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網訊(記者 孫軍賢 通訊員 張秀敏)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為科普宣傳生物多樣性科學知識,引導廣大市民群眾積極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5月20日上午,江蘇省泗洪洪澤湖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宿遷市生態環境局、宿遷市泗洪生態環境局聯合開展2020年「5·22」生物多樣性日宣傳活動,組織宿遷市近百名環保志願者走進洪澤湖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開展「生態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宣傳活動。
據了解,1992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通過了《生物多樣性公約》。1994年締約國第一次會議建議《公約》生效日12月29日為「國際生物多樣性日」。2001年5月17日,根據第55屆聯合國大會第201號決議,國際生物多樣性日改為每年5月22日。
當日上午9時30分,洪澤湖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主任陸上嶺首先介紹溼地概況,並重點介紹近年來保護區對生態環境保護方面所做的工作。緊接著環保志願者代表宣讀倡議書,呼籲大家從我做起,動員身邊人群,保護環境,愛護鳥類。隨後環保志願者參觀洪澤湖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溼地博物館等地。泗洪中學老師黃元國,為大家帶來在溼地拍攝的各種鳥類照片,並講解溼地鳥類野外識別知識等。
宿遷市保護生態環境志願者王近蘇參加當日活動後感觸良多:「保護溼地,保護生物多樣性,就是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保護好生物多樣性就是為了我們這個地球更加美好,作為生態環保志願者,我們會通過這次參觀溼地生態系統,獲得更多的啟發,以後會更加積極地行動起來,積極地參與到保護生態環境,保護生物多樣性工作當中來。」
記者了解到,建立溼地自然保護區,是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重要和核心區域。江蘇省泗洪洪澤湖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系統種類繁多,生物多樣性豐富,擁有動、植物256種,高等植物81種,底棲植物76種、魚類67種、鳥類206種。累計拆除圍網、退漁還溼約22餘萬畝,溼地生境破碎化現象明顯改善,生態系統穩定性不斷增強,水質顯著提升。隨著棲息地的進一步擴大,鳥類種群較7年前增加40%。
「再美的生態也要我們大家共同呵護,生態才能良性發展,自然才能健康的發揮其各種功能,我們今天舉辦的生物多樣性日就是號召大家一起行動起來,保護環境,踐行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綠色發展理念,從身邊小事做起,關愛生態,節能減排,低碳出行。」宿遷市泗洪生態環境局自然生態科趙越對記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