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一種外形出眾但不張揚的蝴蝶
然而當它們聚集在一起遷徙時
每年秋天,環境刺激都會促使它們
從位於美國北部各州和加拿大南部
的夏季大本營逃離
在到達墨西哥的奧亞梅爾森林中棲息之前
它們頭頂上會有大片橙色的雲朵
昆蟲中最著名的遷徙莫過於
這場超過4000公裡的「生命接力」了
這些生命周期只有十幾天到幾十天的蝴蝶
拉丁名:Danaus plexippus
英文名:Monarch butterfly
分類:昆蟲綱鱗翅目蛺蝶科斑蝶屬
分布:北美洲到南美洲北部、大洋洲、東南亞以及北非等
黑脈金斑蝶 © Eric Rock Natural Habitat Adventures
黑脈金斑蝶又名帝王斑蝶、君主斑蝶,是北美洲最常見的蝴蝶。它的翅膀背面為黃褐色或橘紅色,翅脈為黑色,翅緣也為黑色並帶有白色小斑點,前翅尖端有一些黃色斑點;翅膀腹面為淡黃棕色,邊緣的白色斑點更大。兩翅展開的最大距離為8.9~10.2釐米。
上為黑脈金斑蝶雄蝶,下為雌蝶,這種蝴蝶的翼展約10釐米,重量約0.5克,卻能在2個月的時間裡長途跋涉4000多公裡 ©上:Derek Ramsey / Wikimedia Commosn;下:Kenneth Dwain Harrelson / Wikimedia Commons
黑脈金斑蝶具有明顯的兩性異形,雄蝶翅脈比雌蝶的細且顏色淺;此外,雄性後翅翅脈上的兩個黑色斑點,為特殊的鱗片,是雄性獨有的氣味腺,雌性沒有。這些會散發氣味的鱗片也叫香鱗,在繁殖的時候,雄性用它來吸引配偶。
蛺蝶科的蝴蝶,又叫四足蝴蝶,因為它們看起來只有四條腿,而不像其他蝶有六條腿。黑脈金斑蝶作為蛺蝶科的一種,只有中腿和後腿能夠站立,兩條前腿已經退化,呈捲曲狀態縮在胸部(幾乎看不到),失去了抓握能力。
黑脈金斑蝶 © Morgan Heim Day's Edge Productions
蝴蝶的口器為中空的管狀,像一根長長的吸管,可以伸入花朵中吸食花蜜。當不喝花蜜的時候,口器可以捲成幾圈縮在頭下面。黑脈金斑蝶剛破繭而出的時候,口器是分叉的兩條,只有合成完整的一條,才能吸食花蜜。
黑脈金斑蝶大遷徙,墨西哥米卻肯州 © Alejandro PrietoMinden Pictures
北美的黑脈金斑蝶,以「四代接力」遷徙而聞名於世。它們是地球上遷徙距離最遠的蝴蝶,從墨西哥到加拿大南部,每年都要有一次往返。這麼遠的旅程,沒有一隻蝴蝶能夠單獨完成,需要幾代蝶的共同努力。
黑脈金斑蝶© Court Whelan Natural Habitat Adventures
每年春天,隨著氣溫升高,在墨西哥越冬的黑脈金斑蝶逐漸甦醒過來,交配產卵,誕生出新一代蝴蝶,而上一代完成了繁殖使命的蝴蝶便相繼死去。北遷之路由新一代蝴蝶開啟。
這些一代蝴蝶壽命短暫,在生命結束之前,它們會抓緊時間繁殖出二代蝴蝶。仿佛是寫在基因裡的使命,二代蝴蝶在沒有領路蝶的情況下,會繼續向北飛,到了合適的時間和地點,便繁殖出三代蝴蝶。這樣經過大約三代蝴蝶的接力遷徙,它們才會最終到達加拿大南部。
這時候已經到了秋天,天氣逐漸變涼,在加拿大南部新出生的第四代蝴蝶,開始奮力向南飛,直到抵達它們的越冬地——墨西哥。這一代蝴蝶的壽命尤其長,是前幾代蝴蝶的三倍多,遷徙的距離長達7000多公裡。最快的蝴蝶每天要飛行400公裡。世界上還沒有哪一種昆蟲能像黑脈金斑蝶這樣遷徙如此遠的距離!
在北美洲,黑脈金斑蝶主要的遷徙路線有兩條,一條是南北線,就是上面提到的從墨西哥到加拿大南部再到墨西哥的遷徙;另一條是東西線,從加利福尼亞海岸到落基山西側再到加利福尼亞海岸的遷徙。它們的遷徙,被稱為「世界上最壯觀的自然現象」之一。不過並不是所有的黑脈金斑蝶種群都有長途遷徙的習性,有的只遷徙很短的距離,也有的(比如生活在佛羅裡達南部的一個小種群)並不遷徙。
想看更多神奇的昆蟲植物嗎?
植物與昆蟲的奇趣世界——
作者:張國月
排版:傑西
審校:付冰、阿發
📗
文章出自
《河畔珍靈-河岸森林的生態基石》
這是《河畔珍靈》系列叢書新鮮出爐的第四本,前三本是《沙漠草原上的自由生命》、《亞洲季雨林的巨獸》、《南美雨林的生物天堂》。
關於《河畔珍靈》系列叢書
由長江文明館(武漢自然博物館)典藏研究部編撰。該系列以館藏中最有特點、最有故事性的動植物標本為選題,以世界著名大河流域的天然地理聯繫為線索,從尼羅河出發,沿著人類走出非洲的足跡,分七本講述大河流域的動植物故事。
書籍圖文並茂,語言通俗易懂,深入淺出,內容忠實於生物的本性,不虛構、不神化。同時,它們還是幫助家長回答孩子花式提問的參考書,是動植物研究愛好者深入探究生命背後故事的趣味科普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