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我隔壁桌的菇涼嘟囔著小嘴說,昨晚吃了太多的小龍蝦,大魚大肉的,臨近晚餐時分,還是沒什麼胃口。於是我便建議她,嘗試給自己做一碗茶泡飯。
其實中國古代很早就有茶泡飯的記載,《紅樓夢》第四十九回 琉璃世界白雪紅梅脂粉香娃割腥啖羶:「寶玉卻等不得,只拿茶泡了一碗飯,就著野雞瓜齏忙忙的咽完了。」雖然不是菜有了什麼典故便好吃了,也不是我們吃的每道菜都找得到些典故,但是提起茶泡飯的時候,還是得提董小宛。
她的故事,只看板橋雜記和冒闢疆的《影梅庵憶語》就可以啦,別的一概是附會,更拙劣的當然是穿鑿。據兩書中記,董小宛出身妓家,崇禎12年夏。董小宛16歲,是秦淮樂籍即南禮部教坊司的官方歌妓,正希望脫籍擇婿。因方以智介紹,認識了來南京應考的冒闢疆。中間兩人幾經離合曆盡磨難,終於在三年後,由錢謙益以三千兩銀子為董贖身,一葉扁舟將小宛送至如皋,正式嫁給冒襄為妾,安身水繪園中。
古人戀愛並不象我們想像中那麼容易,水繪園中的生活,我們從書中看小宛琴棋書畫無所不知,冒式更稱之這針神曲聖,關乎愛意深淺,不算馬屁。董小宛全然是做妾的本份,成了一名很有造詣的女廚師。著名中國點心董糖據清朝一本叫《崇川咫聞錄》的讓載:「董糖,冒氏民妾董小宛所造。」「董肉」又稱跑油肉,虎皮肉,明末初董小宛所造,故名。」可見已經不是傳說,而是公認。
《影梅庵憶語》中更詳細記載了董小宛製作桃膏、瓜膏,還有紅腐乳的方法。以及一些對飲食及泡製方法的評論。細搜起來並不會遜色隨園食單。
著名全才藝術家北大路魯山人曾在文章中提到:不光茶泡飯,料理這種東西,富人吃的和窮人吃的,總是有著天地之別。不過就算有著成鬥的財富,不論是生魚片,還是牛肉等,想買什麼食材就能買什麼食材,沒有任何不自由的有錢人,在吃厭了豪華料理後,肯定也會有想吃簡單美味東西的時候。這是因為身體裡醫生說的那種營養積累過多,生理上已經不需要了。這樣的時候,一般都想吃茶泡飯。
雖然中國吃茶泡飯歷史悠久,但似乎是在日本它才擁有了自己一個看似渺小但不可替代的位置。茶泡飯是日本料理中最為家常,甚至普通的「不值一提」的小物了,可以作為歡愉舌尖的奢侈晚餐,也可以作為撫慰人心的實用輕食。因為食材與做法簡單,只要有茶、飯和香鬆就可以,茶泡飯它代表細水長流的生活,簡單樸實的味道。
《深夜食堂》裡就有一個茶泡飯三姐妹的故事,三個追求純粹愛情的剩女,總會結伴來到「深夜食堂」,點三碗不同味道的茶泡飯,聊八卦和人生。每次她們感情出現裂痕,老闆就讓她們互相交換吃對方喜歡的茶泡飯,品味對方的人生,「偶爾,也要嘗試著吃吃對方那碗茶泡飯。
日式茶泡飯,米飯、沏茶很重要!
米飯上澆的茶用粗茶不好吃,只能用煎茶。需要煎茶的香味和苦味。澆上稍微濃一些的茶,味道才調和。茶要是太淡就不好吃。所以說用上等茶末最好。最好一點兒一點兒倒開水,用濃茶。但是不論用抹茶還是煎茶,都用最上等的是好吃的秘訣。若茶不好,茶泡飯中總會令人覺得有怪味,不好吃。
總之,茶如果不好的話,那就沒有做茶泡飯的意義。
米飯最不應該的是太軟,黏糊糊的那種。剛蒸好的米飯不行,稍微放涼一些好。茶泡飯雖然不能一概而論,但魚肉茶泡飯絕對不能用冷米飯。給碗裡添米飯時,雖然也要看饑飽,但若想吃豪華的茶泡飯的話,米飯就應該少。添的米飯太多,茶就放不多了。勞動人民吃茶泡飯覺得飯多茶少好吃,所以要用大碗。但講究的人吃的茶泡飯,飯少茶多才好吃。飯多的茶泡飯用粗茶好,飯少的茶泡飯用煎茶好。
茶泡飯的製作
飯只添半碗,或者更少,然後平鋪三片生魚片在上面,澆上適量的醬油,再給魚片旁邊放一小撮蘿蔔泥。在平鋪的魚上,從邊上開始,透過放著茶末的茶漏,徐徐澆熱開水。從生魚片一邊均等地澆上茶水,魚上面會有些變白。茶一直沏到米飯全部被透明的茶水淹沒。
然後用筷子把魚片輕輕按進米飯,還是紅色的背面也就變白了。透明的茶水也變成乳白色,醬油攪勻後,茶水就會渾濁起來。魚片的細膩的油分浮到茶上,把蘿蔔泥也攪勻,最後添上一點兒山葵泥,茶泡飯本來的香味終於充滿了飯碗。
點擊閱讀原文,趕緊選購精選有機綠茶,回家做一碗泡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