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月18日晚上藝術影院放完是枝裕和的《奇蹟》後,我們已經和大家已經有187天沒有相見了。
今晚,7月22日,全新的藝術影院將重新向大家開放。
幾個月來,在各個社交媒體,眾多影迷及媒體屢屢關心藝術影院的開放時間,作為節目策劃,我和同事向大家表示由衷的謝意。
很多煽情的話,以及過去幾個月無所事事時的焦慮和空虛,就不說了,都過去了。用良好的排片和服務回饋常年支持我們的影迷,是最重要的事兒。
7月16日,電影資料館發布了「歸,有光——久別重逢,淨啟新篇」的海報之後,大家一直都在猜測藝術影院第一場電影要放什麼。
復映首場影片
中國經典影片《勞工之愛情》和《枯木逢春》
我們選擇這兩部影片,當然有考量。《勞工之愛情》是我館館藏最早的一部故事短片(22分鐘),是鎮館之寶,它是中國電影檔案的「起點」,選擇這部影片,意味著我們的藝術影院,將從原點重新出發。
鄭君裡大師的《枯木逢春》,從「戰瘟神」的內容題材上看,似乎和決戰疫情的當下有著更加默契的配合。
但這還不夠,電影中的女主角上官雲珠女士,中國影史最傑出的表演藝術家之一,今年恰好百年誕辰,我們也用這部電影紀念她,開啟「上官雲珠作品回顧展」的序幕。
翻看《枯木逢春》的豆瓣介紹,你或許以為這是一個今年都市文藝青年不會感興趣的農村題材。但錯了,這部作品中電影語言的自覺性和現代性,是絕對令今天的我們震驚的!
2017年北影節「東方美學和文人電影大展」,我們便選擇了這部影片奉獻觀眾。談到中國民族美學的現代化,電影語言的「賦比興」,和溝口健二驚人契合的書卷式長鏡頭(是不是也想到了顧曉剛的《春江水暖》),這是繞不過的高峰作品。
為了更好地讓大家欣賞和了解上述兩部作品,我們將會特邀我館電影史專家、資料館史學研究室副主任李鎮先生給大家做片前導賞。
總結我們此次重啟開幕活動的思路,我概括一下,就是:
從原點出發
從中國電影出發
從中國文化的主體性和現代性出發
《枯木逢春》(1961)/《春江水暖》(2019)
在此,我也向大家轉述幾點重要提示。
首先,今晚(7月22日)我館將舉辦首場測試放映,特別邀請10位影迷來現場參與活動,昨天夜裡通過資料館官方公眾號進行了發布,很快便留言達到了數百條之多!
按照最新北京市文件精神,7月24日我們將正式開啟對公眾的網絡售票放映,周五放映內容、活動環節與今晚一致。
資料館7月22日、24日片單
影院地址:海澱區小西天文慧園路3號
第二,我們今日在官微將發布7月25日—7月31日的片單,7月24日—7月31日的場次都將在7月23日中午12:00開啟售票!
資料館藝術影院全部採取網絡售票方式,不提供現場售票,網絡購票平臺:淘票票。
目前,藝術影院僅開放小西天藝術影院大廳,30%限流,隔行隔座。85人廳、百子灣藝術影院使用還需時日。
第三,好多影迷昨天也已經知道了,按照上級要求,我們新設定了電子仿客證制度。
現資料館電子訪客證已經在淘票票App上線了,安裝最新版淘票票App,打開「我的」-「我的服務」-「電子訪客證」,輸入信息,即可生成資料館電子訪客證。
大家可以預先在手機裡保存好自己的電子訪客證,進入影院出示掃碼會更加快捷。如果現場再申請,比如沒有看到這兩天我們的推送,會花費您更多寶貴的時間。請大家相互轉達、知會。
因為防控疫情和保護影迷身體健康的考量,藝術影院目前進館手續較為繁瑣,除了電子訪客證、網絡售票之外,還有測量體溫、信息登記、北京健康寶軌跡驗證認證等步驟。
周五開始,這套流程將開始運行。我們將竭誠為大家服務,讓這套略顯繁複的步驟做的更順暢一點。
因此,這裡再提醒一下:請提前申請好電子訪客證。
最後,當然還要報告大家一個好消息,就是除了藝術影院重啟,按照7月20日央視六套電影界復工大直播時北影節組委會相關負責人的說法,北京國際電影節有望於8月下旬在北京舉行。
但大家最關心的線下展映部分,如何放,規模場次,還需論證討論,請影迷們靜候佳音。
讓我們攜起手來,把上半年失去的電影時光,從本周開始,從藝術影院,找尋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