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敢向絕壁要「天路」——記當代「愚公」毛相林

2021-01-12 中國經濟網

深秋,山谷。一條路,蜿蜒曲折如蒼龍,一頭扎入谷底村莊,一頭通向群山之巔。這是下莊村的出山公路。

「我幹了40多年村幹部,最大的事情就是修了這條路。」重慶市巫山縣下莊村村委會主任毛相林舉目四望。那片山,曾將祖祖輩輩死死困住;山上,埋著6個為修路犧牲的兄弟……

16年前,毛相林率領100多名下莊村民,硬是用雙手在山中鑿出了這條8公裡長的公路。接著,毛相林和村民們不等不靠,敢想敢幹,決戰貧困,續寫「愚公移山」新篇。

1997年,38歲的下莊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毛相林,作出驚人決定——修公路。

下莊村位於重慶市巫山縣竹賢鄉,被四面千米高山絕壁合圍,猶如坐在一口井中,修路難如登天。

當時唯一的出村路,是一條「108道拐」的古道,去縣城一來一回至少4天。住在「井底」的近400名下莊村民,近一半人一輩子沒走出過大山。貧窮閉塞成為下莊人難以擺脫的宿命。

「咱不能一直當窮漢,就算再難,我也要帶頭衝一衝。」毛相林在村民大會上給大家鼓勁:「山鑿一尺寬一尺,路修一丈長一丈。這輩人修不出路來,下輩人接著修,摳也要摳出一條路來。」

那年冬天,改變下莊人命運的這條路開工了。全村青壯年帶著工具和乾糧上山,吃住在山洞,睡覺就在腰間拴根繩子,另一頭在老樹根上打個結,以防夜裡翻身掉下懸崖。為了早日修通公路,毛相林在山上住了3個月沒回家。

修路遠比想像的難。四周陡峭巖壁,很難找到落腳之地,膽子大的腰系長繩站在籮筐裡,吊在幾百米高的懸崖邊鑽炮眼,先炸出一小塊立足之地,再用鋤頭、鋼釺和大錘,一塊一塊把石頭鑿下來。

村民楊亨雙回憶,有一次鑽炮眼,他站在懸崖邊,腿抖得兇,頭頂還不時掉碎石。就在那時,毛相林說,你們都別動,我

先下去探探底,一個人繫上繩子下去了。工地上,遇到危險情況,毛相林總是第一個上,最重的活總是他帶頭幹。

開工修路第三年,不到兩個月,接連有2名修路的村民獻身。

26歲的村民沈慶富,在修路時被一塊巨石砸中,滾下幾百米深的山谷。安葬沈慶富沒多久,專門從外地回鄉修路的36歲村民黃會元,也被滾落的石頭砸中。

村民自發前來,為黃會元送行。看著黃會元悲痛欲絕的家人,毛相林無比愧疚,他聲音顫抖著問大家:「如果再修下去,可能還要死人。今天大家表個態,這路到底修還是不修?」

「修!」有人大聲吼道。回應的人,正是黃會元的父親黃益坤。「我兒子死得光榮。路必須修下去,人不能白死。」老人說。

在場所有人舉起了手。毛相林忍住淚水,立下誓言:就算我們這代人窮10年、苦10年,也要把路修下去,讓下一代人過上好日子。

此後,又有4名村民為修路獻出了生命。為早日走出大山、拔掉窮根,下莊人沒有退縮。2004年,在毛相林帶領下,下莊村人用了整整7年時間,終於在絕壁上鑿出了一條8公裡長、2米寬的機耕道。

這是他們走出大山的路,這是他們走出貧困的路——下莊人祖祖輩輩的夢想終於變成了現實!

雖然出山公路通了,但在當時,大多數下莊村民還生活在貧困線下。毛相林「趁熱打鐵」,帶領村民種植柑橘,力爭儘快脫貧。

不曾想,村裡的500畝柑橘生蟲,幾乎絕收。毛相林召開村民大會,當眾檢討:「發展產業不能靠蠻幹,做事不怕失敗,關鍵是要從失敗中找到原因。」

村民們又一次支持他。大家說,當年修路那麼苦都過來了,現在這點困難算什麼?

縣裡派來了柑橘栽種技術專家,手把手培訓村民。幾年後,村裡柑橘產業「起死回生」,去年柑橘產量接近40噸。今年的柑橘就要上市了,毛相林說,產量比去年還高。

今年61歲的毛相林,把最好年華獻給了這片土地。2015年,下莊村整村脫貧;到2019年底,全村累計64戶269人穩定脫貧,貧困發生率降為0.29%,人均收入達1.2萬元。

從這條路走出的年輕後輩,正在接棒家鄉的振興事業。29歲的毛連長,回到下莊做電商,叫賣柑橘、西瓜等土貨;27歲的彭淦,是下莊走出去的第一批大學生,回到家鄉成為一名教師……

毛相林還有更大的夢想:不單下莊人要走出去,還要讓外面的人走進來。近年來,巫山縣發展鄉村旅遊,下莊村19棟農房改造成民宿,開始接待山外來的遊客。「再過兩三年,旅遊搞起來,我們的收入還會翻番。」毛相林信心滿滿。

文/新華社記者 韓 振 周文衝

(據新華社重慶11月16日電)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相關焦點

  • 記巫山縣竹賢鄉下莊村「當代愚公」毛相林:他率村民絕壁上「啃」出...
    人是要有一點精神的!時代在變,而下莊人不等不靠、戰天鬥地在絕壁上「啃」出天路的下莊精神,一直在延續。在脫貧攻堅戰中,在鄉村振興中,在下莊的改革發展道路上,被稱為「當代愚公」的毛相林,已成為飄揚在大巴山深處一面鮮紅的旗幟!
  • 愚公精神的當代傳奇——重慶下莊人在絕壁上鑿出脫貧路
    1945年毛澤東寫《愚公移山》,寫的是一份深切的期盼,如今一群人用行動將期盼化為現實,續寫了愚公精神的當代傳奇。 下莊之夢:一個走出大山、惠及子孫的夢想 人類不能沒有夢想,就像不能沒有太陽。一旦胸懷夢想,每一個人都會成為太陽。而中華民族,自古就是個有夢想的民族。下莊人,用血汗之軀向大山宣戰,只為圓一個世代的夢想。
  • 毛相林:鑿通脫貧致富的「天路」
    出山公路修通後,他又帶領村民披荊斬棘、攻堅克難,歷經13年時間探索培育出「三色」經濟,並於2016年在全縣率先實現整村脫貧。多年以來,毛相林帶領村民奮進在脫貧致富奔小康的路上,也鋪出一條建設美好生活的道路。
  • 中宣部授予黃詩燕、毛相林「時代楷模」稱號
    新華社北京11月18日電 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之際,中央宣傳部向全社會宣傳發布脫貧攻堅一線優秀黨員幹部代表黃詩燕、毛相林的先進事跡,授予他們「時代楷模」稱號。黃詩燕,生前系湖南省株洲市政協副主席、炎陵縣委書記,2019年11月因公殉職,時年56歲。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獨山縣召開學習貫徹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
    3月13日,獨山縣召開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暨獨山縣脫貧攻堅工作新進人員扶貧政策業務知識培訓會。副縣長劉毅主持培訓會,縣政協副主席、縣扶貧辦主任張德蘭作培訓講解。培訓中,張德蘭緊緊圍繞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獨山脫貧攻堅成效和任務、脫貧攻堅掛牌督戰、提升扶貧幹部攻堅服務能力等四個方面,以通俗易懂的語言,詳實的工作實例,對獨山脫貧攻堅取得成就、面臨困難和挑戰、目標任務及黨對脫貧攻堅決戰決勝的領導等內容,進行了系統全面的講解。
  • 愚公精神的當代傳奇
    1945年毛澤東寫《愚公移山》,寫的是一份深切的期盼,如今一群人用行動將期盼化為現實,續寫了愚公精神的當代傳奇。下莊之夢:一個走出大山、惠及子孫的夢想人類不能沒有夢想,就像不能沒有太陽。一旦胸懷夢想,每一個人都會成為太陽。而中華民族,自古就是個有夢想的民族。下莊人,用血汗之軀向大山宣戰,只為圓一個世代的夢想。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當好脫貧攻堅的生力軍——重慶飛強混凝土...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當好脫貧攻堅的生力軍——重慶飛強混凝土有限公司扶貧工作小記 2020-08-17 17:30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任啟玉深入到查幹沐淪蘇木督導脫貧攻堅工作
    4月15日,旗政府副旗長任啟玉到查幹沐淪蘇木呼特勒嘎查、浩伊日毛都嘎查、查幹錫熱嘎查、呼勒斯圖布朗嘎查督導指揮脫貧攻堅工作。任啟玉每到一個嘎查村都詳細查看檔案資料,與駐村工作隊及嘎查村兩委班子進行座談交流。
  • 大山深處的脫貧傳奇感動眾人 ——「時代楷模」毛相林...
    「當代愚公」毛相林帶領村民絕壁鑿天路的故事娓娓道來。毛相林帶領下莊人歷時7年,在絕壁上鑿出了一條「天路」。此前,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多次前往下莊村,也曾親身攀爬過「天路」修通前、村民們出山必經的那條「108道拐」古道——「上山鼻杵路,下山腿發怵,來回走一趟,眼花頭又昏」,這首當地口口相傳的歌謠,正是彼時下莊人出山的真實寫照。大山禁錮著下莊人,但以毛相林為代表的下莊人絕不認命。他們以愚公一樣的勇氣和決心,決定同命運叫板,向貧困宣戰。修路有多難、多險、多苦?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講好脫貧攻堅故事 --電視劇《一個都不能少...
    恰逢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之年,由國務院扶貧辦重點推薦,國家廣電總局審核批准,全程在甘肅張掖創作拍攝的36集脫貧攻堅題材電視連續劇《一個都不能少》從3月16日開始,在中央電視臺一套晚八時黃金時段首播,一經播出便引起媒體高度關注,引發群眾強烈反響。
  • 整整七年,下莊人在懸崖絕壁上摳出了一條8公裡長的「天路」
    毛相林一直是故事的主角,已是新聞常客,被稱為「當代愚公」,影響了很多人。 20年來的近百篇新聞報導,概括起來,主要關注毛相林與「三條路」:一是他帶領村民七年拼搏,在懸崖絕壁上鑿出一條連通外界的公路;二是他帶領大家蹚出「脫貧路」;三是他為下莊鋪就「小康路」。 毛相林是大山中的一位普通農民,但他的意志和內心並不普通。不少媒體把他視為「下莊精神」(或「愚公精神」)的集中代表。
  • 直播預告|看黔劇《臘梅迎香》首映,領略「當代女愚公」風採
    1月10日晚八點,貴州省黔劇院創排演出的大型現實題材、反映脫貧攻堅的黔劇《臘梅迎香》,將在貴州國際會議中心劇場震撼上演。這是貴州省黔劇院繼《天渠》之後,又一反映貴州省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反映貴州當代英雄人物事跡,反映當代貴州精神的一部大型劇目。
  • 「地評線」紅辣椒網評:繡好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勝利之花」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打贏的一場硬仗。今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時間緊、任務重、難度高。越到緊要關頭,廣大幹部就越要堅定必勝的信心,越要有一鼓作氣的決心,盡銳出戰、迎難而上,真抓實幹、精準施策,確保脫貧攻堅任務如期完成。以為民情懷「穿針」,防止深入群眾「浮在表面」。
  • 【決戰脫貧攻堅 決勝全面小康】市領導調研督導南龍鎮脫貧攻堅工作
    【決戰脫貧攻堅 決勝全面小康】市領導調研督導南龍鎮脫貧攻堅工作 2020-11-10 20: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魏曉明在潛山市調研脫貧攻堅時強調 毫不鬆懈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得知去年旱情和今年疫情汛情對茶葉生產有一些影響,魏曉明要求有關部門要加強技術指導和政策支持,幫助合作社做好災後恢復,把災情影響降到最低。2018年,林莊村村民潘結友夫婦開辦了農家樂,去年年均接待300多名遊客,營收6.5萬元,還帶動了2名貧困戶就業。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水城縣深入實施「四個三」攻堅法精準打好...
    作為全省14個深度貧困縣之一,水城縣貧困面大,貧困程度深,是六盤水市脫貧攻堅中最難啃的「硬骨頭」。2018年以來,水城縣堅持實施「三段、三級、三專、三嚴」「四個三」攻堅法,集中優勢兵力、集中全部資源,著力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全速推進脫貧攻堅各項任務落實落地,精準打好脫貧攻堅戰,幫貧困群眾拔窮根摘窮帽,過上幸福美好新生活。
  • 從蠻幹到巧幹——毛相林帶領下莊人走上脫貧致富路
    因為不信邪,他才敢「不聽招呼」,帶領村民叫板絕壁;因為堅韌,他才能頂著6條生命逝去的巨大壓力,用7年時間完成了這項「異想天開」的壯舉;因為肯學,他面對挫折才能不斷總結經驗教訓,轉換思路,帶領下莊人走上脫貧致富的康莊大道…… 路修好後,毛相林將工作重心放在了完善基礎設施、發展產業上。在這個過程中,這個沒多少文化的小個子男人,走過不少彎路,甚至在村民大會上作過檢討。
  • 趙宇在洋塘鄉調研抓黨建促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工作
    原標題:趙宇在洋塘鄉調研抓黨建促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工作7月9日上午,縣委書記趙宇來到洋塘鄉調研抓黨建促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工作。在洋塘鄉,趙宇採取「四不兩直」的方式先後來到羊烏村貧困戶黃十斤、邊緣戶歐更華、賀廣德和陳家村邊緣戶陳五軍家中走訪。
  • 黃漢標:保持決戰之態 凝聚攻堅之力 決戰決勝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
    黃漢標:保持決戰之態 凝聚攻堅之力 決戰決勝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 2020-12-23 11: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平涼「一強三創」激發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新動能
    ,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證。督促指導各級黨組織建立抓黨建促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任務、問題、責任「三項清單」和黨員領導幹部黨建聯繫點工作制度,組工幹部定點指導、黨建指導員蹲點落實,確保了抓黨建促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工作有力有序推進。——系統部署凝聚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