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義軍女首領唐賽兒,起義失敗結局眾說紛紜,總之不會是好下場

2021-01-07 騰訊網

自古以來,天災和人禍都是起義開始的重要原因,這其中人禍不僅僅是一個因素,甚至會是整場起義的導火線。畢竟如果只是天災,有能力的朝廷會繼續照顧百姓的生活,不會讓百姓處於水深火熱中。但是如果朝廷沒有能力關照那麼多人,甚至在百姓遭遇天災之時依舊戰亂不斷,加重百姓的搖曳和賦稅,那麼「官逼民反」就促成了。

自古以來,大大小小的起義數不勝數,成功的起義直接使天下改朝換代,而起義失敗的悲慘下場也就不用再說了。今天我們要說的是明朝時期一個起義的女首領唐賽兒,起義失敗之後她到底落了個什麼下場呢?

我們先來看看唐賽兒起義之時的明朝。朱棣時代在整個中國歷史上都算得上出色了,徵蒙古、下西洋、通西域、開運河,這些可都是統治成功的典範。但是我們不能只看見成功,也要看見成功背後的境況,明朝之所以能做出這些成就,最離不開的就是百姓,沒有百姓的賦稅和勞力,也不可能有這些輝煌。而當時明朝的百姓境遇又是怎樣的呢?不幸的是,從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開始,明朝的山東百姓就一直遭受著天災。

一、天災人禍的背景

地震、瘟疫、乾旱、洪水,但凡是能造成巨大損害的自然災害,都讓當時的百姓經歷了個遍,本來百姓就已經處於水深火熱之中了,更不幸的是戰爭又爆發了。也就是鼎鼎有名的靖難之役,這場戰役在哪兒開始不行呢?偏偏又是在山東,本來百姓就還沒有在災害中緩過勁兒來,又被迫被朝廷編入到大軍的隊伍中,其結果可想而知。

這場戰役十分的慘烈,所經之處留下的只有累累白骨。三年之後,朱棣終於打下了南京,但是戰爭的結束並不意味著百姓苦日子的結束,因為朱棣又要開始開運河了,開運河又要徵用百姓做苦力,這一徵便是10萬人。在種種壓力和痛苦之下,百姓必須要尋找自己的精神依託了。於是他們找到了白蓮教,紛紛成為了白蓮教的信徒,此時唐賽兒就出場了。

二、被迫起義的女首領

唐賽兒到底是什麼出身呢?如今也已經找不到真實的說法了。根據相關的記載,清朝時期的文人將她稱為「妖女」,這種記載肯定沒有什麼參考價值了。此外還有一種說法,說唐賽兒本是山東濱州一個最普通的老百姓,自小就飽讀詩書,又精通武藝,長得還好看,後來嫁給了林三。但是她並沒有過上幸福的生活,林三被衙役殺死之後,隨之而來的就是唐賽兒父親悲憤而亡,母親重病身亡,經受家破人亡的唐賽兒心中只剩下了悲憤,於是藉助白蓮教開始起義。

三、聲勢浩大

當時唐賽兒在今天的山東青州境內組織起義軍,將青州指揮使殺死之後開倉放糧,這一舉動贏得了民心。隨後便有大量百姓加入到義軍當中,唐賽兒的起義隊伍越來越壯大。各地的起義軍紛紛響應,他們的勢力擴展到了諸城、青州、壽光、即墨等九個州縣,凡是起義軍所到之處,紛紛懲治貪官汙吏,毀官府燒糧倉,確實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四、起義失敗

朱棣對於唐賽兒的起義軍並沒有第一時間進行絞殺,而是選擇了詔安,然而為百姓為白蓮教而戰的唐賽兒怎麼可能接受朱棣的詔安呢?她將朱棣派來的官員殺死之後繼續起義。唐賽兒的起義軍確實經歷過幾場勝利,但是這種勝利並沒有維持多長時間,朱棣不停地派出官兵進來圍剿,最後唐賽兒終於支撐不住了,起義失敗。雖然這場起義以失敗告終,但是卻對明朝造成了巨大的打擊,更是震撼了以農民起義發展起來的大明王朝。

據史料記載,在鎮壓了唐賽兒的起義軍之後,朝廷當月就賑災青州、萊州,明朝政府對百姓的壓制和逼迫終於做出了讓步,這和唐賽兒的起義有著脫不開的功勞。唐賽兒起義失敗之後結局怎麼樣呢?關於她的結局一直以來也是眾說紛紜,有一種說法是,起義失敗之後,唐賽兒混跡在尼姑當中逃走了,這個正好與後來朱棣將眾多尼姑抓來一一排查相符合。也有一種說法是,唐賽兒在最後一場戰役中已經身亡,只是面目全非才沒有被找出來。由此可見,朝義軍女首領唐賽兒,起義失敗結局眾說紛紜,總之不會是好下場。

其實唐賽兒在一開始起義的時候就必定想過自己的結局,但她依舊走上了這條不歸路,畢竟起義或許還能有一線希望,坐以待斃就真的只有死路一條了。

圖片來源於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相關焦點

  • 揭竿而起的明朝女首領唐賽兒,起義失敗後的下場有多悲慘
    古代女性社會地位低下,一直在被壓迫中生存,歷史上出現的巾幗不讓鬚眉的女英雄更是難能可貴。提起女性英雄豪傑,人們大多是會想起穆桂英、花木蘭等在銀幕上經常被演繹的人物。其實在明朝初期,有位為拯救被壓迫的平民百姓而率領農民起義的女英雄,大名唐賽兒,她的舉動使全國上下震驚不已。
  • 明初白蓮教女首領,刀槍不入的唐賽兒,被朱棣抓到後是什麼下場
    其實在明朝初期,有位為拯救被壓迫的平民百姓而率領農民起義的女英雄,大名唐賽兒,她的舉動使全國上下震驚不已。明朝初立處於戰火紛飛年代,徭役不休,徵斂不息唐賽兒生於山東,家境貧窮,在十幾歲時就嫁給了林三為妻。當時山東是靖難之役的主要戰場,戰爭橫掃這個省份,導致平民百姓流離失所,可謂是「路有凍死骨」。
  • 中國歷史上唯一由女人領導的農民起義 絕世美人唐賽兒
    對於唐賽兒這個名字,相信很多人都聽過,畢竟作為一介女流,發動了史上著名的唐賽兒起義,這太令人印象深刻的了。一般農民起義都發生在亂世,但唐賽兒起義卻發生在明朝興盛的朱棣時期,所以它不到二月就被鎮壓,但其影響卻很大,一起去看看吧!
  • 白蓮教女首領唐賽兒,生如夏花般絢麗,死如鳳凰涅槃般瀟灑
    接二連三的打擊,讓唐賽兒痛不欲生,她銀牙咬碎,橫下一條心來,決心起兵造反,為丈夫和父母報仇雪恨。當時,唐賽兒的家鄉濱州白蓮教盛行,飽受戰亂之苦的民眾,廣泛信奉白蓮教,希望從中尋些精神寄託和互相幫助。唐賽兒利用白蓮教在社會上的廣泛影響,派人為自己編造了一個故事,好令自己師出有名,以增加號召力和影響力。故事是這麼說的,說林三死後,唐賽兒經常去墳地祭奠。
  • 中國古代故事:唐賽兒
    唐賽兒,知名於明成祖永樂年間。濟南府蒲臺縣(今山東濱縣)人。明初著名農民起義女領袖。她借白蓮教發動群眾,聚眾數千人揭竿而起,並發展到2萬多人,打擊了明王朝的封建統治,使全國為之展動。唐賽兒自幼好佛誦經。林三死後,唐賽兒經常去墳地祭莫。一次祭完林三回村時,在山腳下的石縫裡,唐賽兒發現了白蓮教的書典和寶劍。此後,鄉裡、衙間就盛傳她「通曉諸術」,並認為「劍亦神物,惟賽兒能用之」。唐賽兒於是自號「佛母」,稱能預知將來事情的成敗,並以能剪紙為兵馬相號召,組織民眾。她不辭勞苦,不避艱險,秘密往來於益都、諸城、安州、營州、即墨、壽光諸州縣,發動聯絡了數千人。
  • 白蓮教女首領得一奇書,問斬時刀槍不入,因她朱棣抓萬名特殊女子
    比如清朝末年最大的一場起義運動太平天國起義,便是洪秀組織拜上帝教,招攬群眾之後,發動金田起義。  歷史上還有一個教派,簡直是起義標誌招牌,那便是白蓮教。以白蓮教組織信眾,隨後發動起義的事件很多。本文為大家介紹的是白蓮教的一位女首領——唐賽兒。  唐賽兒是山東人氏,家庭貧寒,自幼習武。雖然日子過得不怎麼樣,但是一家人卻努力活著。
  • 女中豪傑--唐賽兒
    她叫唐賽兒,是山東蒲臺縣人,她的丈夫叫林三,窮苦人家,死得較早,唐賽兒年輕的時候就守寡了,孤零零的一個人過日子。她天資聰穎,又學會了很多本事。因為對統治者壓迫人民不滿,她就想起來反抗。秘密宗教,在封建社會後期始終在民間廣為流傳。元末農民起義就是在它的組織下發動的。明朝建立後,雖然官方勒令禁止,但是一直秘密流傳。
  • 濱州地標黃河岸邊唐賽兒:那些鮮為人知的傳奇故事
    不過從這個傳說也能看出濱州人對唐賽兒的欽佩和喜愛。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唐賽兒的傳奇事跡和民間傳說,一起領略這位俠女的英雄氣概,從中也許我們會明白,她為何受到濱州後來人的喜愛和敬仰。唐賽兒生於1399,高壽幾何未有史書記載,明初農民起義軍女領袖,山東濱州蒲臺縣人。這裡多說一句,蒲臺縣原是歷史上存在長達1800多年的古縣。
  • 中國歷史上的九大女英雄,不但人美,還是文武全才
    婦好是中國歷史上有據可查的第一位女性軍事統帥,同時也是一位傑出的女政治家。婦好墓於1976年在河南安陽被發現。花木蘭花木蘭出生於南北朝時期,當時社會動蕩,戰亂不止。當地政府為了擴充軍隊,便強制徵兵,花木蘭的父親年紀稍大,身體多病。木蘭不忍父親上戰場受苦,便在前往軍營當天,女扮男裝,代替父親從軍。
  • 小木匠假冒明朝太子,率天地會反清復明二十年,最終沒逃過凌遲
    當時因為地少人多,南方各省已到處是遊民,許多人加入了各類民間反清組織,朱世洪也加入了天地會,並成立了恭義堂(公義堂),成為了首領。當時流傳的天地會會簿中記載,明朝滅亡後,崇禎帝的西宮娘娘李神妃逃出,生了太子朱洪竹,又名朱洪英,被天地會奉為小主。而朱世洪可能也是為了更好地組織會眾吧,改名朱洪英(又稱朱洪音),假冒明太子。
  • 明朝的明來自明教麼,朱元璋為何在靠其奪得天下後對教眾趕盡殺絕
    不僅如此,當時的明教還奉東漢末年黃巾起義的首領張角為創派祖師,更添其反動的色彩。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公元920年,後梁陳州人毋乙和董乙率領明教教眾發動了「毋乙起義」,勢力遍及當時的陳、潁、蔡三州,甚至被推為天子,開國封號,只是隨後不久就被後梁禁軍鎮壓。
  • 為啥歷朝歷代第一個起義反抗的人都失敗了?原來起義也是個技術活
    其實,從歷史的角度看,你會發現老祖宗說的一點也沒錯,中國的歷史上每逢亂世到了豪傑並起的時代,革命的勝利果實往往不屬於第一個起義反抗的人。所以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為什麼第一個站起來反抗的人往往會失敗呢?
  • 清末民初,寧夏靈州高登雲反清起義
    1911年武昌起義和西安起義的消息傳到寧夏後,10月17日,靈州哥老會首領高登雲會同馬連弟,秘密召集二十幾個幫會心腹在縣城東街王大保子商號內商量起義事項,喝雞血為盟,決定響應孫大元帥號召,舉行起義。衙門內朱守備也是哥老會中人,和高早有聯繫,當高帶領義軍進入衙門時,朱守備讓官兵放下武器,結果未動一刀一槍,佔了守備衙門。義軍稍事休息,又撲向州署衙門,擔任守衛州署的是一潘姓守備,他見義軍來勢兇猛,也未抵抗,拋眾棄城而逃。義軍衝州署,開監放囚,火燒二堂,州官餘重基驚慌失措、央求一役背著由後門逃出,藏於「聚義園」商號之中。第二天,馬連弟又派人把餘接出藏於他處。
  • 綠林赤眉起義,劉秀笑到最後| 秦漢史話連載32
    於是,農民起義相繼爆發,並匯成聲勢浩大的綠林和赤眉的大起義。01、綠林赤眉大起義天鳳四年(17),荊州地區饑荒嚴重,百姓只能挖掘草根充飢。新市(今湖北京山東北)人王匡、王鳳被饑民推為渠帥,率領數百人起義。接著,南陽人馬武,潁川人王常、成丹等,也加入起義隊伍。這支起義軍據守綠林山(今湖北 大洪山),不久發展成七八千人的隊伍,歷史上被稱為綠林軍。
  • 世人都知陳勝兵敗被殺,卻少有人知道吳廣的下場,他比陳勝慘多了
    幾千年來,中國一直在不斷地進行農民起義,到秦末第一次全國性的農民起義,直接啟發了後世的人們。農耕社會,人民追求安定生活,吃飽了撐的,如果不是真的活不下去,大多數人都不願意離開故土,所以不管秦始皇統一六國有多好,都不能忽視秦朝嚴刑峻法,重賦重稅的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