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萊塢電影似乎從來不缺各種美女與野獸之間的故事,如今《水形物語》的導演又塑造了一個新的物種--魚獸與自身有生理缺陷的清潔工之間的愛情故事,我們沉浸在導演為我們營造的浪漫唯美的童話氛圍之中時,但不得不說這部電影的故事、邏輯存在的問題,確實如片名一樣有些「水」。
▊ 故事梗概
1963年,美國冷戰時期,伊莉莎是一位聾啞人士,透過手語與外界溝通,她在一個政府機構擔任清潔工,意外和同事澤爾達一起發現一個最高機密的實驗,一個長得像披著鱗皮、生活在水中的爬蟲類奇異生物The AssetSt,可在空氣中存活一陣子,在南美洲荒野區被抓到以後,被關在一個巨大的水缸裡面。由於無法忍受實驗室對怪獸的折磨,伊莉莎開始偷偷拜訪這位怪獸,既然兩人發展出感情,伊莉莎教他手語,兩個寂寞靈魂找到彼此,伊莉莎決定幫他逃出實驗室。
▊ 獲獎情況
第74屆威尼斯電影節 (2017)主競賽單元金獅獎 吉爾莫·德爾·託羅
第90屆奧斯卡金像獎 (2018)最佳影片 J·邁爾斯·戴爾 / 吉爾莫·德爾·託羅
最佳導演 吉爾莫·德爾·託羅
最佳女主角(提名) 莎莉·霍金斯
最佳男配角(提名) 理察·詹金斯
最佳女配角(提名) 奧克塔維亞·斯賓瑟
最佳原創劇本(提名) 瓦內莎·泰勒 / 吉爾莫·德爾·託羅
最佳攝影(提名) 達恩·勞斯特森
最佳剪輯(提名) 西德尼·沃爾因斯基
最佳混音(提名) 克裡斯蒂安·T·庫克 / 葛倫·加爾 / 布拉德·佐恩
最佳音效剪輯(提名) 內森·羅比塔耶 / 納爾遜·費雷拉
最佳藝術指導 保羅·D·奧斯特伯裡 / 謝恩·維奧 / 傑弗裡·A·梅爾文
最佳服裝設計(提名) 路易斯·塞凱拉
最佳原創配樂 亞歷山大·德斯普拉
▼
▊ 辣評
首先先來說一下通篇所講述的愛情,導演在接受採訪時就曾表示:他想要創造的是一種新型的美女與野獸的關係;但是美女不需要那麼完美,野獸也不需要化成人的形狀才能得到真愛。導演想要表現一種真正的跨種族戀情,但是從影片中我們可以看到魚獸並不能準確的接受和理解埃莉莎所傳達的感情,而埃莉莎更像是一種自我滿足和治癒。
影片最後的結局走向我們也僅僅是從敘述者的角度得知,而敘述者所講述的也並不是一種客觀現實,而是主觀上對於魚獸和埃莉莎愛情的希冀。因此,這種愛情很有可能極難與觀眾產生共鳴,使觀眾去理解,部分觀眾並不會為此買帳。這種不同人產生的思維上的差異,是說影片「水」的一個方面。
電影故事的情節沒有什麼跌宕起伏的處理,情緒點也並有特別激烈的突出表現,基本上就是一個新的人物的出現就能夠明白他出現的目的和關係,一個場景的鋪墊大概也能夠猜出接下來將要發生什麼,愛情故事難免墮入俗套,尤其是在好萊塢電影這種美女與野獸的愛情故事形式更是泛濫成堆,比如必然有幾個惡勢力群體中出現一個擁有正能量,還算有些地位的人物(如霍夫斯泰特博士),然後站出來幫助主人公解救受害的另一主人公;比如電影最後一定有一個名場景的吻戲,吻出世紀經典,顯現這段愛情故事的偉大。因此,要從一眾同一題材電影中脫穎而出,意想不到的故事情節設計,才會體現電影的特別之處。
不得不提出來說一下的是,電影中的一些邏輯處理真的是它的軟肋。魚獸最後被趕來的理察被槍擊中了心臟又奇蹟般自愈了,我就想問既然魚獸有這麼強大的能力,那為什麼之前會被理察弄得遍體鱗傷?這又怎麼去理解?還有理察被魚獸弄掉的手指後來給他勉強接上了但逐漸發黑髮臭壞死,以致於最後他自己殘忍的把手指又掰下來是個什麼意思?包括霍夫斯泰特博士明明已經猜到自己可能要被暗殺了為什麼還要冒死前去對暗號,而且偏偏沒有徹底將他槍殺,而是被後來剛巧趕到的理察救下來殘忍的逼問出魚獸的下落,這一情節不會有點特意為之後去逮捕魚獸的情節設計而設計嗎?最後魚獸又活過來之後,理察感嘆了一句「你真的是神」,雖然導演在此之前曾在影片中多次鋪墊將魚獸神化這一概念,但是最後通過魚獸死而復活這一方式的處理,將他硬掰扯成「神話」,除了劇情的英雄主義有些狗血俗套外,也沒有很強的代入感,讓觀眾能夠將心比心去感受。
如果單純嚮往想要邂逅一場不需要經過大腦思考的浪漫唯美的童話愛情的話,《水形物語》真的可以絕對可以稱得上一場視覺和聽覺的盛宴。但是對於愛情本身來說,兩個人的愛情是需要互動共通,並且得到相互滿足的。童話畢竟是童話,美女與野獸的愛情也是讓我們感嘆心嚮往之,到頭來還不是哀嘆一聲走進現實生活的柴米油鹽之中。
-END-
文 | 吃酒鹹魚
編輯 | 茹果
版權歸吃酒鹹魚所有,辣評社整理髮布,轉載請聯繫辣評社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