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帶著教書育人的初心,在東西部扶貧協作牽線搭橋下,63歲的浙江退休教師劉誠平積極響應黨組織號召,放棄舒適退休生活,加入「銀齡計劃」,赴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從江縣一中支教,並任該校校長。因滿頭銀髮,師生們都稱他為「銀髮校長」。
劉誠平到從江縣第二民族中學開展教學講座
治貧治愚「兩手抓」 改變觀念強管理 劉誠平先後在杭州十四中、浙江大學附中、杭州學軍中學、杭師大附中學校擔任書記、校長等職務,2017年退休前任杭州市基礎教育研究室黨總支書記,正高級中學地理教師,浙江省特級教師。從一線教師到領導崗位,一路走來,他深知「扶貧先扶智、治貧先治愚」的道理,尤其是在從江這樣的貧困地區而言,扶貧治貧顯得尤為重要。 劉誠平上任後,立刻深入課堂,深入師生,了解學情、校情、縣情及從江本土風情。從東部經濟和教育發達沿海地區,到從江這樣一個相對落後的地區擔任校長,對他來說,是一個前所未有的挑戰。 通過走訪學生,他很快發現該校約有三分之一的學生來自建檔立卡貧困家庭,若是沒有國家助學金、精準扶貧資助和社會資助的支持,貧困家庭的孩子隨時有可能輟學。但由於大多數貧困家庭家長文化程度低,常年外出務工,常常缺失對子女的教育、引導及監管,這些家庭環境成長的孩子,常常表現出對自己缺乏信心,對未來缺乏規劃。在學習上,部分學生信馬由韁,缺乏集體觀念和大局意識;在習慣上,則往往表現為行動緩慢,容易分心,自控能力比較弱。 「改變!刻不容緩!」年過六旬的劉誠平義無反顧擔起了這個重擔。 改變,從行為開始。從江縣月亮山區淳樸而多元的文化底蘊不能成為阻礙學生視野的屏障。在縣委、縣政府的支持下,劉誠平將閱讀課納入學校課程,把一牆之隔的縣圖書館成為了學校的第二課堂;整治慵懶現象。學生聽見上課鈴聲,必須小跑進入教室,紀律和規範意識得到強化;通過「上文化課檢查抬頭率,上自習課檢查低頭率」,提高學生的上課專注力;把「走到教室門口,便會情不自禁地將腳步放輕」的要求納入課堂基本規範;倡導「校園活動不在多,而在於精」的思想…… 2019年國慶前夕,他組織策劃「我愛我的祖國」大型活動,加強全校師生的愛國主義教育。堅持身體力行,將「立德樹人」落實在行動上,通過近2年時間的敦促和改變,從江一中的校風校貌發生了顯著變化。
劉誠平在課堂上聽課
提高教學質量,管理至關重要。劉誠平實施剛柔並濟的管理策略,大力提升教師用餐質量、改善辦公條件,謀劃教師書屋和教工子女臨時託管所的建設;關心貧困學生,積極參與籌劃「綠滿蕭從」助學基金的建立,籌得資金60多萬元,首批36萬資金已經打入校長教育基金獎專戶。同時,還聯繫多個杭州團隊,為當地多所學校捐贈價值數萬元的圖書和文具。 老師們說,劉校長在我心中像一位慈父,既嚴厲又親切;學生們說,劉校長在我心中像一位爺爺,既溫暖又可親。 教學改革「齊步走」 創新推動見成效 劉誠平治校嚴謹,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紮實的理論知識和深厚的專業功底,並注重學以致用。他把全部精力投入教學,早上7點入校、夜晚10回家是他的工作常態。 劉誠平大力開展「有型」課堂教學改革,努力打造「目標明確、過程匹配、反饋有效 、生成及時、強化到位」的課堂特色,全面提升廣大教師的專業水平;深入備課組和課堂,聽課200餘節,與備課組研討教學問題30餘次,為全校中層幹部和教工學術講座10次;親自動手編寫課堂教學評價量表、有型教案評價量表、有型教學教案模板、考試成績評價新模式等,推動學科教學上臺階。此外,他利用自己的教育資源,積極引入多個來自杭州市的優秀教育專家團隊,為從江一中、二中等學校送教幫扶,率領本校學科工作室的優秀教師,去谷坪中學開展送教下鄉活動,積極推進全縣教育工作邁上新臺階。 在抓制度建設中,他推進教師競聘上崗的改革,並以此為契機推動學校的各項制度建設。重視教師日常管理和教育,提出「六要六重」教師修身要求,「五項專業發展要求」「專業成長自我對照表」規範教師專業發展方向;用「有為有位」、「心中有事,眼中有活」思想嚴格要求幹部;以「提高幹部執行力」為題給幹部講座,開展中層幹部述職及測評,提拔9名年輕教師擔任中層幹部或後備幹部;成立學校教風監督小組,制定教師師德紅線和預警線,時刻提醒教師必須規範自己的言行。
劉誠平為群眾收稻穀
在抓教學質量上,他關心教師的個人專業發展,堅決制止評職和科研中的弄虛作假,將教師量化考核的重點轉移到教育教學質量上。對外積極主動與杭州教育部門對接,爭取杭州優秀教師到校支教,對內大力培養本校骨幹教師;首創「蕭從」實驗班,有杭州地區9個主要學科教師10餘人在校任教;親自製定備課組創優方案,成立青年教師課改小組和青年班主任研究小組;將杭州優質教育資源引入學校,拓寬了教師發展與成長空間,同時合理配置資源用於獎勵教師,調動了廣大教師參與教科研的積極性;成立4個縣級名師工作室和1個優秀班主任工作室,為學校後續發展打下堅實的育人基礎。 目前,學校教師的學習主動性得到了加強,敬業精神得到了強化,職業素質得到了提升。現在任何一個課堂均可以隨時推門聽課,一年時間內教師已上研究課、觀摩課、同課異構課100餘節。他結合重視現代教育技術運用,積極引導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運用「希沃」軟體,開展微課研究活動。在2020年下半年黔東南州賽課活動中,一中參賽的4名教師均取得優異成績,獲得了兩個一等獎、兩個二等獎。 教育脫貧「雙統籌」 教學相長結碩果 上任以來,劉誠平一手抓學校教育教學和日常管理工作,一手抓脫貧攻堅工作。特別是2020年疫情發生以來,劉誠平在杭州利用QQ、微信等網絡平臺給高三學生上網絡直播課,返崗後又帶了高三科任教師到鄉鎮開展走訪活動,了解學生疫情防控和網上學習情況。高三封閉管理期間,他為了方便與學生交流,把自己的床鋪搬進了辦公室。
劉誠平(中)在從江開展獻愛心活動
自學校與西山鎮務林村結成幫扶以來,在師資緊張的情況下,劉校長統籌兼顧學校工作,選派30餘名教師參與扶貧工作,並想方設法為扶貧指揮所購買辦公桌、印表機等辦公設備,為36個移民搬遷戶購買生活用品共計5萬餘元;個人出資買一頭黃牛「犒勞」高三師生、為貧困戶買衣服等生活用品;聯繫浙江「娘家人」捐助為西山撈裡小學、谷坪小學、下江中心小學捐贈書包、筆記本等學習用品。他還利用周末前往西山鎮務林村慰問駐村教師,開展扶貧調研10餘次。其間,為務林村打通百香果生產基地的產業路聯繫資金,目前已聯繫得到東西部幫扶專班的資金190多萬資金支持。 在劉誠平的管理帶動帶領下,學校各方面工作井然有序,師生精神面貌煥然一新。更可喜的是2020年高考,該校二本以上上線人數為548人,總人數和增量均創從江縣歷史記錄,一本和二本上線人數「雙超」黔東南州教育局的設定指標。在貴州省學考中,平均優良率(AB率)基本達到65%,合格率達到99%以上,雙項指標達到省級示範類高中要求。 在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學校獲得多項集體表彰,過去一年中獲得黔東南州「文明校園」獎和教育工作先進學校、從江縣教育工作先進學校獎和教學質量獎。2020年劉誠平榮獲全省和黔東南州脫貧攻堅優秀共產黨員,連續兩年被評為從江縣脫貧攻堅優秀援從幹部。
王炳全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王遠柏 編輯 劉娟 編審 楊儀 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