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邏輯變了,投資中國面板巨頭最好的時候到了!

2020-11-24 和訊

最近,液晶面板價格漲勢迅猛。甚至一度傳出深圳出現面板代理商大規模暫停報價、停止接單潮,部分廠商因缺料無法開工,反映出液晶面板需求旺盛、供應偏緊的局面。

 

敏銳的資本嗅出了其中的機會,近段時間以來,京東方、TCL科技等液晶面板生產企業股價都有不錯的漲幅。

其實,面板企業未來的行業格局有相對明確的預期,即全球顯示產業的中心不斷向大陸遷移,中國顯示產業呈現京東方和TCL華星光電雙寡頭的局面。

隨著產業格局的變遷,面板行業的長期邏輯正在發生變化,面板行業的集中度不斷提升,頭部公司,特別是市佔率排名第一的京東方尤其受益。至少回看過去這幾十年的發展,現在是投資中國面板巨頭最好的時期。

 

01

大尺寸化+場景延伸,面板需求看不到天花板

目前液晶面板的需求主力是電視,消耗約八成產能。主流顯示應用出貨量近年來基本穩定,沒有出現顯著增加,但液晶面板的出貨面積持續擴大,推動力主要來自電視的大尺寸化。

群智諮詢統計,2014年電視面板平均尺寸約40.3英寸,2019年電視面板平均尺寸約為45.3英寸,預計今年達到46.7英寸。

 

2014-2020年全球TV面板出貨尺寸(萬聯證券)

TV大尺寸化是液晶面板需求的第一重拉動力,但家庭居住面積會限制TV尺寸的上升,因此,這種拉動力會存在比較明顯的天花板。

液晶面板需求還有第二重拉動力——DOT所謂DOT,是Display Of Things,即「萬物皆顯示」。這是場景的延伸,短期內基本上看不到天花板。

「萬物皆顯示」的內在邏輯是,在智能化及萬物互聯時代,屏幕是不可或缺的顯示中心和交互中心,使得屏幕的需求激增。

舉個簡單的例子,在電視、顯示器、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智慧型手機等傳統顯示應用場景之外,很多新的顯示應用場景正在出現,如智能汽車內部的屏幕數量和面積不斷增加。

最近我看到一款冰箱居然也安裝了大屏,有點出乎意料。在京東搜索「大屏冰箱」,顯示有2300+件商品,這是新的趨勢,類似的場景將貢獻新的增量市場。

 

當然,實際上這裡有一個問題,新的顯示應用場景未必會使用中國企業佔優勢的液晶面板。

這個問題有兩個關鍵點:

第一,新興顯示技術(如OLED)受制於良率、技術成熟度和成本的問題,在大尺寸中尚未形成主流,目前大屏顯示仍然以LCD為主,短期內液晶面板不可能被替代。

第二,國內兩大巨頭在前沿技術領域都有布局,在OLED方面與三星、LGD雖有較大差距,但長遠看不會一直落後下去。(可參考中國企業液晶技術發展歷程)

 

02

競爭格局生變,巨頭話語權提升

在市場仍有廣闊發展空間的前提下,面板行業競爭格局的變化,是中國面板巨頭出現投資價值的深層次因素。

行業格局的變化,如文章開頭所述,大的趨勢是全球顯示產業的中心向中國大陸遷移,市場份額不斷向頭部集中。

 

全球各個國家或地區TFT-LCD產能佔比(按面積)(華泰證券)

過去幾十年,顯示產業基本沿著「日本-韓國-中國臺灣-中國大陸」的趨勢發展。市場研究機構Trend Force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大陸液晶面板企業全球市場佔有率為38%,位居世界第一韓國企業上半年全球市場佔有率為33%,退居第二位中國臺灣地區企業的全球市場佔有率為29%,位居第三。

TV領域中國的優勢更加明顯。群智諮詢的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中國大陸面板廠商在全球電視面板的市場份額已經達到55.5%,較去年同期提高了9個百分點。

顯示行業的集中度不斷提升,這種趨勢還在強化。目前三星、LG正在逐步退出LCD市場,中國頭部公司卻在不斷擴張。今年,京東方宣布收購中電熊貓8.5代和8.6代液晶產線,TCL科技則接手了三星在中國大陸唯一一條8.5代產線

集中度的提升不僅意味著中國雙雄營收的擴大,更重要的是市場話語權的提升。一方面,京東方和華星光電的議價能力增強,可能會帶來毛利率的提升;另一方面,市場份額提升後,行業周期性將呈現減弱的趨勢,兩大巨頭的業績會更加穩定。

 

從面板廠商毛利率走勢觀察,「液晶周期」呈現「收斂」態勢(華泰證券)

 

03

技術迭代風險?

今年4月,三星宣布將在年底關停在韓國和中國的所有LCD面板產線,徹底退出LCD產業,全面轉向QD-OLEDOLED顯示面板。在此之前,LGD也宣布年底關停韓國LCD TV面板生產線,僅保留位於中國廣州的8.5代線。

為什麼三星、LG兩大韓國巨頭要關閉LCD面板產線呢?原因是不賺錢。當中國企業掌握了成熟技術,結合自身的完善的產業鏈體系和強大工業化能力,還有三星、LG賺錢的機會嗎?

京東方和華星光電的毛利率水平已經超過全球主要面板廠商,目前僅次於三星。

 

京東方、華星光電的毛利率顯著優於諸多LCD全球大廠(華泰證券)

三星毛利率高得益於OLED方面的布局。OLED指有機自發光二極體,由於其超高對比、逼真色彩、寬廣色彩、輕薄外形、寬溫操作等特性,被視為第三代主流顯示技術。

更重要的是,OLED可實現柔性顯示,有著廣泛的應用場景。OLED在手機中的應用已經很普遍,並不斷向大尺寸滲透。

2019年,在OLED領域,韓國企業的市場佔比為89.9%,大陸僅為9.3%,僅三星一家的佔有率就超過8成。

很多人擔憂,中國面板企業會在OLED顯示技術上掉隊。最近有韓媒報導,京東方未能通過蘋果的第二次質量測試,無法為iPhone 12系列共贏OLED屏幕,這說明京東方的OLED產線良率有待提升。

不過我認為我們不用過於悲觀。根據萬聯證券研報,京東方2011年投建中國首條、全球第二條5.5AMOLED生產線——京東方鄂爾多斯5.5AMOLED生產線,2014年已實現量產。除此之外,京東方已規劃4條6代柔性OLED產線,其中成都B7產線已經滿產,綿陽B11正在產能爬坡,重慶B12正在建設中,福州規劃了B15產線。

 

京東方OLED產線情況(萬聯證券)

根據Omdia數據,京東方柔性OLED行業產能供給份額將由2018年的9%快速提升至2022年的31%,與三星比肩,躋身OLED行業第一陣營。

目前,中國面板企業和韓國巨頭的差距已經遠遠小於液晶時代,且都在投入大量的研發資源,沒有理由認為未來會在前沿技術方面掉隊。

 

04

從重資產轉向平臺型企業,投資邏輯轉變

面板是重資產行業,從商業模式的角度看,不算一門好生意。京東方過去最為詬病的地方在於持續不斷的融資,回報率卻出奇的低。

據統計,京東方自上市以來累計融資達2100.63億元,而目前市值僅為1800多億,融資額比市值還高。而面板行業又是個重資產行業,為了維持市場份額必須持續投入。

京東方2014年提出DSH戰略,即向顯示器件、智慧系統、健康服務三個智慧物聯板塊轉型,2016年京東方又提出「開放兩端,芯屏氣/器和」的物聯網市場戰略。

「兩端」指應用端和技術端,「芯屏氣/器和」指的是半導體晶片、顯示器件、軟體和內容。

雖然目前顯示器件為京東方貢獻了90%以上的營收,但是物聯網戰略使京東從一個重資產的硬體公司轉變為平臺型公司。商業模式發生了轉變。

晶片是物聯網的計算中心,屏幕則是物聯網的顯示中心、交互中心。盤活埠沉積的大量數據,京東方的商業價值將大幅提升。

過去20年,京東方投入大量的資金升級技術、增加產能,這些技術和產能在今天轉化為強大的競爭力。

百米賽跑前面90米已經跑完,現在進入收穫期的最後10米,此時難道不是最好的投資時期嗎?


重要聲明: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相關焦點

  • 【反轉】鴻海未投資廣州面板廠,郭臺銘個人投資;狗年窄邊框手機滲透率已達35%;2019年電視面板75吋成主規讓客廳變電影院
    1.鴻海未投資廣州面板廠,郭臺銘個人投資;媒體報導,日本設備廠商尼康(Nikon)接獲鴻海集團通知,要求延後位在中國廣州的新液晶面板 廠的設備安裝。 鴻海今天公告表示,並未投資廣州10.5代面板廠。廣州增城的10.5代面板廠是由鴻海董事長郭臺銘個人投資的(土界)顯示器株式會社(SDP)所投資,中國媒體曾在今年1月報導指出,主要廠房主體結構已完成,目前進入設備安裝階段,預計9月量產。
  • 君聯資本王超:投資金融科技的邏輯
    君聯資本執行董事王超從網際網路金融的成長周期、投資關注點以及監管環境等角度解析了金融科技的投資邏輯。 第二,細分領域,做投資的時候經常討論什麼樣的賽道能出來獨角獸,對於金融行業來講,整個金融市場規模很大,每一個細分領域都有足夠的空間,相關的頭部企業規模都相當大,所謂的賽道並不是問題,關鍵看它有沒有結合到先進科技來顯示它的潛力。中國經濟體量很大,金融行業基礎又比較好,構成了好的大環境和背景。
  • 面板業重構:京東方回購布局人才戰略 華星光電投資猛追產能
    8月28日晚間,京東方、TCL科技、深天馬這三家中國行業面板巨頭一齊發布半年業績。營收規模上,京東方繼續領先,半年營收約為609億元,同比增長11%;TCL旗下面板業務華星光電營收約為195億元,同比增長20%;深天馬營收約為141億元,同比減少4%。
  • 正心谷厲成賓:科創板的投資「新邏輯」
    厲成賓:京東方像華為和格力,就是說代表中國在製造領域佔據全球領先地位的這樣一家公司,我們對這家公司應該充滿敬意。  市場曾經把它看成資本癮君子,這個我覺得有兩個方面的原因,第一作為後起之秀,你去追別人,必須要有更大的投入;第二,面板產業本身有一定的周期性。你要想在十幾年前,可以說根本看不到任何希望的時候,他們為什麼還要做這件事情?
  • 東方紅資管李競:投資最好公司 追求長期回報
    來源:中國證券報原標題:投資最好公司 追求長期回報□本報記者 孫翔峰 隨著券商系公募基金髮展步入快車道,一批優秀的私募投資經理轉而進入公募基金投資領域。日前中國證券報記者對李競進行了專訪,李競表示,東方紅一直堅持價值投資理念,希望投資最好的公司,這些公司代表中國,也會給投資人帶來長期穩定的回報。
  • 石鋒資產郭鋒:做投資要堅持長期主義,慢慢變富才能真正變富
    聆聽專業聲音,解惑投資難題。近日,石鋒資產董事長兼投資部總經理郭鋒做客恆天基金財富智囊團欄目,為投資者分享新發展格局下的證券市場投資機會。作為金牛基金經理,郭峰是成長價值投資的踐行者,在醫藥、消費以及科技領域有深入的研究,並且對周期賽道研究頗深,擅長均衡配置,以均衡長期持續複利為追求目標。
  • 分眾傳媒的投資邏輯
    我也是被埋者,爬出來談談我的投資邏輯。分眾做的是廣告生意。廣告是一個極其巨大的市場。2018年中國廣告市場的規模是8000億(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數據),許多網際網路公司就是靠廣告而生存的,包括Facebook,其99%的收入來自於廣告,2019年其廣告營收近700億美金,支撐起了4800多億美金的市值。國內的騰訊2019年的廣告營收是684億,佔比是18%。
  • 消費股天花板到了嗎?深度解析消費股長牛邏輯,估值高出國際巨頭數...
    食品醫藥兩大消費板塊為何能持續受到投資者的偏愛,消費板塊是否已到天花板,還有哪些機會值得關注?本文試圖通過回溯歷史和多方位對比,以求找到答案。消費板塊長牛邏輯一:食品醫藥板塊漸成A股定海神針消費板塊盛產長線牛股,已是不爭的事實。
  • 京東方A火速回購1天10億激勵員工 面板巨頭終極PK預熱賽開打?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京東方A火速回購1天10億激勵員工 面板巨頭終極PK預熱賽開打?9月2日盤後,京東方A(000725.SZ)公告稱,公司於9月2日首次回購公司股份,回購數量為1.8億股,支付總金額為10.33億元。
  • Blued母公司藍城兄弟(BLCT)的長期投資邏輯何在?
    尤其是對長期資金而言,大家更關注的是,藍城兄弟是否值得長期持有?通過從所處賽道、商業模式、發展階段、未來的增長邏輯及當前估值這些主要維度,來看下公司長期投資價值的性價比如何?一、核心投資價值1。另外,截至到2020年Q1期末,藍城兄弟的技術研發成員佔比最高,達27%。技術本身不構成護城河,本質只是了解背後用戶群體,並提升用戶體驗的手段。這點從Blued持續的滲透趨勢及高粘性上也得以體現。另外,Blued已建立起綜合服務能力,可滿足用戶對社交、娛樂和醫療等綜合性需求。
  • 愛恨京東方:到底是面板大王還是中國神話?
    逆勢崛起,反周期投資可以說是韓國企業的標籤——1995-1996年,又進入周期的低谷。面對巨額虧損,韓國企業反而堅持大舉投資擴張產能。最終韓國企業憑藉這種兇猛的進攻打敗了日本企業,成為全球面板產業的霸主,而日本電子產業的國內產值則從2000年的26萬億日元下降到2013年的11萬億日元。 不過,「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 萬字訪談,講透數字經濟巨頭的賺錢邏輯
    萬字訪談,講透數字經濟巨頭的賺錢邏輯 正和島 正和島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證券市場紅周刊 Author 紅刊社 證券市場紅周刊
  • 李家慶:中國股權投資的長期價值|2020好買股權投資年度峰會
    2020年11月29日,好買財富股權投資年度峰會圓滿落幕。君聯資本董事總經理、首席投資官李家慶,就「中國股權投資的長期價值」分享自己的深刻理解。
  • 星巴克、開市客等國際巨頭集中投資蘇州 中國成為世界資本首選地
    全球品牌五十強、全球咖啡烘焙與零售商巨頭星巴克,在美國以外布局的最大一筆生產性戰略投資,3月13日籤約落地蘇州崑山,首期投資高達9億人民幣打造千億級咖啡產業鏈。
  • 其它臺灣面板廠卻集體回臺灣投資!
    與中華映管破產不同,原來以投資中國內地來降低生產本,提升競爭力的面板廠卻在近期全部回流臺灣進行投資,並有把相關產品線重新移回臺灣的計劃!據臺媒統計,包括群創、友達與彩晶一起,將在臺灣投資超過新臺幣以千億元計,進行新建產能擴產或產能轉移備份。
  • 投資就是投國運,「真正的護城河」是長期創造最大價值
    安全邊際與能力圈僅僅簡單堅持長期價值投資邏輯還遠遠不夠。除了選對好公司好行業,同時還要選對買入的價格。當股票價值被低估時就提供了良好的安全邊際。安全邊際是價格相對價值的折讓,安全邊際不僅僅是價格提供的,更多來源於企業本身。
  • 好消息:又一巨頭來華投資56億!中國或超過美國成最大外資流入國
    來源:金十數據新年伊始,又有化工巨頭來華投資了!據美媒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全球化工巨頭英力士正準備在中國投資8億美元(約合56億元人民幣)新建工廠。1、英國化工巨頭56億投資之前,德俄已對中國市場投下1630億巨資據悉,英力士這家化工巨頭成立於1998年,總部位於倫敦,是全世界最大的化工生產商之一,此次投資主要是由英力士的一家子公司完成,其計劃在中國沿海城市寧波興建一家全資工廠生產可塑塑料。
  • A股的投資邏輯——第一篇
    這是黃一一的投資邏輯的第一篇文章,也是開始介紹A股投資邏輯的第一篇章,我是特別希望我可以一直堅持地寫下去的,因為我很多時候都很難把一件事堅持下去,但是我希望這一次我可以。為什麼我要寫A股的投資邏輯這個東西?因為有太多人問我股票怎麼炒了,而且來問人都是虧錢的,很少人說是賺錢的,為什麼?大家也可以問一下自己是否了解這個市場,股票是不是就是簡單的買以及賣。
  • 2019年全球液晶電視面板排名京東方奪魁,機構預期大尺寸面板漲價...
    方正證券指出,大陸液晶面板產業從2005年開始規模產業化,經過10年的時間,第一次逐步具備了逆周期投資能力。從2009年開始,以京東方為首,TCL集團(華星光電)、深天馬、中電能貓為代表的大陸企業,開始了高世代線的建設與迅速擴張,加之下遊產業鏈的成熟配套,LCD產品在世界範圍內市場的份額佔比不斷加速提升,逐漸壓縮原有的臺灣、韓國企業的份額空間。
  • 2019年全球液晶電視面板排名京東方奪魁 機構預期大尺寸面板漲價...
    京東方、TCL等面板廠商在前些年發力LCD大面板產能,產能上升非常快,而韓國的廠商則是逐步退出了LCD,轉向全力發展OLED產能。方正證券指出,大陸液晶面板產業從2005年開始規模產業化,經過10年的時間,第一次逐步具備了逆周期投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