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科普 | TA的遷徙,是地球上最大的蝴蝶展?

2021-02-08 武漢自然博物館

它是一種外形出眾但不張揚的蝴蝶

然而當它們聚集在一起遷徙時

 每年秋天,環境刺激都會促使它們

從位於美國北部各州和加拿大南部

的夏季大本營逃離

在到達墨西哥的奧亞梅爾森林中棲息之前

它們頭頂上會有大片橙色的雲朵

昆蟲中最著名的遷徙莫過於

這場超過4000公裡的「生命接力」了

這些生命周期只有十幾天到幾十天的蝴蝶

拉丁名:Danaus plexippus

英文名:Monarch butterfly

分類:昆蟲綱鱗翅目蛺蝶科斑蝶屬

分布:北美洲到南美洲北部、大洋洲、東南亞以及北非等

黑脈金斑蝶 © Eric Rock  Natural Habitat Adventures

黑脈金斑蝶又名帝王斑蝶、君主斑蝶,是北美洲最常見的蝴蝶。它的翅膀背面為黃褐色或橘紅色,翅脈為黑色,翅緣也為黑色並帶有白色小斑點,前翅尖端有一些黃色斑點;翅膀腹面為淡黃棕色,邊緣的白色斑點更大。兩翅展開的最大距離為8.9~10.2釐米。

上為黑脈金斑蝶雄蝶,下為雌蝶,這種蝴蝶的翼展約10釐米,重量約0.5克,卻能在2個月的時間裡長途跋涉4000多公裡 ©上:Derek Ramsey / Wikimedia Commosn;下:Kenneth Dwain Harrelson / Wikimedia Commons

黑脈金斑蝶具有明顯的兩性異形,雄蝶翅脈比雌蝶的細且顏色淺;此外,雄性後翅翅脈上的兩個黑色斑點,為特殊的鱗片,是雄性獨有的氣味腺,雌性沒有。這些會散發氣味的鱗片也叫香鱗,在繁殖的時候,雄性用它來吸引配偶。

蛺蝶科的蝴蝶,又叫四足蝴蝶,因為它們看起來只有四條腿,而不像其他蝶有六條腿。黑脈金斑蝶作為蛺蝶科的一種,只有中腿和後腿能夠站立,兩條前腿已經退化,呈捲曲狀態縮在胸部(幾乎看不到),失去了抓握能力。

黑脈金斑蝶 © Morgan Heim  Day's Edge Productions

蝴蝶的口器為中空的管狀,像一根長長的吸管,可以伸入花朵中吸食花蜜。當不喝花蜜的時候,口器可以捲成幾圈縮在頭下面。黑脈金斑蝶剛破繭而出的時候,口器是分叉的兩條,只有合成完整的一條,才能吸食花蜜。

黑脈金斑蝶大遷徙,墨西哥米卻肯州 © Alejandro PrietoMinden Pictures

北美的黑脈金斑蝶,以「四代接力」遷徙而聞名於世。它們是地球上遷徙距離最遠的蝴蝶,從墨西哥到加拿大南部,每年都要有一次往返。這麼遠的旅程,沒有一隻蝴蝶能夠單獨完成,需要幾代蝶的共同努力。

黑脈金斑蝶© Court Whelan Natural Habitat Adventures

每年春天,隨著氣溫升高,在墨西哥越冬的黑脈金斑蝶逐漸甦醒過來,交配產卵,誕生出新一代蝴蝶,而上一代完成了繁殖使命的蝴蝶便相繼死去。北遷之路由新一代蝴蝶開啟。

這些一代蝴蝶壽命短暫,在生命結束之前,它們會抓緊時間繁殖出二代蝴蝶。仿佛是寫在基因裡的使命,二代蝴蝶在沒有領路蝶的情況下,會繼續向北飛,到了合適的時間和地點,便繁殖出三代蝴蝶。這樣經過大約三代蝴蝶的接力遷徙,它們才會最終到達加拿大南部。

這時候已經到了秋天,天氣逐漸變涼,在加拿大南部新出生的第四代蝴蝶,開始奮力向南飛,直到抵達它們的越冬地——墨西哥。這一代蝴蝶的壽命尤其長,是前幾代蝴蝶的三倍多,遷徙的距離長達7000多公裡。最快的蝴蝶每天要飛行400公裡。世界上還沒有哪一種昆蟲能像黑脈金斑蝶這樣遷徙如此遠的距離!

在北美洲,黑脈金斑蝶主要的遷徙路線有兩條,一條是南北線,就是上面提到的從墨西哥到加拿大南部再到墨西哥的遷徙;另一條是東西線,從加利福尼亞海岸到落基山西側再到加利福尼亞海岸的遷徙。它們的遷徙,被稱為「世界上最壯觀的自然現象」之一。不過並不是所有的黑脈金斑蝶種群都有長途遷徙的習性,有的只遷徙很短的距離,也有的(比如生活在佛羅裡達南部的一個小種群)並不遷徙。

想看更多神奇的昆蟲植物嗎?

植物與昆蟲的奇趣世界——

作者:張國月

排版:傑西

審校:付冰、阿發


📗

 文章出自

《河畔珍靈-河岸森林的生態基石》


這是《河畔珍靈》系列叢書新鮮出爐的第四本,前三本是《沙漠草原上的自由生命》、《亞洲季雨林的巨獸》、《南美雨林的生物天堂》。


 關於《河畔珍靈》系列叢書 

由長江文明館(武漢自然博物館)典藏研究部編撰。該系列以館藏中最有特點、最有故事性的動植物標本為選題,以世界著名大河流域的天然地理聯繫為線索,從尼羅河出發,沿著人類走出非洲的足跡,分七本講述大河流域的動植物故事。

書籍圖文並茂,語言通俗易懂,深入淺出,內容忠實於生物的本性,不虛構、不神化。同時,它們還是幫助家長回答孩子花式提問的參考書,是動植物研究愛好者深入探究生命背後故事的趣味科普讀物。

相關焦點

  • 趣科普隱秘的角落丨進來吃屎!
    所以還是老老實實在家裡吹著空調刷刷趣科普推文比較好。那麼接下來就看看本期都有哪一些清爽的問題吧~Q:屎能吃嗎?味道咋樣?A:首先表揚一下這一位同學的思維清奇。然後告訴大家一個真理:世界上的所有東西都能吃,不過有些只能吃一次。 所以屎是肯定能吃的。
  • 蝴蝶擬人,給科普來點萌!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中青動漫,ID:zqdm2013】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當甜美可愛的二次元角色與現實世界中的蝴蝶相遇,會碰撞出怎樣的效果?當精美的插畫作品與嚴謹的科普知識結合,又會帶來怎樣的閱讀體驗?
  • 中國唯一會遷徙的金斑蝶寶寶現身連雲港鯉魚山
    連雲港市蝴蝶專家、中國昆蟲學會蝴蝶分會專家吳麗業表示,金斑蝶是中國唯一會遷徙的蝴蝶,且一次遷徙需要經歷幾代,遷徙路線至今是謎,此次在連雲港出現的金斑蝶是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不得而知,但我們要保護好它們的棲息地,讓幼蟲順利化蝶,繼續遷徙之路。
  • 魔界暑期<甲蟲王者科普展>開幕啦!每周六日免費參加!
    —— MK魔界                 本周末起來自地球上的幾十種甲蟲武士們將在魔界爬行動物主題親子公園與大家互動合影!相信不只是我一人,所有70/80/90/00後的大家對動漫中出現的各種甲蟲有著深深的映像!
  • 全國首發「星際計劃」大型航天主題科普展,落地上海麗寶樂園!
    麗寶樂園秉持初心,在科學文創領域持續發力,於12月18日迎來全國首發的「星際計劃」大型航天主題科普展,不僅能夠欣賞大量珍貴的大型原型展品,還能親自組裝火箭,體驗沉浸式動感返回艙降落過程,現場更有眾多專家大咖科普講座,在寓教於樂中見證中國航天發展,共溫中國航天夢。
  • 【趣科普】企鵝的「老家」在哪裡?
    【趣科普】企鵝的「老家」在哪裡?來源:青島水族館原標題:《【趣科普】企鵝的「老家」在哪裡?》
  • 看紀錄片學生物:《鳥瞰地球》第二集,猛禽和鳥類遷徙定位羅盤
    《鳥瞰地球》是英國BBC出品的大自然生態紀錄片,共6集,跨越南美洲、北美洲、非洲、歐洲、亞洲及澳洲六大洲,以鳥類的視野,觀察大自然的奇妙世界。 第二集講述了非洲的鳥類,火烈鳥優雅,魚鷹兇狠,家燕靈巧,白鸛堅毅,開普敦塘鵝聰明勇敢。
  • 商業新觀察 | 全國首發「星際計劃」大型航天主題科普展,落地上海...
    秉持初心,在科學文創領域持續發力,麗寶樂園於12月18日迎來全國首發的「星際計劃」大型航天主題科普展,不僅能夠欣賞大量珍貴的大型原型展品,還能親自組裝火箭,體驗沉浸式動感返回艙降落過程,現場更有眾多專家大咖科普講座,在寓教於樂中見證中國航天發展,共溫中國航天夢。「星際計劃」航天主題展,親身體驗宇宙探索的奧秘2020年,航天發射忙不停,探火又探月!
  • 紫蝶幽谷,世界罕見的蝴蝶越冬地
    紫蝶幽谷,世界罕見的蝴蝶越冬地地球上大多數的蝴蝶都是以蟲卵或蛹的形態度過漫漫冬日,但有幾種斑蝶卻是像候鳥一樣以遷徙的方式過冬。目前人類發現的大規模越冬型蝴蝶谷只有美洲的黑脈金斑蝶谷和臺灣的紫蝶幽谷。蝴蝶也遷徙在地球上除了熱帶以外的大部分地區,昆蟲們都會面臨如何度過寒冬這個生死攸關的問題——因為昆蟲基本上沒有防寒的絨毛,也沒有禦寒的皮下脂肪,除了少數的成蟲,例如瓢蟲聚集在縫隙中冬眠,雌胡蜂鑽進樹縫裡熬過冬天,其他昆蟲多以蟲卵或蛹的形態度冬,大多數的蝴蝶就是這樣度過冬季的。
  • 宅家趣科普第二季4|結晶:科學與藝術融合的自然奇蹟
    視頻使用了延時攝影技術,成片為4K高清視頻,從技術上保證了用最高的圖像質量捕捉唯美的結晶過程。教育部日前下發通知,要求2020年春季學期延期開學,以阻斷疫情向校園蔓延,確保師生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相關閱讀宅家趣科普之「動物篇」1宅家趣科普之「動物篇」1|蝸牛有牙齒?倉鼠藏食物?
  • 科技化、趣味化、生活化與互動化主題展(史努比-快樂上學趣巡迴特展)
    『史努比-快樂上學趣巡迴特展』整個展區以不同課程規畫主題,分為未來展區【美術區】、舞力全開【音樂區】、環遊世界展覽區【地理區】及手腳動一動【體育區】等四區。來到史努比快樂上學趣巡迴特展,別忘了蓋紀念章!趕快來收集2016史努比-快樂上學趣巡迴特展(高雄)
  • 《遷徙的鳥》紀錄片,所有生物都可以平等共享地球
    最壯觀的鏡頭是以整個地球為背景,在旋轉的角度下,映著藍色的海洋和褐色的陸地,清晰地看到大片白色的飛鳥群緩緩移動。用這樣直白的鏡頭詮解一隻微不足道的飛鳥被放在幾千公裡的大場景下,看後讓人震驚的是候鳥大遷徙時執著的精神,或許如影片開場時的畫外音。「鳥類遷徙,是個關於承諾的故事,一個對於歸來的承諾。歷經危機重重的數千公裡旅程,只為一個目的—生存。」這是一場生命的搏鬥。
  • 天津「2016盛夏蝶螢展」啟幕 兒童與數萬蝴蝶親密接觸
    圖為展出的活體蝴蝶。張道正攝中新網天津8月6日電 (記者張道正)天津市「2016盛夏蝶螢展」5日晚在津灣廣場啟幕。來自世界各地的數萬隻活體蝴蝶展示,吸引許多市民前來欣賞這一盛夏奇觀。隨著中國城市化進程越來越快速,如今看見蝴蝶、螢火蟲的機會也越來越少了,而在城市中更是沒什麼機會能夠看到大規模美麗的蝴蝶、螢火蟲集聚,這無疑令城市生長的兒童頗為遺憾。
  • 它是地球上最大的島嶼,格陵蘭島
    格陵蘭島是地球上最大的島嶼,如果再大就不叫島了,叫大陸。澳大利亞就比格陵蘭島大一點,就是大陸。 除了漂浮在海面上的各種冰川以及島上的冰雪景觀,格陵蘭島還擁有極地特有的極晝和極夜現象,以及上空偶爾會出現色彩絢麗的北極光,這是一個奇幻的童話世界。
  • 生物多樣性科普 | 花叢中的蝴蝶
    生物多樣性科普 | 花叢中的蝴蝶 2020-07-03 17: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18年的最後一個值得看的展,他趣情趣實驗室來襲
    來啟發人體的各種感官,感受他趣所傳達的情趣理念。分別是混合皮革和稍許鐵鏽味道的「金屬項圈」、草地泥土混合的「野外」、校服上的「原子筆」和酣暢淋漓的「事後清晨」。我們希望所有與情趣相關的討論與實踐,他趣都能幫你實現。
  • 【雲南文旅線路產品大賽】26號線路:(科考)馬鞍底蝴蝶種類及周邊...
    該線路是中國科學探險協會特殊地區專業的科學考察線路,也是一條面向大眾科普+文旅的探索之路。主要考察紅河蝴蝶谷400多種、近2億隻蝴蝶大爆發現象成因、繁衍區域和生存狀態,蝴蝶自然棲息環境及遷徙方向;考察中國瀑布群之鄉-金平縣馬鞍底鄉人文及自然環境多樣性現象-如天然的拉燈瀑布群、標水巖瀑布群及原生千年古茶樹群。通過科考活動,感受自然,親近自然,提高科學素養,達到認知人與自然生生相惜的科普目的。
  • 海洋科普主題展 | 走近海洋 · 感受申藍
    海洋科普主題展 | 走近海洋 · 感受申藍 2020-10-28 13: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地球脈動》加拿大馴鹿為找到草原而遷徙,但馴鹿的數量急劇下降
    在加拿大北部荒野上,馴鹿為了找到新的草原,都會上演一幕馴鹿大遷徙,成為了加拿大極地苔原地區最壯觀的動物遷徙。 據統計,在1986年全世界的野生馴鹿有390萬頭,分布於北美、西伯利亞南部、歐亞大陸等,但歐亞大陸的馴鹿大多數都是被馴養出來的。
  • 「科普TALK」開講啦!聽專家學者趣講環保知識
    「科普TALK」開講啦!聽專家學者趣講環保知識 2020-11-16 16: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