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天冷,看中國古代有哪些取暖神器

2021-01-13 騰訊網

小雪節氣已過,寒冷的冬天已經到來,現代人有暖氣、空調、暖寶等取暖裝備,古人又是怎麼禦寒取暖的呢?

古人冬季禦寒服飾:裘皮、棉衣

首先在服飾上,古人會選擇厚實保暖的衣物,最常見的有裘衣、棉袍等。當然皇親貴族的服飾會更高級,皇帝冬季的龍袍,用黑狐皮製作,用海龍、紫貂滾邊,保暖效果出眾。王室貴族一般用羔羊皮、狐白裘等高檔動物毛製作。

古代在沒有發明電的情況下,火就成為了取暖的重要能源。古人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以火為媒介創造出各種取暖神器,甚至有些一直沿用至今。

經久不衰的熱源:火坑、火盆

雍正行樂圖——圍爐觀書圖

「圍爐而坐」是古代非常普遍的冬日景象,有條件的用精緻點的火盆,沒條件的用泥盆,不過是「精裝版」、「簡裝版」的區別罷了。因此,不管是詩詞還是書畫,火盆的出現頻率非常高。

古代的暖手寶:手爐、足爐

古代手爐

到了唐代,人們用銅製成手爐。手爐呈橢圓形,裡邊放火或尚有餘熱的灶灰,爐外加罩,類似於現在的暖寶寶。不過大部分手爐有提梁(提柄),古人寬袍大袖,可將手爐放在袖裡暖手,隨身攜帶,溫暖方便。

廣東省博物館藏清銅胎掐絲琺瑯手爐

腳爐比手爐要大,可放在腳下暖足。此外,還有暖足瓶,俗稱「湯婆子」,裡邊灌上熱水,晚上放在被窩裡。宋代黃庭堅有首詩說,「千錢買腳婆,夜夜睡天明」,指的就是這種暖具。

冬日辦公、居家神器:暖爐、暖椅

古人真的很講究,室內取暖,就要用上專用的「暖爐」。皇宮裡多用銅質暖爐,做工精緻華美;民間多用陶土或鐵質暖爐,更看重實用功能。唐代詩人白居易的詩句,「暖閣春初入,溫爐興漸闌。晚風猶冷在,夜火且留看」,說的正是這暖爐。

古代暖爐

無論居家還是辦公,當暖爐滿足不了需求時,更有創意的取暖工具——暖椅就誕生了。清代典籍《閒情偶寄》的作者李漁,是古代文人中少有的「高端技術宅」,他在著作裡專門講訴了自己設計暖椅的經歷。他在椅子下面設計了一個抽屜用來放炭爐,坐在這樣的椅子上,全身都能暖和。

主人辦公,倆家奴在一旁伺候

穿越時空的「中央空調」:火牆

古時帝王們取暖,更享受著「中央空調」般的體驗。從明代開始,皇宮裡為了取暖,設了「惜薪司」,這就是最早的供暖辦了。能工巧匠們將宮殿的牆壁砌成空心夾牆,俗稱「火牆」,通熱入牆即可取暖,比如秦代鹹陽宮遺址的火牆結構就非常出名。

精神驅寒法:九九歌

寒冷的天氣雖然十分難熬,卻熬出了古人過冬的情趣。據傳,遠在公元前的春秋戰國時代,《九九歌》就已經被古人創製並廣泛使用。「一九二九,縮腳縮手;三九四九,凍死豬狗;五九六九,沿河插柳;七九八九,搖腳擺手;九九八十一,老農田中犁。」

九九消寒圖

當然,人們也不忘苦中作樂。在古時,民間還相繼流行了許多冬日消遣方法。一到入冬,有的畫素梅一枝,花八十一朵,從冬至日起,每日染紅一朵,謂之《九九消寒圖》。還有的畫一幅九行八十一格表,叫《九九消寒表》,日塗一格,上陰下晴,左風右雨雪當中,格子滿則寒消。

清代火鍋

話說回來,冬季取暖最實用的是什麼?當然是火鍋!直到明清,火鍋才真正興盛起來。清乾隆四十八年正月初十,乾隆皇帝辦了530桌宮廷火鍋,其盛況可謂是當時中國火鍋之最,火鍋簡直是全中國人民抗寒利器!

圖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

相關焦點

  • 這些「取暖神器」你用對了嗎?
    預計11月8日08時至11月9日08時,受中等強度冷空氣影響,內蒙古東北部、東北北部、黃淮東部、江南東部等地區將出現4~6℃降溫,局地降溫幅度可達8℃以上;內蒙古東部、東北大部將有4~5級偏北風,陣風6~7級。隨著冷空氣推進,內蒙古中東部、東北一帶開始降溫,此外包括華北地區在內,還都遭遇大風侵襲,陣風達到7~8級左右,風寒效應明顯。
  • 古人如何度過凜冽寒冬?從古時候的取暖方法,窺探古代人的生活
    現代人過冬總是會想出很多辦法去,但是生活在古代社會中的人,他們冬季又是通過哪些方法取暖呢?筆者認為如果談到這個,恐怕大家就不用多操心了。因為幾千年前的老祖宗們,所能想到的取暖方法不僅特別有效,而且還具有經濟、實用等特點。
  • 我一北方妞,在南方卻凍成傻子,全靠這個取暖神器拯救,愛了
    現在,冬天又如期而至了,在南方工作的我又要找尋能夠代替空調的冬天制熱神器了,在我試了各種不同的制熱產品後。終於,冬天的我,讓這款"會發熱的桌子"徹底的圈粉了這一期好物推薦,COCO就分享這個既能起到發熱作用,還能替換掉我家破舊茶几的神器"電取暖桌"。
  • 取暖界出現一「無恥之徒」,標榜取暖不求人,暖暖過寒冬
    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們的取暖方式有了很大的改變,以前就靠著火爐,現在出來了空調,地暖這些設備,改善了人們的冬季生活。不過空調的弊端太多了,很多人都不喜歡使用空調,家裡裝修的時候,都會選擇安裝地暖。地暖雖好,但是很多人沒時間和金錢再次裝修,冬季取暖的時候還是只能使用空調。小編推薦大家使用新式的取暖器,你們取暖還在用空調和地暖嗎?
  • 古代貧富差距有多大?冬天禦寒時,窮人用灶灰取暖,富人則穿貂裘
    在中國古代,經濟水平和居住條件遠不如今天,冬季取暖無疑是一件大事,而不同階層人的取暖方式也有很大不同。「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
  • 冬日居家辦公取暖神器,有了它,再也不怕凍手了!
    天氣涼的猝不及防,別看現在是秋天,然而明天和冬天哪一個先到來你卻不知道。多想像「小青」一樣來場說睡就睡的冬眠,從此告別寒冷的冬天。哎,還是別做夢了,現實像冬天一樣殘酷,冬眠是不可能的了,冷冰冰的被窩。。。現在最最尷尬的知道是什麼不?就是你冷的瑟瑟發抖,還是沒有暖氣的冷。啊......怎麼辦?
  • 天冷需注意,46℃的溫暖也能變「毀膚兇手」
    原創 Keikei 皮膚科楊希川教授 收錄於話題#常見的皮膚疾病47個丨編輯/排版:Keikei 責編:Jeing 審核:李雲令人瑟瑟發抖的冬天,真的少不了取暖神器。
  • 正負零取暖器,小空間取暖神器,省電還安心~
    *團gou*【正負零取暖器,小空間取暖神器,省電還安心~】 和傳統的油汀、踢腳線取暖、小太陽、暖風機都不一樣,制熱速度快,效率高制熱範圍大,自帶搖頭轉向,不需要來回移動位置,整屋速熱。關鍵是安全性超級強,遇水斷電,傾倒斷電,即使家中有小孩或寵物也不怕,1小時自動斷電設計省心省電又安全,多重保護真的很貼心!
  • 開工沒空調凍成狗,哪些取暖神器要派上用場?
    如果家中有疑似病例或病人,使用中央空調會促使病毒傳播。所以,中央空調,安全起見,開不得。那怎麼辦,只能凍成狗?別慌,這幾樣取暖神器,分分鐘幫到你。它既保留了傳統保暖鞋樸實和舒適,且彌補了其熱量不足的缺陷;他既吸納了電熱靴持續取暖的優點,同時又克服其帶電使用的缺點。那麼,這麼多的人使用。它到底有何優點?1、使用方便。人們在看電視,玩電腦,打牌,聊天等消耗時間的事上更好的取暖。2、新穎實用。它是保暖鞋和暖水袋很好的結合。是人們能更快的被吸引並愛上它。
  • @重慶小夥伴:取暖神器電熱毯的那些事兒,你需要get一下!
    相信很多小夥伴已經麻溜地套上了秋褲,還把家裡的各種「取暖神器」都拿出來取暖了。電熱毯作為冬季取暖神器之一,是很多人共同的選擇。一年四季中,除了冬季,其他三季大家都是把電熱毯收在柜子裡。所以,電熱毯取暖雖好,安全更重要。那麼,電熱毯起火原因主要是什麼呢?使用電熱毯時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電熱毯起火的原因1、電熱毯質量本身存在問題。例如購買了假冒偽劣的電熱毯。2、電熱毯使用時間過長。
  • 熱水袋破裂燙傷4歲女童 這些取暖神器可能也是「定時炸彈」
    寒冬取暖,你家用啥法寶?熱水袋、電熱毯、烤火爐、暖氣片等過冬神器給各家各戶帶來溫暖的同時,也隱藏著意料不到的危險。12月21日,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在重醫兒童醫院了解到,近日來被各式各樣取暖設備燙傷兒童的案例屢見不鮮,有上升趨勢。
  • 「取暖冷知識」你知道多少?這頂帽子你絕對想不到
    上周到底有多冷?據淘寶剛剛發布的今冬首份「取暖冷知識」報告顯示,近期成交的羽絨服平均厚度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8克。寒潮洶湧之下,網友到底有哪些取暖妙招呢?淘寶南北方羽絨服「202克線」,首次被打破據了解,一件中等厚度的羽絨服的充絨量在202克左右。
  • 天氣越來越冷,這些寶寶取暖方式,家長一定要避開
    天冷家長很容易犯這些錯1. 經常用熱水給寶寶泡腳?錯誤!經常給孩子泡腳不利於寶寶的足弓發育。足弓發育不良,扁平足寶寶的運動能力會受到限制,當寶寶學會站立、走路後,這種能力的缺陷會日漸突出。2. 多穿多捂寶寶就不會著涼?錯誤!
  • 知否:明蘭祖母從不離手的湯婆子,揭秘了古代取暖的秘密
    文|少年常樂遊在知否裡,除了第一集裡小明蘭為母親爭取該有例份的炭火,讓我們知道了在冬天她們用炭火盆取暖,而且盛老太太屋裡用的還是銀骨炭。明蘭母親衛小娘屋裡沒炭火衛小娘勸明蘭去老太太屋裡除了銀骨炭,老太太的取暖神器還有這個——湯婆子。湯婆子,又稱「錫夫人」,「湯媼」、「腳婆」。
  • 我家貓為了取暖,把自己烤焦了……
    秋天時,從新聞上得知今年冬天是60年一遇的寒冬,初聞時,甚至到了初冬時我都是不信的,但後續幾場接二連三的崖斷式降溫,讓我徹底見識到了寒冬的威力。全國大範圍降溫,苦的可不僅僅是人類,還有可愛的小貓咪們,為此,網絡上最近爆出了很多貓咪為了取暖,而出現的一些搞笑畫面。
  • 別讓取暖「神器」 變火災「兇手」
    進入冬季後,氣溫一路走低,電暖氣、電熱毯、暖寶寶等各色取暖「神器」開始輪番登場,消防安全隱患也相應增加。12月4日晚,桂林市資源縣資源鎮一物流公司門面突發大火,起火原因系電暖器起火。11月22日晚,寧夏石嘴山市一住戶家中發生火災,原來家中住戶出門前在沙發旁地毯上放置了一個「暖寶寶」用來加熱中藥,但突然有事出門忘了切斷電源,所以引發了火災。一次次火災事故教訓也提醒我們,在使用取暖設備的過程中,千萬要小心謹慎,否則就有可能引發安全事故。在這奉上一組取暖防火小貼士。
  • 古代皇宮沒有暖氣,皇帝如何取暖?有一種方法令人不齒
    因為古代生產力低下,一到冬天很多老百姓就非常頭疼,因為當時沒有空調暖氣,就連炭火也是奢侈品,所以平民百姓的冬天都非常難熬,但是皇帝就不一樣了,作為當時特權最高最富有的人,他的衣食住行都是頂級的,所以皇帝們在皇宮中有許多取暖方法,不過有一種卻令人非常不齒。
  • 冷空氣發威帶火「取暖神器」
    |提醒市民正確使用以免傷人 冷空氣發威帶火「取暖神器」 |提醒市民正確使用以免傷人
  • 天冷,不要只知道開空調,建議你先了解一下「小太陽」取暖器
    現在已經是深秋了,一天比一天冷,很多人也已經開始了開空調的日子,但是這樣子一年兩季持續不斷地使用空調很不利於環保,困難的是,如果不開空調,我們將會被寒冷包圍,雖然取暖不止一種方法。天冷,不要只知道開空調,建議你先了解一下「小太陽」取暖器但即使是使用暖氣扇,也是沒有什麼效果,實在是因為功率太小,達不到什麼保暖效果,而用爐子來取暖也不現實,那究竟該怎麼辦呢?
  • 古代沒有空調暖氣,皇帝是怎麼取暖的?有一種方式很無恥!
    這幾日,寒潮大面積來襲,小編所在的北方城市還下起了小雪,現在的人們有著許多的取暖方式,那古代的人們是怎麼取暖的呢?在紫禁城的皇帝取暖方式和平民又有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