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冰雪奇緣1》上映已經過去了6年。在去影院看第二部之前,想和大家在這裡回顧一下第一部電影的美麗故事和冰雪世界。
《冰雪奇緣》主要講的是Elsa和Anna兩位公主歷經困難險阻,放下恐懼發現真愛,控制冰雪造福王國和人民,也追尋愛情和人生的真諦。一個動人的童話故事。拿下了第86屆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和最佳原創歌曲。
冰雪女王Elsa從出生被賦予了製造冰雪的能力,但是卻不知道如何控制,在偶然失手冰封整個王國後,唱出成名曲《Let it go》。
但她「藏」沒能保護想保護的人,她「敢」也沒能獲得真正的自由。
最後還是要發現「愛」,來自外界妹妹對她的堅持的愛,也來自她內心對所有人的善良的愛。
美麗的童話故事亙古不變的主題都是,愛與被愛,但還是能讓我們感動落淚,可能越簡單的道理越普適,越單純的情感越珍貴。
但其實這部電影裡,我最喜歡的人物是妹妹Anna和雪人Olaf。
Anna是我們每個人都很羨慕的人。她熱情,真誠,勇敢,可愛。
她有次次敲門次次被拒絕,但依舊去敲姐姐房門的堅持;有一見鍾情,創造浪漫,私定終身的果斷;有踏入寒冷,黑夜出發尋找姐姐收回冬天的信心;有願意為了真愛犧牲自我的無私;也有睡到加冕前一刻的迷糊;希望得到幫助又佯裝高冷的可愛。
而且比起姐姐Elsa,Anna沒有與生俱來的魔法,她是個普通人,但她有我們大部分普通人都沒有的,對人生的激情。
我們想去找喜歡的人,但因為他對我們關了一次門就放棄了。
我們想去做一件事,但因為天冷了夜深了,於是就算了吧。
可是沒準我們可以試試看呢,美好的事物就是需要努力來爭取的。畢竟Anna也是在錯誤的王子後才遇到愛情,在犧牲了自己後才擁有了可以親近的姐姐。
另一個我很喜歡的人物是雪人Olaf。
他是一個有點傻兮兮的渴望夏天的雪人。但是在他對Anna深情告白的時候,是我覺得這部電影最感人的部分。結尾最有戲劇性的是,Elsa給了Olaf他自己的冰雪雲。所以本來看起來好笑的無知的雪人對夏天的幻想,可以成為現實了,Olaf真的像他想像的一樣,成為了可以享受夏天的雪人。
另外對這部電影,很多人會看出一些女(bai)性(he)意識,就不過度解讀了。而且類似《沉睡魔咒》,現在的真愛之吻都流行女生對女生了,不過這個我覺得問題不大,畢竟是大家都想看到的劇情(?)。
不過不開玩笑正經來說,女生之間的友誼是真的很溫暖的,一起做生活中吃飯學習聊天這些小事,或者是莫名的默契和感同身受,有非常好的同性朋友是幸福的事情。
最後,還想再說一句音樂。聆聽《冰雪奇緣》的音樂就是欣賞電影的一部分,每一段旋律都完全做到了音樂與畫面完美融合,甚至早在電影畫面開始前,就有音樂先入為主。
而我最喜歡的《Do You Want to Build a Snowman?》,是Anna對著房間裡的Elsa唱的,同一個旋律,三段不同的歌詞,對應著安娜幼年、童年、少年時期的內心獨白,此時快速推進的時間毫不突兀,反而令人印象深刻。
而對應著雪人形象的Olaf,也真的是她們幼年時期在一切故事發生以前完成的的作品,Olaf的簡單和純粹,像是女孩們內心世界的外在顯示。如果童話是生活的夢想,那麼不如就讓它更完美幸福一些,美好的事物永遠不會消失,只是也許會換一種形式存在。
冬天來了,但至少我們還能吃著烤紅薯剝著糖炒慄子,窩在床上看《冰雪奇緣》,然後再和喜歡的人一起去影院看第二部,實在是美妙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