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10日,成都市生態環境局組織召開了《成都市生物多樣性調查與評估》項目評審會。中國科學院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四川省林業科學研究院、成都理工大學、四川師範大學等單位專家及生態環境廳、市公園城市局、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處室負責同志應邀參加會議。
會上,項目承擔單位四川省自然資源科學研究院項目負責人匯報了《成都市生物多樣性調查與評估》編制情況。經專家、部門參會人員認真質詢和討論後,會議認為,成都市生態環境局充分認識到成都市生物多樣性在我國乃至世界上的豐富性、特有性和代表性,率先立項對此開展綜合調查與評估,對我國城市生物多樣性保護具有重要作用。
會議指出,該項目的成果具有三個特點,一是綜合性較強,首次對構成成都市物種多樣性的各種自然生態環境因素進行了全面和深入的探討;二是把地理信息系統和衛星遙感技術運用於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的識別和分析,在方法上有所創新;三是首次全面、系統地對維管束植物和動物的物種類型、數量、分布狀況進行了科學調查和評估,為成都市生物多樣性和生物資源的保護和合理利用提供了可靠依據。專家組同意該項目通過評審。
據了解,成都作為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一直以來都致力於遏制域內生物多樣性的喪失與流失。2018年,為系統掌握全市生物多樣性現狀,建立我市生物多樣性基礎臺帳,提升生態保護水平,成都市生態環境局啟動了《成都市生物多樣性調查與評估》項目,通過2年左右時間,在市域內開展的有關生物多樣性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根據成都市自然地貌類型,有目的、有重點地開展實地補點調查,經科學分析,最終匯集成完整成果,補齊了成都在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方面的短板,為指導成都市及各區(市)縣實施生態保護提供重要基礎資料和科學依據。
來源:成都生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