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末女豪傑楊妙真,自創梨花槍天下無敵,為農民起義軍首領

2021-02-23 新語說古今

武俠小說中少不了楊妙真的傳奇,她甚至被封為南宋武術家中的第一位,到底能有多麼厲害?

 一、起義抗金女領袖

本文由今日頭條號舊人新說原創,只允許自媒體號新語說古今轉載,其他轉載者均為抄襲。

這是由金軍南侵引發的一段悲痛歷史,曾經輝煌一時的北宋湮滅在金人的鐵蹄裡。尚有南宋苟且在江東,也沒有能夠重振旗鼓。

天下冒出一支農民起義的紅襖軍,領頭人叫做楊安兒,有個擅使梨花槍的妹妹楊妙真。這支起義軍可不是小打小鬧,在當時也有數萬之眾。

後來楊安兒乘船入海遇害,群龍無首,眾人商議之下,便推舉了武藝出眾的楊妙真為新首領。

在古代一個女子自然不會平白受到尊敬,楊妙真為穩固地位,選擇了與另外一股勢力領頭人李全結為夫婦。

紅襖軍的敵對目標為國家外敵金軍,雙方時常交戰,他們憑藉一股齊心協力的勇勁同金兵對抗,勝績不少。

南宋初期對起義軍採取懷柔政策,只要他們能夠幫助朝廷攻打金人,那就算不上危害。可起義軍日益壯大,很快就妨礙了南宋朝廷的利益。

南宋朝廷以自己的利益為重,眼見金人勢力被削弱,他們反而轉頭稱起義軍為賊寇,從而挑起了楊妙真同南宋朝廷的矛盾。

在此之外,草原上的蒙古正由成吉思汗帶領著,蒙古騎兵吞噬著金人的地盤。楊妙真和李全見勢入金,企圖分一杯羹。

二、巧生妙計破毒招

蒙古也不是大方之人,他們派出孛魯包圍了李全的軍隊,要麼降從,要麼就打。李全不肯降蒙古,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危機。

南宋朝廷的主將劉琸想了一條狠毒的計策,挑唆遊擊在山東的另一支由夏全帶領的義軍,對楊妙真這邊趁虛而入,前後夾擊。

這可把楊妙真搞得焦頭爛額,她無法支援受蒙古軍圍攻的丈夫李全,又要面對不懷好意的夏全來犯。

最終是李全的死訊堅定了楊妙真的想法,她盛裝打扮約見夏全,曉之以情,同他聯手合作調頭去對付劉琸。

正做著漁翁得利的大夢的劉琸可沒有料到這種局面,被打得措手不及,落荒而逃。得勝的夏全縱容軍隊掠奪百姓,引來楊妙真不滿後分道揚鑣。

其實李全死訊為假,他投降了蒙古,為蒙古做了內應去假意入宋。在暗中行使了不少壞事,楊妙真也同他匯合。

三、兵敗山倒人人跑

做法愈加不遮掩的李全明目張胆危害南宋利益,將物資源源不斷送入蒙古,他和朝廷直接公開反目。

南宋也是個比馬大的「瘦駱駝」,李全不僅沒有佔到便宜,還被宋軍打得連連敗退。終是中了宋將計謀,死在亂槍之下。

這次丈夫是真的死了,楊妙真收攏了李全的餘部,企圖為丈夫報仇,也是損失慘重。她站在大城的城頭,明白了大勢已去。

第二天,楊妙真和部下講明了出路,她知道人心已散,各有圖謀,她要北渡淮水歸鄉而去,勸眾人自做打算。

楊妙真的梨花槍橫行無忌二十年,得了一個「無敵」的上上評價,變幻莫測,精妙非常,卻還是無法撫平亂世。

能夠容得下楊妙真的地方,也只有蒙古。她帶著其子李璮繼了李全得封的益都行省,成為蒙元漢軍裡頭最大的世侯。

任時光荏苒,兜兜轉轉,楊妙真所做的,也不過是在金國、南宋和蒙古興替交迭之間打轉而已。

本文只允許新語說古今發表和轉載,其他號發表者均為抄襲。抄襲者輕者我會維權到底,一直到法律訴訟為止,重者不孕不育。

歡迎朋友們關注@新語說古今,看更多精彩歷史小故事

相關焦點

  • 【人物】巾幗女俠,梨花槍主,義軍首領:楊妙真
    引子:《射鵰英雄傳(修訂版)》橋段:黃蓉聽得這位女將竟如此了得,說道:「靖哥哥,我想瞧瞧這二十年天下無敵手的梨花槍
  • 楊妙真(二)
    楊妙真在家中排行第四,人都稱她「楊四娘子」,軍中兵卒則稱她為「姑姑」。此刻,楊妙真騎著高頭大馬,走在隊伍最前面。
  • 番外:以腿作槍楊妙真
    小女子相信宋公子,所以想請宋公子為我解答,消除小女子的懷疑。」  「四娘子多慮了,宋某行事頂天立地,光明磊落,絕不會行如此苟且之事。不過,對於這件事,宋某還真不好直接回答。」宋青書轉念一想,「要不四娘子與我交手,我用相同的一招來應付,四娘子親身一試便知,絕非什麼見不得人的手法。」
  • 明朝義軍女首領唐賽兒,起義失敗結局眾說紛紜,總之不會是好下場
    我們先來看看唐賽兒起義之時的明朝。 二、被迫起義的女首領 唐賽兒到底是什麼出身呢?如今也已經找不到真實的說法了。根據相關的記載,清朝時期的文人將她稱為「妖女」,這種記載肯定沒有什麼參考價值了。此外還有一種說法,說唐賽兒本是山東濱州一個最普通的老百姓,自小就飽讀詩書,又精通武藝,長得還好看,後來嫁給了林三。
  • 流寇怎麼就會變成農民起義軍了?
    三百多年前的一天,在鄂南山區,一個老婆婆提著竹籃去山上,給種地的兒子送飯,走到山腰時,樹林子裡竄出一個餓漢。這餓漢滿面血汙,饑渴難當,搶走了老人手裡的飯,然後狼吞虎咽起來。半小時後,老婆婆的兒子,一個叫程九伯的農民扛著鋤頭追上來,打死了那個餓漢。大字不識的程九伯當然不會知道,他打死的,便是當時的流寇首領,大名鼎鼎的李自成。
  • 中國歷史上唯一由女人領導的農民起義 絕世美人唐賽兒
    當時沉重的賦役和連年的災荒,讓宗教在山東發展很快,而尋找生路的農民就把自己的希望寄託到了對宗教的信仰上面。所以唐賽兒起義剛一發起很快就達到了數萬人。到了1420年二月初十,一封奏摺由直隸沂州衛傳到了永樂帝朱棣的手中:「莒州賊董彥杲等聚眾兩千餘人,以紅白旗為號,大行劫殺,莒州千戶孫恭等往招撫,殺其從者,勢甚猖獗。」這就是唐賽兒起義。
  • 他既是起義軍領袖也是明教五散人之一,他就是彭和尚
    五散人的原型有的是真實歷史人物,有的則是傳說中的神仙人物,金庸借用了這些人物來為他的小說服務,真真假假,虛實莫測。彭和尚的原型就是元末起義軍領袖彭瑩玉。彭瑩玉出身在江西慈化寺旁邊的一戶農民家庭。他一出生便被慈化寺的一彭姓和尚收為徒,10歲時入慈化寺為僧。當時百姓在元朝的殘酷統治下,民不聊生。
  • 沙俄史上最大的農民起義,勢頭席捲全國,終因寡不敵眾以失敗告終
    一時間原本禁錮的社會開始有了一絲開明的風氣,但開明專制並沒有帶來國家的繁榮,反倒是在這一階段,原本對沙皇制度極度不滿的大批農奴與農民爆發了一系列的反抗與起義。而在眾多起義中,以頓河哥薩克首領普加喬夫為首的農民起義成為沙俄史上最大最有規模的一場。其影響之深遠,傳播之久也是歷來所罕見的。
  • 白蓮教女首領唐賽兒,生如夏花般絢麗,死如鳳凰涅槃般瀟灑
    登基後,又把都城從南京遷到北京,大修紫禁城不說,又組織人力開挖運河,農民徭役負擔日益沉重。加上水、旱災害,瘟疫流行,群眾生活十分艱難。婚後不久,愛打抱不平的林三,因帶領民眾去官府討要救濟糧,被官府當做暴亂分子砍了頭。父親一股急火攻心,也駕鶴西去。母親無法承受打擊,跳河自盡。接二連三的打擊,讓唐賽兒痛不欲生,她銀牙咬碎,橫下一條心來,決心起兵造反,為丈夫和父母報仇雪恨。
  • 黑旗軍:一支農民起義軍發展成抵抗入侵英雄勁旅,與日軍鏖戰寶島
    電影《一刀傾城》黑旗軍的建立清鹹豐年間,中國南部興起以洪秀全的人為主導的太平天國運動,全國也爆發了農民起義,我們黑旗軍的統帥劉永福,當時二十歲左右也加入了以吳凌云為代表的天地會農民起義軍中,由於作戰勇猛很快得到晉升
  • 從宋代飛火槍到明代梨花槍看噴火槍的演變
    在明代,就有一種功能在某種程度上,類似電影中火尖槍的熱兵器——梨花槍。這種武器最早起源,很有可能是在宋代的一種現在被稱為「飛火槍」的武器。在《金史·蒲察官奴傳》中,記載一種「以敕黃紙十六重為筒,長二尺許,實以柳炭、鐵滓、磁未、硫黃、砒霜之屬,以繩系槍端。」,其威力「臨陣燒之,焰出槍前丈餘」。按照《金史》的記載,這種火器最早使用,是在金末,與蒙古人的作戰中 「汴京被攻已嘗得用」。
  • 觀起義軍如何佔領先秦的六國領土,並自立稱王
    各地農民紛紛舉兵呼應陳涉的號召,處死秦政府的郡守、縣令。之後成為漢高祖的劉邦、秦滅亡後成為西楚霸王與劉邦爭奪天下的項羽與其叔父項梁發動的起義,也都發生在這一年的九月。陳涉領導的起義軍在建立政權後,逐漸喪失了農民軍的本質,滋生嚴重的官僚習氣。陳涉自身也由一介農民搖身變為高高在上、萬人仰視的統治者。他派遣部將前往全國各地,企圖將各地的農民起義軍納入張楚政權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