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人我是個近視眼,度數不高,150度左右吧,但這就比較尷尬。
你說戴眼鏡吧,視野也就清晰一點點,帥氣的臉龐被眼鏡擋著,非常影響我的氣質
不戴吧,稍微遠點的東西就看不清。想看清就得湊近點,尤其是碰到開會、培訓啥的,看不清屏幕的內容,就比較藍瘦。
有段時間劍人我戴隱形眼鏡,比框架眼鏡更方便一點,沒戴過眼鏡的人,可能感受不到框架眼鏡的麻煩,我帶你找找感覺:
冬天一進屋子裡面,眼鏡起一層白霧讓你分不清東南西北,你不確定會撞到牆,還是踩到妹子的三寸金蓮;
又或者夏天容易出汗,你得時不時把眼鏡推上去,還得時不時的摘下眼鏡,擦擦鼻梁兩側的汗;
運動的時候也得注意點,動作劇烈一點,眼鏡可能就飛出去了,接下來就該你的錢包受傷了;
還有遊泳的時候、洗臉的時候,都得摘下眼鏡才行;甚至有時因為情感的需要得打個啵,也要摘下眼鏡,不然影響感情升華的速度;
...
能感受到戴眼鏡的麻煩了吧?
但是呢,戴著隱形眼鏡的話,眼睛總感覺有些許的不自在。
什麼感覺呢?
就是套套再薄,那也是隔了一層...
就是我很難描述出來的感覺
剛好得空,看了下近視手術,它其實跟配眼鏡的原理相似,就是通過雕刻角膜、角膜下的基質層或者植入晶體,讓光線重新聚焦到視網膜上,以此來矯正視力。
近視手術大體上分為四種:飛秒、半飛秒、全雷射準分子和晶體植入。
半飛秒/飛秒(1飛秒=千萬億分之一秒)
半飛秒手術是先用飛秒雷射將你的角膜打開,就跟揭開蓋子一樣,然後再用準分子雷射雕刻角膜下的基質組織,然後再蓋上角膜。
效果呢,就是你的基質組織充當了凹透鏡的作用,可以將光線重新聚焦在你的視網膜上了,然後你的視力也就恢復了。
飛秒不需要將你的角膜打開,而是直接雕刻基質組織,完了後在角膜上切一個小口,再將上一步雕刻完多出來的組織拿出來即可。
啊...這...聽著好疼...
飛秒相對於半飛秒,切口小,容易恢復,但因為切割的基質組織多一些,很難二次矯正;半飛秒雖然切割的組織少一些,但是因為打開了角膜,術後如果出現猛烈的外力作用,可能導致角膜移位。
Tprk/Smart全雷射準分子手術
這個就簡單粗暴,直接在角膜上進行雕刻,沒有切口。
但是你想想,角膜給你磨薄了,這可是不可再生資源吶...
最後一種是ICL晶體植入
簡單理解就是把隱形眼鏡放進你的眼睛裡面,不過這個材質可不是隱形眼鏡的材質,手術後反悔了可以拿出來的。做這個手術的人群一般是近視度非常高,雕刻角膜或者基質層風險太高了。比起前面三種手術這個,這個對眼睛的創口更小,但是外部材料植入眼睛裡面了,有可能會出現感染、青光眼、白內障等問題。
劍人我看了半天,還是覺得不論醫院宣稱手術有多麼安全,本院好多醫生也做了,甚至院長都做了,有案底可查等等,還是得仔細考慮自己的實際情況,以及手術指徵能否進行手術。
有人說,手術肯定不會百分百的安全,等醫生都做了近視手術,他才去做。
這樣說就不著調了。
有的醫生可能不適合做手術,比如正常人的角膜厚度在530μm~550μm,而有的醫生角膜更薄一些,手術後的風險就會指數級增高。又或者有的醫生本身有眼睛疾病,比如黃斑等,也是不推薦做手術的。再說有的醫生信仰「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做也是人家的合法權利圖片
最後呢,劍人想說:手術肯定存在風險,但如果近視的問題非常困擾你的生活,而手術的風險是自身可以承擔的,那就可以考慮選擇一種適合自己的手術,畢竟,手術失敗的案例一直都有,但更多是手術成功、卸去眼鏡負擔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