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反腐工作有啥新動向?中央政治局開會定了!

2021-01-18 央視網
2017年反腐工作有啥新動向?中央政治局開會定了!

原標題: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28日召開會議,聽取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2016年工作匯報,研究部署2017年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會議。

  2016年中央反腐取得了哪些成績?2017年的反腐重點是什麼?一起來看看——


  △視頻《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 研究部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 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會議》

  2016年成績單——反腐敗鬥爭壓倒性態勢已經形成

  會議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全面從嚴治黨納入戰略布局,領導全黨全社會共同努力,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黨內政治生活呈現新的氣象,反腐敗鬥爭壓倒性態勢已經形成,得到人民群眾稱讚,黨心民心得到極大提振。

  中央紀委和各級紀律檢查機關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忠實履行黨章賦予的職責,各項工作取得新進展新成效。

  全面從嚴治黨的制度建設取得豐碩成果,推進標本兼治,表明「紮緊制度籠子」不是一句空話。

  全面加強紀律和作風建設,以釘釘子精神馳而不息糾正「四風」,強化日常管理監督,抓早抓小、防微杜漸。

  堅決查處政治問題和經濟問題相互交織的腐敗現象,遏制腐敗蔓延勢頭。

  深化政治巡視,推進全覆蓋,「回頭看」放大和延續了震懾效應。

  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確定時間表、路線圖,試點工作有序展開。

  嚴明換屆紀律,確保好中選優,營造良好政治生態。

  反腐壓倒性態勢:「正在形成」到「已經形成」 量變到質變

  相比今年初,「反腐敗鬥爭壓倒性態勢正在形成」的判斷,本次政治局會作出新判斷,「反腐敗鬥爭壓倒性態勢已經形成」。

  從「正在形成」到「已經形成」,兩字之差,是量變到質變的累積,是重要成果和轉折點。這意味著,思考反腐問題的起點,即將發生變化。

  2017年反腐如何做?

  會議強調,2017年,要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強化黨內監督,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強化監督執紀問責,馳而不息糾正「四風」,持續形成高壓態勢,淨化黨內政治生態,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

  要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認真學習《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和《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加強對貫徹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

  要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加大問責力度,落實管黨治黨主體責任,確保交上作風建設合格答卷。

  要嚴把政治關、廉潔關,發現幹部有問題及時報告,瞞報的要嚴肅問責。

  要紮實推進國家監察體制改革及試點工作,確保如期實現改革目標。

  要減少腐敗存量、重點遏制增量,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讓廣大群眾感受到全面從嚴治黨的實際成效。

  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要把自我監督和接受黨內監督、民主監督、群眾監督、輿論監督結合起來,做到打鐵還需自身硬,建設一支讓黨放心、人民信賴、忠誠乾淨擔當的隊伍。

  2017年反腐新看點有哪些?

  2016年12月25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通過「關於在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開展國家監察體制改革試點工作的決定」,「國家監察體制改革及試點工作」是新事物,2017年的重點必定包括紮實推進並確保如期實現改革目標

  相比2016年的「堅決減存量、遏增量」,2017年要「減少腐敗存量、重點遏制增量」。這一信息點,在2016年11月1日王岐山主持的中紀委常委會會議,即提到了。

  另外,12日26日-27日的政治局民主生活會,提到「目前,在黨風建設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具體說是——思想基礎不夠牢固、「兩個責任」落實不夠到位、「四風」問題出現一些新情況新動向、部分黨員幹部擔當精神不足、能力不足、制度執行力有待提高等。黨風,即黨的作風。既然「還存在一些問題」,且這一判斷上了政治局民主生活會,那2017年要求「確保交上作風建設合格答卷」,實屬情理之中。

  政治局會透露,會議同意明年1月6日至8日,召開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期待9天之後的這場重要會議。這是「反腐敗鬥爭壓倒性態勢已經形成」後,首次中紀委全會。相信,會有新的思路。

相關焦點

  • 媒體:中央政治局常委開會,只有七個人圍著桌子開?
    而上一次公開披露的政治局常委會,則是在兩個半月前,專門研究「東方之星」客輪翻沉事件。政知道小編發現,類似這樣的突發事件應對議題,在18次開會當天就公開報導的會議消息中最多,共12次。 蘆山地震後七常委開會前先默哀 十八大以來,6次實時公開報導的政治局常委會會議中,就有4次主題與突發事件有關。
  • 中央政治局委員名單公布,其中15位「新人」是誰?
    (正部長級)兼國家主席辦公室主任2017-2017年: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辦公廳主持常務工作的副主任兼國家主席辦公室主任第十六屆、十七屆、十八屆、十九屆中央委員,十九屆中央政治局委員。2016-2017年:江蘇省委書記2017-2017年:江蘇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2017- 中央政治局委員,江蘇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第十八屆中央候補委員,十八屆七中全會遞補為中央委員,十九屆中央委員,十九屆中央政治局委員。
  • 政治局開會決定了!2021年中國經濟要幹這些大事
    今天定了!中共中央政治局11日召開會議,分析研究2021年經濟工作,釋放出三大信號。總結2020:面對挑戰交出滿意答卷2020年開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經濟砸下深坑。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修復疫情衝擊,成為貫穿全年的一次大考。
  • 「學習時間」中央政治局召開民主生活會,明確2021年工作方向
    中央政治局的同志聯繫中央政治局工作,聯繫個人思想和工作實際,聯繫帶頭嚴格執行中央政治局關於加強和維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的若干規定,聯繫帶頭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和黨中央決策部署的實際,聯繫帶頭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和解決形式主義突出問題、為基層減負的實際,進行自我檢查、黨性分析,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
  • 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後,國家安全部部長開會部署
    12月11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曾舉行集體學習,那次集體學習的主題是「切實做好國家安全工作」。據新華社披露,在政治局集體學習後,國家安全部黨委書記、部長陳文清主持召開了部黨委會議,意在「研究貫徹落實工作」。
  • 政治局會議五大信號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前瞻——國君宏觀周報...
    預計2021年中央淡化經濟增長目標,政策回歸「中性」。摘要:本周聚焦:政治局會議的信號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前瞻一、年底中央政治局會議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前奏,為明年經濟政策和經濟工作指出方向。國內政策:1)政治局會議定調明年經濟工作;2)中共中央召開黨外人士座談會徵求對經濟工作的意見和建議,習近平主持並發表重要講話;3)中國外貿形勢持續向好;4)證監會開展上市公司治理專項行動;5)助力實體經濟,年內各類債券發行規模達54.7萬億元。
  • 反腐鬥爭 一刻不停——2017年反腐敗工作綜述
    反腐鬥爭 一刻不停——2017年反腐敗工作綜述 原標題:   2017年12月29日,該年最後一個工作日,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的「紀律審查」欄目並沒有因為臨近假日而停歇,連續發布了三條消息:吉林省商務廳原黨組書記、廳長,省政府原副秘書長叢紅霞涉嫌嚴重違紀接受組織審查
  • 會議紀要|2019年中央政治局會議
    【編者按】2019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共召開了12次政治局會議。在這12次會議中,都關注了什麼內容?又做出了哪些重大決議?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為您梳理。 會議時間:2019年1月25日 會議內容: 審議《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聽取和研究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全國政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工作匯報和中央書記處工作報告的綜合情況報告》、《中共中央關於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意見》
  • 王岐山政協內部報告,透露了哪些新動向?
    關於這個會議,新華社發了通稿,一些市場化媒體採訪了一些出席會議的政協委員,有公開見報的內容。今天就根據這些,講出個一二三四五,和大家一起感受一下老王的反腐決心和思路。起因是在一次政治局常委會上,談到政協工作,王岐山講了個人感受,覺得目前政協委員在經濟方面提案分量很重,而涉及政治建設的略少,作為參政議政機構,在諸如制度性建設等問題上,政協可以有更多關注。王岐山的插話,得到另一位常委、政協主席俞正聲的重視,當即邀請他到政協講一講這方面的事情。
  • 政治局會議定調2021年經濟工作
    本報記者 譚志娟 北京報導據新華社消息,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11日召開會議,分析研究2021年經濟工作。在業界看來,每年12月召開的政治局會議,主要是為隨後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定調。受訪專家認為,從此次會議來看,在艱苦而又圓滿地完成各項經濟任務之後,明年經濟工作的重心可能將放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上。此次會議認為:「今年是新中國歷史上很不平凡的一年。面對嚴峻挑戰和重大困難,我們保持戰略定力,準確判斷形勢,精心謀劃部署,果斷採取行動,付出艱苦努力,交出了一份人民滿意、世界矚目的答卷。
  •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開年連打七「虎」,第二波反腐通報來了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開年連打七「虎」,第二波反腐通報來了 澎湃新聞記者 鍾煜豪 2021-01-11 12:17 來源:澎湃新聞
  • 那些不再是「同志」的政治局常委_大公網
    從1956年八大起,重新設立政治局常委,並一直延續到今天。90多年產生約70名常委 命運各異在90多年時間裡,約有70人擔任過政治局常委這一職務。而在漫長歷史歲月當中,由於各種軍事鬥爭、政治鬥爭、新老交替等原因,政治局常委的變動頻繁。從1921年至1992年,歷屆中央政治局常委都有屆中調整。
  • 政治局定調明年經濟工作 釋放八大信號
    12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2021年經濟工作;聽取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工作匯報,研究部署2021年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審議《中國共產黨地方組織選舉工作條例》。這次政治局會議,如何總結即將過去的2020年各項經濟工作?對新一年的經濟工作又作出了哪些部署?2021年,哪些領域、哪些重點議題將成為決策層關注的「重中之重」?
  • 政治局會議定了什麼調?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11日召開會議,分析研究2021年經濟工作,中國本土媒體分析稱,這次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為明年經濟工作定下基調、也為中國「十四五」開局劃出重點,令人關注,尤其首次提出「需求側改革」、「反壟斷」、「防止資本無序擴張」等重大信號,同時也強調抓好各種存量風險化解和增量風險防範
  • 《新聞聯播》披露,這位中央政治局常委添了一個新頭銜
    >第24屆冬奧會工作領導小組推進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領導小組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就在12月9日,韓正首次以「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領導小組組長」身份亮相。2019年9月,在河南鄭州,習近平召開了「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首次將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同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一樣,上升為重大國家戰略。習近平在當時的座談會上說,「黃河流域省份2018年底總人口4.2億,佔全國30.3%;地區生產總值23.9萬億元,佔全國26.5%。」
  • 中央政治局會議釋放的最新信號,來看新華社這三篇獨家報導!
    在全球疫情依然蔓延和國際形勢日趨複雜的背景下,圍繞「十四五」時期和2035年遠景目標,中國將怎樣謀劃新發展?孕育哪些新機遇?全面梳理、理解近期黨中央一系列重要會議和文件精神,特別是吃透、讀懂7月30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內涵,將有助於「鑑往知來」。這不是一次普通的高層會議。
  • 開放編年史 | 2012:「新時代」的端倪
    根據官方統計,在十八屆中央的5年任期內,全國共查處十八屆中央委員、候補委員40人,中央紀委委員8人;立案審查「中管幹部」280多人,處分鄉科級及以下黨員幹部134.3萬人!從反腐落馬官員的地理分布來看,幾乎每個省份至少有兩位省級官員落馬;個別反腐「重災區」,甚至反腐反到「省委班子開會都湊不齊了」。
  • 這些年,我們一起看過的反腐大片
    從2016年《永遠在路上》,到2017年《打鐵還需自身硬》《巡視利劍》、2019年《紅色通緝》,再到2020年《國家監察》,以及即將上映的《正風反腐就在身邊》,幾乎每年都有一部正風反腐電視專題片上映。「專題片在一定程度上去除了紀檢監察機關的神秘感,拉近了與群眾的距離,也讓大家對全面從嚴治黨和黨風廉政建設有了更全面的認識。」北京大學廉政建設研究中心副主任莊德水說。
  • 反腐過頭了?!繼續反腐當破除三個謬論
    十八大以來,中央反腐屢屢出重拳,中紀委勢如利劍,殺入腐敗重災區,斬獲頗豐,人民群眾拍手稱快。然而,卻也有些別樣聲音冒頭:有「反腐過頭」論,認為抓人太多了;有「反腐自黑」論,認為反腐會抹黑黨的形象;還有「反腐無用」論,聲稱「無官不貪」,怎麼反也沒用。  新一年,習近平明確提出要繼續全面推進從嚴治黨,腐敗分子發現一個就要查處一個,有腐必懲,有貪必肅。
  • 《正風反腐就在身邊》今晚開播,反腐大片如約而至
    從2014年《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到2016年《永遠在路上》、2017年《打鐵還需自身硬》《巡視利劍》、2019年《紅色通緝》,再到2020年《國家監察》,以及今晚推出的《正風反腐就在身邊》,幾乎每年都有一部正風反腐電視專題片上映。本報記者 孫嘉瑋 攝木裡礦區非法採煤、響水化工園區爆炸、泉州隔離觀察點坍塌、孫小果涉黑涉惡案……2020年,這些受到社會廣泛關注的事件後來都是怎樣處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