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淮生:《昨夜的星辰——紅學書評初集》

2020-12-28 古代小說研究
《昨夜的星辰—紅學書評初集》,高淮生著,北京智慧財產權出版社2020年10月版。

目 錄

1.書信箋釋的一個「樣板」:梁歸智著《周汝昌致梁歸智書信箋釋》

2.看清紅學真相的方法論佳作:洪濤著《紅樓夢與詮釋方法論》

3.精讀《紅樓夢》的「大家小書」:胡菊人著《小說紅樓》

4.永遠扯不清的問題:曾揚華著《釵黛之辨》

5.「相對精善」的《紅樓夢》評註本:《蔡義江新評紅樓夢》

6.紅學世界的整體觀照和獨特理解:喬福錦著「紅學四書」

7.悟證紅樓為哪般:劉再復著「紅樓四書」

8.《紅樓夢》譯評的一個「樣板」:林以亮著《紅樓夢西遊記——細評紅樓夢新英譯》

9.第一部通俗易懂的脂批研究書:孫遜著《紅樓夢脂評初探》

10.為了永遠的紀念:劉廣定編著《王佩璋與紅樓夢:一代才女研紅遺珍》

11.紅學資料彙編的新成果:呂啟祥,林東海主編《紅樓夢研究稀見資料彙編》

12.傳真寫夢發幽微:周汝昌著《曹雪芹小傳》

附錄

1.梁歸智:當藝術成為學術的張力

——讀《周汝昌紅學論稿》的感想

2.喬福錦:學科重建與學術轉型時代的「建檔歸宗」之作

——高淮生教授《紅學學案》讀後感

3.周生傑:為紅學研究創設新格局

——論《周汝昌紅學論稿》的科學求真精神

前 言

《紅學書評初集》的撰著基於以下兩個動因:一則受楊聯陞《漢學書評》的啟發;二則因紅學領域尚未出版一部書評著作。

楊聯陞在《書評經驗談》一文中說:「許多人認為書評不重要。我則認為一門學問之進展,常有賴於公平的評介。」(楊聯陞:《漢學書評》,商務印書館2016年版,第458頁。)筆者深有同感,所以立意做這樣一本小書。

《漢學書評》

談及楊聯陞的書評特點,蔣力在《漢學書評》代序中稱:「他總能在書評中提出自己的觀點,尤其是可能與被評者不一致的觀點,並加以討論,還能如數家珍地概述該領域研究的歷史和現狀。這一點,與我們常見、慣見的書評有明顯的區別。而這一點,也是他對漢學研究的獨特貢獻。」(楊聯陞:《漢學書評》,商務印書館2016年版,第3頁。)

筆者嘗試著的將這樣特點的書評移植到紅學領域,雖學力筆力明顯不逮,然心嚮往之之心日月可鑑!況且,百年紅學史上佳著可觀,卻並無如數家珍般的書評著作與之呼應,由此言之,筆者所作紅學書評尚存「閨閣昭傳」之意。

汪榮祖在《閱讀的迴響——汪榮祖書評選集》「自序」中說:

我們不難發現屈指可數的西方學報,厚厚一大本多半三分之二都是書評,甚至還有專刊書評的學報,不僅刊登一般書評,而且發表長篇書評論文。此固然顯示彼邦學術的昌盛,更說明眾多的著作不只是由圖書館收錄,置之高閣,而是真有人仔細又認真地閱讀。

比較專業的學術著作,學報書評編者通常約請所涉領域的專家學者來評論,不收外稿,以示謹慎。專家的專業評論足可給一般讀者與作者之參考,作者不可能也不必完全接受批評,但旁觀者的一得之見或能開啟作者百尺竿頭更上層樓的契機,未嘗不是難得的收穫。一般讀者也可以從書評中初步認識到書的內容與性質,決定是否需要費時去閱讀原書。書評的作用豈不大哉!

然而在華語世界裡書評並不發達,無論學報或雜誌鮮見書評。我於2003年回臺灣長住後,每有機會即倡言書評的重要與必要。當時主編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的陳永發研究員遂邀我出任書評編輯,使集刊每期都能刊登幾篇書評,定下範例。之後,書評也成為了臺灣學界評價學報的加分因素,但是直言不諱的評論常常會引起人情上的困擾,尤其對重視人情的華人而言,更難承受。

於是願意認真寫吃力不討好的書評者,並不很多。其實,古今中外尚無無懈可擊之書,即使舉世名著也難能白璧無瑕。(汪榮祖:《閱讀的迴響——汪榮祖書評選集》,文匯出版社2017年版,第1-2頁。)

《閱讀的迴響——汪榮祖書評選集》

汪榮祖的以上說法應該引起重視,即便讀者並不少見我國內地各類期刊上刊發的書評文章,不過,「人情上的困擾」總是實情。況且,我國內地尚未見有專刊書評的學報,積年出版的眾多的學術著作難以因一篇書評的紹介而廣泛傳播,的確令人遺憾。

香港學人洪濤在回應筆者所作《看清紅學真相的方法論佳作:洪濤著<紅樓夢與詮釋方法論>》(2020年9月4日刊於苗懷明教授創辦的「古代小說網」)一文時這樣說:

頗感意外。《紅樓夢與詮釋方法論》是十二年前出版的,書評的作者高淮生教授為什麼這個時候談論一本舊書?據說,評者自發撰寫的書評不常見,十二年前就有讀者跟我說起這種情況。

2008年5月中,我收到北京一位讀者(孫勇進先生)來信,他剛看過《紅樓夢與詮釋方法論》,信中提到:「……不知這一個月間內地紅學界對兄大作是否有何反饋。內地的學術機制,有些方面是有欠缺的,比如書評,一般都是著者找人來寫,事先約好了地方發,自發地去寫的,極少,也很難刊出。」

知道內地情況後,我對書評之事也就不抱期望了。不料,過了十二年,古代小說網刊出一篇評者自發撰寫的書評。高先生的書評相當長,文章的閱讀量接近一萬人次。

看來,不少人注意到這篇書評。也許,他們是關注『方法論』這個話題?九月七日,北京友人熱心,又來信:『你是否寫篇短文響應一下?』我想,我提供一點新資料,聊以酬答高先生的善意。(該文於2020年9月26日發布「古代小說網」)

《紅樓夢與詮釋方法論》

洪濤以上表述可以印證汪榮祖的一些說法並非虛話。顯然,筆者自發撰寫的書評竟引起洪濤撰寫五千餘字的回應文章,這種情形在我國文史學界同樣是極少見的。

這部紅學書評選取了12位學者的紅學著作(包括編著、彙編)研讀評議,諸如梁歸智著《周汝昌致梁歸智書信箋釋》、洪濤著《紅樓夢與詮釋方法論》、胡菊人著《小說紅樓》、曾揚華著《釵黛之辨》、蔡義江著《蔡義江新評紅樓夢》、喬福錦著「紅學四書」(《石頭記箋證》《紅樓夢之精神世界》《石頭記版本考辨》《紅學概論》)、劉再復著「紅樓四書」(《紅樓夢悟》《共悟紅樓》《紅樓人三十種解讀》《紅樓哲學筆記》)、林以亮(宋淇)著《〈紅樓夢〉西遊記——細評〈紅樓夢〉新英譯》、孫遜著《紅樓夢脂評初探》、劉廣定編著《王佩璋與紅樓夢:一代才女研紅遺珍》、呂啟祥,林東海主編《紅樓夢研究稀見資料彙編》、周汝昌著《曹雪芹小傳》等等。

這12位學者的紅學著作(包括編著、彙編)涵蓋了紅學的諸多方面,諸如紅學文獻、紅學批評、紅學公案、紅學方法論、紅學概論、曹學、紅學史以及《紅樓夢》外譯等等。當然,尚有一些方面因篇幅所限並未涉及,有待後續吧!

《李商隱無題詩校注箋評》

這部紅學書評取名《昨夜的星辰:紅學書評初集》,其意味大抵包括兩個方面:既雲「初集」,應有後續;既雲「昨夜的星辰」,該是已然裝點著紅學史的夜空。

值得一說的是,「昨夜的星辰」取意李商隱的《無題》詩: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嗟餘聽鼓應官去,走馬蘭臺類轉蓬。

筆者從《無題》第一句中僅取「昨夜星辰」而不取「昨夜風」的考量不過是因為紅學領域的「風雨」往往並非有利於人心聚合,風雨驟降而不止則極易造就「爛泥潭」矣!

總之,這部紅學書評小冊子如果能夠起到一定的導讀作用,即幫助讀者更有效地閱讀《紅樓夢》以及更全面、更準確地了解紅學的真面貌、真精神,那就達到筆者寫作的目的了。

後 記

這部《紅學書評初集》寫作於2020年7月至9月間,它與2017年12月出版的《周汝昌紅學論稿》的寫作時間大抵相同。如果算上2017年5月出版的《紅學叢稿新編》以及2019年12月出版的《港臺及海外紅學學案》《名家與紅樓夢研究》兩部書稿,筆者在智慧財產權出版社已經出版了5部書稿,這5部書稿均交由責編徐家春操辦。此間,我們的合作一直很愉快。

《周汝昌紅學論稿》,高淮生著,智慧財產權出版社2017年12月版。

筆者自2010年夏秋之際從事紅學學案寫作至今已經10年,其間,《港臺及海外紅學學案》結稿修訂之際插入了《周汝昌紅學論稿》的寫作,《民國紅學學案》寫作尚未過半則又插入了《紅學書評初集》的寫作,由此可見,筆者喜歡不斷嘗試去做新課題。

當然,這5部書稿均貫穿紅學學術史這一條紅線。一些了解筆者學術工作的師友曾如是說:《周汝昌紅學論稿》可謂紅學學案的一種範本;《紅學書評初集》堪稱另一種紅學學案。筆者欣然認同這種說法,因為它們應該可以看作紅學學案課題的子課題吧!

《紅學書評初集》結集出版之前已經在苗懷明教授創辦的「古代小說網」(「古代小說研究」公眾號)發布過幾篇書評,諸如《梁歸智著<周汝昌致梁歸智書信箋釋>評議》《看清紅學真相的方法論佳作:洪濤著<紅樓夢與詮釋方法論>》《精讀<紅樓夢>的「大家小書」:胡菊人著<小說紅樓>》《〈紅樓夢〉譯評的一個「樣板」:林以亮著《〈紅樓夢〉西遊記——細評〈紅樓夢〉新英譯》等,均受到一定程度的關注。

值得一提的是,香港學人洪濤在讀過《看清紅學真相的方法論佳作:洪濤著<紅樓夢與詮釋方法論>》一文之後寫了一篇回應文章由苗懷明教授發布於2020年9月26日「古代小說網」,筆者頗感意外。

《港臺及海外紅學學案》,高淮生著,智慧財產權出版社2019年12月版。

筆者在寫作《紅學書評初集》期間曾口佔一首五絕《立秋第二日》:

蟻穴多枯草,

秋光照葉鮮。

何人尋此地,

小坐伴寒蟬。

這首小詩姑且可以看作彼時心境的一種寫照吧!

2020年10月16日於古彭槐園書屋

作者簡介

作者近照

高淮生,中國礦業大學人文與藝術學院教授,紅學史新範式即「紅學學案」的建構者,人文社科諸學科學術史新範式即「現代學案」的倡導者,《中國礦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現代學案」欄目主持人。

出版學術著作:

1.《紅樓夢新論稿》(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獨著);

2.《紅學學案》(新華出版社2013年,獨著);

3.《紅樓夢叢論新稿》(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2016,獨著);

4.《紅學叢稿新編》(智慧財產權出版社2017,獨著);

5.《周汝昌紅學論稿》(智慧財產權出版社2017,獨著);

6.《紅學學案啟思錄》(朝夕出版社2019年,獨著);

7.《港臺及海外紅學學案》(智慧財產權出版社2020,獨著);

8.《現代學案選粹》(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2019,主編);

9.《名家與紅樓夢研究》(智慧財產權出版社2020年,獨著);

10.《昨夜的星辰——紅學書評初集》(智慧財產權出版社2020年,獨著)。

主持學術課題:

「港臺及海外紅學學案」獲得2016年度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後期資助立項。

相關焦點

  • 昨夜星辰,昨夜風!
    前言:昨夜星辰,點點光輝,伴著夜幕低垂。兩三點,若隱若現;七八個,婉轉低回。情,在眉目之間,在迢迢河漢。《春宮曲》【唐代】王昌齡昨夜風開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輪高。平陽歌舞新承寵,簾外春寒賜錦袍。《無題·昨夜星辰昨夜風》【唐代】李商隱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
  • 高考作文:《昨夜星辰昨夜風》
    儘管有時候光線真的很弱,弱到不仔細都找不到這些可愛的星辰們。可總還是在的,只不過被小小的,夜色中的雲暫時遮住了,暫時發現不了罷了。沒有月亮出現的日子也是很少的。著總讓我想到我的夢想,它們被浪漫地拴到了星星上,或者說,它們就是星星。有時候明亮得使黑夜失色,有時候有微弱地成為黑夜的陪襯。有時候我衝著它們報以微笑,有時候它們像暗色的箭矢一去不見光影。
  • 《昨夜星辰》演員27年巨變
    《昨夜星辰》是一部二十幾年前很火的電視連續劇,由寇世勳、張詠詠、張晨光、陳莎莉等人主演。主題曲「昨夜的昨夜的星辰已墜落,消失在遙遠的銀河,想記起偏又已忘記,那份愛換來的是寂寞。」也紅遍大江南北。作為80後,我印象裡總是浮現趙麗蓉老師演唱的《昨夜星辰》版本。時隔27年,現在的主演都是什麼樣子了呢,lz好奇的搜索了一下。男主角主業賣狗變身藏獒之父,女主角快60歲守身20年,詳見下文吧。
  • 散文:昨夜星辰昨夜風
    昨夜星辰昨夜風著名有《散文三部曲》,《詩歌誦讀集》,並多次獲獎!文字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及時聯繫我們刪除
  • 十首清夜詩詞:昨夜星辰,昨夜風!
    昨夜星辰,點點光輝,伴著夜幕低垂。兩三點,若隱若現;七八個,婉轉低回。情,在眉目之間,在迢迢河漢。 《無題·昨夜星辰昨夜風》 【唐代】李商隱 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
  • 張佩華 昨夜星辰昨夜風
    一曲「昨夜的,昨夜的星辰已墜落,消失在遙遠的銀河」踩著「崩崩崩」的節拍而來,人們傾倒於畫面裡那個穿白西裝,擺優雅POSE的周建邦,他是和八十年代鮮明對比的,那時鄉間的野花香味蔓延至巷陌,人心單調單純,未曾領略奢靡富貴、繁華風韻,所以[昨夜星辰]裡的寇世勳只是親切平常的存在,張佩華才是一抹奪目的鮮豔,他飾演的周建邦,有鮮明五官,富貴出身,有良好學識,舉手投足是成功精英的派頭,自信而驕傲,然後用霸道和固執來掩飾深情
  • 昨夜星辰昨夜風,詩詞中最美的10個「昨夜」名句,值得收藏
    昨夜星辰昨夜風,今天和大家一起讀一下詩詞中最美的10個「昨夜」名句,值得收藏。1、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李商隱《無題·昨夜星辰昨夜風》節選「昨夜星辰昨夜風」是時間:夜幕低垂,星光閃爍,涼風習習。一個春風沉醉的夜晚,縈繞著寧靜浪漫的溫馨氣息。
  • 唐詩三百首 | 無題·昨夜星辰昨夜風
    首聯交待時間和地點,即昨夜身處星辰高掛的靜謐幽深的夜空下;頷聯抒寫今夕對意中人的思念,表現了詩人對這段美好情緣的珍視和自信;頸聯寫送鉤射覆酒暖燈紅之樂,襯託出蕭索孤獨之情緒;尾聯回憶今晨離席應差時的情景和感慨,自嘆事業無成而身不由己。這首無題詩感情深摯纏綿,意象錯綜跳躍,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在抒寫心理活動方面尤為出色,歷來膾炙人口,堪稱千古佳作。【注釋】1.
  • 十首最美清夜詩詞:昨夜星辰,昨夜風!
    2020-12-23 10:14:09 來源: 詩詞中國 舉報   昨夜星辰
  • 一曲《昨夜星辰》,讓你回想起過去時光!
    昨夜的/昨夜的星辰已墜落/消失在遙遠的銀河/想記起/偏又已忘記/那份愛換來的是寂寞愛是不變的星辰/愛是永恆的星辰/絕不會在銀河中墜落/常憶著那份情那份愛/今夜星辰今夜星辰依然閃爍今夜的/今夜的星辰依然閃爍
  • 高淮生:傳真寫夢發幽微——周汝昌著《曹雪芹小傳》
    周策縱的紅學影響是與他成功地籌劃1980年6月於美國威斯康辛召開的首屆國際《紅樓夢》學術研討會有直接關係,這是一次紅學國際交流的盛會。黃霖說:「他不辭辛勞,奔走海外,主辦了兩次舉世矚目的《紅樓夢》國際學術會議,使『《紅樓夢》一書之光焰如日中天』。僅憑此一點,周先生在紅學史上也就不能不令人矚目了。」
  • 《昨夜星辰》多年以後 像不變的星辰一樣依然在閃爍
    昨夜的昨夜的星辰已墜落,消失在遙遠的銀河,想記起偏又已忘記,那份愛換來的是寂寞 愛是不變的星辰,愛是永恆的星辰,絕不會在銀河中墜落,長憶著那份情那份愛,今夜星辰今夜星辰依然閃爍......
  • 《昨夜星辰》多年以後 像不變的星辰一樣依然在閃爍
    昨夜的昨夜的星辰已墜落,消失在遙遠的銀河,想記起偏又已忘記,那份愛換來的是寂寞愛是不變的星辰,愛是永恆的星辰,絕不會在銀河中墜落,長憶著那份情那份愛,今夜星辰今夜星辰依然閃爍......這兩天一直在重新回味臺劇《昨夜星辰》。這是我最喜歡看的臺劇之一。與臺劇的淵源也是從這部劇開始。看這部劇,讓我感受到,時光如白駒過隙,世事,如白雲蒼狗。《昨夜星辰》拍攝於1984年,是80年代中期大陸引進的臺灣電視劇之一。
  • ♬《昨夜星辰》電影《昨夜星辰》的主題曲
    ♪點擊下面的音頻欣賞:《昨夜星辰》是陳清宇執導的言情劇集,由寇世勳、沈時華、張詠詠、張晨光、陳莎莉、張佩華等人主演。
  • 聆聽:薩克斯版《昨夜星辰》:星空萬裡,不如眼前的你
    昨夜的昨夜的星辰已墜落消失在遙遠的銀河想記起 偏又已忘記那份愛換來的是寂寞愛是不變的星辰愛是永恆的星辰絕不會在銀河中墜落常憶著那份情那份愛今夜星辰今夜星辰依然閃爍《昨夜星辰》出自1984年陳清宇執導的言情劇集《昨夜星辰》主題曲,由老牌歌手林淑蓉演唱。講述的是曾經的愛情,如今再想起依舊心動。但人去樓空,早已物是人非。
  • 【古詩詞鑑賞】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
    出自唐代李商隱的《無題·昨夜星辰昨夜風》 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譯文昨夜星光燦爛,夜半卻有習習涼風;我們酒筵設在畫樓西畔、桂堂之東。身上無彩鳳的雙翼,不能比翼齊飛;內心卻像靈犀一樣,感情息息相通。互相猜鉤嬉戲,隔座對飲春酒暖心;分組來行酒令,決一勝負燭光泛紅。可嘆呵,聽到五更鼓應該上朝點卯;策馬趕到蘭臺,像隨風飄轉的蓬蒿。
  • 【文化視野】第266期 十首清夜詩詞:昨夜星辰,昨夜風!
    昨夜星辰,點點光輝,伴著夜幕低垂。兩三點,若隱若現;七八個,婉轉低回。情,在眉目之間,在迢迢河漢。昨夜風開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輪高。平陽歌舞新承寵,簾外春寒賜錦袍。詩人寫宮怨,字面上卻看不出一點怨意,只是從一個失寵者的角度,著力描述新人受寵的情狀,這樣,「只說他人之承寵,而己之失寵,悠然可會」。
  • 《昨夜星辰》無人能比!經典老歌 永不退色!
    《昨夜星辰》出自1984年陳清宇執導的言情劇集《昨夜星辰》主題曲,原唱是臺灣著名歌手林淑蓉。
  • 清夜 | 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
    昨夜星辰,點點光輝,伴著夜幕低垂。兩三點,若隱若現;七八個,婉轉低回。情,在眉目之間,在迢迢河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