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面板、中國臺灣晶片!首用miniLED技術的iPad Pro試生產中

2020-12-27 集微網

【動態】京東方仍在爭取為iPhone 12供屏:兩條6代OLED線正內部競爭;JOLED對三星蓋樂世OLED面板提起專利侵權訴訟;韓國面板、中國臺灣晶片!首用miniLED技術的iPad Pro試生產中

1.JOLED對三星蓋樂世OLED面板提起專利侵權訴訟

2.群智: 電視面板價格6月止跌,7月將維持上漲趨勢

3.韓國面板、中國臺灣晶片!首用miniLED技術的iPad Pro試生產中

4.深天馬/三星顯示供應商信濠光電IPO申請獲受理

5.京東方仍在爭取為iPhone 12供屏:兩條6代OLED線正內部競爭

6.晶電、隆達結盟背後:搶佔Mini LED市場先機

1.JOLED對三星蓋樂世OLED面板提起專利侵權訴訟

集微網消息(文/小山)據MoneyDJ報導, 日本OLED面板製造商JOLED在美國對三星電子提起專利侵權訴訟,稱後者旗下的Galaxy系列智慧型手機侵犯了該公司OLED相關專利,並要求損害賠償。

JOLED 今日表示,公司已於6月22日向美國德州西部地區聯邦地方法院提起專利侵權訴訟,控告三星電子及其面板子公司Samsung Display和三星美國分公司在美國售賣的Galaxy品牌智慧型手機侵犯JOLED所持有的OLED面板技術專利,以此要求損害賠償。

(圖源:網絡)

日經新聞指出,JOLED主張三星Galaxy品牌智慧型手機侵犯該公司的OLED驅動技術相關專利。

JOLED表示,除美國之外,該公司也向德國曼海姆地方法院提起了相同的侵權訴訟。

據了解,JOLED是在日本經濟產業省主導下、由JDI 、Panasonic、Sony 共同成立的OLED

面板公司,也是目前全球唯一一家可生產印刷式4K OLED面板的廠商,生產的產品主要應用於高端顯示器、醫療顯示器以及車用等領域。目前,該公司在全球擁有約4000件已註冊及申請中的OLED相關專利。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6月19日,TCL科技集團宣布,TCL華星已與 JOLED籤訂投資協議,擬以300億日元(約合20億人民幣)對JOLED進行投資。此次合作有望幫助華星光電率先突破下一代顯示技術,進一步增強其在全球半導體顯示產業的競爭力。(校對/零叄)


2.群智: 電視面板價格6月止跌,7月將維持上漲趨勢

集微網消息(文/小山)據鉅亨網報導,面板行業第 3 季有望迎來反彈。市場研究機構群智諮詢 (Sigmaintell) 發布報告指出,隨著歐美電視旺季備貨需求恢復,6 月主流面板價格止跌回穩,平均漲價 1-3 美元,第 3 季隨著供需進一步趨緊,價格將維持上漲趨勢。

(圖源:AFP)

群智諮詢表示,歐美市場 6 月份電視備貨需求恢復,加上主力品牌為達成年度銷售目標,旺季備貨計劃積極,有助於主力面板供貨商去庫存化,進而使得整體電視面板供應轉趨吃緊。

從電視尺寸分析,群智表示,32 英寸因庫存去化、備貨需求走強,6 月價格上漲 1 美元,預計 7 月漲幅將擴大到 2 美元,39.5-43 英寸面板 6、7 月價格漲幅也達 1-2 美元。

50 英寸以上電視面板,因整體供需趨緊,預期 6-7 月價格平均上漲 2 美元;55 英寸則受韓廠退出LCD市場影響,6 月平均價格上漲 3 美元,7 月有望維持 3 美元漲幅;大尺寸電視方面, 65 英寸價格止跌回漲,75 英寸也有望在 7 月止跌回穩。(校對/零叄)


3.韓國面板、中國臺灣晶片!首用miniLED技術的iPad Pro試生產中

集微網消息(文/小山)據韓媒the elec報導,採用miniLED技術的12.9英寸iPad Pro已處於試生產中,最早有望在今年第四季推出。新一代iPad Pro的miniLED面板將由韓國面板製造商LG Display供應。

LG Display內部消息人士透露,該公司將為蘋果(Apple)今年晚些時候發布的新款iPad Pro供應miniLED面板。這將是蘋果首次在iPad Pro系列中使用miniLED背光模組,也是LG 顯示器與其長期客戶蘋果就miniLED達成的第一筆供應協議。

據悉,LG Display將為第五代iPad Pro提供12.9英寸的面板,新一代產品屏幕解析度有望得到極大提升。

(圖源:the elec)

此外,韓媒指出,中國臺灣的晶元光電將為新一代iPad Pro 供應LED晶片,而峻凌電子將負責液晶顯示模塊(LCM)的組裝,最後將由富士康完成iPad Pro的生產工作。

同時,消息人士指出,LG顯示器也在努力成為LCM組裝商。另外據悉,蘋果還考慮將首爾半導體公司作為除晶元光電以外的LED晶片供應商。(校對/零叄)


4.深天馬/三星顯示供應商信濠光電IPO申請獲受理

集微網消息 6月23日,深圳市信濠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信濠光電」)創業板IPO申請獲深交所受理。

資料顯示,信濠光電是一家主要從事玻璃防護屏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產品廣泛應用於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智能手錶等新一代信息終端。該公司是目前國內規模較大的專業玻璃防護屏供應商之一,並已成為深天馬、三星顯示、華星光電、京東方、日本顯示和信利光電等大型光電子器件製造商的玻璃防護屏配套供應商,產品最終應用於華為、vivo、OPPO、小米、三星等國內外知名品牌移動終端。

據招股書披露,信濠光電近三年的營收分別為4.88億元、5.58億元、11.18億元;淨利潤分別為1716萬元、5654萬元、1.46億元。其中,玻璃防護屏為其核心產品,報告期內分別實現收入44,082.73萬元、101,507.07萬元和164,111.74萬元,佔比逐年提高。

此次信濠光電擬募投18億元用於黃石信博玻璃防護屏項目建設,主要是為深天馬和華星光電服務。可見,在伯恩光學和藍思科技等蓋板玻璃大廠之外,信濠光電將成為玻璃市場新的有力競爭者。

不僅產品的集中度高,客戶集中度較高也成是信濠光電現存的風險問題之一。2017年、2018 年和 2019 年,信濠光電對前五名客戶的銷售佔比分別為82.06%、83.76%和94.56%。

信濠光電稱:「一方面,消費電子行業下遊終端品牌市場集中度 較高,相應造成上遊原材料及零組件供應商也多存在客戶較為集中的特點;另一 方面,公司主要服務深天馬、三星顯示、華星光電、信利光電和京東方等大型顯 示面板、觸控模組廠商,在能夠獲得大額、持續訂單的同時,也造成客戶集中度 高的情況。 雖然公司與該等主要客戶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係,但若因各種原因造成公司 與主要客戶的合作減少,而公司又無法及時開發足夠的新客戶訂單,將會對公司生產經營造成不利影響。」

與此同時,2017年、2018年和2019年,玻璃基板、油墨等直接材料佔信濠光電主營業務成本的比重分別為61.73%、59.49%和50.46%,由此看來,原材料成本是影響該公司利潤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

信濠光電指出,儘管公司生產所需的主要原材料的市場供應充足,且公司一方面在價格談判過程中充分考慮原材料價格波動的影響,另一方面採取靈活的採購方式降低原材料波動對公司業績的影響,但如未來出現主要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且公司未能及時將該影響向產品價格傳導時,將會對公司利潤水平造成不利影響。

事實上,信濠光電早在去年6月就已經提交了IPO申請,然而天有不測風雲,因「踩雷」瑞華會計事務所而導致其IPO進程受到影響。此前,瑞華會計事務所因康得新財務造假一事被證監會調查,當時由其服務的多個IPO、定增、可轉債項目均被叫停。(校對/Lee)


5.京東方仍在爭取為iPhone 12供屏:兩條6代OLED線正內部競爭

iOS 14已經正式公布,秋季轉正,這意味著iPhone 12也不遠了。

據韓媒最新報導,京東方位於四川的B7和B11 OLED產品線仍在爭取iPhone 12的屏幕訂單,雖然前幾批量產貨無緣,但翻新機仍有機會。

報導稱,去年投產的B11本來最有希望為iPhone 12量產機供貨,但其參與評估時的良率僅20%,最終無緣。B7產品線的良率倒是有70~80%,並且已經成功為華為等一眾國產手機穩定出貨。

不過,由於B7產線訂單量變化,京東方也急於為其尋找新的客戶。

B7和B11都是第六代OLED線,看似是一個集團下的內部競爭,其實也暗流湧動。韓媒稱,B7和B11由不同背景的團隊領導和建設,存在互相較勁的跡象。

當然,如果B7/B11最終仍舊無緣今年的iPhone 12翻新機,那就只能把希望寄托在iPhone 12s/13上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京東方還在建設一條新的第六代OLED產品線B12,位於重慶市,預計明年投產,月產能14.4萬片。其實,京東方對於蘋果並非陌生的合作夥伴,Apple Watch大量採購前者的OLED面板。快科技


6.晶電、隆達結盟背後:搶佔Mini LED市場先機

晶電Mini LED技術獨步全球,將獨佔二年蘋果單之外,美國商用電腦大廠也蠢蠢欲動導入,與隆達結盟,明年新投控將成機構法人必備投資標的!

不僅僅最大的蘋果訂單到手,據了解,微星甫發售的Creator 17筆電及華碩下半年將發售的新款Mini LED電競筆電,早在上半年就找上了晶電與友達開發量產,由於開發順利,臺灣品牌廠甚至已計劃明年進一步將Mini LED導入中高階商用筆電;日前,供應鏈更傳出,兩大美國商用筆電大廠惠普及戴爾已向友達接觸量產Mini LED商用筆電計畫,甚至連陸廠小米,也在評估將Mini LED導入六吋職能手機,非蘋Mini LED訂單可望大爆發,晶電及友達不得不加快腳步調整供應鏈搶商機,更直間接促成晶電與隆達的結盟。

晶電至少獨佔二年蘋果單

有業者私下評析,晶電、隆達合組新投控的換股比例,乍看是委屈了晶電、便宜了隆達,但就長遠來看,三方都可因此擴大了客戶基礎,加快搶進Mini LED商機,並拉大與競爭者的距離,新投控的獲利也將遠高於市場預期,成為外資機構法人未來必配備的Mini LED廠。

晶電開發Mini LED長達多年,Mini LED多年來不被看好,是因為成本不夠低,終端售價會過高,用傳統大宗消費性市場的思維去評估,多數的人不看好Mini LED成長力亦理所當然。

直至去年底,供應鏈陸續確認,蘋果確定在十二.九吋的iPad Pro上導入Mini LED,即便如此,市場依然認為,如此高階的機種,賣不了幾臺,對於Mini LED廠商的實質獲利貢獻將相當有限。

但,蘋果向來以高品質著稱,Mini LED供應鏈業者直言,「蘋果在意的不是成本,而是良率要多高,以及避免修復的成本」,正因為蘋果的高品質要求,才凸顯臺廠的技術優越、並加速臺廠Mini LED聚落的成形,晶電才能在未來一、二年獨佔蘋果全系列Mini LED商機。

業內人士分析說,晶電目前的技術及成本,跟國際大廠OSRAM至少有一年以上的差距,短期一到二年內,歐洲大廠OSRAM應不易取得蘋果Mini LED的訂單;至於陸廠未被選入供應鏈,主因是成本太高,由於三安光電量產的Mini LED晶粒均勻度仍不夠,導致良率不佳及終端修復成本可能過高,像蘋果這樣的品牌大廠是沒有辦法接受這樣的品質及修補成本的。

非蘋加入 產能供不應求

就一般照明及中低階消費性電子產品而言,消費者對於返修率的容忍度可以是高的,但就目前品牌大廠將導入的Mini LED高階筆電應用機種,不管是電競比賽使用者、專業繪圖設計創作者、高階商務人士使用者等,對於返修率的容忍度都是極低的,正是這樣的高階利基市場應用,才是晶電可以快速和對手拉開差距的憑藉。先探投資周刊

相關焦點

  • 三星選擇追隨中國臺灣面板企業,將推出miniLED電視
    外媒報導指在中國臺灣面板企業與中國大陸的電視企業合作推廣miniLED電視之後,三星決定追隨這一腳步,明年也將大規模推廣miniLED電視,期待出貨量高達200萬部。中國臺灣的面板企業期望以miniLED實現彎道超車中國臺灣的面板企業認為它們在OLED電視技術上無法與韓國面板廠商相比,在成本方面又無法與中國大陸的面板廠商相比,而最先進的microLED技術又面臨著難以克服的技術困難,因此它們轉而選擇技術難度稍低的miniLED技術。
  • 2019年全球面板產業的寒冬與中國顯示技術的生存之道
    8月初有消息人士透露,鴻海正在考慮出售其投資 88 億美元的位於廣州增城的10.5代面板廠;9月18日晚間,曾被稱為「臺灣地區面板五虎之一」的中華映管發布重大公告,正式申請宣告公司破產;緊接著,日本松下在11月21日宣布將退出液晶面板業務,旗下的松下液晶顯示器(PLD)也將在2021年終止生產。
  • 臺灣AMOLED面板明年全面實現本地化生產
    臺灣AMOLED面板明年全面實現本地化生產   催生下世代軟性顯示技術(AMOLED),避免關鍵材料斷炊,經濟部砸新臺幣30億元、耗時8年投入AMOLED技術開發,現已布局五大關鍵技術及群組,取得逾9成核心專利,明年關鍵設備與材料可100%本土化
  • 一圖了解12.9英寸iPad Pro MiniLED背光供應鏈
    該技術目前選定臺灣地區顯示器相關供貨商負責,因臺廠開發新產品具備穩定性與技術成熟的優勢,將帶動上、下遊供應鏈投入此應用領域,包含LED晶片廠商晶電、檢測分選廠商惠特和梭特、打件廠商臺表科、PCB背板廠商臻鼎等,皆在新型態Mini LED背光顯示器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 臺灣面板靠蘋果來救?-虎嗅網
    除了晶片領域的高通,現在又多了中國臺灣的面板。月中有媒體爆料蘋果將投資100億新臺幣,在臺灣新竹科學園與晶電、友達合作建廠,為接下來的iPhone、iPad 供應Mini LED 與 Micro LED屏幕。而Micro LED,素有終極顯示技術的美稱。
  • iPad Pro 2020與iPad Pro 2018對比 哪個更值得入手?
    在性能上iPad Pro 2018搭載A12X,採用八核處理器架構設計,在排上上採用後置1200萬像素攝像頭+前置:700萬像素高同時支持可達5倍數碼變焦;五鏡式鏡頭;4-LED 原彩閃光燈;藍寶石玻璃鏡頭表面;背照式感光元件;混合紅外線濾鏡;同時支持Face ID採用了3D結構光人臉識別技術。
  • 大陸電視面板產能明年超臺灣,後年超韓國;中小尺寸TFT LCD面板 恐陷負成長
    1.大陸電視面板產能明年超臺灣後年超韓國;2.中小尺寸TFT LCD面板 恐陷負成長;3.全屏幕18:9比例搞定 4Q
  • iPad推薦,air3與pro10.5的較量
    優點:a12晶片,機子剛出,比較新。 所以首先,ipad pro10.5在性能上落後兩年,如果你可以接受這個現實,即王者吃雞中畫質無壓力,高畫質壓力大的問題,那麼再考慮他。
  • 臺灣AMOLED面板 明年將自給自足
    ,催生下世代軟性顯示技術(AMOLED),避免關鍵材料斷炊,經濟部砸新臺幣30億元、耗時8年投入AMOLED技術開發,現已布局五大關鍵技術及群組,取得逾9成核心專利,明年關鍵設備與材料可100%本土化,應用於手機平板、穿戴式裝置,預計2018年底促進投資額上看1,000億元,未來每年面板業產值成長1,500億元。
  • 縱覽51家廠商最新動態,解讀MiniLED產業現狀
    8月,群創全球首發了55寸可捲曲AM MiniLED顯示器,華燦是唯一的晶片供應商,而所用的產品是MiniRGB LED背光晶片。 封裝端,兆馳股份、國星光電、木林森、瑞豐光電、聚飛光電、鴻利智匯等廠商發展進度不一,不過,部分廠商也已實現批量生產和出貨。 木林森雖入局較晚,但似乎早已排兵布陣,一切正按照計劃進行中。
  • 【缺貨】驅動晶片缺貨!集創北方張晉芳:顯示驅動晶片在國產供應鏈條扮演重要角色;京東方再次認證失敗,供應iPhone 12無望?
    隨著韓國三星Display、LG Display關閉液晶面板工廠,中國面板廠商的市場佔比將進一步提升,2021年有望達到65.3%。但是顯示專用晶片仍受制於人。中國大陸顯示面板企業每年高端顯示晶片的採購金額超過300億元,95%來自美國、韓國、中國臺灣企業。
  • 中國臺灣地區的電子製造業大亨郭臺銘,依託其執掌的富士康母公司鴻海集團,將要進軍晶片製造領域.
    對於紫光集團的強勢崛起,並成為當時臺灣地區科技業熱門話題這一現象,郭臺銘相當不以為然。2015年底,他直言「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不過是一個炒股的投資者」。更重要的是,針對當時的行業狀況,郭臺銘呼籲,中國臺灣地方政府應該進一步對半導體赴大陸投資鬆綁,以免重蹈當年顯示面板因錯失開放良機,導致產業很辛苦的覆轍。
  • 臺灣晶片人才跳槽大陸幹3年頂在臺幹10年;電信聯通回應合併傳聞:不了解相關情況,未接獲任何通知;全年電視面板出貨達2.81億片
    >2.電信聯通回應合併傳聞:不了解相關情況,未接獲任何通知3.跌價刺激需求,IHS:全年電視面板出貨達2.81億片,年增6%4.韓國宣布2018年12月1日開啟5G商用化1.路透:臺灣晶片人才跳槽大陸幹3年頂在臺幹
  • 長期邏輯變了,投資中國面板巨頭最好的時候到了!
    (如OLED)受制於良率、技術成熟度和成本的問題,在大尺寸中尚未形成主流,目前大屏顯示仍然以LCD為主,短期內液晶面板不可能被替代。,是中國面板巨頭出現投資價值的深層次因素。-中國臺灣-中國大陸」的趨勢發展。
  • 4799起的ipad air值得入手嗎?蘋果ipad到底怎麼選購?
    iPad air和pro一樣的直角邊框,背面一樣擁有1200萬像素凸起的單個攝像頭和三個觸控點,是連接妙控鍵盤用的。 ipad air第四代 開機按鍵指紋解鎖 分屏功能還是一直很好用的,相信一邊用iPad看視頻,瀏覽網頁,一邊用iPad聊微信是一個特別常見的操作。
  • ipad pro 2020新款發布時間什麼時候出 處理器曝光
    ipad pro 2020新款發布時間什麼時候出 處理器曝光  據國外媒體報導,iOS 13.4的代碼證實,新款iPad Pro全系配有6GB內存(RAM),並搭載蘋果自己設計的U1超寬帶晶片。  新款iPad Pro全系都配備6GB內存。
  • 北京集創北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晉芳:顯示晶片本土化率不足...
    張晉芳指出,面板產業發展推動了中國顯示晶片產業生態鏈的發展,若要切實落地本土化,必須打通國內顯示晶片產業鏈條,從而實現「設計為龍頭、製造為基礎、裝備和材料為支撐」的本土化發展目標。顯示晶片本土化率不足5%人類對顯示的無盡需求促進了電子信息的高速發展,5G與超高清顯示技術的協同發展,驅動了新的增長動力。
  • 驅動晶片缺貨!集創北方張晉芳:顯示驅動晶片將在拉動國產供應鏈條...
    顯示晶片行業是個大賽道2019年我國已經成為顯示產業大國,液晶面板產能位居全球第一。隨著韓國三星Display、LG Display關閉液晶面板工廠,中國面板廠商的市場佔比將進一步提升,2021年有望達到65.3%。但是顯示專用晶片仍受制於人。
  • 韓國的晶片和顯示器製造商轉向韓國國產化學品來填補空缺
    05月25日消息,中國觸控螢幕網訊,韓國公司(Korea Inc.)放棄了日本的晶片製造材料,轉而向本土供應。在日本政府實施出口限制後,韓國的晶片和顯示器製造商轉向國產化學品來填補空缺,從長遠來看,這可能會對日本企業造成更大的打擊。    本文來自:http://www.51touch.com/lcd/news/dynamic/2020/0525/57218.html在被關在供應鏈的關鍵環節之外後,韓國企業不得不尋求其他途徑來保持生產水平。
  • 愛恨京東方:到底是面板大王還是中國神話?
    只是,日本的面板企業狂歡沒有幾年,他們就趕上了行業的第一次周期性下降——1993、1994年的時候,全球液晶生產進入下跌曲線,價格下跌,利潤大減,隨後日本企業因為虧損紛紛削減產量,於是一批液晶行業的日本工程師就失業了。 這讓韓國的三星集團看到了機會:他們開始不僅在日本開設研發機構,而且大量招攬這些失業工程師,開始籌備液晶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