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戲曲綜藝節目《梨園春》中高飛演唱豫劇《朝陽溝》視頻合集賞析
梨園春:範軍、張曉英這倆人是槓上了,今天非要比個高下不中! 梨園春:曲劇《屠夫狀元》豫劇《朝陽溝》這是啥樣的味兒都有啊!梨園春:何賽飛演唱越劇版《朝陽溝》這調調聽的小香玉忍不住尖叫 梨園春:歌手郭峰把豫劇改成搖滾,這《朝陽溝》唱的大變樣!梨園春20190526完整版:共唱世紀金曲豫劇《朝陽溝》
-
朱巧雲豫劇《包公誤》唱段賞析,唱腔純正,讓人驚嘆
豫劇旦角朱巧雲演唱《包公誤》我的包相爺一折,唱腔運用真是夠味豫劇【包公誤】全集-朱巧雲+李良魁-★_,傳承經典,弘揚曲藝文化,文藝,藝術,文化,戲曲,曲藝豫劇《包公誤》選段,名家朱巧雲這段唱腔亮麗流暢,表演大方得體。 豫劇《包公誤》選段,隔鐵窗夫妻情深,段紅玉奔赴疆場。
-
汪荃珍豫劇《拷紅》精彩唱段賞析,帶你感受傳統文化魅力
豫劇《拷紅》選段,尊姑娘穩坐在繡樓以上,汪荃珍演唱豫劇名家汪荃珍演唱《拷紅》「尊姑娘穩坐在繡樓以上」汪荃珍 周煒 範軍 張曉英 演繹荒誕戲曲小品《拷紅》 爆笑全場 張曉英專業演媒婆 周煒這「張生」 病的可真不輕
-
戲曲·四川曲劇 | 新中國成立後的新興劇種
另有採用花鼓唱腔的,稱「花鼓戲」。1953年,第一個創作劇目《新陪嫁》發表時,採用「曲劇」這一稱謂,各地遂統一定劇種名為「曲劇」。後為區別於北京等地的曲劇而稱「四川曲劇」。50年代初,南充地區曲劇團成立,採用四川清音、揚琴、車燈和川劇燈調等曲調組合、加工而成為基本曲調。重慶地區曲藝界亦於50年代初開始排演小型曲劇。
-
【經典劇目】 曲劇《陳三兩》全劇 張新芳專輯
張新芳簡介張新芳(1927年-2006年8月1日) 河南曲劇皇后,曲劇重要奠基人之一,國家一級演員。河南鄧州人。198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十歲進鄧縣戲班學藝。攻青衣、花旦。曾在豫南鄂北一帶演出。建國後,歷任開封曲劇團副團長,河南省曲劇團副團長、藝術指導,中國劇協第三、四屆理事和河南分會副主席。是第三、五屆全國人大代表。
-
圖文-簡歷介紹-河南曲劇表演藝術家 河南曲劇鬚生王派藝術創始人 金嗓鐵喉王榮光-河南曲劇鬚生王派藝術館
信息由眾位老師供基本情況王榮光(1937.12.19-2005.07.08),男,漢族,河南南陽人,
-
【曲劇人物】同樂社「背倌」樂師陳宣
陳宣畫像 陳少祿 畫 陳宣(1892-1967年)乳名白娃,藝名「背倌」,汝州市煤山辦事處趙莊村人,因技藝高超、德高望重,人們尊稱為「宣老」,是河南曲劇早期著名樂師,將河南曲劇搬上舞臺功勳演員。
-
範軍表演豫劇《花木蘭》視頻賞析,帶你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笑星範軍演唱豫劇《花木蘭》適方才那地保來把貼送,太好聽了!範軍周煒劉桂娟演繹歌曲和聲版《花木蘭》==張藝萍三姐妹演繹「和聲版」《花木蘭》,這個調起的堪比青藏高原範軍老師正經演唱了一回豫劇《花木蘭》見軍帖,大家聽聽如何!
-
王祿庭曲劇《九齡救主》唱段作品賞析,深情演繹,令人沉醉
曲劇《九齡救主》馬騏 王祿庭 劉聯合 李天方主演河南曲劇《九齡救主》之相府鬥奸選段實況 國家一級演員、曲劇表演藝術家馬騏、王祿庭飾演張九齡 曲劇名醜李天方飾演楊國忠曲劇《九齡救主》 忠臣過的太苦了 王祿庭演唱視頻來源於網絡Copyright版權歸原創所有,如有侵權,聯繫刪除,謝謝!
-
曲劇的「識途老馬」
「鬚生泰鬥」,曲劇馬派藝術創始人馬騏。河南曲劇雖是河南第二大劇種,但在全國地方戲曲中,卻還是一個年輕的小兄弟。其產生歷史、社會影響和流布傳播實不可與豫劇相比。這樣,同出洛陽的馬騏,雖是河南曲劇鬚生演員中的翹楚,曲劇馬派唱腔也為曲劇流布區域眾多戲迷們喜愛並廣為傳唱,但其影響明顯受到了劇種的限制,河南曲劇的這匹「老馬」就亟需得到認真地總結、研究和推介。河南曲劇從上世紀二十年代中期登上舞臺,由庭堂坐唱到高蹺曲,最終進化為舞臺演出的戲曲劇種,雖不足百年的時間。
-
楊寶森散板唱腔賞析
楊寶森散板唱腔賞析作者 汪人立
-
【戲曲小品】張曉英2019小品《豬年快樂》,太逗了
張曉英2019戲曲小品《豬年快樂》,太逗了請點擊下面標題觀看其他節目【戲曲小品】《桑林收子》完整版 張曉英專輯(笑暈)【戲曲小品】《天南地北滿園春》張曉英等表演【戲曲小品】《招聘演員》張曉英金不換等名家主演【爆笑小品】中原第一「美女」張曉英這視頻又火了【爆笑小品】中原「女丑」張曉英小品專輯,笑著過,笑著活
-
曲劇新版《白兔記》賞析,回味經典
曲劇新版《白兔記》,這個劇團演的太專業了,真感人!這段「聽嬌兒把娘一聲喊」,是曲劇《白兔記》中的經典唱段「十六年」,離散十六年後,二人相遇與郊外雪地,劉承佑將貧女李三娘帶回府中,後經過父親確認,李三娘就是其母,李三娘痛訴了這十六年的光陰,感人至深。
-
直播預告|鄭州市曲劇團經典曲劇《賣苗郎》即將上演!
2005年,原創大型現代曲劇《啼笑皆非》在河南省第十屆戲劇大賽上榮獲「文華新劇目獎」第一名;原創新編古裝故事劇《清江秋水》在全國第八屆「映山紅」民間戲劇節上榮獲最高榮譽優秀演出獎。2006年,重新加工創作的大型現代曲劇《榆樹孤宅》又應邀參加全國第十二屆美國戲劇研討會,並在蘇州、南京、徐州等地市進行巡演,為開拓南方戲曲市場進行了有價值的實踐。
-
劇目簡介——北京曲劇《駱駝祥子》
北京曲劇誕生於新中國成立後的五十年代初期,是由魏喜奎為代表的一代曲藝名家創演的一個新興劇種,1952年,由老舍先生命名為「北京曲劇」。北京曲劇是北京這座千年文化名城孕育而生的,真正屬於北京的地方劇種。它的音樂唱腔是以單弦曲牌為基本音樂素材發展創作而成,道白以普通話為基礎,突出北京語言的特色,具有濃鬱的京腔京味兒。北京曲劇的表演沒有傳統戲曲的程式化,是貼近生活的現實主義表演風格。北京曲劇創作猶以演繹清代和近、現代北京題材為長,適當上演其它題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