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手寶、暖足貼、暖腳寶……新式取暖神器風靡潮人圈,年輕人低溫...

2020-12-25 楚天都市報

楚天都市報記者鄭晶晶 通訊員 劉姍姍 喻鉲

寒冬時節,不少年輕人青睞各種取暖神器,例如暖足貼、暖手寶、暖腳寶等。然而使用不當可能引發低溫燙傷。記者日前從江城一些大醫院獲悉,今年入冬來,一些醫院皮膚科收治的年輕人因使用各種取暖神器造成的低溫燙傷增加,較去年增近兩成。

16歲女孩用暖手寶燙傷手指

16歲漢口女孩周銘(化名)是名高中生,冬天上課時手冷,她買了個小型暖手寶,只有巴掌大,握在手裡,溫度為60℃,可發熱四五個小時。她常一手握著暖手寶,一手翻書、做筆記,一坐就是半天。

近日,她發現左手手指被燙出兩個小水泡,她覺得是小事,自己用針將水泡挑破,用紗布包紮起來。沒想到幾天後水泡處變得紅腫、化膿,她這才告訴了家長。母親趕緊帶她到武漢市中心醫院後湖院區皮膚科求診,醫生詳細檢查和詢問後診斷,患者此前的水泡是低溫燙傷導致,並進行了對症處理。醫生說,燙傷後要及時消炎處理,這樣傷口才好得快,在沒有消毒的情況下自行將水泡弄破,反而易致傷口感染。

該院皮膚科主任高英介紹,低溫燙傷是指身體長時間接觸高於45℃的低熱物體所引起的慢性燙傷。當皮膚接觸60℃的熱源持續超過5分鐘,接觸44℃熱源且持續6個小時,就可能對皮膚造成損傷。有些取暖設備剛開始接觸時不覺得燙,也不會有強烈疼痛感,但接觸得久了,熱量持續積累就可能造成低溫燙傷。相比高溫燙傷,低溫燙傷易被忽視,會導致皮膚出現紅腫、水泡、脫皮等,看起來好像不是很嚴重、面積不大,實際上已傷害到真皮甚至皮下組織,嚴重時可能造成深部組織壞死。

不少年輕人取暖不當致低溫燙傷

近日,記者採訪武漢市第一醫院、武漢市中心醫院等多家醫院了解到,今年,因低溫燙傷來就診的年輕人數量有所增加,較去年增近兩成。

高英表示,入冬以來,武漢市中心醫院皮膚科陸續接診了數十例低溫燙傷患者,以前因此來就診的很少有年輕人,多是糖尿病或者下肢感覺較差的老年人,但今年她發現有不少年輕白領甚至學生中招。詢問原因後發現,不少就診者此前都曾使用一些新型取暖設備。

對此,武漢市第一醫院皮膚科副主任醫師覃莉也表示贊同。她說,自己也曾經接診過一些年輕市民,因為身上貼著自發熱的暖寶寶睡著了,醒來後發現皮膚火辣辣地疼,到醫院發現是低溫燙傷。她提醒,如今自發熱貼很多,深受年輕人追捧。一些年輕人貼的時間過長,或貼著睡覺,就可能出現低溫燙傷。

昨日,記者在網絡購物平臺上搜索發現,冬季的取暖神器五花八門,如充電的暖手寶、暖腳寶、熱水袋,自發熱的暖寶寶、暖宮貼、暖足貼等。記者詢問了十幾家網店,在一家月銷量2000多個的毛絨暖腳寶的網店,當被問到該暖腳寶燙不燙時、晚上睡覺是否可以用時,工作人員表示發熱溫度大概為65℃,可持續發熱3個小時,且晚上睡覺也可以用;在一家賣暖足貼的網店,工作人員表示,該暖足貼可貼在腳踝和腳背,不能貼在腳底,最高溫度63℃,平均溫度40℃,可持續發熱6-8個小時。然而記者採訪中發現,對於可能出現的低溫燙傷風險,9成以上受訪網店的產品簡介和工作人員介紹中均未有提及。

任何取暖設備都別睡覺時通宵使用

如何預防低溫燙傷?高英提醒,年輕人在使用取暖設備時一定要選擇正規產品。熱水袋使用時最好帶布套或用毛巾等包裹,做好隔離防護;充電式熱水袋和暖手寶,注意不要邊充電邊使用,定期檢查是否存在安全隱患,及時更換。使用暖寶寶貼時,不要長時間貼在同一部位,不能直接接觸皮膚,最好貼在貼身衣褲外面。

覃莉也表示,糖尿病患者、血管神經病變者、老年人、嬰幼兒和兒童等,最好不用使用如熱水袋、暖寶寶貼、暖手寶、電熱毯等接觸式的取暖方式,最好通過使用空調、暖氣等來調節室溫,達到取暖目的。

多名受訪專家提醒,無論是哪種取暖設備,都不要在睡覺時通宵使用,最好在清醒時用,睡覺前記得關掉或取出。市民發現低溫燙傷後,可採用冷水衝或用包裹冰塊的毛巾進行局部冷敷降溫,持續時間最好達20分鐘以上。一般燙傷後會出現水泡,不要自行挑破,保持乾燥清潔。千萬不要輕信偏方,不要在創面上塗抹牙膏、醬油等或用帶顏色的藥水,這不僅可能造成傷口感染、加重燙傷病情,還影響醫生對燙傷程度的判斷。出現低溫燙傷一定不能輕視,及時前往正規醫院接受治療。

相關焦點

  • 今年的取暖方式你get到了嗎?過冬啦!手握暖蛋、腳踏暖腳寶……
    入冬後,如何取暖讓市民操碎了心,暖蛋、光腿神器、暖腳寶成了00後過冬必備品;90後也開始了冬季養生之路:泡腳桶泡腳、用上艾草坐墊、一周三頓羊肉湯……取暖方式多樣化引發消費者思考:取暖神器安全嗎?一直使用發熱坐墊真的健康嗎?艾草取暖效果真那麼大嗎?本報記者對此進行了採訪。
  • 是暖手神器還是定時炸彈?揭開暖手寶不為人知的一面
    所以用的最多還是暖手寶了,不過每到冬天由暖手寶引起的安全事故就層出不窮,懷裡的暖手寶究竟是暖手神器還是定時炸彈?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熱水袋通常採用的是PVC材質,當然也有其他材質的,比如有採用純銅製作的暖手寶,叫「湯婆子」,是一種中國古老的熱水袋。當然無論是那種材質的熱水袋,都是通過加熱水的方式來取暖的。
  • 取暖神器「暖寶寶」存安全隱患 實驗:雞蛋都能被燙熟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 記者 羅子泓 實習生 王菡如 通訊員 張舒姍 李琪彬)天氣一冷,取暖神器「上線」——其中,輕輕一貼便能抗寒保暖的「暖寶寶」受到不少市民青睞。近日,許多有關「暖寶寶能燙熟雞蛋」的消息在網上熱傳;因使用暖寶寶不當,造成低溫燙傷的情況時有發生。  那麼,暖寶寶的「熱度」到底有多高?使用時,又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地方呢?
  • 按摩加熱敷,暖肚又暖背,「大姨媽神器」暖過男朋友!
    在這股「跨年寒潮」面前,全國人民紛紛抱緊各種禦寒神器,從頭武裝到腳。來自京東的大數據顯示,羽絨被、電熱毯熱銷,助力大家睡個好覺;湯鍋、保溫杯賣得俏,暖胃更暖心;大姨媽神器、暖手寶、泡澡桶各顯神通,全天候360度加足「暖力」。想要睡暖一點兒?當然pick又輕又軟羽絨被風雪之夜,還有什麼能比一床又輕又軟、如臥雲端的羽絨被更能溫暖冰冷疲憊的身體?
  • 今年的取暖方式你get到了嗎?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入冬後,如何取暖讓市民操碎了心,暖蛋、光腿神器、暖腳寶成了00後過冬必備品;90後也開始了冬季養生之路:泡腳桶泡腳、用上艾草坐墊、一周三頓羊肉湯……取暖方式多樣化引發消費者思考:取暖神器安全嗎?一直使用發熱坐墊真的健康嗎?艾草取暖效果真那麼大嗎?本報記者對此進行了採訪。
  • 暖手寶、熱水袋...是冬季取暖,還是一場「文火烤肉」?
    寒潮來襲,尤其是南方沒有暖氣,暖寶寶貼、暖手寶、電熱水袋等「取暖神器」紛紛登場。但由此引發的低溫燙傷的事情也並不少...是冬季取暖,還是一場「文火燉肉」?低溫和燙傷?看似沒什麼關係,但確實可以!低溫燙傷指機體長時間接觸中等溫度(一般指44-50℃)的熱源,造成從真皮淺層向真皮深層及皮下各層組織的漸進性損害。①低溫燙傷往往發生地靜悄悄。這是因為使用取暖物品時,由於溫度不會太高,我們皮膚的感覺神經末梢逐漸適應了這種溫度,但這就好像「文火燉肉」一樣,皮膚的表層組織在低熱的狀態下會逐漸脫水,引起損傷。
  • 溫度剛剛好,紫米多功能暖手寶,充電暖手兩不誤
    腳涼還好,買雙厚點的靴子也就行了,但是手涼就比較難辦了,很多場合是不太適合帶手套的,那有什麼辦法解決這個問題嗎?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款小巧便攜,顏值無敵的捂手神器,紫米暖手寶。另外為什麼我說這是一款多功能暖手寶呢?其實看彩盒左下角的產品信息就知道,這款產品叫做紫米暖手充電寶,也就是除了暖手效果以外,它還具有充電寶的功能,畢竟紫米就是做充電寶起家的,倒也是不奇怪。
  • 暖手、充電寶二合一,暖冬小禮物ORICO樂寵暖手寶使用分享
    所以在南方一到天氣轉冷各種取暖設備便成為大家關注的對象,尤其是樣式小巧、取暖方便的暖手寶非常熱銷。用暖手寶肯定要比熱水袋方便得多,最近入手了一款ORICO樂寵暖手寶,6000mAh大容量超強輸出,暖手充電二合一解決了冬天外出取暖和手機續航的煩惱,接下來一起看看。
  • 這款暖腳寶,從足下開始,讓你溫暖全身
    人們也常說「腳冷,則全身冷」,若全身冷,機體抵抗力就會下降,病邪就會乘虛而入。人老足先衰,腳寒百病生,所以「養樹護根,養人護足」。人們在寒冷的冬天有各種各樣的取暖工具,如暖爐、熱水袋等,然而這些產品在使用過程中存在著較大的安全隱患。暖爐更是遠了不暖,近了又燙。
  • 杭州小夥被暖腳爐燙傷坐輪椅來滬手術!取暖須警惕低溫燙傷
    天氣一冷,各種取暖神器便開始大顯身手,但「神器」使用不當,也會造成燙傷現象,這就是醫學上所說的「低溫燙傷」。來自杭州的小夥一不小心竟被暖腳爐「燙」成III度灼傷,由於創面太深,不得已還來上海瑞金醫院做了個手術。咋回事兒呢?小吳是一名IT工程師,經常在家加班,這個冬天他在網上購買了好評如潮的暖腳爐。有一天晚上,小吳向往常一樣雙足放在暖腳爐上加班時候睡著了。
  • 南方小夥貼7個暖寶寶上班,後背卻冒煙了,6種取暖方式父母需注意
    你說南方降溫沒有暖氣就算了,靠「抖」來取暖也可以忍了,冷都冷了可為啥不也下個雪,讓我們南方人也來堆個雪人,打個雪仗,滑個雪啥的,讓我們也感受下大自然的神奇呢?01廣東小夥貼7個暖寶寶上班,後背冒煙了說到冬天降溫,想必高興的也只有孩子了,因為在孩子的認知裡,冬天來了就意味著能下雪,下雪就可以堆雪人玩打雪仗等等,而大人則是關心如何取暖問題。
  • 娃口袋裡多了「暖手神器」 化學老師提醒勿長時間握著
    這款神器全名叫「迷你暖手器」,可孩子們都喜歡叫它「暖蛋」。到底什麼樣的「蛋」會有取暖的效果呢?  「暖蛋」有各種款式,除了雞蛋型,還有胡蘿蔔、貓咪、馬卡龍等各種造型和顏色,看上去萌萌噠,難怪那麼招小朋友喜歡。
  • 再見了冰冷的腳!中國新出「艾草暖足寶」,網友:比暖寶寶還要暖
    嘿嘿,這怎麼能難倒小編呢~今天就給大家帶來這款暖腳神器:釐雅自發熱艾草暖足貼,俗稱艾草暖足寶;比普通的暖寶寶還多了點「艾」。;(注意隔衣物襪子使用,以免低溫燙傷)身體暖起來了,血液流通也順暢,整個人也精神起來了;貼在湧泉穴的位置,效果最佳;醫學著作《黃帝內經》記載「腎出於湧泉,湧泉者足心也」,湧泉穴是氣血運行之通道,是驅寒祛溼、行氣活血的最佳穴位;
  • 吃飽穿暖熱乎乎 暖腳還有喵星人 年輕人,「過冬不完全攻略」請收好!
    吃飽穿暖熱乎乎 暖腳還有喵星人年輕人,「過冬不完全攻略」請收好!喵星人「暖腳器」隨著氣溫「斷崖式」下降,蘭州跑步入冬。雖說暖氣已經安排上了,但一些怕冷的年輕人「一身正氣」也需要充值。在網友的自嘲中,想要平安過冬,屬性不夠,外掛來湊。所以,這份年輕人「過冬不完全攻略」請收好!
  • 這款從去年火到今年的暖手寶,不止給你溫暖,還給你手機充電
    今天就給大家準備了一款暖手寶。暖手/充電兩不誤。顏值爆表!而且一物兩用:既是暖手寶,又是充電寶。在冬天送這份溫暖,比說 100 句「多喝熱水」更為實際。馬上就聖誕啦,買它當作禮物準沒錯!魯智深好物【既是暖手寶又是充電寶】本宮暖手寶 復古宮廷風迷你充電寶小程序復古宮廷風,寓意美好 第一次拿到故宮這個暖手寶,就有種驚豔的感覺;圖案設計上,更是別出心裁。
  • 歐美龍無光發熱暖腳寶暖墊怎麼樣?使用體驗
    冬季暖腳是個挺麻煩的事,傳統的取暖器,不是安全沒保障,太容易被燙傷或引起失火,就是取暖效果不好還幹烤,弄得人皮膚缺水口乾舌燥。現在,碳晶發熱暖腳寶來啦!告別燙傷,告別火災,告別幹烤,告別光線刺眼、噪音刺耳。冬日暖腳,有它徹底不麻煩。
  • 暖腳器有什麼害處 怎麼樣達到暖腳效果
    在寒冷的冬天,很多人都會深受低溫的幹擾,導致手冷腳冷,而且特別難受,連睡覺都會受到影響。大家可以看看一些正確的保暖方法,讓自己的身體得到保護。下面就是關於暖腳器有什麼害處以及怎麼樣達到暖腳效果,希望大家都可以採用合適的保暖方法,減少天寒地凍對人體的影響,從而達到防寒的作用。
  • 秋冬保暖神器
    像是冰窟窿裡出來的(bushi),這是一期秋冬取暖神器滴好物分享,和冰冰涼的手腳說拜拜吧! 1、由利按摩暖腳寶:
  • 這屆鏟屎官「有毒」,把貓咪當成暖手暖腳的工具
    貓咪會在你難過的時候,用身子蹭你的臉;會在你高興的時候,安靜趴在你身邊;而在如今,貓咪也能夠為你的身體取暖。天氣越來越冷,那些神經質的鏟屎官,都是如何用貓咪取暖的呢?取暖方式一:用貓咪暖腳天冷的時候,最讓人難熬的事情大概就是腳懂得冰涼;這個時候,要麼用暖水袋,要麼每天用熱水燙腳。但是啊,自從養了貓,這種凍腳的次數卻少了很多,狀況有所好轉;因為貓主子,完全可以充當暖腳的工具。
  • 寒冬天冷,看中國古代有哪些取暖神器
    古代的暖手寶:手爐、足爐 廣東省博物館藏清銅胎掐絲琺瑯手爐 腳爐比手爐要大,可放在腳下暖足。此外,還有暖足瓶,俗稱「湯婆子」,裡邊灌上熱水,晚上放在被窩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