉斯》幾乎全閩南語的方式來呈現,導演做了相當幽默的解釋:「其實我只會兩種語言,就是閩南語和普通話。閩南語就是我的生活語言,所以用閩南語來表現或是撰寫臺詞也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了。」最奇妙的是黃信堯自己在家裡所錄的旁白錄音,卻成為整部電影最具有獨特調性的一面。
最佳改編劇本 黃信堯
最佳新導演 黃信堯
最佳攝影 鍾孟宏
最佳原創配樂 林生祥
最佳原創歌曲 林生祥
臺北電影獎 百萬首獎
臺北電影獎 最佳劇情長片
最佳剪輯獎 賴秀雄
最佳音樂獎 林生祥
最佳美術設計 趙思豪
亞洲電影促進聯盟獎 黃信堯
第3屆迷影精神獎
最高大獎-迷影精神獎
2017【映畫臺灣】推薦臺片
最高得票影片
「沒有人會去懷疑佛像的正當性,只有兩個底層生活的無力者因為百無聊賴偷看了老闆的行車紀錄才發現了這件事。大佛是普渡眾生的象徵,但往往只有受苦難的人才會去疼惜幫助那些比自己還要更苦難的人。大佛也是象徵許多人類社會裡不可挑戰的正當性,但這社會就是大量地運用這些正當性,來為非作歹。當我們深信的一切,如同大佛的不可挑戰,卻發現背後的醜陋與不堪,那我們該如何面對這世界。當大佛都已經不是大佛時,就如同尼採說的;『上帝已死!』」
《大佛普拉斯》雖然是黃信堯自編自導的第一部劇情長片,但是利用兩個小人物看盡所有的人生百態,不管是否獲得領悟,黃信堯認為:「生活裡有很多很可笑的地方,在電影裡會讓人放聲大笑,但我總覺得那些可笑,都是來自生命的可悲。而身為『人』,也就只能直視它,然後轉身默默地繼續生活。如果無能為力,或許這也是一種方式。而這部電影我想講的大概就是這個。」
1973年出生。畢業於國立臺南藝術大學,獲藝術創作碩士學位(MFA) 紀錄片工作者,曾任紀錄片工會第一、二屆常務理事。作品擅長以戲謔的口吻道出青春的夢想與失落,以其幽默的敘事凸顯人生的荒謬意境 。曾以《唬爛三小》獲金穗獎最佳紀錄片 。影像上有其自己特有美學風格,海口影像詩《帶水雲》獲2010年臺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評審團大獎,併入圍多項國際影展,在自己掌機下,於金穗獎上擊敗多部劇情片,獲得最佳攝影。2010年《沉ㄕㄣˇㄇㄟˊ沒之島 》,則拿下2011年臺北電影節百萬首獎及最佳紀錄片等二項大獎。《大佛》為其第一部創作劇情短片,即入圍2105金馬獎最佳創作短片。2015年創作臺灣第一部無敍事、無對話、無旁白、無音樂、無人物紀錄片《雲之國》,全片57分鐘只有55顆鏡頭,用影像敘說一座島嶼的心情。
得知這個消息,其實還是蠻震撼的,畢竟我們心目中2017年最佳華語電影《大佛普拉斯》,它目前還沒有出任何音像製品,更遑論資源了。廈門這次,算是有記載的第一次大陸對外可售票放映(之前為了一個年度電影評選,曾經在大陸為部分業內人士作了內部放映)
以上放映消息,【映畫臺灣】僅友情打CALL,相關具體放映和參與事宜,請聯絡主辦方
來源:【奇遇電影】【集美雙棲青年影展】
(END)
我們終將改變潮水的方向 文藝連萌成員
本期編輯:落山風
聯絡我們,請發送郵件 7715395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