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從江:播下種螺助增收

2020-12-19 環球網

本文轉自【新華網】; 5月26日,貴州省從江縣加榜鄉加車村的村民在搬運種螺。 今年3月以來,貴州省從江縣啟動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結合當地梯田環境,因地制宜,在加榜鄉加車、黨扭、加頁等村實施田螺養殖項目。 在田螺養殖過程中,採取「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政府統一向龍頭公司採購種螺交給合作社,合作社根據貧困戶水田規模和意願發放種螺,同時公司技術人員入村開展養殖技術培訓,田螺收穫時再由合作社對接種螺公司統一上門按保底價回收,解除了貧困戶養殖和銷售的後顧之憂,進一步拓寬山區群眾脫貧增收渠道。 新華社記者 楊文斌 攝

本文轉自【新華網】; 5月26日,貴州省從江縣加榜鄉加車村的村民在搬運種螺。 今年3月以來,貴州省從江縣啟動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結合當地梯田環境,因地制宜,在加榜鄉加車、黨扭、加頁等村實施田螺養殖項目。 在田螺養殖過程中,採取「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政府統一向龍頭公司採購種螺交給合作社,合作社根據貧困戶水田規模和意願發放種螺,同時公司技術人員入村開展養殖技術培訓,田螺收穫時再由合作社對接種螺公司統一上門按保底價回收,解除了貧困戶養殖和銷售的後顧之憂,進一步拓寬山區群眾脫貧增收渠道。 新華社記者 楊文斌 攝

本文轉自【新華網】; 5月26日,貴州省黔東南州住建局派駐從江縣加榜鄉加車村的幫扶幹部(左一、右一)幫助村民一起播撒種螺。 今年3月以來,貴州省從江縣啟動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結合當地梯田環境,因地制宜,在加榜鄉加車、黨扭、加頁等村實施田螺養殖項目。 在田螺養殖過程中,採取「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政府統一向龍頭公司採購種螺交給合作社,合作社根據貧困戶水田規模和意願發放種螺,同時公司技術人員入村開展養殖技術培訓,田螺收穫時再由合作社對接種螺公司統一上門按保底價回收,解除了貧困戶養殖和銷售的後顧之憂,進一步拓寬山區群眾脫貧增收渠道。 新華社記者 楊文斌 攝

本文轉自【新華網】; 5月26日,貴州省從江縣加榜鄉加車村的村民在梯田上播撒種螺。 今年3月以來,貴州省從江縣啟動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結合當地梯田環境,因地制宜,在加榜鄉加車、黨扭、加頁等村實施田螺養殖項目。 在田螺養殖過程中,採取「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政府統一向龍頭公司採購種螺交給合作社,合作社根據貧困戶水田規模和意願發放種螺,同時公司技術人員入村開展養殖技術培訓,田螺收穫時再由合作社對接種螺公司統一上門按保底價回收,解除了貧困戶養殖和銷售的後顧之憂,進一步拓寬山區群眾脫貧增收渠道。 新華社記者 楊文斌 攝

相關焦點

  • 補短板 促就業 穩增收——貴州向脫貧「硬骨頭」發起總攻
    新華社貴陽5月9日電 題:補短板 促就業 穩增收——貴州向脫貧「硬骨頭」發起總攻  新華社記者楊洪濤、羅羽新華社記者 楊文斌 攝  面臨如期脫貧「大考」的貴州,在遭遇新冠肺炎疫情「加試題」的情況下,凝心聚力戰「疫」又戰「貧」。通過集中力量補齊短板弱項,「外輸、內拓」促進就業創業,培育扶貧產業保障群眾增收等方式,向脫貧「硬骨頭」發起總攻。  掛牌督戰三級聯動 查找弱項補齊短板  「牢固了,這下沒問題了。」
  • 「多彩貴州·相約2020」從江:「稻魚村」的脫貧故事
    4月2日,春雨綿綿,走進從江縣谷坪鄉五一村,村民們正在田裡撈魚、捉魚,趁著清明節臨近,縣城市場需求量大,讓稻田魚賣個好價錢。五一村把「稻田養魚」作為一種產業來發展,並取得不錯的成效,而被外界稱為「稻魚村」。
  • ...的「金蛋蛋」 —— 貴州金綠源農業生態發展有限公司助農增收側記
    【千企幫千村】守好村民增收的「金蛋蛋」 —— 貴州金綠源農業生態發展有限公司助農增收側記 2020-09-10 17: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安順市青莊壩區:「返租倒包」穩就業助增收
    安順市青莊壩區:「返租倒包」穩就業助增收 發布時間:2020-09-03 17:57:26      來源:安順日報   眼下,正值瓜果蔬菜高產旺季
  • 畢節:特色養殖助農增收 創優品牌走俏市場
    畢節:特色養殖助農增收 創優品牌走俏市場 發布時間:2020-12-23 16:27:43      來源:畢節日報   日前,記者從市農業農村局畜牧站獲悉
  • 「我的脫貧故事」好政策給了我生活的動力|從江縣谷坪鄉留架村村民...
    我叫蘭老三,今年80歲,家住貴州黔東南從江縣谷坪鄉留架村一組。  30年前,我的妻子因產後抑鬱,無法與人正常交流,因為沒有良好的生活習慣,妻子比較邋遢,家中生活非常慘澹。安順高管處贈送我家基本生活物資特別是2019年以來,在安順高速公路管理處和谷坪鄉黨委政府的幫助下,駐村隊員送我妻子去辦理了身份證和殘疾證,讓她能享受殘疾補貼和養老保險。
  • 貴州從江登陽錳業捐贈貧困村助力脫貧攻堅暖人心
    分佐村位於貴州從江縣下江鎮西南部,是一個苗族聚居村落,距鎮政府所在地22公裡。結合幫扶村實際情況,採取「幫思想、幫思路、幫民生、幫發展、幫安全」等幫扶措施,積極發動社會各界人士力量,鞏固提高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滿意度和幸福感。
  • 一電信網絡詐騙團夥共15人在貴州從江落網
    近日,貴州從江縣公安局攜手深圳警方打掉了一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團夥,成功抓獲犯罪嫌疑人15名。2020年12月17日下午,從江縣公安局接到深圳市福田區公安分局的協查通報稱:有一電信詐騙犯罪團夥流竄到我縣轄區內,請求協助抓捕。
  • 國家地理頻道《秘境尋蹤 - 中國特輯》系列紀錄片,在貴州從江正式開拍
    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監製,五洲傳播中心和國家地理頻道聯合製作的《秘境尋蹤 - 中國特輯》系列紀錄片,5月23日在貴州省從江縣岜沙苗寨舉行開機儀式,
  • 從浙江到貴州 「銀髮校長」愛灑從江丨記貴州省從江縣一中校長劉誠平
    2019年3月,帶著教書育人的初心,在東西部扶貧協作牽線搭橋下,63歲的浙江退休教師劉誠平積極響應黨組織號召,放棄舒適退休生活,加入「銀齡計劃」,赴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從江縣一中支教,並任該校校長。因滿頭銀髮,師生們都稱他為「銀髮校長」。
  • 廣昌發展林下經濟助農增收
    本報廣昌訊 (記者吳欣榮 通訊員駱東平) 近年來,廣昌縣守牢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依託良好的生態和森林資源優勢,大力發展林下經濟。目前,全縣林下經濟面積達15.5萬畝,林下經濟年綜合產值約1.2億元。為激活生態資源,該縣把發展林下經濟作為助農增收致富的新動能和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新引擎。積極探索「林+禽、林+蜂」為主的林下養殖模式,林下養殖品種主要以散養雞、鴨、鵝等禽類為主,養殖面積達5000畝。以「林+菌、林+藥」為主的林下種植模式,建設9個1000畝以上的食用菌仿野生栽培技術示範基地等。
  • ...枝葉之間顯真情丨從江縣東朗鎮紀委書記、擺德村幫扶幹部滾文清
    我叫滾文清,中共黨員,是從江縣東朗鎮紀委書記、從江縣紀委監委派駐東朗鎮紀委監察辦公室主任、東朗鎮擺德村幫扶幹部。「滾書記,脫貧攻堅結束後,你還來我們村嗎?我家現在生活越來越好,離開不你的真情幫扶呀!我們真捨不得您……」脫貧攻堅進入最後收官階段,每次到村裡幫扶對象家走訪,他們總是拉著我的手不舍地說道。
  • 自掏腰包籤訂助農協議 貧困戶可年增收約20萬
    自掏腰包籤訂助農協議 貧困戶可年增收約20萬金羊網-新快報  作者:方軼  2020-07-14 預計籤訂《助農協議》的兩戶農戶今年可分別增收約
  • 從江香禾糯:一畝稻花十裡香 一家蒸飯十家香
    一畝稻花十裡香,一家蒸飯十家香世居從江的侗族人民將特色水稻香禾糯傳承至今傳統的人工勞作保持著每一粒米的原滋原味長達180天的自然生長稻魚鴨共存的耕作模式使得產量稀少的香禾糯彌足珍貴營養豐富、口感極佳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地處黔桂交界大山腹地的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從江縣,侗族人民世居於此,有著悠久的稻作歷史。
  • 「脫貧攻堅·村村道」從江縣大醜村:不愁吃、不愁穿成為最低標準
    黔東南州從江縣大醜村脫貧攻堅指揮所所長賴定勇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大醜村始終以「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統領工作。現在只有賈老斤1戶,1人,因為殘疾,收入在3747至5000元的邊緣戶。目前已將賈老斤戶列為村內農低保長期保障對象,幫助解決收入和生活保障問題。
  • 「我的扶貧故事」不等不靠,勇闖產業發展新路子丨從江縣人大代表...
    作為一名人大代表,引領群眾增收致富,過上小康生活,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所在。我叫潘寨福,是從江縣第十七屆人大代表,同時也是東朗鎮第一屆人大代表,「苗谷村寨福種養殖合作社」負責人。畝產7600斤,每斤0.6元,收入36萬餘元,戶均增收8000元。今年11月,合作社又與公司籤訂2021年板藍根育苗協議,育苗200萬株,每株0.2元,預計收入40萬元。
  • 辣椒本是舶來物 紮根貴州別樣紅——貴州深入推進農村產業革命打造...
    助農增收明顯。貴州省9個市州、48個重點縣、285餘萬椒農參與發展辣椒產業,其中貧困人口65萬,新增就業崗位1.7萬個,預計帶動戶均增收8500餘元,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為脫貧攻堅發揮了重要作用。產業基礎夯實。
  • 省農科院人才基地發揮作用|創新從江香禾糯「稻+魚」種養模式
    貴州省第六批人才基地科研骨幹人員合影10月5日,貴州省農科院黨委書記、院長趙德剛率隊,省農科院李超、朱速松和貴州大學呂立堂等省第六批人才基地團隊成員前往從江縣高增鄉,對人才基地項目推進的香禾糯「稻+魚」種養模式進行實地考察測產驗收,核心示範區最高畝產值超過3000元,均值近2700元,較傳統香禾糯「稻+魚」種養模式畝增效益300至600元。
  • 「我的扶貧故事」堅守在法治扶貧的第一線丨從江縣司法局西山司法...
    庫區項目部堅持按照從江縣政府的賠償標準,最多不過千餘元,雙方僵持不下,庫區民工和頂洞村民劍拔弩張。  我得知此事後,帶領指揮所網格員、村組幹部趕往現場開展調處。通過走訪得知,梁某被砍的杉樹已經通過丈量,按照補償標準計算應領補償金1021元,梁某則按照壽材的市場價格索賠,一直拒絕籤字領取補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