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謠言傷人,真的沒「法」管?

2020-12-22 中國青年網

人民視覺 供圖

閱讀提示

近期,杭州的吳女士取快遞時被人偷拍視頻並造謠「出軌快遞小哥」。此前,成都新冠肺炎確診女孩趙某被人造謠中傷;廣州一學生家長編造「教師體罰學生致吐血」,這些網絡造謠事件都引發廣泛關注。律師提醒,網絡不是法外之地,一時的「洩私憤」「博眼球」,可能帶來刑法的制裁。

浙江杭州的吳女士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會被推入網絡謠言的旋渦。今年7月,她在小區快遞站取快遞時被郎某偷拍。此後,郎某與何某分飾「快遞小哥」與「女業主」,編造不堪入目的微信聊天內容,並將短短9秒的視頻與聊天內容截圖發到車友群,後被轉發至小區業主群,「富婆出軌快遞小哥」等謠言隨即發酵。

「造謠只用一張嘴,闢謠卻要跑斷腿」。在很多事件中,造謠者低成本炮製不實信息,一些人甚至花錢買熱度,為網絡謠言推波助瀾。插上網際網路的「翅膀」,網絡謠言往往比真相跑得更快、傳播更廣、更具破壞力。同時,網絡暴力、人肉搜索等容易侵犯公民權利的「副產品」隨之伴生。

律師指出,網絡空間不是法外之地,網絡謠言並非無法規制。如果編造、散布虛假信息構成網絡謠言,造謠者、傳播者和網絡服務提供者都可能會承擔相應的民事甚至刑事責任。

謠言受害者身陷旋渦

截至2020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已經達到9.4億。網絡謠言等不良甚至違法信息不時出現。2020年發布的《中國網絡誠信發展報告》顯示,66.6%的被調查者經常遇到網絡謠言。

娛樂明星等公眾人物是網絡謠言的「重災區」,但近年來,網絡謠言問題蔓延到了普通人的生活中。造謠者往往在沒有事實依據的情況下,蓄意編造所謂的「真相」「信息」,甚至不惜親身上陣、自導自演,低成本炮製文字、圖片、視頻等內容,上傳到社交平臺、網絡平臺,達到聳動的目的。

謠言大肆傳播的背後,是一個個深陷旋渦的受害者。

在杭州「女子取快遞被造謠」事件中,受害者吳女士的工作生活被徹底打亂,流言蜚語、惡意中傷讓她深受困擾。吳女士後被公司勸退離職,被醫院診斷為抑鬱狀態。近期,成都新冠肺炎確診女孩趙某被部分網友惡意造謠中傷,另一名湖南女孩小瑤(化名)的照片等個人信息也被發到網上,被造謠為確診女孩趙某,兩人均遭受了網絡暴力。

謠言猛於虎,除了給受害人帶來身心傷害,還可能引發社會危害。5月30日,廣州一家長劉某發微博稱女兒被班主任體罰致吐血,並上傳帶血的衣服、鞋子等照片,引發眾多網友關注。但經警方調查核實,查明劉某係為擴大影響而故意編造謊言,警方還發現了劉某涉嫌僱請人員進行網絡炒作的相關證據。

「昨天還在為她難過,今天就徹底反轉了。造謠者消費了公眾同情心、破壞了教育公信力。」有網友在微博留言中說。鑑於劉某的行為嚴重擾亂公共秩序,社會影響惡劣,涉嫌尋釁滋事,警方對其立案偵查,並移送起訴。

低成本炮製只為博眼球

「洩私憤」「博眼球」是一些造謠者編造、散布虛假信息的原因。

今年1月,合肥市長豐縣的梁某某因為與梁某雲、梁某晨的父輩有矛盾,編造了「長豐縣朱巷鎮兩村民從武漢回來並出現發燒症狀」的謠言,還散布了當事人的信息和聯繫電話;捏造「富婆出軌快遞小哥」謠言的郎某稱造謠只是「開玩笑」,但根據警方通報,郎某與何某的動機是「博眼球」。

注意力經濟大行其道,在一些造謠者看來,流量帶來利益。「在實踐中存在一些非法交易,例如花錢買熱度,為網絡謠言推波助瀾。」北京市中聞律師事務所合伙人趙虎在接受《工人日報》記者採訪時說,一些網絡謠言的背後存在利益鏈。

據公開資料,在「偽造血衣造謠教師體罰案」中,造謠者劉某向馬某支付了760元購買「增粉」、點讚及轉發等服務。後馬某轉包給某非法網絡平臺,致「廣州一小學體罰哮喘兒童至吐血搶救」微博被轉發140萬餘次。

「造謠成本太低了,處罰太輕,有些網絡信息讓人真假難辨」,許多網民表示「苦網絡謠言久矣」。在新華網組織的一項16.4萬人投票的問卷調查中,近兩成網友表示,辨別網絡謠言有難度,被謠言矇騙後轉發「助攻」的情況也存在。

趙虎指出,網絡並非法外之地。如果編造、散布虛假信息構成網絡謠言,造謠者、傳播者可能會承擔民事甚至刑事責任。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很多受害者在遭遇網絡謠言後,因對具體的法律程序不清楚,同時還擔心經濟、時間與精力成本,往往容易放棄維權,導致事件最後不了了之。

造謠後不該止於「道歉了事」

「我可以做的,是通過我的維權,對社會上其他懷有不法之心的人起到震懾作用,給類似的受害者依法維權提供一點點借鑑。」12月10日,「富婆出軌快遞小哥」謠言的受害者吳女士通過視頻發聲,表示要讓自己的不幸遭遇更有價值和意義。

吳女士已向法院提起誹謗罪的刑事自訴。12月14日,杭州市餘杭區人民法院對該案立案受理。

趙虎指出,法律規定公民享有名譽權。明年即將正式施行的民法典明確,民事主體享有人格權,其中就包括肖像權、名譽權、隱私權等權利。人格權受到侵害的,受害人有權依法要求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

「情節嚴重的,還可能涉嫌違反刑法。」趙虎表示。根據相關司法解釋,同一誹謗信息實際被點擊、瀏覽次數達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轉發次數達到500次以上的,即可認定「情節嚴重」,可構成誹謗罪。

「發現謠言後,要在網絡平臺及時投訴,平臺方應該承擔起自己的責任。」趙虎提示。根據侵權責任法第36條,「網絡用戶利用網絡服務實施侵權行為的,被侵權人有權通知網絡服務提供者採取刪除、屏蔽、斷開連結等必要措施。網絡服務提供者接到通知後未及時採取必要措施的,對損害的擴大部分與該網絡用戶承擔連帶責任。」

規制網絡謠言的法律法規還在完善。根據民法典規定,網絡服務提供者接到侵權行為通知後,應當及時轉送相關網絡用戶。網絡用戶可以提交不存在侵權行為的聲明。網絡服務提供者應當將該聲明轉送發出通知的權利人,並告知其可以向有關部門投訴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11月20日,廣州市白雲區人民法院以尋釁滋事罪,判處「偽造血衣造謠教師體罰案」被告人劉某有期徒刑1年6個月,緩刑兩年。多地公安、法院提醒,公眾在網絡上要注意明辨是非、謹言慎行,切勿觸碰法律紅線。

(來源:工人日報)

相關焦點

  • 全國政協委員彭靜:建議制定「防止網絡虛假信息法」 明確網絡謠言...
    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重慶靜昇律師事務所主任彭靜建議,由全國人大及常委會牽頭制定「防止網絡虛假信息法」,明確網絡謠言的含義、適用條件、辦案程序以及法律責任等,確保網絡謠言治理依法實施。謠言匿名性增加確定被告信息難度彭靜表示,我國近年來在網絡謠言治理上取得重大進步,《民法總則》中對隱私權、名譽權和榮譽權的保護條款、《刑法修正案(九)》有關編造、故意傳播虛假信息罪的規定以及《網絡安全法》中規定的民眾不得在網絡空間中發布和傳播網絡謠言的強制性規範的頒布實施,形成了民事、刑事與行政結合的網絡謠言法律治理體系
  • 他們是網絡謠言的終結者
    >更加便利、多彩但同時網絡謠言、網絡暴力、網絡詐騙等等也時有發生網絡虛擬社會非法外之地有這樣一支隊伍他們終結謠言線上戰疫 與謠言爭速今年疫情發生以來,各類網絡謠言層出不窮,涉網案件日益攀升。1月25日,網上一則「深圳封城」的謠言被廣泛傳播。時值武漢封城不久,此信息讓網民一時間十分恐慌。發現這一情況後,網警部門立刻與疫情防控部門核實信息。
  • 【網絡謠言粉碎機】原創|床單、毛巾、外套沒髒就不用洗?這是謠言!
    【網絡謠言粉碎機】原創|床單、毛巾、外套沒髒就不用洗?這是謠言!原標題:《【網絡謠言粉碎機】原創|床單、毛巾、外套沒髒就不用洗?這是謠言!》
  • 打擊網絡謠言!河北多地連發通告
    不得通過網絡發布和傳播涉及公民個人隱私的信息,不得從事侵害他人名譽、隱私的網絡非法活動。五、堅決打擊網絡謠言。對通過網絡發布、傳播虛假信息,蓄意製造傳播網絡謠言,造成不良社會影響的,網信、公安部門將堅決打擊,依法追究發布者、轉發者、管理者等人員的相關法律責任。網絡空間不是法外之地。
  • 網絡謠言治理輿情分析
    日前,北京市公安機關對在網上編造謠言者依法予以拘留,對在網上傳播相關謠言的其他人員進行了教育訓誡;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對一批傳播謠言的網際網路站依法進行了查處。4月8日,中國網際網路協會向全國網際網路業界發出倡議:抵制網絡謠言,營造健康文明的網絡環境。
  • 河北多地發布打擊網絡謠言通告
    五、對通過網絡發布、傳播的虛假信息或謠言,造成嚴重社會影響的,網信、公安部門將依法依規堅決打擊,嚴肅追究編造者、轉發者及管理者等人員的相關法律責任。網絡空間不是法外之地。網際網路信息傳播有法有規可循,任何人都必須遵守法律法規的底線,樹立法治意識,增強辨別能力,共同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環境和社會秩序。歡迎廣大網民和群眾投訴舉報網絡謠言信息及線索。
  • 豐南區關於依法嚴厲打擊網絡謠言行為的通告
    唐山市豐南區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 唐山市豐南區公安局 關於依法嚴厲打擊網絡謠言行為的通告為助力豐南區疫情防控工作有序開展,切實維護網絡傳播秩序、淨化網絡生態環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網際網路群組信息服務管理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唐山市豐南區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唐山市豐南區公安局就進一步打擊網絡謠言聯合通告如下: 一、提高對網際網路信息的甄別能力。
  • 【網絡謠言粉碎機】世界上出現活的三角龍?是真的嗎?
    【網絡謠言粉碎機】世界上出現活的三角龍?是真的嗎?實際上,這段視頻是Mojosemi Dinosaurus Park於12月13日發布在網絡上的視頻。Mojosemi Dinosaurus Park是印度尼西亞旅遊景點 Mojosemi Forest Park中一個恐龍主題樂園。
  • 【網絡謠言粉碎機】原創|假的!心相印免費送抽紙了?別沒收到紙巾還...
    【網絡謠言粉碎機】原創|假的!心相印免費送抽紙了?別沒收到紙巾還被騙了錢財!是真的嗎?到時候沒收到免費紙巾,還被騙了錢財!目的就是,打著免費送紙巾的幌子,利用大眾愛佔便宜的心理,騙取財物,可別被這種手段騙啦!雙橋區委網信辦提示網絡購物請選擇正規電商平臺,不要輕易與陌生人發生金錢交易,「免費送商品」100%為騙局,不可輕信,也不要將未確認的營銷信息輕易轉發給親朋好友,以免引發更多人被騙!
  • 網絡散布謠言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網絡散布謠言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網絡謠言是指通過網絡介質(例如郵箱、聊天軟體、社交網站、網絡論壇等)而傳播的沒有事實依據帶有攻擊性、目的性的話語。網絡造謠、傳謠的犯罪成本很低,只需要守著電腦和手機敲一段話,再貼一張以假亂真的圖片即可,但為此付出的法律代價卻不輕。
  • 衡水多地發布打擊網絡謠言通告
    在此提醒廣大網民,網際網路不是法外之地,務必樹立法治意識,增強辨別能力,以實際行動共同維護健康有序的網絡環境和社會秩序。歡迎廣大網民和群眾投訴舉報網絡不實、謠言信息。在此提醒廣大網民,網絡社會是法治社會,網絡空間是法治空間,網際網路信息傳播有法有規可循,務必樹立法治意識,增強辨別能力,要通過官方渠道獲得相關信息,共同維護健康有序的網絡環境和社會秩序。歡迎廣大網民和群眾投訴舉報網絡不實謠言信息。
  • 【網絡謠言粉碎機】在傷口上敷藥粉真的有效?
    【網絡謠言粉碎機】在傷口上敷藥粉真的有效?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謠言
  • 張家口一地嚴厲打擊涉疫網絡謠言!
    張家口一地嚴厲打擊涉疫網絡謠言!涿鹿縣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 涿鹿縣公安局關於依法嚴厲打擊涉疫網絡謠言的通告全縣廣大網民群眾:當下,各級黨委、政府及有關部門正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社會各界都在為疫情防控做出自己的貢獻
  • 嚴厲打擊網絡謠言!秦皇島市四地發出通告和倡議
    廣泛宣傳疫情防控知識,引導人民群眾正確認識疫情、做好自我防護、堅定必勝信心,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營造良好網絡輿論環境。 在此提醒廣大網民,網絡空間不是法外之地,網際網路信息傳播有法有規可循,任何人都必須遵守法律法規的底線,樹立法治意識,增強辨別能力,共同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環境和社會秩序,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貢獻一份力量!
  • 編造散布網絡謠言 該當何罪?
    於此同時,一些關於「孫女」的謠言也趁機作亂。而後,此前被造謠「出軌」快遞小哥的女生,也發出了聲明。散布謠言只是玩笑嗎?絕對不是!散布謠言 要擔責勿傳謠 勿信謠1散布謠言,你可能承擔行政責任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二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 「地評線」東湖評論:嚴厲打擊網絡謠言,共同維護良好網絡環境
    當前,我國疫情呈現多地局部爆發和零星散發狀態,疫情防控壓力增大,一些網絡謠言也趁機傳播,擾亂社會秩序,危害疫情防控大局,必須給予堅決抵制和果斷肅清。遵紀守法不造謠。日前,南京祿口國際機場原本指引旅客進行疫情防控登記的指示牌被惡意篡改為「請旅客原路返回」,圖片在網上引發大量關注。涉案人員鄭某被處以行政拘留4日的行政處罰。「玩笑」演變成「謠言」,發帖莫任性。網絡造謠將面臨多重法律問責。
  • 【唐山好網民】讓我們一起做網絡謠言終結者!
    【唐山好網民】讓我們一起做網絡謠言終結者! ▼▼▼很多謠言會披上情感的外衣
  • 衡水發布通告 將依法嚴厲打擊網絡謠言
    全省各地疫情防控工作正在有序有效進行,但仍有部分網民在未經核實的情況下,在網絡上發布、轉發不實信息,個別網民甚至以謠傳謠,誤導公眾,造成不良社會影響。為切實維護良好的網絡環境、穩定社會公共秩序、鞏固來之不易的防控成果,1月8日,衡水市網信辦、衡水市公安局聯合發布通告,依法嚴厲打擊網絡謠言、規範網絡傳播秩序。一、提高對網際網路信息的甄別能力。
  • 霸州市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 霸州市公安局關於依法嚴厲打擊網絡謠言的...
    為更好的落實霸州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相關疫情防控精神,進一步規範網絡信息傳播秩序,積極營造清朗健康的網絡空間,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以及《網絡信息內容生態治理規定》《網際網路群組信息服務管理規定》等相關法律法規,現就打擊網絡謠言通告如下: 一、網民應對網絡發布的信息仔細甄別,不得轉發、傳播和擴散未經證實
  • 【謠言粉碎機】「奪命保溫杯」再次網絡霸屏,那些傳聞是真的嗎?
    【謠言粉碎機】「奪命保溫杯」再次網絡霸屏,那些傳聞是真的嗎?圖/長沙市場監管前段時間一篇名為「奪命保溫杯遭央視曝光,熱水進毒水出,家長卻還在購買」的帖子再掀波瀾那麼「奪命保溫杯」是真的嗎關於保溫杯還有哪些傳聞消費者又該如何選購和使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