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樣性科普 | 花叢中的蝴蝶

2021-01-08 澎湃新聞
生物多樣性科普 | 花叢中的蝴蝶

2020-07-03 17: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歡迎關注「生態徐州」

生物多樣性是檢驗自然生態好壞的一項重要指標。江蘇依江傍海,鍾靈毓秀,物阜民豐,是長三角平原地區生物多樣性的典型代表。近年來,江蘇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為豐富的物種營造出良好生存基礎。

蝴蝶是鱗翅目Lepidoptera錘角亞目Rhopalocera昆蟲的俗稱,是無脊椎動物中最受關注的環境指示生物和關鍵類群,由於種類多分布廣,是植物傳粉的媒介昆蟲。蝴蝶的成蟲有利於顯花植物的繁殖和生存,幼蟲是食物鏈中的重要環節,因此蝴蝶類昆蟲在全球生態系統中佔有重要的地位。

紅珠鳳蝶

Pachliopta aristolochia

碧翠鳳蝶

Papilio bianor

在2017~2019的省內試點區域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行動中,蝴蝶共計調查137種,覆蓋到江蘇省歷史分布蝴蝶種類歷史記錄的76.97%,以蛺蝶科數量較多。在試點調查中的南京市浦口區記錄了中華虎鳳蝶(Luehdorfia chinensis)和冰清絹碟(Parnassius glacialis)兩個重要蝶類物種,句容市寶華山也調查發現了中華虎鳳蝶。

冰清絹碟

Parnassius glacialis

其中冰清絹碟被列入「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分布於我國東部低海拔地區,其翅為白色,翅脈灰黑褐色,幼蟲主要寄生延胡索(Corydalis yanhusuo)等植物。

中華虎鳳蝶

Luehdorfia chinensis

中華虎鳳蝶則為我國特有種,其翅為黃色,間有黑色橫條紋,酷似虎斑,整體為黑色,密被黑色鱗片和細長鱗毛,是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入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同時也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中華虎鳳蝶分布局限於我國的東部平原和丘陵地區,一年一代且專性寄生馬兜鈴科植物杜衡(Asarum forbesii),極易受環境變化的影響。

絲帶鳳蝶

Sericinus montelus

金鳳蝶

Papilio machao

蝴蝶具有多樣性高、分布範圍廣,對生境條件具有較強的轉移性等特點,其種群的時空動態和群落結構特徵演變能夠快速、有效地反映環境質量、生態系統健康程度等生態環境狀況。

試點調查行動的開展,充分了解了省內蝶類資源及其分布狀況,有助於闡明我省蝴蝶種類的重點分布區域。

未來,通過建立長期的蝴蝶觀測體系,開展定期調查,可以更好地提出具有針對性的保護措施,加強對珍稀瀕危蝴蝶的保護。

更多精彩

黑脈蛺蝶

Hestina assimilis

斐豹蛺蝶

Argyreus hyperbius

玉帶鳳蝶

Papilio polytes

青鳳蝶

Papilio polytes

來源:江蘇生態環境

主管:徐州市生態環境局

主辦:徐州市環境保護宣傳教育中心

親,點一下唄!

原標題:《生物多樣性科普 | 花叢中的蝴蝶》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綠會GBIF組更新兩組亞洲區蝴蝶生物多樣性數據
    9月30日,綠會GBIF工作組在全球生物多樣性信息網絡平臺更新並發布兩組亞洲區蝴蝶生物多樣性數據。這兩組數據是綠會震旦鴉雀保護地·連雲港野生動物保護志願者周翀先生的最新觀測記錄。昆蟲是生物多樣性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維持健康的生態系統具有重要意義。現將相關訊息分享如下,供讀者參考。
  • BMW卓越城市|俞霖琳:城市中也有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機會
    如今,據TNC報告顯示,隨著園內植被多樣性不斷增加,前來休憩、覓食、飲水的野生動物的種類和數量有了明顯增加。花園還記錄到2種哺乳動物和4種傳粉昆蟲。今年6月還在生境花園中觀察到了3隻螢火蟲,經鑑定應為黃脈翅螢。另外,這個項目已擁有30名核心志願者。俞霖琳是大自然保護協會(TNC )上海生境花園項目的負責人。
  • 花叢中的舞者——蝴蝶
    秋日的上海植物園依舊處處花開,引來了花間舞者——蝴蝶。花叢中飛舞的蝴蝶屬於鱗翅目訪花昆蟲,以花蜜為食,種類繁多,其最大的特點就是雙翅布滿鱗片。蝴蝶的鱗片排列構成不同的色彩和圖案,通過裝扮自己以適應環境、警戒天敵。
  • 尋找城市守望者——城市生物多樣性徵集活動正式啟動
    十八大將生態文明建設擺上了「五位一體」總體布局戰略位置,而生物多樣性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活動主題:尋找城市守望者,重新認識我的城市,守護我身邊的生物多樣性。活動目的:讓都市人關注我們城市環境中的生物多樣性,參與身邊的生物多樣性觀察和保護,向全世界展現我國城市生物多樣性風採。
  • 一文搞懂2020年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
    《公約》旨在保護生物多樣性、可持續利用生物多樣性及其組成部分、公平合理地分享由利用遺傳資源而產生的惠益。 「水滴」意味著水是生命之源,是萬物之源,「水滴」中包含的身著民族服裝的小女孩、大熊貓、孔雀、蝴蝶、梅花、浪花等元素做背景,反映了生物多樣性和文化多樣性,表達出《公約》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全球共建生態文明的願景;會標右下角的「中國昆明」印記,既表明了本次大會的舉辦地,也展示了獨具特色的中國印章文化;會標運用甲骨文作為設計背景,由山水林田草、花鳥蟲魚等文字組成。
  • COP15保護生物多樣性三大主題影展昆明開展
    本報訊(民族時報全媒體記者 孫貴升)12月28日,由昆明市委宣傳部主辦的COP15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護主題系列攝影展在昆明市博物館正式開展,帶給市民一場擁抱自然的視覺盛宴。雲南作為我國重要的生物多樣性寶庫,生態系統囊括了地球上除海洋和沙漠外的所有類型,享有「植物王國」「動物王國」「物種基因庫」等美譽,一直肩負著維護區域、國家乃至國際生態安全的重大職責。與此同時,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顯著,是公認的生物多樣性重要分類群分布最為集中、具有全球意義的生物多樣性關鍵區。
  • 生物多樣性保護丨生物多樣性保護,成都市現在咋樣了?
    2020年7月10日,成都市生態環境局組織召開了《成都市生物多樣性調查與評估》項目評審會。中國科學院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四川省林業科學研究院、成都理工大學、四川師範大學等單位專家及生態環境廳、市公園城市局、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處室負責同志應邀參加會議。
  • 土壤生物多樣性:守望變化中的藍色星球
    四維視角下的土壤生物多樣性 傳統土壤生物多樣性研究更多聚焦於土體的三維立體結構,然而,生物多樣性是生命有機體的集合,時間尺度不僅是多樣性的第4維度,也代表了土壤組學研究的最大挑戰。事實上,目前人類對自然發生的微生物生活史及其多樣性的實時適應策略幾乎一無所知。
  • 生物多樣性保護之路在何方 | 分享《不二星球-中英共話生物多樣性...
    (1)從科學的角度如何看待生物多樣性的減少?(拓展閱讀:綠會國際部參加英國嘉年華之《不二星球-中英共話生物多樣性》網絡研討會)研討會開篇,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秘書處代理執行秘書伊莉莎白·穆雷瑪女士和英國駐華大使吳若蘭女士分別發來視頻致辭。
  • ...智慧》保護生物多樣性有聲讀物—蝴蝶裂唇蜓:把蝴蝶文在翅膀上
    我們該如何去保護生態環境、保護物種多樣性?讓我們通過一個個鮮活的生態故事,帶您走進貴州生態物種世界,了解更多人類社會以外的生命故事,去學習如何更好地保護好它們,不傷害它們!  由貴州省生態環境廳自然生態保護處、宣傳教育與對外合作處、貴州省環境宣傳教育中心、喜馬拉雅聯合推出的《物種100·貴州智慧》有聲書在喜馬拉雅平臺正式上線,歡迎聽友們打卡分享。
  • 聚焦「三江併流」區域生物多樣性,當一種植物標本掛到牆上時,它離...
    「美麗長江知多少」系列公開課在麗江師專的大禮堂內開講 少峰 攝麗江師專應用技術學院莫新春博士圍繞「滇西北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發展」主題進行授課,詳細的講述了滇西北生物多樣性概況、滇西北生物多樣性保護現狀、滇西北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發展、生物多樣性保護-我們在行動等四個內容,對學生全面科普宣傳了雲南省的高等植物多樣性與分布狀況。
  • 中法環境月生物多樣性展今日在昆明正式開展 總領事Bruno BISSON...
    &nbsp&nbsp&nbsp&nbsp10月17日,中法環境月生物多樣性展——《海洋,一場奇妙的深海探索》主題展覽在昆明恒隆廣場五樓大象好在正式開展,本次展覽由法國駐成都總領事館主辦,《秘境PHOTO》雜誌、大象好在承辦,大犟酒業全程贊助支持。
  • 活植物13000多種 在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發現生物多樣性之美
    「這是蘭花螳螂,它的步肢演化出類似花瓣的構造和顏色,能隨花色調整自身顏色,是螳螂目中最漂亮的物種。」12月5日,在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以下簡稱版納植物園)裡,版納植物園環境教育中心科普專家劉光裕正在向「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集中採訪」媒體團介紹一種神奇的生物「昆蟲皇后」——蘭花螳螂。
  • 守護美麗生靈 宿遷在行動「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志願者走進溼地
    宿遷網訊(記者 孫軍賢 通訊員 張秀敏)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為科普宣傳生物多樣性科學知識,引導廣大市民群眾積極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5月20日上午,江蘇省泗洪洪澤湖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宿遷市生態環境局、宿遷市泗洪生態環境局聯合開展2020年「5·22」生物多樣性日宣傳活動,組織宿遷市近百名環保志願者走進洪澤湖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開展「生態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宣傳活動。
  • 小朋友在公園探究生物多樣性
    5日,久違的太陽重新露出笑顏,伴隨著溫暖的陽光,沙湖自然課第五課順利開展,12位小朋友們聚集到沙湖公園,化身「小小自然博物家」,跟隨著湖北博得自然生態中心的講師佩琪,一同打開自然的神奇寶藏,探究生物多樣性的意義。小朋友們參與生物多樣性知識問答遊戲。記者詹麗 攝限時挑戰,你能找到多少種樹葉?
  • 解鎖自然的力量|提升生物多樣性
    報告指出,2010-2020年間全球試圖落實愛知2020年生物多樣性保護目標的努力或已全面失敗。同時,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的持續惡化,將有損80%(44項中的35項)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這些目標與貧窮、飢餓、健康、水、城市、氣候、海洋和土地等有關(生物多樣性公約秘書處,2020)。
  • 生物多樣性保護徵文大賽啟動!徵稿從今持續到明年3月31日
    12月21日,「相約昆明·相約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徵文大賽暨首場專家講座啟動儀式在昆明滇池中學舉行,中科院動物研究所熊江研究員帶來《生物多樣性 概念與保護》講座,10場不同的講座將在昆明市各學校相繼舉行,此外,徵文大賽設立超萬元獎勵,鼓勵廣大青少年學生進一步了解、理解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意義
  • 綠會融媒攜手塗們、邢佳棟、王學兵啟動522生物多樣性月
    綠會融媒攜手塗們、邢佳棟、王學兵啟動522生物多樣性月 2020-05-12 09: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生物多樣性百科】脊椎動物·黑鸛:鳥中「大熊貓」
    【生物多樣性百科】脊椎動物·黑鸛:鳥中「大熊貓」 2020-06-08 21: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周晉峰:生態文明是解決生物多樣性衰減與生物安全的必由之路|2020...
    設立生物多樣性法,更符合時代需求今天大會關注生物多樣性衰減與生物安全主題,從自然科學來講,生物多樣性是多元的,包括生物安全領域的內容幾年前,我們已向有關部門提出設立生物多樣性法的建議。應該在生物多樣性法下面設立生物安全法。目前野生動物保護法,從整體邏輯、從哲學講,只是一個部門法律,是生物多樣性裡面的物種多樣性中對瀕危野生動物多樣性的保護法,或者可以理解為是對人類密切關聯的物種進行保護的一個很窄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