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部規秀,生於日本青森縣。1907年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第十九期。畢業後加入日本陸軍,歷任步兵第三十二聯隊附、第八師團副官、第十八師團參謀、仙臺陸軍教導學校學生隊長。1937年8月,升任關東軍第1師團步兵第1旅團旅團長,駐屯黑龍江省孫吳地區,並晉升為陸軍少將。1939年晉升為陸軍中將。阿部規秀被稱為是擅長運用「新戰術」的「俊才」和「山地戰」專家,有「名將之花」的稱號。
眾所周知, 阿部規秀被擊斃在中國太行山。那麼,擊斃他的人是誰?這個人用的什麼武器?過程是怎麼樣的?擊斃他的人得到了什麼獎勵?
擊斃阿部規秀的人名叫李二喜。李二喜(1921—2010年3月26日),抗日英雄,生於山西省靈丘縣上寨鎮祁莊村一戶貧寒人家,自幼父母雙亡,以給地主放牛為生。抗日戰爭爆發後,李二喜參加八路軍,在平型關戰役中,李二喜隨獨立團參加驛馬嶺阻擊戰,繳獲了日軍山炮、迫擊炮數門,獨立團著手組建炮兵連,首長派他當炮兵,從此,二喜帶著好奇和興奮,開始了富有傳奇色彩的炮兵生涯;李二喜跟隨排長練眼力,練測距,找手感,成為一名主攻小炮手。1939年11月7日,他用四發迫擊炮彈在太行山黃土嶺戰鬥中擊斃侵華日軍「名將」阿部規秀,震驚日本,沉重地打擊了日軍的侵華氣焰。
李二喜擊斃阿部規秀的過程是這樣的:1939年11月3日,中共晉察冀軍區第一軍分區部隊在河北雁宿崖圍殲日軍500餘人,日軍僅餘大隊長村憲吉大佐少數人逃生。狂妄不可一世的日軍中將司令官阿部規秀惱羞成怒,於4日率兵1500人尋找八路軍報復。晉察冀軍區司令聶榮臻抓住日軍急於報復的心理,誘敵東進,然後集中兵力於黃土嶺一帶圍殲日軍。
1939年11月7日下午3時,日軍進入我黃土嶺預設陣地,戰鬥打響。4時許,1團團長陳正湘、政委王道邦用望遠鏡發現黃土嶺與上莊子之間的一座院落裡,日本軍人進進出出;院後的小山包上,也有幾個日軍軍官用望遠鏡瞭望。他判斷此院落可能是日軍的指揮所。便命通訊主任邱榮輝跑步急調迫擊炮連。立即派人調迫擊炮上山。連長楊九坪帶著一門山洞型82迫擊炮上山後,陳正湘指給他們兩個目標,要求務必要用迫擊炮將這兩個目標摧毀。
楊九坪在目測距離後說:「直線距離約800米,在有效射程之內,保證打好。李二喜在連長楊九坪的帶領下,火速趕到。以最快的速度測距定向,調整炮位。團長一聲令下,李二喜手起彈出,連發兩發。不偏不倚,炮彈在小院開了花。李二喜又調整炮位,朝小山包打了僅剩的兩發。硝煙剛散,只見小院裡日軍慌亂地進進出出,山包的日軍也拖著傷員撤下,阿部規秀當場被炸成重傷,3小時後死去。
1939年11月21日,日本陸軍省公布:「阿部中將在這座房子的前院下達命令的一瞬間,敵人的一顆迫擊炮彈飛來,在距中將幾步遠的地方爆炸。炮彈的碎片給中將左腹部和雙腿以數十處致命的重傷。大陸戰場名將之花凋謝了。」
李二喜擊斃日軍中將級高級指揮官,這在華北戰場、在中國人民當時的抗戰史上都是第一次。日本《朝日新聞》更以通欄標題哀鳴:「名將之花凋謝在太行山上。」
晉察冀軍區在唐縣召開的軍民大會上,聶榮臻司令員特意獎勵李二喜一把手槍,楊成武司令對李二喜說:誰動你你就打他!這把手槍,李二喜後來到廣東韶關搞地方工作也日夜帶在身邊,幾乎伴隨了他半生,也沒人敢動他,直到「文化大革命」初才上交。
李二喜獲「神炮手」的殊榮,那門擊斃阿部規秀的迫擊炮也成了中國國家一級文物,陳列在中國軍事博物館。
1995年,李二喜探親路過北京,當時尚在世的老首長楊成武得知後,特地派他一位秘書請老英雄看看那門功勳炮;老英雄激動萬分地赴軍事博物館「擦炮」,應邀寫下留言,成為一段佳話。
原創作品,未經允許,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