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吃虧真的是福嗎,記住這3種虧不能吃,吃多了反而不好

2020-12-25 鄧朝芬說歷史

曾國藩和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並稱「晚清中興四大名臣」,對清王朝的政治、軍事、文化、經濟等方面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曾國藩不光治國有方,而且在教育子女上,也有一套自己的辦法。他常常教育自己的子女,人不要貪圖享受,吃點兒苦不是壞事,人的心胸要寬廣一些,這樣福氣才能找上門來。

除了曾國藩以外,香港首富李嘉誠早些年也吃過很多虧,他對吃虧是福深信不疑,常常在外面做生意的兒子,和別人合作的時候,要把大頭給別人,自己拿小頭就好。

而且老一輩的人也會教育晚輩,吃虧是福。沒錯,吃虧是福,但也得看是吃的什麼虧,值不值得自己吃這個虧,有些虧可以吃,有些虧不能吃,不然吃了別人不但不領情,還把你當傻瓜,這就很沒有必要了。

曾國藩告訴我們,人生在世,有3種虧不能吃,吃多了反而不好。

第一種虧,不吃糊塗虧。什麼意思呢?真正聰明的人,是表麵糊塗,內心卻十分精明。看似不爭不搶,但其實所有事都瞭然於胸,比誰都明白。大智若愚,就是說的這種人。對於這種人來說,吃虧可以,但是得知道自己為什麼吃虧,吃的什麼虧,一件事可以看透不說透,但不能置自己於危險之地。不能讓別人把自己當傻瓜對待,不然別人就會一直欺負自己。

有智慧,有能力的人有時候吃虧對他們來說,反而是為了顧全大局的一種做法,這虧是他主動吃的,而不是被動接受的。而且吃一塹,長一智,有時候吃虧也是為了以後少吃虧,你要拿捏好這個關係。

第二種虧,不吃被動虧。

一個人如果想獲得成功,那麼就得努力奮鬥,在奮鬥的路上即使遇到艱難險阻,也要奮發向上,最終成為人上人。就比如學習,我們生來大腦一片空白,需要不停地往裡面填充知識,才能成才。但是學習這件事又累有苦,外界誘惑那麼多,很容易放棄。

但如果你學習好,能考上一個好大學,那麼將來就會獲得更多的發展機會,成為人上人的機率也會更高。如果不吃讀書苦,那麼就得吃生活累,二者總得選一個。

這一點,大家要記住了,不管是自己,還是有了孩子,都要明白,人生沒有後悔藥,有些苦是必須要吃得,有些虧是必須要嘗的。

我們必須把眼光長放遠,現在苦點兒累點兒沒關係,只要我們帶著目標去吃虧,去吃有智慧的虧,那麼結果一定就是好的。

第三種虧,聰明人不吃長遠的虧。俗話說,好漢不吃眼前虧,識時務者為俊傑,黨面臨的事情對自己不利的時候,惹不起難道我們還躲不起嗎?其實這個是要根據情況來定的,有的時候還真得吃點兒眼前虧,才能避免長遠的問題。

比如你遇到了一個總是耍小伎倆,處處為難你的人,而現在的你,沒有本事反抗,要麼自己失敗,要麼兩敗俱傷,這個時候,我們最好是要忍下這口氣,等積攢一定的實力,再反擊對方。

歷史上也有這樣的人,比如越王勾踐,他臥薪嘗膽,吃了三年的虧,最終等到了機會的到來,報仇雪恨,成為春秋霸主。韓信當年能忍胯下之辱,最終成為大將軍。

所以我們一定要判斷好,哪些虧該吃,哪些虧不該吃,哪些虧對我們的未來有用,哪些虧需要我們快刀斬亂麻地解決掉。

當然了,我們的人生,是需要我們一步一個腳印,去體驗,去經歷,才能增長我們的經驗,增加我們的智慧。

除了真實體驗之外,我們還可以藉助書籍來幫助我們,避免我們在人生道路上,遇到更多的坑。這個時候,卡耐基所撰寫的《人性的弱點》就派上了用場。這本書是世界上最暢銷、最經典、最實用的為人處世參考書,幫助你解決你所面臨的最大問題:如何在你的日常生活、商務活動與社會交往中與人打交道,並有效地影響他人;如何擊敗人類的生存之敵——憂慮,以創造一種幸福美好的人生。

這本書1937年出版,世界各地至少已譯成58種文字,全球總銷量九千餘萬冊,擁有4億讀者。這本書適合長時間的品味,有利於養成良好的習慣,更可以讓我們在人生道路上,識人辨人,明白什麼虧該吃或者不該吃。當然了,沒有什麼書是可以讓你一下子就有脫胎換骨的改變的,最好的是多讀好書,多實踐,並最終形成優秀的行事習慣。

當然,一本書你或許會覺得不太夠,所以這次我給你推薦的這套書,一共有五本,不但包括卡耐基《人性的弱點》,更是包括《鬼谷子》、《墨菲定律》、《狼道》、《羊皮卷》四本,59元,讓你全部帶回家。

59元五本書,一本才12塊錢,一包煙錢就可以買到。不管是買回家給自己看,還是給孩子看,都是不錯的選擇。

相關焦點

  • 「吃虧是福」,但是這三種虧不能吃,否則一輩子難以翻身
    做人要懂得吃虧,但是以下這三種虧不能吃,否則一輩子難以翻身。「一失足成千古恨」,一次錯誤,也許會帶來一生災難,以後再要翻身,就難上加難了。人生在世,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知道吃虧受罪是避免不了的,聰明的人不躲著走,而是要主動找虧吃。而有的人不想吃一點虧,最後反而吃的虧更大。所以吃虧要吃主動,而不吃被動。比如學習是很艱苦的,你不自律,放任自己,不刻苦用功,最後就被動地吃了虧,還是大虧。
  • 吃虧是福所言甚是
    「吃虧是福」聽言多遍,晚輩和同輩之間總會好言勸說,看似字眼簡單卻深含其蘊,蘊中其理需要時間的沉澱才能悟出真正的道理所在,終究才能深深感慨:「所言甚是」!我們正常的思想一定不會輕易讓自己吃虧,只要是自己吃虧的事一定不會去做對吧?我想絕大多數的人都是這麼想的。以前我也是這樣去思考的,之前在房地產上班時遇到一個財務主管,她是一個專門利用別人然後再背地裡反你一道的女人。那時的我剛20多歲,非常忍受不了她的為人,最終離職也是因為無法與她相處下去了。
  • 都說「吃虧是福」,但聰明人從不在3點上吃虧,否則越混越差
    俗話說:人生有三福,平安是福,健康是福,吃虧是福。平安、健康是福,可以理解,但是吃虧是福,很多人表示不理解。老人常說吃虧是福,吃虧怎麼能說是福呢?明明自己受損了,旁人虧欠自己,為何說是福分呢?其實,「吃虧是福」意味著忍一時風平浪靜,能夠以大局為重,不去計較一些小的得失,是一种放長線釣大魚的智慧。鄭板橋曾說過:為人處,即是為己處歷史上,最能「吃虧」的人,便是越王勾踐了,越王戰敗淪為階下囚,也正是靠著一時的吃虧,忍辱負重,重新翻盤讓越國壯大的。
  • 曾國藩的忠告:人品差的人,大都有這3點特徵,建議趁早遠離!
    老話常說「吃虧是福」,就是指,我們在和別人交往時,不要總想著佔別人便宜,有時候吃點小虧也是一種福氣。雖說吃點虧沒什麼,但最怕的還是遇到人品不好的小人,跟這種人打交道,我們不僅會吃大虧,可能還會一直黴運連連。
  • 願意吃虧的人,終究吃不了虧
    行走在熙熙攘攘的人世間,我們總會遇見許許多多的人,總要跟人打交道,總要學著為人處世,在跟人交往的過程中,就會有吃虧和佔便宜這兩件事。 時時處處想佔便宜的人,一點虧都不想吃的人,到頭來終究要吃大虧。凡事不怕吃虧,可能會被人佔便宜,自己吃一些虧,或大或小,但終究是吃不了大虧。
  • 吃虧是福,三個例子告訴你,吃小虧才能贏大福
    文/芨芨草有人說,人是最不願意吃虧的動物。不是有個成語叫做「睚眥必報」嗎?人不單是不願意吃虧,還是有仇必報的。但是這樣的人,往往不能笑到最後。因為他們太計較眼前的得失,只為了自己的小利益而注目,反而失去了長遠的福分。
  • 吃虧其實是吃福報
    吃虧其實是吃福報  「凡事肯吃虧不計較」,這也是我們與人相處的一個法寶。你願意吃虧,其實是佔了便宜。 上人講「人虧天補」,我一看這句話,豁然開朗。人虧了,天會補給你,確實是這樣。天補給你的,那就是奪不走的了,你虧一分,老天會補你十分。
  • 吃虧,吃虧是什麼意思,為什麼叫吃虧
    現在一說自己吃虧,都是氣憤的,因為吃虧不是件好事,吃虧是什麼意思代表什麼大家都知道,但是為什麼要叫吃虧呢?這有個小故事而來。在以前有個年輕人,特別的好賭,賭的什麼都輸完了,吃住的都沒有,最後成了要飯的。有一回,他已經兩天沒吃一口東西了,再不吃就得餓死。
  • 吃小虧可以避大難
    而在交往的過程中,又避免不了「吃虧」和「佔便宜」。在兩個人以上的交流中要想不吃虧,完全達到「平等」交往,可能是無法實現的。而在交往的過程中,也沒有哪一個人不曾吃過虧,有的吃虧是自願的,有的吃虧是甘願的,有的吃虧是被迫的,有的吃虧是不甘心的……但不管是否願意,每個人都曾吃過虧。不過,並非佔到的所有便宜都值得慶幸,同樣也並非所有的吃虧都是壞事。
  • 那些敢「吃虧」的人,最後都賺大發了
    那些敢「吃虧」的人,最後都賺大發了,因為他們不會因小失大,不會因為斤斤計較在別人的心裡留下一個不好的印象,因為他們知道吃一點虧會給自己帶來更多的利益。歲月茫茫,沒有我們邁不過去的坎,生活裡的任何一次吃虧都是一次寶貴的人生經驗,走的路多了,你就不會再經常摔倒,見得人多了,你就明白自己原來還沒有多麼的優秀,有時候吃虧給你帶來的是一時的損失卻有可能是一輩子的財富,太過於固執地去計較一丁點雞毛蒜皮的小事,只會丟掉自己的形象。
  • 跟別人合作我總拿小頭,但我的生意卻越做越大:職場中吃虧也是福
    我了解了一下才知道,小李每天在辦公室幹得最多的就是列印文件、幫忙跑腿買咖啡這樣別人不願意幹的工作,用她自己的話說就是「多幹點總沒錯」,可是卻沒有得到一點實質性的經驗。長此以往,她心裡不免出現了這樣的情緒,「我吃了這麼久的虧,工資不漲反降,吃虧是福真的是最大的謊言!」
  • 性格軟弱的老實人,記住這3個原創,讓自己狠一點
    01、性格軟弱的老實人,吃的虧太多了我曾經是一個性格軟弱的老實人,也因此吃了許許多多的虧。曾經為性格軟弱的老實人的我,吃的虧實在是太多了,總之感覺無論做什麼,走到哪,都是一直在被欺壓,我本以為吃虧是福,人要懂得忍讓,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才知道,有些虧會越吃越多,並不能帶來什麼福報,有些人你越忍讓,他越得寸進尺,並不能營造一個和諧相處的畫面。
  • 曾國藩智慧:內心強大的人,往往有這2種特點,可成大器
    內心強大對於一個人真的很重要,人生最大的敵人不是別人而是自己,只有我們內心強大起來,克服焦躁,憂慮以及憤怒等一些不良情緒,我們才能夠活出我們自己,成為自己的主宰。曾國藩被人們盛譽為「千古第一完人」。他強調,內心強大的人,會表現出這2個特徵,快來看一看你有沒有這樣的特徵。曾國藩說過:「遇橫逆之來而不怒,當非常之謗而不辯。」,做到這兩點,就是真的內心強大,那這兩句話什麼意思呢?
  • 吃虧是福,今日的花開,是昨日的付出
    這世上,哪有什麼百毒不侵的人,都是凡胎肉體的平凡人,因為受傷了,人才開始成長;因為心傷了,心才會變得堅強,經歷了傷痕累累的傷害,經過了千瘡百孔的磨礪,吃了一塹,長了一智,洞察了世事,看淡了是非,方才顯得從容淡定。
  • 肝不好的人不能吃紅薯嗎?醫生提醒:這4種食物,儘量遠離
    肝不好的人不能吃紅薯嗎?醫生提醒:這4種食物,儘量遠離導語:肝臟對於人體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除了可以促進消化排毒之外,還存在造血的功能,但是大家很多無意之間的小動作,都傷害到了肝臟的健康,所以為了自己的生命安全,平時多注意自己的飲食,有人說肝不好的人不能吃紅薯,那麼這句話可以相信嗎?
  • 吃虧時的反應,暴露一個人的修養
    時至今日,講起這件事,嶽雲鵬依然痛哭流涕,他說:「我這輩子都沒法原諒那個人。」吃虧時的反應會暴露你的修養吃虧是福嗎?同樣的事,有些人吃不了虧,還得寸進尺,不僅表現得毫無修養而且顯得素質低下。但有些人,大度又敞亮,面對吃虧這件事淡然處之,反而讓人拍手稱讚。圖片來源:pixabay利益是一面鏡子,透過它可以看到一個人的內心世界。
  • 胃不好不能吃什麼?這4種水果,一口都別吃
    說起水果,都認為是對身體有益的食物,也都知道在平時多吃一些水果能夠幫助補充維生素以及提高免疫力,卻不知道各種各樣的水果有著不同的功效,一些患有慢性疾病的人,在吃水果的時候也要注意,尤其是存在胃病的患者,如果經常吃這幾種水果反而會加重胃病。胃病患者多吃哪些水果會加重疾病?
  • 吃虧是福!不喜歡計較得失的星座,待人友好,身邊知心朋友很多
    常言道,吃虧是福,有時吃虧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只要做好自己,或許會有意外收穫。主筆:上上籤在生活中,人們都不喜歡吃虧,可有的人並不這樣認為,覺得自己應該具有一點「雷鋒精神」,只要過得開心,即便吃點虧也沒什麼,沒必要斤斤計較。那麼,十二星座中誰的得失心最輕呢~
  • 吃什麼都不吃虧 的張雲雷
    郭德綱成說過吃什麼就是不能吃虧,張雲雷就把這句句記住了,並 執行的相當完美。在國風美少年中吃道具水果並吃得很香,在拍雜誌時穿的服裝,雖不能吃卻可以打包代回家,並且還美美地穿著出來招揺,張雲雷大概忘了他現在的人氣有多大,你這是在給人家做廣告,你逮和他們要代言費不然虧大了,這不符合你一向把錢當命的風格。不知道在臺上能讓人們為之尖叫,在家裡也是一個居家過日子好手的張雲雷,最後會落在那一個幸運的女子手中。
  • 曾國藩:將來有出息的人,往往都會有這4種福相,看看你佔了幾個
    鹹豐八年,曾國藩通過總結,在日記中寫下4種福相,他說一個人將來是否有出息,就看有沒有這4種福相,有一個就是大幸。端莊厚重是貴相端莊厚重指的是人的行為舉止要落落大方,舉止有度,行事要光明磊落,不能有小人行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