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浙江到貴州 「銀髮校長」愛灑從江丨記貴州省從江縣一中校長劉誠平

2021-01-18 天眼新聞

2019年3月,帶著教書育人的初心,在東西部扶貧協作牽線搭橋下,63歲的浙江退休教師劉誠平積極響應黨組織號召,放棄舒適退休生活,加入「銀齡計劃」,赴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從江縣一中支教,並任該校校長。因滿頭銀髮,師生們都稱他為「銀髮校長」。

劉誠平到從江縣第二民族中學開展教學講座

治貧治愚「兩手抓」  改變觀念強管理  劉誠平先後在杭州十四中、浙江大學附中、杭州學軍中學、杭師大附中學校擔任書記、校長等職務,2017年退休前任杭州市基礎教育研究室黨總支書記,正高級中學地理教師,浙江省特級教師。從一線教師到領導崗位,一路走來,他深知「扶貧先扶智、治貧先治愚」的道理,尤其是在從江這樣的貧困地區而言,扶貧治貧顯得尤為重要。  劉誠平上任後,立刻深入課堂,深入師生,了解學情、校情、縣情及從江本土風情。從東部經濟和教育發達沿海地區,到從江這樣一個相對落後的地區擔任校長,對他來說,是一個前所未有的挑戰。  通過走訪學生,他很快發現該校約有三分之一的學生來自建檔立卡貧困家庭,若是沒有國家助學金、精準扶貧資助和社會資助的支持,貧困家庭的孩子隨時有可能輟學。但由於大多數貧困家庭家長文化程度低,常年外出務工,常常缺失對子女的教育、引導及監管,這些家庭環境成長的孩子,常常表現出對自己缺乏信心,對未來缺乏規劃。在學習上,部分學生信馬由韁,缺乏集體觀念和大局意識;在習慣上,則往往表現為行動緩慢,容易分心,自控能力比較弱。  「改變!刻不容緩!」年過六旬的劉誠平義無反顧擔起了這個重擔。  改變,從行為開始。從江縣月亮山區淳樸而多元的文化底蘊不能成為阻礙學生視野的屏障。在縣委、縣政府的支持下,劉誠平將閱讀課納入學校課程,把一牆之隔的縣圖書館成為了學校的第二課堂;整治慵懶現象。學生聽見上課鈴聲,必須小跑進入教室,紀律和規範意識得到強化;通過「上文化課檢查抬頭率,上自習課檢查低頭率」,提高學生的上課專注力;把「走到教室門口,便會情不自禁地將腳步放輕」的要求納入課堂基本規範;倡導「校園活動不在多,而在於精」的思想……  2019年國慶前夕,他組織策劃「我愛我的祖國」大型活動,加強全校師生的愛國主義教育。堅持身體力行,將「立德樹人」落實在行動上,通過近2年時間的敦促和改變,從江一中的校風校貌發生了顯著變化。

劉誠平在課堂上聽課

提高教學質量,管理至關重要。劉誠平實施剛柔並濟的管理策略,大力提升教師用餐質量、改善辦公條件,謀劃教師書屋和教工子女臨時託管所的建設;關心貧困學生,積極參與籌劃「綠滿蕭從」助學基金的建立,籌得資金60多萬元,首批36萬資金已經打入校長教育基金獎專戶。同時,還聯繫多個杭州團隊,為當地多所學校捐贈價值數萬元的圖書和文具。  老師們說,劉校長在我心中像一位慈父,既嚴厲又親切;學生們說,劉校長在我心中像一位爺爺,既溫暖又可親。  教學改革「齊步走」  創新推動見成效  劉誠平治校嚴謹,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紮實的理論知識和深厚的專業功底,並注重學以致用。他把全部精力投入教學,早上7點入校、夜晚10回家是他的工作常態。  劉誠平大力開展「有型」課堂教學改革,努力打造「目標明確、過程匹配、反饋有效 、生成及時、強化到位」的課堂特色,全面提升廣大教師的專業水平;深入備課組和課堂,聽課200餘節,與備課組研討教學問題30餘次,為全校中層幹部和教工學術講座10次;親自動手編寫課堂教學評價量表、有型教案評價量表、有型教學教案模板、考試成績評價新模式等,推動學科教學上臺階。此外,他利用自己的教育資源,積極引入多個來自杭州市的優秀教育專家團隊,為從江一中、二中等學校送教幫扶,率領本校學科工作室的優秀教師,去谷坪中學開展送教下鄉活動,積極推進全縣教育工作邁上新臺階。  在抓制度建設中,他推進教師競聘上崗的改革,並以此為契機推動學校的各項制度建設。重視教師日常管理和教育,提出「六要六重」教師修身要求,「五項專業發展要求」「專業成長自我對照表」規範教師專業發展方向;用「有為有位」、「心中有事,眼中有活」思想嚴格要求幹部;以「提高幹部執行力」為題給幹部講座,開展中層幹部述職及測評,提拔9名年輕教師擔任中層幹部或後備幹部;成立學校教風監督小組,制定教師師德紅線和預警線,時刻提醒教師必須規範自己的言行。

劉誠平為群眾收稻穀

在抓教學質量上,他關心教師的個人專業發展,堅決制止評職和科研中的弄虛作假,將教師量化考核的重點轉移到教育教學質量上。對外積極主動與杭州教育部門對接,爭取杭州優秀教師到校支教,對內大力培養本校骨幹教師;首創「蕭從」實驗班,有杭州地區9個主要學科教師10餘人在校任教;親自製定備課組創優方案,成立青年教師課改小組和青年班主任研究小組;將杭州優質教育資源引入學校,拓寬了教師發展與成長空間,同時合理配置資源用於獎勵教師,調動了廣大教師參與教科研的積極性;成立4個縣級名師工作室和1個優秀班主任工作室,為學校後續發展打下堅實的育人基礎。  目前,學校教師的學習主動性得到了加強,敬業精神得到了強化,職業素質得到了提升。現在任何一個課堂均可以隨時推門聽課,一年時間內教師已上研究課、觀摩課、同課異構課100餘節。他結合重視現代教育技術運用,積極引導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運用「希沃」軟體,開展微課研究活動。在2020年下半年黔東南州賽課活動中,一中參賽的4名教師均取得優異成績,獲得了兩個一等獎、兩個二等獎。  教育脫貧「雙統籌」  教學相長結碩果  上任以來,劉誠平一手抓學校教育教學和日常管理工作,一手抓脫貧攻堅工作。特別是2020年疫情發生以來,劉誠平在杭州利用QQ、微信等網絡平臺給高三學生上網絡直播課,返崗後又帶了高三科任教師到鄉鎮開展走訪活動,了解學生疫情防控和網上學習情況。高三封閉管理期間,他為了方便與學生交流,把自己的床鋪搬進了辦公室。

劉誠平(中)在從江開展獻愛心活動

自學校與西山鎮務林村結成幫扶以來,在師資緊張的情況下,劉校長統籌兼顧學校工作,選派30餘名教師參與扶貧工作,並想方設法為扶貧指揮所購買辦公桌、印表機等辦公設備,為36個移民搬遷戶購買生活用品共計5萬餘元;個人出資買一頭黃牛「犒勞」高三師生、為貧困戶買衣服等生活用品;聯繫浙江「娘家人」捐助為西山撈裡小學、谷坪小學、下江中心小學捐贈書包、筆記本等學習用品。他還利用周末前往西山鎮務林村慰問駐村教師,開展扶貧調研10餘次。其間,為務林村打通百香果生產基地的產業路聯繫資金,目前已聯繫得到東西部幫扶專班的資金190多萬資金支持。  在劉誠平的管理帶動帶領下,學校各方面工作井然有序,師生精神面貌煥然一新。更可喜的是2020年高考,該校二本以上上線人數為548人,總人數和增量均創從江縣歷史記錄,一本和二本上線人數「雙超」黔東南州教育局的設定指標。在貴州省學考中,平均優良率(AB率)基本達到65%,合格率達到99%以上,雙項指標達到省級示範類高中要求。  在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學校獲得多項集體表彰,過去一年中獲得黔東南州「文明校園」獎和教育工作先進學校、從江縣教育工作先進學校獎和教學質量獎。2020年劉誠平榮獲全省和黔東南州脫貧攻堅優秀共產黨員,連續兩年被評為從江縣脫貧攻堅優秀援從幹部。

王炳全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王遠柏  編輯 劉娟  編審 楊儀 肖慧

相關焦點

  • 貴州從江:大塘苗寨舉辦苗歌會迎新春
    (吳怡攝)當日是農曆正月初二,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從江縣丙妹鎮大塘村苗族同胞歡聚一堂舉行苗歌會,邀請該縣翠裡鄉南岑村歌手前來交流,歌手們一首首頌黨恩、慶佳節的苗族筒筒歌獲得在場觀眾的熱烈喝彩。(吳德軍攝)當日是農曆正月初二,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從江縣丙妹鎮大塘村苗族同胞歡聚一堂舉行苗歌會,邀請該縣翠裡鄉南岑村歌手前來交流,歌手們一首首頌黨恩、慶佳節的苗族筒筒歌獲得在場觀眾的熱烈喝彩。
  • 貴州從江登陽錳業捐贈貧困村助力脫貧攻堅暖人心
    分佐村位於貴州從江縣下江鎮西南部,是一個苗族聚居村落,距鎮政府所在地22公裡。結合幫扶村實際情況,採取「幫思想、幫思路、幫民生、幫發展、幫安全」等幫扶措施,積極發動社會各界人士力量,鞏固提高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滿意度和幸福感。
  • 貴州從江:播下種螺助增收
    本文轉自【新華網】; 5月26日,貴州省從江縣加榜鄉加車村的村民在搬運種螺。 今年3月以來,貴州省從江縣啟動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結合當地梯田環境,因地制宜,在加榜鄉加車、黨扭、加頁等村實施田螺養殖項目。新華社記者 楊文斌 攝本文轉自【新華網】; 5月26日,貴州省從江縣加榜鄉加車村的村民在搬運種螺。 今年3月以來,貴州省從江縣啟動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結合當地梯田環境,因地制宜,在加榜鄉加車、黨扭、加頁等村實施田螺養殖項目。
  • ...窮鄉煥新顏丨從江縣加勉鄉脫貧攻堅指揮部前線工作隊隊員劉立立
    我叫劉立立,是貴州省道路運輸局派駐黔東南自治州從江縣的一名扶貧幹部。我所在的加勉鄉坐落在月亮灣深處,由於地處偏僻、基礎設施薄弱、土地資源貧瘠、教育落後等原因,是貴州省20個極貧困鄉鎮之一。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大家的多次耐心勸說下,王小周不但答應繼續參加培訓,還答應搬遷到從江縣城安置點。  半年的培訓和一年的實習期結束後,在省道路運輸局的幫助下,王小周順利入職凱裡公交從江縣分公司從事公交車駕駛員工作。他不但有了穩定的收入,一家老小還在從江縣城安置了新家。
  • 國家地理頻道《秘境尋蹤 - 中國特輯》系列紀錄片,在貴州從江正式開拍
    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監製,五洲傳播中心和國家地理頻道聯合製作的《秘境尋蹤 - 中國特輯》系列紀錄片,5月23日在貴州省從江縣岜沙苗寨舉行開機儀式,
  • 教育扶貧陪伴暖人心——中玩協陪伴計劃走進貴州從江
    11月26-27日,由中國玩具和嬰童用品協會(簡稱「中玩協」)、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中國下一代教育基金會聯合發起的「B&U 陪伴計劃」走進貴州省從江縣。從江縣,隸屬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主要以苗族和侗族等少數民族為主,山高坡陡,土壤貧瘠,經濟落後,是國家級深度貧困縣,也是今年11月23日全國最後一批脫貧的國家級貧困縣。少年強則國強,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兒童健康快樂成長,是國家和民族的共同心願,也是中玩協和行業企業的責任和期盼。
  • 省農科院人才基地發揮作用|創新從江香禾糯「稻+魚」種養模式
    「一畝稻花十裡香,一家蒸飯十家香」,伴隨秋收喜悅的氣息,藉助貴州省人才基地項目推進,以香禾種質資源利用與創新為主要內容,素有「香禾糯之鄉」美譽的貴州省從江縣「稻+魚」種養模式效益再創新高。貴州省第六批人才基地科研骨幹人員合影10月5日,貴州省農科院黨委書記、院長趙德剛率隊,省農科院李超、朱速松和貴州大學呂立堂等省第六批人才基地團隊成員前往從江縣高增鄉,對人才基地項目推進的香禾糯「稻+魚」種養模式進行實地考察測產驗收,核心示範區最高畝產值超過3000元,均值近2700元,較傳統香禾糯「稻+魚」種養模式畝增效益300至600元。
  • 從江縣積極開展2020年中小學禁毒知識競賽活動
    為認真貫徹落實《貴州省禁毒「大掃除」專項行動實施方案》,進一步加強全縣中小學生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效推進全縣教育系統禁毒「大掃除」專項行動,11月16日下午,在從江縣公安局五樓舉行從江縣2020年中小學生禁毒知識競賽頒獎活動。
  • 從江香禾糯:一畝稻花十裡香 一家蒸飯十家香
    一畝稻花十裡香,一家蒸飯十家香世居從江的侗族人民將特色水稻香禾糯傳承至今傳統的人工勞作保持著每一粒米的原滋原味長達180天的自然生長稻魚鴨共存的耕作模式使得產量稀少的香禾糯彌足珍貴營養豐富、口感極佳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地處黔桂交界大山腹地的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從江縣,侗族人民世居於此,有著悠久的稻作歷史。
  • ...記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個人、從江縣花甲電腦刺繡廠負責人韋祖英
    今年39歲的韋祖英,是從江縣鬥裡鄉牙拱村人,提起她的名字,村民們個個舉手讚譽。6歲時,韋祖英開始跟母親學習苗繡技藝,15歲時,她不僅學會了構圖,剪紙、裁布、手繡等十幾道工序,還能為自己繡上一套盛裝,這讓心靈手巧的她成為了當地小有名氣的繡娘。
  • ...從「心」 開始丨從江縣往洞鎮廈往村脫貧攻堅指揮所所長王波
    我叫王波,今年28歲,是從江縣交通運輸局的一名工作人員,現擔任往洞鎮廈往村脫貧攻堅指揮所所長。2019年7月,收到被派駐到從江縣往洞鎮廈往村駐村的通知後,我激動萬分,第一時間收拾行囊奔赴駐村工作崗位,欲大展一番拳腳。然而,現實並非我想像中的那般順利,開展工作過程中還是碰了不少壁。
  • 大山裡奏響「放牛班的春天」——記浙江對口幫扶貴州臺江民中校長...
    原標題:大山裡奏響「放牛班的春天」——記浙江對口幫扶貴州臺江民中校長陳立群 新華社貴陽9月8日電 新華社記者胡星、李驚亞、俞菀 他是浙江名牌高中校長,退休後,拖著病體,獨身來偏遠的貴州大山裡義務支教。不僅帶領一所「差校」走上正軌,更改變一方教育觀念。
  • ...枝葉之間顯真情丨從江縣東朗鎮紀委書記、擺德村幫扶幹部滾文清
    我叫滾文清,中共黨員,是從江縣東朗鎮紀委書記、從江縣紀委監委派駐東朗鎮紀委監察辦公室主任、東朗鎮擺德村幫扶幹部。「滾書記,脫貧攻堅結束後,你還來我們村嗎?我家現在生活越來越好,離開不你的真情幫扶呀!我們真捨不得您……」脫貧攻堅進入最後收官階段,每次到村裡幫扶對象家走訪,他們總是拉著我的手不舍地說道。
  • 「我的扶貧故事」堅守在法治扶貧的第一線丨從江縣司法局西山司法...
    2016年9月,我調任黔東南自治州從江縣西山司法任所長。2019年6月底,按照縣委組織部的統一安排,我被選派到西山鎮頂洞村脫貧攻堅指揮所任網格員(兼任副所長)。2020年2月,根據工作需要,調整到西山鎮卡翁村脫貧攻堅指揮所任所長。頂洞村位於西山鎮東南面,是西山鎮最大的侗族村寨。2019年從江縣西山水庫項目落地頂洞村建設,該項目是飲水安全保障重大工程。
  • 黔東南香禾發展大會在從江開幕
    10月10日,作為貴州省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慶祝活動之一,黔東南香禾發展大會在從江縣高增鄉佔裡村開幕。據了解,此次大會由貴州省農業委員會、黔東南州人民政府主辦,大會以「民族同慶 遠古香禾 傳承發展」為主題,旨在挖掘貴州省特有稻作文化——禾文化遺產,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實現全省水稻產業創新發展。(吳德軍)香禾發展大會現場貴州省農委黨組成員、總農藝師黃俊明在大會上作講話。
  • 一電信網絡詐騙團夥共15人在貴州從江落網
    近日,貴州從江縣公安局攜手深圳警方打掉了一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團夥,成功抓獲犯罪嫌疑人15名。2020年12月17日下午,從江縣公安局接到深圳市福田區公安分局的協查通報稱:有一電信詐騙犯罪團夥流竄到我縣轄區內,請求協助抓捕。
  • 愛心企業到從江加頁村開展捐贈慰問活動
    8月6日,浙江白鹿源科技有限公司攜軒晶(上海)機械科技有限公司、蘇州用樸合金工具有限公司、鈷領(常州)刀具有限公司、江山市佑品數控刀具有限公司五家企業,到從江縣加榜鄉加頁村開展愛心捐贈及慰問活動。王國子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錢仕豪編輯 石含開編審 沈安永
  • 「我的扶貧故事」月亮山裡的「約定」|從江縣加勉鄉別鳩村最美教師...
    7月5日早晨,從江縣加勉鄉街道上,一個小男孩緊緊抱著一個女孩。直到旁邊等待的鄉村中巴車售票員下車輕聲提醒,男孩的奶奶不得不上前將兩人分開。汽車緩緩前行,男孩嚎啕大哭,車裡女孩的眼淚早已打溼了口罩。韋賢與潘桃香我叫潘桃香,是2018年9月考到加勉鄉別鳩村幼兒園的老師。男孩叫韋賢,今年8歲,是從江縣加勉鄉別鳩村五組村民韋老博的兒子,也是我的學生。
  • 「我的脫貧故事」從「緊巴巴」到「樂呵呵」丨從江縣加勉鄉南燒村...
    我叫潘義林,從江縣加勉鄉南燒村人,家裡有7口人,今年35歲。   被列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後,村、鄉、縣等多級政府的黨員幹部月月都來我家走訪,有時是宣傳黨的政策,有時是詢問生產生活需求……我積極配合他們的工作,天天盼望著生活問題能解決。漸漸地,家裡的生活還真發生了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