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阿曄 咖喱
|編審:蘇睿
疫情之下,迪士尼損失慘重,旗下6家樂園關閉,包括度假村、娛樂產業等相關業務全部暫停,10萬員工被迫無薪休假。
慘狀連連之下,迪士尼繼承人阿比蓋爾·迪士尼發出了靈魂一問:這個時候,那些還在領取巨額獎金的公司高管,是在搞什麼鬼?
作為迪士尼聯合創始人羅伊·迪士尼的孫女,阿比蓋爾在公司沒有職位,僅持有少量股份,卻始終把自己當成迪士尼童話的「守望者」。
有員工跟她反映待遇悽慘,她會親自去當臥底以驗真偽;公司薪資結構嚴重失衡,她會厲聲批評CEO薪水「瘋狂」;疫情下,她甚至想「劫富濟貧」,呼籲高管們拿出此前吞下的高薪,解員工的一時之困。
出身富豪家族、身家1.2億美元(1美元約合7元人民幣)的阿比蓋爾,早就背叛了自己的階級,在為社會公平振臂呼喊。她號召拿自己「開刀」,呼籲對富人徵稅,也曾到眾議院作證,指控美國企業高管薪酬高得失控。
在家族幾乎完全喪失了對迪士尼的繼承權之後,這個不走尋常路的富三代,似乎在極力打造一個屬於自己的「童話世界」。
當地時間4月22日凌晨2點多,阿比蓋爾用一連串言辭激烈的推文「炸醒」了廣大網友。
她直言不諱地批評自家公司「雙標」,明面上說因為新冠肺炎疫情不得不停止向10萬餘名員工支付薪水,實際上卻給高管發巨額獎金。
「這都是什麼鬼?」
「1.5億美元獎金可以支付一線工人三個月的薪水,卻還是進了那些已經享受了好多年巨額獎金的人的口袋!」
阿比蓋爾還解釋稱,三月份時自己一直沒發聲,是因為公司公關一直在強調「高管們放棄了今年的部分薪水」,而如今她發現事情沒那麼簡單。
「迪士尼保護激勵計劃補償了高管的大部分薪酬。伊格爾先生(迪士尼董事長)今年的總收入仍是迪斯尼員工收入中位數的900倍以上。而查佩克先生(迪士尼CEO)可能會獲得不少於年薪300%的年度獎金,此外還有不少於1500萬美元的長期激勵獎勵。」
高管們高枕無憂,卻讓員工們無薪休假,阿比蓋爾瞬間「炸」了。
她反問公司高管:「什麼人會對此滿意?哪怕你只有一丁點同理心,只有一些些在乎你的員工,這些屁話都不會出現。」
這並不是這位迪士尼「公主」第一次對自家公司「開炮」。
去年4月,她怒斥當時的迪士尼CEO:「鮑勃·伊格爾的薪酬是公司員工薪資中位數的500倍,地球上沒有任何人的薪酬值這個價,耶穌都不行。」
3個月後,她又自曝自己曾收到多名低薪員工的「訴苦信」。為此,她專程跑去迪士尼樂園「臥底」一探究竟。
而真相令她感到憤怒,很多員工都對她說了同一句話:「不知道我這張熱情歡快的笑臉還能維持多久。」甚至還有員工表示,由於生活困頓,平日要「在別人丟的垃圾中尋找食物」。
普通員工食不果腹,高層卻拿獎金拿到手軟,阿比蓋爾覺得這種現狀早已背離祖輩創業時的初心。
對著電視鏡頭,她怒懟公司此前給CEO發了6565萬美元(相當於普通員工收入中位數的1424倍)的薪酬是「發瘋」。「他其實也是一位僱員,和那些清理園區路面的工人並無本質區別,都應該得到同等的尊重與權利。」
事實上,阿比蓋爾不僅看不慣別人「富」,也看不慣自己「富」。對於自己擁有的巨額財富,她總是深感不安。
她始終記得小時候和爺爺一起去迪士尼樂園的事:別人在烈日下大汗淋漓地排隊,他們卻能獲得特殊待遇,徑直走到隊伍的最前面。
經過那些遊客時,阿比蓋爾情不自禁地低下頭。她擔憂地說:「爺爺,他們會恨我們的。」
「這些年來我一直努力工作,所以你能排在最前面。」爺爺的回答言猶在耳。
但阿比蓋爾自此有了不安感:我又沒做什麼,憑什麼獲得這些呢?
·阿比蓋爾(紅圈內)和家人去迪士尼。
據阿比蓋爾回憶,在20世紀80年代以前,她的父母一直以當謙遜的人為榮。然而後來,公司股價飛漲,全家一下從「舒適的中上層人士」變成了頂級富豪,父母的生活方式也變得愈發奢華。
父親買了一架波音737私人飛機,這是當時全球市場在售的最大機型之一,一家人出門就坐飛機。
阿比蓋爾努力適應著這種變化。直到有一次她獨自出行,連夜從加州飛到紐約,躺在機艙的大床上,空姐過來為她系好安全帶,不安感再次襲來。
她不禁想著這趟旅程耗掉了多少燃油、有多少人在為她服務,開始覺得事情有點「不對」。大約在1999年,她努力戒掉了日常乘坐私人飛機出行的習慣。
多年後,她一針見血地解釋說:
「關鍵不只在於私人飛機。當你不必花費耐心,也不必與他人協調,那真的不是什麼小事。這種情況會創造出一種觀念,即:你比他人更優越。其實你只是人類中的一員,和其他人一樣。如果有什麼能讓你比別人更優越,那絕對與財富無關,記住這些很重要。否則,懷揣大筆財富的你只有一條通向地獄的路,你有多少員工都不是個事兒。」截至2019年7月,阿比蓋爾的身家達1.2億美元,和網上的猜測差距不小。她說:「如果我進行大膽的投資,可能會接近(網友所說的10億美元)這個數字。」
但她一直沒有選擇加入資本遊戲,而是用這筆錢來幫助弱勢群體。
從20多歲開始,她就開始做慈善。父母覺得她太瘋狂,但她堅持這麼做。據她自己估計,過去這30多年她已經捐贈了約7000萬美元。此外,她與丈夫還共同創立了一個專門扶貧的基金會。
2011年,阿比蓋爾加入了一個名叫「愛國百萬富翁」的組織,而該組織的初衷就是要求對富人徵收更高的稅。
阿比蓋爾不僅對自己的「錢包」下了手,也攪得整個富豪圈人心惶惶。她說:「我在選擇背叛我的階層。」
阿比蓋爾對迪士尼的複雜情結,正如迪士尼家族的傳承一樣曲折。
近100年前,華特·迪士尼和羅伊·迪士尼兩兄弟共同創建了華特迪士尼公司,卻沒有預留一個合適的繼承者人選。
在兩人相繼去世後,華特·迪士尼的女婿曾短暫接管公司,並將經營重心轉向不動產投資,大量刪減創意部門。此舉激怒了羅伊·迪士尼的兒子愛德華(即阿比蓋爾的父親)。他認為,如果繼續這樣經營下去,公司只會變成華特的「紀念館」。
兩人內訌一度要拖垮整個公司。
為了解決長期以來家族式管理造成的危機,愛德華將家族成員之外的職業經理人麥可·艾斯納扶上了臺。
·美國媒體討論迪士尼家族財產糾紛。
矛盾短暫平息後,愛德華此後又多次因為不認同公司的發展戰略而「出走」,在迪士尼危機之時再重返。
反覆折騰之下,愛德華仿佛成了一位家族「守望者」。儘管手中的權力在逐漸喪失,但他一直盡力避免讓迪士尼走上「歪路」。
2005年接任CEO的伊格爾曾表示,他要做的除了挽救公司,就是努力維繫自己與愛德華的關係,因為對方可能隨時會對公司的管理「吹毛求疵」。
晚年的愛德華不再過問公司事務。2009年12月,他在美國加州因胃癌去世,享年79歲。愛德華也是迪士尼家族在迪士尼公司工作的最後一人。
·愛德華·迪士尼
他去世後,女兒阿比蓋爾成了接棒者,繼續「守望」這個幾乎與自己無關的家族產業。
因為僅僅持有微不足道的迪士尼股份,也沒有任何職位,阿比蓋爾對公司的運營並沒有發言權。
在迪士尼計劃投資一家化妝品公司時,她認為該化妝品公司對地中海區域環境造成汙染,表態反對。最終反對無效,她只能選擇將此次投資獲得的收益全部捐贈。
她一次次把自己當做迪士尼員工的「救世主」,在員工遭遇不公時挺身而出。
就像她說的,「迪士尼這個名字的的確確無時無刻地伴隨著我,因此看到不公的行為出現,特別是在迪士尼這個名字下,我的良心不允許我袖手旁觀。」
作為一名社會活動家,60歲的阿比蓋爾完全變成了一個鬥士,在守護迪士尼的同時,頻繁地為大眾發聲。
除了貧富差距問題,她還關注和平建設,執著於推動女性權利。
2009年,她成立了「Peace is Loud」組織,旨在支持為世界和平建設作出貢獻的女性領導人。
她為美國PBS電視電視臺拍攝了5集紀錄片《女人,戰爭,和平》,之後又拍攝了以9位改革派非洲女性為主角的電影《春天的考驗》。
對於女性權益的極度關注有時會讓她「走火入魔」。
2020年1月31日科比去世,在全球球迷都陷入巨大的悲痛中時,阿比蓋爾卻把關注點放到了科比2003年的性侵事件上。
當天,她在推特上連發24條信息,表達對科比的不同看法。
·阿比蓋爾:「到目前為止,我還沒有表達過對科比的看法,因為我覺得還需要一些時間蓋棺定論。但事實就是,這個人是強姦犯。」
對於這種不合時宜的聲音,全網幾乎將她「拉黑」。
作為童話王國的富三代,阿比蓋爾似乎希望一直能生活在童話世界,那裡沒有貧富差距,沒有男女差異,她只需要做一個安靜的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