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美麗生靈 宿遷在行動「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志願者走進溼地

2021-01-14 環京津網

宿遷網訊(記者 孫軍賢 通訊員 張秀敏)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為科普宣傳生物多樣性科學知識,引導廣大市民群眾積極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5月20日上午,江蘇省泗洪洪澤湖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宿遷市生態環境局、宿遷市泗洪生態環境局聯合開展2020年「5·22」生物多樣性日宣傳活動,組織宿遷市近百名環保志願者走進洪澤湖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開展「生態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宣傳活動。

據了解,1992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通過了《生物多樣性公約》。1994年締約國第一次會議建議《公約》生效日12月29日為「國際生物多樣性日」。2001年5月17日,根據第55屆聯合國大會第201號決議,國際生物多樣性日改為每年5月22日。

當日上午9時30分,洪澤湖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主任陸上嶺首先介紹溼地概況,並重點介紹近年來保護區對生態環境保護方面所做的工作。緊接著環保志願者代表宣讀倡議書,呼籲大家從我做起,動員身邊人群,保護環境,愛護鳥類。隨後環保志願者參觀洪澤湖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溼地博物館等地。泗洪中學老師黃元國,為大家帶來在溼地拍攝的各種鳥類照片,並講解溼地鳥類野外識別知識等。

宿遷市保護生態環境志願者王近蘇參加當日活動後感觸良多:「保護溼地,保護生物多樣性,就是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保護好生物多樣性就是為了我們這個地球更加美好,作為生態環保志願者,我們會通過這次參觀溼地生態系統,獲得更多的啟發,以後會更加積極地行動起來,積極地參與到保護生態環境,保護生物多樣性工作當中來。」

記者了解到,建立溼地自然保護區,是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重要和核心區域。江蘇省泗洪洪澤湖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系統種類繁多,生物多樣性豐富,擁有動、植物256種,高等植物81種,底棲植物76種、魚類67種、鳥類206種。累計拆除圍網、退漁還溼約22餘萬畝,溼地生境破碎化現象明顯改善,生態系統穩定性不斷增強,水質顯著提升。隨著棲息地的進一步擴大,鳥類種群較7年前增加40%。

「再美的生態也要我們大家共同呵護,生態才能良性發展,自然才能健康的發揮其各種功能,我們今天舉辦的生物多樣性日就是號召大家一起行動起來,保護環境,踐行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綠色發展理念,從身邊小事做起,關愛生態,節能減排,低碳出行。」宿遷市泗洪生態環境局自然生態科趙越對記者說。

相關焦點

  • 賽得利九江地區志願者協會聯合保護國際基金會共同為東湖溼地護鳥...
    大江網/九江頭條客戶端訊 12月31日,賽得利九江地區志願者協會走進柴桑區東湖溼地,聯合保護國際基金會,組織開展東湖野保巡護隊員能力培訓、裝備提升志願者活動,以這種特別而有意義的方式倡導保護珍稀物種、關愛護鳥員、保護生物多樣性,助推東湖溼地發展成為江西省乃至國際重要溼地。
  • 「與北京樂高探索中心一起,用創意守護生物多樣性」入圍行動者聯盟...
    以下公示內容,引自入圍方提報的材料:一、關注的公益領域:動物保護、生物多樣性二、北京樂高探索中心守護生物多樣性簡介三、申報理由:(一)創新性「以創意為行動,為大自然發聲」,這是北京樂高探索中心參與環保公益的出發點;而將創意帶入生物多樣性保護公眾行動,則是北京樂高探索中心參與環保公益的切入點。
  • 習近平在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峰會上發表重要講話
    新華社發  新華社北京9月30日電 國家主席習近平30日在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峰會上通過視頻發表重要講話(講話全文見第三版)。  習近平強調,在聯合國成立75周年之際,在各國致力於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推動經濟高質量復甦這一特殊時刻,聯合國舉辦生物多樣性峰會,大家共同探討保護生物多樣性、促進可持續發展的重大課題,具有現實而深遠的意義。
  • 大理洱海邊的鳥類侏羅紀公園 |5-22特別直播-國際生物多樣性日
    原創 小遊豬 遊豬生態 來自專輯直播美好地球欄目遊豬聯合社會創新機構、公益組織、商業機構共同發起主題「直播美好地球」系列活動,整個直播從4月22日世界地球日起,持續到6月,主題涉及氣候變化、候鳥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護、海洋保護。
  •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多樣星球》紀錄片發布,LOGO設計方為民族品牌...
    來源標題: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多樣星球》紀錄片發布,LOGO設計方為民族品牌植物醫生 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雲南廣播電視臺推出生物多樣性融媒體專欄「多樣星球」,開始為將在雲南舉行的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預熱
  • 保護物種多樣性,火趣小視頻公益在行動
    5月22日是聯合國確定的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今年的主題是「生態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為提高市民生態文明素養和生態環保意識,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推動形成人與城市自然和諧發展的生態文明建設新格局,火趣小視頻聯合創始人任增穎積極在平臺推廣保護物種意識,收到了良好的反響。
  • 讓我們一起守護巴中這些美麗的生靈
    可能有些你曾經見過如今卻很難在野外看到它們的身影了由於人為活動有眾多動物正在面臨著滅絕甚至已經滅絕國際上各個國家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珍稀動物滅絕的問題為此,國際上將每年的4月8日定為國際珍稀動物保護日它們屬於自然,不屬於餐桌Q:
  • 堅持生物多樣性保護 植物醫生展望COP15大會
    《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中國在行動》,植物醫生也在行動。在「崇尚科學,敬仰自然,回饋社會」的引領下,植物醫生成為了最早踐行生物多樣性的中國企業,為邁向「人與自然,和諧共處」不斷貢獻力量,這是全球的發展願景,也是植物醫生的發展願景。
  •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我國各類保護地總數達1.18萬個
    視頻由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提供   新華網北京5月22日電(郭香玉)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副局長李春良表示,我國地域遼闊、氣候多樣,孕育了豐富的生物多樣性。為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我國進一步加大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
  • ...守護溼地遺產系統謀劃生態布局 黃海溼地以最美姿態閃耀世界舞臺
    冬日清晨,鹽城溼地珍禽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成群的鳥兒或棲息於無邊的蘆葦叢中,或覓食嬉戲在色彩斑斕的溼地灘涂上。鳥兒不會說話,它們用翅羽投票,選擇將鹽城這片廣袤的溼地作為理想的家園。2019年7月5日,鹽城黃海溼地申遺成功,成為全球第二塊潮間帶溼地遺產。
  •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這十部紀錄片帶你體驗生命之美
    生物多樣性是地球上生命經過幾十億年發展進化的結果,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為了保護全球的生物多樣性,1992年在巴西當時的首都裡約熱內盧召開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上,153個國家籤署了《保護生物多樣性公約》。1994年12月,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將每年的12月29日定為「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以提高人們對保護生物多樣性重要性的認識。
  • 綠會GBIF組更新兩組亞洲區蝴蝶生物多樣性數據
    9月30日,綠會GBIF工作組在全球生物多樣性信息網絡平臺更新並發布兩組亞洲區蝴蝶生物多樣性數據。這兩組數據是綠會震旦鴉雀保護地·連雲港野生動物保護志願者周翀先生的最新觀測記錄。昆蟲是生物多樣性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維持健康的生態系統具有重要意義。現將相關訊息分享如下,供讀者參考。
  • 解鎖自然的力量|提升生物多樣性
    從1970年到2015年,全球溼地範圍趨勢指數平均下降35%(生物多樣性公約秘書處,2020)。導致生物多樣性下降的直接和間接驅動因素 | IPBES,2019人類對土地和海洋的利用方式改變、直接利用生物體、氣候變化、汙染以及外來入侵物種被認為是全球影響自然變化最大的直接驅動因素(按影響程度排列,詳見上圖)。
  • 【COP15】「萬物生長 萬物和諧」生物多樣性多媒體影像聯展上線
    )將於明年5月在昆明舉行讓美麗中國的窗口——雲南再一次站在了世界的聚光燈下為迎接COP15大會,展示東道主良好風貌,由中共雲南省委宣傳部和COP15雲南省籌備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辦、雲南廣播電視臺承辦的「萬物生長 萬物和諧——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周」系列活動於11月30日正式啟動,其中「
  • 世界溼地日:聆聽自然的聲音,走近草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美麗溼地,        生態畫卷,        自然之聲,        讓我們悉心聆聽,        綠水青山,        由我們共同守護。          溼地生物多樣性非常豐富;可作為直接利用的水源或補充地下水;有效控制洪水和防止土壤沙化;滯留沉積物、有毒物、營養物質,從而減少環境汙染;甚至能調節局地氣候。溼地的功能的確不少,但它的重要性很晚才被社會所認識。
  • 今年環境日主題敲定,你行動了嗎?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宣布2020年6月5日世界環境日將關注生物多樣性,主題定為「關愛自然,刻不容緩」(Time for Nature)。這一主題與當下國內生態文明建設的主旋律不謀而合。生物多樣性是指生物及其環境形成的生態複合體以及與此相關的各種生態過程的綜合,包括動物、植物、微生物和它們所擁有的基因以及它們與其生存環境形成的複雜的生態系統。通常意義上,我們可以理解為物種多樣性、生態系統多樣性和遺傳資源多樣性。
  • 國際志願者日——龍口市陽光助殘服務中心在行動
    大眾網海報新聞見習記者 姜育琳 煙臺報導  連日來,龍口市陽光助殘服務中心組織志願走進社區,走進鄉村,走進基層,開展「暖冬行動,共享陽光」主題活動。  40多名志願者分頭行動,分別前往東太平村、成家莊村、刁家村以及洽泊村。為獨居老人準備了棉被、大米、花生油等生活用品。
  • (國際)綜述:第四屆「一個星球」峰會聚焦生物多樣性保護
    新華社巴黎1月11日電綜述:第四屆「一個星球」峰會聚焦生物多樣性保護 新華社記者陳晨 唐霽 第四屆「一個星球」峰會11日通過現場和視頻通話相結合的方式在巴黎舉行,主題為生物多樣性保護。
  • 生物多樣性增加 紅樹林態勢趨好 北海市藍色海灣整治行動成效顯著
    12月23日,記者在北海市海洋局召開的推進「藍色海灣」保護行動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北海市「藍色海灣」保護行動項目建設已接近尾聲,項目的實施使整片海域生態環境得到顯著改善,為鳥類棲息、低棲生物、紅樹林生長保駕護航。市海洋局負責人在發布會上介紹,2012年至今,北海市實施了多個海洋生態修復項目。
  • 今年世界環境日主題為「關愛自然,刻不容緩」,請關注生物多樣性
    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隨著人類對於環境問題越來越關注,世界環境日也逐漸走進了我們大眾的視野。比如2019年世界環境日的主題為「藍天保衛戰,我是行動者」,聚焦大氣汙染問題;2018年世界環境日的主題為「塑戰速決」,聚焦塑料等固體廢棄物汙染問題;2017年世界環境日的主題為「人與自然,相聯相生」,聚焦人地和諧可持續發展的理念;2016年世界環境日的主題為「為生命吶喊」,聚焦生物多樣性減少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