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包辦婚姻這一說辭其實從古到今一直都是一個熱議話題,它有利也有弊。它的利在於可以讓男方和女方達到門當戶對的要求同時也能滿足家庭教育的統一化,那麼它的弊端在於無法形成自由戀愛,男方和女方其實並不喜歡對方,但也無奈只能答允老一輩人的逼迫而不快樂的生活。
那麼在《闖關東》中傳武和秀就是包辦婚姻,很多人都會指責傳武的不是,畢竟傳武娶了秀以後不僅沒有延續後代甚至還逃跑了。其實這不是傳武的錯,要怪就怪朱開山對包辦婚姻的不解。在劇中朱開山從金礦逃出來之後便和家人重逢了,重逢後朱開山拿自己用命換來的金子蓋了幾件房子,門外也買了幾晌地來維持生活。但天幹地旱朱開山的幾畝地無法得到雨水的滋潤而枯萎,他不得不向韓老海借水澆田,可是韓老海提出要讓朱開山的兒子朱傳武和自己的女兒秀成親,這樣才能答允朱開山的請求。
無奈下朱開山逼迫著自己的兒子和秀結婚了,可傳武和秀婚後的生活並不幸福,雖然人在屋內但心卻在屋外無法做到和睦相處。那麼作為老一輩人看到自己的孩子無法幸福,為什麼朱開山他不會自責?何況當初朱開山還是一個沒爹沒娘的孩子,看到文他娘年輕貌美的樣子無法駐足,隨即便爭了過來還一頭扎到關外過起了二人生活。
其實依照朱開山的性格來說他的確是一個有責任心而且堅強剛毅之人,但實則就因為他的這個優點而變成了缺點。當初他剛來到元寶鎮是人生地不熟,而且一家五口人幾乎都是指著這幾晌地來生活,他的責任心告訴自己務必要剝奪孩子而換來口糧,何況秀的家庭也是不錯的,所以說朱開山是站在了對整個家庭負責任的情況下才會讓孩子包辦婚姻來換取韓老海家裡的水。
另一方面在於朱開山對待三個兒子都有自己不同的想法,譬如朱開山對待大兒子傳文和三兒子傳傑時,朱開山不僅對他們很包容甚至不會去管他們的婚姻,這說明傳文和傳傑相對於二兒子傳武來說是聽話的,不需要朱開山他自己過多的擔心。那麼再來看傳武,說的委婉點他從小就調皮搗蛋內心有著一股不服輸的勁兒,但說的直白點其實傳武就是好逸惡勞一副手高眼低的模樣,所以傳武的這副性格在朱開山心裡如若要歷練好的話將來必定能成為棟梁之才,假若要歷練不好那麼傳武就會成為社會的渣子。所以為了自己兒子傳武的未來,朱開山對他的教育也就相對嚴謹了一些。
這也就看得出來其實在朱開山的眼裡自己的孩子越反抗也就越顯得他情商和智商還未開竅,當他看到秀有著一副大家閨秀的模樣時,這才會逼迫著自己愚笨的孩子和秀結婚,畢竟以朱開山的聰慧他早已能想到等著自己的孩子傳武成熟後自然會感激這份逼來的愛情。但結局恰恰相反,後來朱開山老年時還一個勁兒的懺悔是自己毀了孩子們的幸福,說明朱開山他自己雖然是自由戀愛,但他從來都沒有被包辦婚姻這種封建思想所束縛,他逼迫傳武全是為了整個家庭和教育子女這方面,他的愛很偉大。