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河北醫大一院:以愛補「心」,點亮生命之光

2020-12-23 河北新聞網

河北醫科大學第一醫院先天性心臟病救助辦公室在醫院門診樓二樓,緊鄰心內科、心外科診室。「辦公室專門負責先心病患兒的愛心救助工作。」先心病救助辦公室主任霍林峰說,「別看辦公室只有幾個人,但我們身後有一個近百人的愛心救助團隊,全力開展先心病的普查、診療、救助工作。」

從2005年起,醫院聯合省婦聯啟動全國第一輛先心病愛心普查車,正式拉開先心病愛心救助工作的序幕。河北醫大一院先心病愛心救助團隊隨之組建,他們中既有知名專家,也有80後中堅力量,更有90後年輕的醫護人員,平均年齡33歲左右。

以愛補「心」,點亮先心病患兒生命之光。15年來,團隊先後榮獲河北省關愛兒童貢獻獎、兒童慈善獎,「感動河北」人物、河北省青年五四獎章等榮譽稱號,日前榮獲「中國青年五四獎章集體」稱號。

河北醫科大學第一醫院先心病愛心救助團隊到基層定點醫院開展免費普查。河北醫大一院供圖

■一支熱心公益的團隊

——深入全省156個縣(市、區),為23萬多名兒童進行了免費心臟健康檢查

還記得2004年成功分離的邯鄲永年連體女嬰寶寶、貝貝嗎?河北醫大一院健康學院院長王靜打開了16年前的回憶:「貝貝患有先心病——法魯氏四聯症合併房間隔缺損,在她6個月時,醫院給她做了手術,很成功。」

「這臺手術引發了醫院對先心病患兒的關注。」王靜介紹,「先心病是一種嚴重威脅兒童生命健康的心臟先天發育畸形的疾病。全省每年約有5000名先心病患兒出生,其中有1/3的患兒因家庭貧困等原因得不到及時救治。」

發病率高,但群眾對先心病的認識特別少,這讓河北醫大一院醫護人員感到焦急、痛心。

救治一個先心病患兒,就能挽救一個家庭。當年8月,河北醫大一院聯合省婦聯開展了先心病愛心救治公益活動,對貧困先心病患兒實施減免費救助治療。醫院專門成立了先心病治療工作領導小組,設立了先心病救助辦公室,組建了專家治療小組。

早發現、早救治是治療先心病的關鍵。2005年,隨著先心病愛心普查車的發車,一支涵蓋先心病普查、診療、救助的專業愛心團隊開始在全省範圍內開展工作。

15年來,他們堅持公益的行動從未間斷,累計行程35萬公裡,深入全省156個縣(市、區),免費為23萬多名兒童進行了心臟健康檢查,普查出先心病患兒2.1萬多名。

4月24日6時,霍林峰帶著普查團隊又出發了。這是他們今年的首次普查。「有十幾名患者在大名縣婦幼保健院等我們,還有4名術後複查的。」霍林峰介紹,「正常情況下,我們每周都下去,今年因為新冠肺炎疫情一直沒有成行。不少患者通過電話或微信聯繫我們進行諮詢。」

一起出發的還有先心病科醫生董彥博,一名超生科醫生,還有先心病救助辦公室工作人員王俊寶。

在我省偏遠貧困地區,許多患兒出生後的第一次心臟超聲檢查都是先心病普查隊做的,救助申請是普查隊幫助填寫的,術後的複查是普查隊來到他們身邊做的,關於先心病的健康知識也是普查隊傳授的。

「許多先心病患兒家長把普查車叫做患兒的『救命車』。」董彥博深有感觸地說:「哪怕只有一個患者等,我們也要去一趟。」

2010年以來,河北醫大一院主動聯合基層有關部門和醫療機構,先後在全省9個設區市設立了22個「先心病愛心普查站」和18個「貧困兒童先心病救助治療定點醫院」,當地貧困患兒不用出縣即可申請減免救助。

河北醫科大學第一醫院先心病愛心救助團隊到基層定點醫院開展免費普查。河北醫大一院供圖

■一支醫術精湛的團隊

——成功救治先心病患兒12000多名,讓萬餘貧困家庭重燃希望

4月27日10時,先心病科一臺手術正在進行,主任王軍在辦公室等結果。

「患者是房間隔缺損,手術難度不大,現在年輕人都能頂上了。」作為該院2005年引進的專家,王軍為醫院先心病治療打開了一片新天地。師從我國著名心血管外科專家汪曾煒,他擅長各類複雜先心病外科治療,曾在原瀋陽軍區總醫院任胸外科副主任。

離開條件更好的醫院,來到河北醫大一院,王軍說,「他們最吸引我的一點就是先心病愛心救助公益活動,可以更好地發揮我的價值。」

2005年3月15日王軍來到醫院,當年就做了580臺手術,手術成功率達99%。

越來越多的先心病患者慕名來到河北醫大一院。為此,醫院先後改建先心病專用手術室、重症監護室和先心病病房,還購進了30餘臺(套)先心病專用設備。2018年醫院成立全省第一家先心病科。

在王軍、王震等專家的帶領下,河北醫大一院培養出一支醫術高超、專業精湛的團隊,成為先心病愛心救助團隊的中堅力量。

接收先心病患兒的床位逐步增加,由最初的十幾張到了50多張。「病人多了,我們護理任務異常繁重。」曾任心外科、心臟中心護士長的申紅見證了先心病救治的歷程。

一名術後3次脫離呼吸機均失敗的先心病患兒,申紅3天守護,用雙手託著孩子的下頜,為患兒進行呼吸道護理,使患兒度過危險期而康復出院;一名來自藁城的6歲貧困患兒,手術創傷大,傷口不易癒合,申紅燉好牛肉帶給患兒,在科室醫護人員的精心護理下,患兒康復並順利出院。

在申紅的帶領下,科室護理人員護理危重病人的能力不斷提升,全面掌握了嬰幼兒低體重先心病患兒的術後護理技術。

腋下小切口心臟手術、微創胸骨下段心臟修復手術……為更好地攻克複雜先心病難關,提高治癒率,降低治療費用,醫院始終堅持提升科研能力。近年來,先心病愛心救助團隊成功救治先心病患兒12000多名,讓萬餘貧困家庭重燃希望。其中,實施多項高難度手術,填補了省內空白;研發申報的新技術兩次獲河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一次獲河北醫學科技獎一等獎;目前承擔的多項省級先心病大課題研究項目、多項先心病研發新技術,均通過省科技廳成果認定,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河北醫科大學第一醫院先心病愛心救助團隊到基層定點醫院開展免費普查。河北醫大一院供圖

■一支播撒愛心的團隊

——救治範圍遍布全國各地,還擴展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

2018年,為1500名先心病兒童「補心」,其中將對我省10個深度貧困縣和家庭貧困的先心病患兒實施全免費救治。

2019年,救治1000名先心病兒童,為我省60個縣(市、區)的兒童進行免費心臟檢查,並對石家莊周邊17個革命老區縣家庭貧困的先心病患兒,實施全免費救治。

15年來,每年都有一批貧困先心病患兒在河北醫大一院獲得減免費救治。救治先心病兒童的愛心工程,成為河北醫大一院公益行動的一張名片。

近年來,愛心救治範圍還不斷擴大和延伸——2012年,8名西藏先心病患兒得到免費救治;2016年,30名新疆患兒得到免費救治;2017年,海南陵水縣6歲黎族先心病女孩小薇得到救治……

2017年,先心病救助辦公室收到一封來自新疆玉田、署名為艾比百的來信,信中照片上是一個維吾爾族小女孩無比可愛的笑臉。

她叫麥迪乃姆,出生後6個月被發現患有先心病,2016年到河北醫大一院接受了免費手術治療。一年來,醫護人員也牽掛著這個美麗可愛的小姑娘。

「麥迪的身體越來越健壯,十分快樂。」她的爸爸媽媽在信中說,「河北是女兒獲得新生的地方,也是讓我們一家感到最溫暖的地方。」

不光在國內,河北醫大一院的愛心救助也擴展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

在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俄羅斯、越南、印度等國家,心內二科主任王震被稱為「來自中國的白求恩」。近年來,他多次受邀赴「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指導先心病介入治療和學術交流,其中16次赴吉爾吉斯斯坦,累計為當地治癒530餘名先心病兒童。

「愛心救助,我們一直在堅持。」多年來,醫院拓展多種救助途徑,協助患兒申請救助基金,啟動「幫你籌」救助平臺。在全省革命老區開展健康扶貧,對先心病兒童免費篩查,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的患兒實施全免費救治。

愛心還在延續。「作為公立醫院,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積極投身公益事業,是義務,更是使命。」河北醫大一院院長趙增仁說,他們將繼續做深做實先心病愛心救治公益活動,為更多患兒提供優質醫療服務。

關注河北新聞網,了解河北最新新聞。

相關焦點

  • 河北醫大一院:把大樓陽光最好的地方留給康復患者
    河北醫大一院供圖人民網石家莊12月21日電 窗外寒風襲人,河北醫科大學第一醫院(以下簡稱「河北醫大一院」)新建醫技病房綜合樓的康復大廳內卻「陽光明媚、暖意融融」。12月19日,河北省健康教育與康復學會康復專委會中西醫結合康復技術論壇暨新大樓治療部(治療康復大廳)啟用儀式舉行。來自省內各地市的近百名康復專家和醫護人員出席活動。
  • 河北醫大一院組織專家團赴張家口扶貧點義診慰問
    河北醫大一院組織專家團赴張家口扶貧點義診慰問。 楊雅荃攝 深入貧困戶送溫暖、拉家常、詢困難。楊雅荃攝 在幫扶戶馬尚生家,這位72歲的老人很高興,他十分感謝河北醫大一院的幫扶,伸出拇指誇獎駐村工作隊的幾名同志「都像親人一樣,真是好!」 「我們組織專家團隊讓村民享受更多優質、便捷的醫療服務,盡最大能力幫助村民解決實際困難。今後,醫院還將繼續開展類似的義診關愛活動,為老百姓送健康、送溫暖。」河北醫大一院黨委書記張振宇說。
  • 河北醫大一院「先心病專家空中問診」惠及偏遠縣區兒童
    近日,河北醫科大學第一醫院聯合河北省婦聯在全省範圍內啟動了免費的「先心病專家空中問診」活動。圖為空中問診現場。河北醫大一院供圖河北新聞網訊(通訊員霍林峰 王俊寶 河北日報記者張淑會)近日,河北醫科大學第一醫院聯合河北省婦聯在全省範圍內啟動了免費的「先心病專家空中問診」活動,旨在深度幫助偏遠縣區農村先心病兒童,進一步提升全民健康水平。據悉,首期「空中問診」活動將持續到2021年5月1日,報名電話0311—85917197或18633847197(王老師微信,添加好友即可)。
  • 哈醫大一院心內科醫生宋濤:「不是生而英勇而是選擇無畏」
    生活報4月8日訊 回想起在武漢戰「疫」的48天,哈醫大一院第二批支援武漢醫療隊四組,心內科醫生宋濤仍然會清楚地記得那一個個難忘的瞬間。宋濤告訴記者,哈醫大一院援鄂醫療隊在武漢兩家醫院共救治110名危重患者,最大的98歲,最小的16歲,並且實現了「新冠患者零死亡,醫護人員零感染」的驕人戰績。然而,成功背後的辛酸苦辣只有自己知道。
  • 哈醫大一院與花園社區結成醫聯體並首次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設立心...
    哈爾濱市副市長陳遠飛向醫務人員了解醫聯體在社區的落實情況來自哈醫大一院心內科副主任醫師、心電室副主任宋濤向花園社區工作人員介紹,這種設置在社區的心血管遠程會診系統主要是針對心臟病患者進行監測。舉例來說,一個心臟病患者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帶上Holter儀器(24小時心電動態監測)後離開,如果在家中或者其他戶外場所,心臟跳動有異常情況時,異常數據會首先出現在社區衛生中心的心電監測系統上。與此同時,社區監測系統會將異常心電情況實時傳輸到哈醫大一院心電監測牆上,會有相關工作人員24小時監測並及時發現異常情況,進而通過電話等方式馬上通知患者,做好相關準備和防範的措施,保護心臟安全和生命安全。
  • 哈醫大一院完成經心尖TAVI手術
    近日,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心外科專家團隊成功挽救了張大媽的生命。現已年逾八旬的張大媽,患風溼性心臟病20餘年。今年開始老人反覆出現胸悶氣短、雙下肢水腫等心衰症狀,前往多家心臟外科中心求治均因年事已高、自身病情較重,而不敢貿然接手。此時,反覆的心臟功能衰竭,造成患者胸腔積液「潮漲潮落」,胸悶、氣短、不能平臥等症狀,折磨得老人痛苦不堪。最終,她和家人輾轉來到哈醫大一院心外科病房。
  • 哈醫大一院為龍江房顫患者帶來福音
    2月8日,哈醫大一院房顫中心完成首例左心耳封堵術,大大降低了患者腦卒中發生的風險。手術邀請國內知名專家武漢大學人民醫院黃鶴主任現場指導,經過心內七病房梁兆光主任團隊密切合作,手術取得成功。接受手術的患者是一位72歲的大爺,幾天前突發急性腦梗,在當地醫院搶救後發現有房顫症狀,家人又慕名找到哈醫大一院心內七病房梁兆光主任尋求救治,經梁主任團隊檢查發現,患者有短暫性腦缺血發作,且綜合各項檢查建議做左心耳封堵術預防腦卒中的發生。
  • 哈醫大二院將整建制接管武漢市第一醫院重症病區;哈醫大一院再派...
    2月13 日,哈醫大二院副院長蔣傳路帶領支援武漢醫療隊的160名隊員,攜帶呼吸機、心電監護儀等設備,帶著全院職工的殷切囑託與祝福,帶著龍江人民的深情厚誼,緊急出徵武漢市,整建制接管武漢市第一醫院重症病區。
  • 94歲老人腎臟內長「鹿角」 哈醫大一院多學科協作挽救患者生命
    東北網健康頻道消息(通訊員 徐旭)近日,哈醫大一院泌尿外科三病房修有成教授團隊成功為94歲的腎半鹿角結石女性患者,完成微創碎石取石手術,成功解除泌尿系感染與梗阻,避免危及生命的全身炎性反應症候群進一步發展,挽救患者生命。
  • 哈醫大一院心內科以優異成績通過國家首批「中國高血壓中心」認證
    哈醫大一院心內科以高分通過了國家高血壓中心認證,成為全國首批20家「中國高血壓中心」的授牌單位之一。哈醫大一院高血壓中心主任尹新華教授在此次會議上接受了授牌。哈醫大一院心內科高血壓中心的工作得到了現場認證專家的充分肯定,並對高血壓中心的發展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此次認證工作得到了哈醫大一院領導和相關科室部門的大力支持。
  • 國慶前夕哈醫大一院心內科五大中心開展心臟日基層義診宣教活動
    (生利建、徐旭)9月25日至29日,為迎接世界心臟日,用實際行動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早日實現「健康中國、健康龍江」的目標,哈醫大一院心內科黨支部組織36名黨員專家和醫護人員,深入消防隊、社區醫院、120分中心、以及門診連續開展五場了義診和健康宣教。
  • 東北地區首家負壓心臟導管室落戶哈醫大一院 啟動13小時成功挽救5...
    哈醫大一院負壓導管室投用首日,已成功挽救5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生命。17時04分,一名哈市63歲女性患者被送入負壓導管室,36分鐘後值班醫生用導絲通過梗死血管,恢復患者心臟的血液供應。18時30分,一名心絞痛、心率減慢、心肌壞死、心肌酶升高的58歲男患,被送入負壓導管室,成功接受冠脈介入治療。
  • 山醫大一院精神衛生科獲批2020年度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重點專業基地
    8月7日,經過綜合評議和公示,山醫大一院精神衛生科成功入選2020年度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重點專業基地候選名單,全國僅15家。此次入選,意味著精神衛生科將對本專業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起到引領和示範作用,協助帶動全國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高質量發展。
  • 哈醫大一院神經外科救治9歲女童
    近日,哈醫大一院神經外科三病房史懷璋教授團隊成功為一名右側顱內動靜脈畸形、基底節腦出血的9歲女童實施經靜脈途徑血管內介入栓塞治療。這是哈醫大一院神經外科開展經靜脈途徑血管內介入栓塞治療後,該術式在臨床高難度複雜病例上的又一次成功應用。
  • 昆醫大附一院採用複合技術成功救治一心血管急危重症患者
    昆醫大附一院供圖中新網昆明4月16日電 (記者 胡遠航)記者16日從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昆醫大附一院)獲悉,該院近日打破內科、外科和醫技學科壁壘,採用經皮導管主動脈瓣置換和腹主動脈腔內修復術一站式手術加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TAVR-EVAR+PCI),使一名患有重度主動脈瓣狹窄合併急性冠脈症候群及腹主動脈瘤伴血栓形成的患者轉危為安。
  • 哈醫大一院內科危重症病房開創心臟病治療嶄新方式
    經多方打聽,得知了哈醫大一院內科危重症病房在治療心衰方面有新技術,許多類似患者都得到了治癒,便住進了哈醫大一院內科危重症病房。  哈醫大一院內科危重症病房主任劉鳳岐教授介紹,如劉大爺這樣的長期冠心病、房顫引起心衰的患者目前較多見。
  • 事發哈醫大一院
    當電視劇情跳出屏幕,現實中患者真的突發疾病,面對這種情況,哈醫大一院的醫護人員們交出了滿意的答卷。2月25日上午,在哈醫大一院心內科二病房醫生辦公室門口,一名七旬老人突然心臟驟停,暈倒在輪椅上。十幾名醫護人員一分鐘沒耽誤,爭分奪秒全力搶救,終於把老人從死亡的邊緣拉了回來,醫院走廊監控記錄下暖心的一幕。
  • 哈醫大一院新生兒科:守護寶寶不受疫情威脅
    近期,國內出現了新生兒感染新冠肺炎病例,為加強防疫工作,最大限度地避免新生兒感染新冠肺炎的發生,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新生兒科科學部署、精準施策,迅速啟動了分診流程、人員培訓、清潔消毒、人員排班、探訪陪護等各項制度,並開展新生兒家長的知識培訓,全力保障新生兒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 今天,哈醫大二院、哈市一院、五院、兒童醫院紛紛支援我省抗「疫...
    哈醫大二院援助哈醫大一院 同舟共濟 共渡難關 哈醫大二院援助哈醫大一院 黑龍江省新冠肺炎危重症救治中心醫療隊
  • 哈醫大一院:門診需預約,住院患者及陪護家屬需核酸檢測
    15日,記者從哈醫大一院獲悉,為準確落實「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防控策略,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保證有序復工復產,根據有關文件要求及醫院實際情況,哈醫大一院制訂了《哈醫大一院疫情期間患者就診須知》及《哈醫大一院疫情期間患者住院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